天文學家逐個數
07-06
泰勒斯 (Thales)(c. 625 -c. 546 BC)希臘哲學家,出生於小亞細亞 (Asia Minor) 的米利都 (Miletus)。泰勒斯被譽為希臘哲學的始祖,亦是『希臘七賢』之一。他最廣為人熟悉的是準確地預測到公元前五百八十五年五月廿八日發生的日蝕。他又把幾何學引入希臘,並認為一切萬物皆源自水,最後也歸於水。在泰勒斯以前,人們對於宇宙的理解是神話式的,而泰勒斯專注在基本物質的概念則標誌著科學思想的誕生。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c. 582 -c. 500 BC)希臘哲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希臘的薩摩斯 (Samos)。畢達哥拉斯深受早期哲學家泰勒斯、安約西曼 (Anaximander) 及 Anaximenes 的影響,對 Polycrates 的專橫感到不滿,因而被逐出薩摩斯。約於公元前五三零年,他逃到義大利南部一個希臘殖民地克羅多尼 (Crotona),在那裏他創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 一個集宗教、政治和哲學意向於一身的學派。畢達哥拉斯的哲學思想只能從他學生的作品內體驗出來。「畢達哥拉斯學派」崇尚神秘主義,與 Orphism 相似,規定學生服從、沉默、戒食、素衣和經常自我檢討,同時他們亦相信生命不死和轉世。畢達哥拉斯認為自己是 Trojan War 裏的戰士 Euphorbus, 因獲特權所以可以保留前生的記憶。在眾多數學概念中,「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對基數和偶數、質數和正方形數這些數字理論 (Number Theory) 題目的研究最為重要。從這算術觀點出發,他們認定數字是所有分數、秩序和宇宙和諧的本源。他們把數學當作科學的基本,又發現畢氏定理,對幾何學作出重大貢獻。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384 - 322 BC)希臘哲學家及科學家,出生於 Macedonia 的 Stagira 。亞里士多德跟柏拉圖 (Plato) 及蘇格拉底 (Socrates) 同為古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他的父親是宮廷裏的醫師。十七歲那年,他到雅典的柏拉圖學院 (Plato"s Academy) 就讀。在那裏他逗留了二十年,並由學生晉升為老師。公元前三四七年,當柏拉圖逝世後,亞里士多德移居到他朋友 Hermias 管治的地方 - 小亞細亞 (Asia Minor) 的 Assos,充當Hermias 的顧問,並娶了Hermias 的外甥女,誕下女兒 Pythias。公元前三四五年,當 Hermias 被波斯人俘虜及殺害後,亞里士多德移居到 Macedonia 的首都 Pella。在那裏他擔任國王幼子 - 將來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 的老師。公元前三三五年,亞歷山大登基,亞里士多德便回到雅典並建立自己的學校 - the Lyceum。由於師生們都很喜歡在廣場上散步時討論學術問題,Lyceum 又被稱為「遊方學校」(Peripatetic school)。當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三二三年逝世後,在雅典出現強烈的反 Macedonia 人情緒,故此亞里士多德便退休回到祖國的 Euboea,並於翌年逝世。亞里士多德是位多產的作家,他的著作蓋涵了不同類型的題材。三本古代書表顯示他的作品超過一百七十種。跟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也出版對話錄 (Dialogues),不過除了被後期作家所節錄的部分外,其它全都散失了。他也曾經綜合總結其它哲學家的觀點,並於不同範疇的著作 - 如音樂、光 學和諺語書 - 中被引述,但當中亦只有少量資料得以流傳下來。然而,在 Lyceum 學校內則保存有很多未經出版的亞里士多德手稿作為課程教材的基本,這些手稿後來經過收集和整理,由曾任 Lyceum 校長的 Andronicus of Rhodes 給每篇文章一個命題,於亞里士多德逝世後二百年編輯成綜合本,致使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成為後來西方哲學歷史的基礎。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以邏輯學論文為首,稱為 "Organon" (意思是明白哲學理論基礎的工具)。其次是關於大自然的文章,其中在《物理學》("Physics") 中,他指出了解釋自然世界的原理。亞里士多德又對自然世界的各方面進行詳細研究,包括動物解剖、大自然中的創生及腐化過程以至天文及氣象學等。還有,亞里士多德曾在一系列名為 "Ta Meta ta Phusika"(即現稱 Metaphysics - 形而上學)的文章中稱存在哲學為第一哲學 ("First philosophy")。另外,亞里士多德又把他在道德學上的著作留給他的兒子 Nicomachus,故又稱為 "Nicomachean Ethics"。亞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還包括 《the Rhetoric》,《the Poetics》 及 《the Politics》等,但這些著作大都已殘缺不全了。在天文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是一個有限大的圓球體,而地球則處於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央部份由四種原素所組成,它們分別是泥土(Earth)、空氣 (Air)、火 (Fire) 和水 (Water)。在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中,四種原素都有各自的「恰當位置」(Proper Places) ,而「恰當位置」則由原素的重量所決定。每種原素均自然地以直線 - 泥土向下而火向上 - 移向自己的「恰當位置」,然後停下來。故此地球上的運動都是直線進行和終會停止的。相反,天空上的物體則無休止地循複雜的圓形軌道運動,並由第五種原素 - 「以太」(ether) - 所構成。由於「以太」的超然地位,除了在運動中的位置改變外,「以太」是永恆不變的。另外,亞里士多德又認為較重物體的下墜速度會比較輕物體的快,這個錯誤觀點要俟到十六世紀,當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 (Galileo) 從比薩斜塔上擲下兩個不同重量圓球的實驗中才被推翻。阿利斯塔克 (Aristarchus of Samos)(c. 310 -c. 250 BC)希臘天文學家,是第一個主張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人,但他的主張只記載於亞基米德 (Archimedes) 的著作中。在他唯一留傳後世的著作《On the Dimensions and Distances of the Sun and Moon》裡,他論述了如何估量太陽和月亮跟地球間的相對距離,但由於缺乏精密的儀器而得不到正確的結果。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c. 276 -c. 196 BC)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及詩人,出生於 Cyrene (即現在利比亞的 Shahhat)。希臘詩人 Callimachus 是他其中一位老師。約在公元前二四零年,他開始主理位於亞歷山大的圖書館。埃拉托斯特尼曾透過量度夏至日正午於 Syene (現在埃及的阿斯安) 及亞歷山大兩地的日影偏差,再利用三角學來推算太陽跟地球間的距離和地球的圓周。他又嘗試計算黃道的斜角,誤差不過七角分。另外,他又編製了一個包括六百七十五顆星的星表 (現已佚失)。而他最重要的貢獻則是在地理學中提出有系統的論說。埃拉托斯特尼後來失明,並於亞歷山大絕食而死。伊巴谷 (Hipparchus)(c. 190 - 120 BC)希臘天文學家,出生於 Bithynia 的 Nicaea (即現在土耳其的 Iznik),被認為是當時希臘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的研究非常準確,並深深影響後來另一位天文學家托勒密。托勒密把伊巴谷的研究成果都收錄在自己的鉅著《天文學大成》("Almagest") 內。伊巴谷把自己對天體的研究跟早期天文學家的結果比較而發現歲差 (Precession)。他計算的回歸年長度,結果跟現代測量所得相差不過六分半鐘。另外,他提出以經緯度來標示位置,又繪製星表及星圖,並計算了差不多一千顆行星的亮度。而他的三角弦表更成為現代三角學的基礎。索西澤尼 (Sosigenes)(ca. 90-unknown BC)希臘天文學家及數學學家,說服凱撒 (Julius Caesar) 於公元前四十六年訂立「儒略曆」 (Julian Calendar),即每年為三百六十五日,每過三年便有一潤年,日數為三百六十六。石申 (Shi Shen)中國天文學家,戰國中期大梁人。據《史記正義》所引梁朝阮孝緒《七錄》,可知他原著有《天文》八卷,屬天文星象類,其中測定的恆星有一百三十八座,共八百顆。《史記天官書第五》稱石申「因時務論其書傳,故其占驗凌雜米鹽(即細致入微)。」可見其功力之深厚。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戰國時期,能取得這樣大的成果,實在難能可貴。他與戰國時的甘德和商朝的巫咸三人是中國星表的最早編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學的始祖。他們對恆星進行有系統的觀測,比歐洲的阿里斯拉魯斯與鐵木查理斯還要早六十餘年,在世界天文史上佔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正因為石申對天文學的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所以月球背面的環形山中,就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甘德 (Gan De)中國天文學家,戰國時楚國人。經過長期的天象觀測,甘德與魏國人石申各自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後人把這兩部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書裡記錄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顆恆星的位置已被測定,是世界最早的恆星表。書裡還記錄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運行情況,並指出了它們出沒的規律。落下閎 (Luoxia Hong)中國天文學家,漢巴郡閬中人(閬中在今四川巴中縣西邊),復姓落下,字長公,隱居於落亨。耿壽昌 (Geng Shouchang)(73 BC - 49 BC)中國天文學家,漢宣帝時代大司農中丞,賜爵關內侯,刪補九章算術。他和落下閎所製的「渾天儀」 (即天球儀) 是歷史記載中最早的渾象。托勒玫 (Ptolemy)(100 - 170)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及地理學家,可能出生於希臘,但他的名字顯示他既居於埃及,同時又是羅馬公民﹔實際上,他確長期生活在埃及的亞歷山卓城 (Alexandria) 。一四零年,托勒玫出版他的著作 ("Mathematike Syntaxis"),後被翻譯成阿拉伯文,稱為《Almagest》(《天文學大成》)。其中托勒玫提出了完整的「地心說」(Geocentric theory of the Universe),他運用更成熟的數學方法修改了原本地心模型。當中每顆行星在其細小的圓形軌道(本輪﹔epicycles)上運行,而本輪圓心又在個別的大圓形軌道 (均輪﹔deferents) 上繞地球轉動。與伊巴谷的見解相似,托勒玫把地球安放在稍為偏離均輪圓心的地方。另外,為了解釋為何金星和水星總是以晨星或昏星的姿態出現,他又把地球和太陽以一條無形直線連在一起,再限制金星和水星的本輪圓心須永遠落在這條直線上。托勒玫的宇宙觀與觀測結果大致相符,但細小誤差卻隨時間不斷累積。另外,托勒玫亦對數學,尤其在三角學上作出貢獻,並把他的理論運用到「等高儀」(astrolabe) 及「日晷」(sundial) 的製作上。托勒玫同時又對光學及地理學進行研究,提出「經」、「緯」度概念,對後世影響深遠。張衡 (Zhang Heng)(78 - 139)中國天文學家、文學家及藝術家,東漢西鄂人,字平子。少年時代致力於文學,曾花十年時間,寫成《二京賦》,藉以諷諫當時的奢侈,傳誦於世。三十歲後開始從事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三十八歲由郎中遷任太史令,後任尚書。張衡創立「渾天學說」,製作「渾天儀」,發明「候風地動儀」,又編著《靈憲》,當中提出很多天文學方面的精闢見解。崔瑗替他撰碑說:「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 東漢的太空科學家 張衡 李淳風 (Li Chunfeng)(602 - 670)中國天文學家,唐岐州雍人。自幼博覽群書,精通天曆算,編著《晉書五代史天文律曆志》、《己巳占》等書,又制定《麟德曆》(即《甲子元曆》) 及製造「渾天儀」。唐太宗時候,累官至太史令,後因功封為昌樂縣男。 六壬仙法簡介 一行 (Seng Yixing)(673 - 727)中國高僧,唐魏州昌樂人,俗姓張名遂,張公謹之孫,死後諡號大慧禪師。曾與南宮說等人發展中國首次大規模天文大地測量,証明「千里差一寸」之說是錯誤的﹔又與梁令瓚製造「水運渾天」﹔其著作有《大衍曆》、《大日經疏》及《華嚴海印懺儀》等。梁令瓚 (Liang Lingzan)唐率府兵曹參軍。唐開元九年,高僧一行制定新曆法,由他協助製造黃道銅運儀,所作日道月交,都和自然契合。另外他還製作了很多精巧的天文儀器。南宮說 (Nangong Shui)唐太史丞。唐中宗時,他奉命制定曆法,並於唐景龍年間 (七零七至七零九年) 完成「乙巳元曆」。南宮說所採用的方法中有黃道而無赤道,推五星先步定合,加伏日以求定見。其原理跟李淳風的相類似,分別只在於平合加減差。後唐睿宗即位 (七一零年),他便被免職。蘇菲 (Al Sufi)(903-986)伊斯蘭天文學家。他出版了《恆星星座》一書,此書是伊斯蘭觀測天文學的傑作之一,書中給出了四十八個星座中每顆恆星的位置、星等和顏色,並進行了星名鑒定,列出了阿拉伯星名在托勒密體系中的名稱,而且附有兩輻星圖和一份列有恆星的黃經、黃緯和星等的星表。書中對許多星名的鑒定,大大豐富了天文學術語,不少星名為當今世界所通用。蘇頌 (Su Song)(1020 - 1101)中國天文學家,北宋泉州南安人,字子容。宋元祐初年 (一零八六年前後) 曾製造多種天文儀器,其中包括「水運儀象台」﹔又撰寫《新儀象法要》,載有「紫微垣」、「四方中外官」、「北極」及「南極」等四圖。南宋以後,該書鮮有流傳。明朝錢曾有藏本,後被收入《四庫全書》內。韓公廉 (Han Gonglian)中國天文學家,宋吏部守當官,精通《九章算術》,常以「勾股法」推考天度。與蘇頌合製「水運儀象台」,又撰寫《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一卷,並製造「木樣機輪」一座。查爾卡 (Al Zargali)(?-1100)阿拉伯天文學家,是西阿拉伯學派的傑出代表。一零八零年,他編制了《托萊多天文表》,在歐洲廣泛使用了近二百年,直到十三世紀方由《阿方索天文表》所代替。另外,他還著有《論太陽的運動》、《星盤》及《論行星天層》等著作。《論太陽的運動》中記載了查爾卡歷時二十五年的天文觀測結果,其中包括發現太陽遠地點每二百二十九年在黃道上移動一度;而《星盤》則詳細介紹了阿拉伯人常用的天文儀器 - 星盤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在《論行星天層》中,查爾卡用演繹法論証了水星該按橢圓形軌道運行,否定了托勒密以「本輪」、「均輪」等來解釋水星運動的模型。從此,西阿拉伯學派的天文學家大都對托勒密的「本輪」、「均輪」體系持否定態度。納西爾.艾德丁.圖西 (Nasir al-Din al-Tusi)(1201-1274)阿拉伯學者,生於伊朗的圖西,曾就學於當時著名學者伊本.尤尼斯。先後到過圖西、巴格達、庫赫斯坦等地,後來定居馬拉格。納西爾.艾德丁是阿拉伯的一位百科全書式學者,著有天文、三角、幾何等多方面的著作。他所著的《論四邊形》一書在三角學發展上享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書中包含解球面直角三角形的六條基本公式,並指出用現今所謂的極三角形來解更一般的三角形的方法。他的工作使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系統化,並獨立於天文學。他另一部著作《歐幾里得的敘述》是一部關於幾何學的書,其中指出了歐幾里得的第五公設與「矩形存在命題」之間的關係。此外,他還著有天文學、礦物學、醫學、邏輯學等方面的書,也翻譯並注釋了許多古代經典著作。這些工作在當時影響很大,然而歐洲人要到十五世紀才得悉納西爾.艾德丁的這些傑出的工作成果。郭守敬 (Guo Shoujing)(1231 - 1316)中國天文學家,元順德邢台人,字若思。他認為制定曆法的基本在於觀測天象,而觀測天象非以儀器輔助不可,故此他一生創製了十三種觀天儀器﹔其中包括「巨型圭表」、「簡儀」、「景符」及「窺幾」等。同時,他又建造「元觀星台」,創立「垛疊招差勾股弧矢」的推算方法。他先仔細觀測,再以精密計算,得出較為準確的結果。而他的方法則沿用了達四百年之久,可以說是集古法的大成。另外,他又焚毀陰陽書,破除迷信,一洗古來占驗的浮說,使天文學納入正軌。湯若望更尊稱他為中國的第谷。王恂 (Wang Xun)(1235-1281)中國數學家及天文學家,元代中山唐縣(今河北省唐縣)人,字敬甫。幼年在家隨父學習數學及天文,後與郭守敬一起追隨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一二七六年奉命修改曆法,與郭守敬共同組織太史局,王恂任太史令,負責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在《授時曆》的編制工作中,其貢獻不下於郭守敬。烏魯伯格 (Ulugh Beg)(1394-1449)蒙古天文學家,帖木兒的孫,曾是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一四四七至一四四九年)。他在首都撒馬爾罕 (Samarkand) 建造了一座天文台,擁有世界上最大,半徑達四十米的象限儀,其弧上的刻度一毫米對應於五角秒。一四四七年,他編算出著名的《古拉干曆數書》(又稱《烏魯伯格天文表》),其中包括一部包含一千零一十八顆恆星的星表,星表是烏魯伯格等人通過長期實際觀測,修改托勒密的星表而成的,同時也是伊巴谷以後第一份獨立的星表,其精度在第谷星表問世前是首屈一指的。另外,他也撰寫詩篇和歷史文章。烏魯伯格篤信占星學,相傳他根據占星預言,得知自己將被兒子所殺,於是把兒子放逐。其子對此十分惱怒,結果發動叛變,並於一四四九年殺害了父親。哥白尼 (Copernicus, Nicolaus)(1473 - 1543)波蘭天文學家,出生於波蘭的 Thorn。他提出著名的「日心說」,認為太陽靜處於宇宙的中心,而所有行星皆循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哥白尼從沒有把自己的研究及學說公開,直至一五四三年五月廿四日,即他死前三天,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才告問世。格雷果里十三世 (Gregory XIII)(1502 - 1585)羅馬教皇 (公元一五七二年至一五八五年),出生於義大利波隆那的 Ugo Buoncompagni。他原是一位著名的神學家,一五六四年被封為樞機主教,並於 Pius V 逝世後接任成為教皇。上任後他制定了新的教會規章,大量撥款興辦教育、建學校、修築教宗皇宮 (papal palace),又在羅馬的 Quirinal 山上給義大利國王和政府首長興建堂皇的府邸。他極力宣揚反新教的訊息,又嘗試組織反新教的聯會,更協助西班牙國王菲臘二世 (Philip II) 攻打以新教徒為主的荷蘭。他種種保障羅馬教廷權威的努力在歐洲遭到普遍的失敗,只在荷蘭南部、波蘭、奧地利、巴伐利亞及德國部份地區收到一些成效。而格雷果里十三世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革新曆法,他所提倡的「格雷果里曆」(Gregorian calendar) 一直源用至今。第谷 (Tycho, Brahe)(1546 - 1601)丹麥天文家,出生於瑞典南部的 Knudstrup (後成為丹麥的一部份) 。第谷出身貴族家庭,畢生致力於天文學觀測,年青時在德國修讀法律及哲學時發現當時的「標準天文圖表」中有重大錯誤並著手修正。一五七二年,他發現了一次位於仙后座內的超新爆發。一五七六年,他接受丹麥及挪威國王 Frederick II 的資助建立天文台,開始其後長達二十年的天文觀測工作。一五八八年,Frederick II 駕崩,Christian IV 繼位並撤回給予第谷的資助。一五九七年,他接受羅馬教皇 Rudolf II 的邀請及資助在布拉格建造一座全新的天文台。但在天文台竣工前,第谷卻因急病逝世。在天文學理論方面,第谷既不接受託勒密的宇宙模型,也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他把兩者揉合為一,創出自己的理論。在第谷的理論裡,五顆當時已知的行星皆環繞太陽運行,而太陽又連同整個系統環繞地球運行。雖然第谷的行星運動理論並不正確,但他一生所累積的豐富天文觀測資料卻促成了正確行星運動理論的誕生。一五九九年,第谷聘請了克卜勒作助手,在他死後,克卜勒繼承了第谷的職位並整理其遺下的觀測資料,後來更藉此得出三條著名的「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布魯諾 (Bruno, Giordano)(c. 1548 - 1600)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哲學家及詩人,出生於義大利拿坡里 (Naples) 附近的 Nola,原名 Filippo,後加入聖多明尼克教時改名 Giordano,並學習亞里士多德學派哲學和 Thomistic 神學。布魯諾是個愛獨立思考而又性格激烈的人。一五七六年為著逃避他人對其學術上的控訴而開始他的流浪生涯。其間他到過日內瓦、土魯斯、巴黎和倫敦。在倫敦他逗留了兩年 (一五八三至一五八五年),並且在法國領事的保護下與英國詩人 Sir Philip Sidney 為伍,這也是他著作最豐的時期,其中包括《Ash Wednesday Supper》、《On the Infinite Universe and Worlds》及對話錄:《On the Cause, Principle, and Unity》和《TheHeroic Furori》等。一五八五年,布魯諾重返巴黎,並到歐洲各地出版著作。後來他應威尼斯貴族 Giovanni Moncenigo 之邀返義大利當其私人老師。一五九二年,他因 Moncenigo 告發而被天主教宗教法庭控以異端邪說罪 - 挑戰教會對宇宙起源和結構的教義 。在經過八年監禁後,布魯諾始終拒絕放棄自己的信念,結果在羅馬百花廣場 (Campo dei Fiori) 的火刑柱上被燒死。 直至十九世紀末,一座彫像矗立於布魯諾殉難的地方,象徵人類對自由思想的肯定。布魯諾相信宇宙是無限的,上帝則是全宇宙的靈魂,一切有形之物不過是一無限原則的表徵而已。今天,布魯諾被尊崇為現代哲學的先驅。法布里求斯父子 (Fabricius, David (1564-1617) & Johannes (1587-1616)) 德國天文學家。大衛.法布里求斯生於德國的埃森斯(Esens),是德國西北部東弗里斯巴達(East Frisi)小鎮亞里斯(Osteel)的路德會牧師,同時也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的通訊員,並且在一五九六年發現第一顆變星(鯨魚座內的 Cetus)。一六一一年初,還是大學生的約翰尼斯.法布里求斯由荷蘭帶了兩具望遠鏡回國。他父子倆便利用望遠鏡觀測天空和太陽黑子,並發現黑子隨太陽轉動。隨後,約翰尼斯寫了一篇有關太陽黑子的短文《De Maculis in Sole Observatis, et Apparente earum cum Sole Conversione Narratio》( 解說太陽上觀測到的黑點及其跟隨太陽的轉動)。約翰尼斯於一六一六年去世,當時不過二十九歲。翌年,他的父親也因被一名農民襲擊而身亡。伽利略 (Galileo)(1564 - 1642)義大利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出生於義大利比薩附近的 Tuscany。在天文學方面,伽利略是首個利用望遠鏡作天文觀測用途的人。透過望遠鏡,他發現了太陽黑子、月球上的山脈深谷、四顆木星衛星和金星的相變 (phases of Venus)。在物理學方面,他發現了物件下墜的定律及拋物線運動等。一六三二年,他把觀測結果總結及出版,但卻跟當時教會的論調嚴重抵觸,翌年他被迫宣誓放棄自己的理論及被判無限期軟禁。里帕席 (Lippershey, Hans)(1570-1619)荷蘭眼鏡製造商,出生於德國西部的韋瑟爾,後於荷蘭西南端小鎮 - Zeeland 的首都 - 米德爾堡定居。十六世紀末,義大利人引入製作鏡片的全新技術。利珀海很可能是其中一個最早結合運用凸透鏡和凹透鏡而製成第一具望遠鏡的人。克卜勒 (Kepler, Johannes)(1571 - 1630)德國天文學家及自然哲學家,出生於德國 Wurttemberg 的 Weil der Stadt。克卜勒除了寫出並証實他的三條行星運動定律 (Kepler"s Laws of planetary motions) 外,他在光學方面也貢獻良多。在數學方面,他亦是創立微積分的先驅。(Bayer, Johann)(1572 - 1625)德國天文學家,出生於 Rhain。他編製了第一個蓋涵全天球的星表,並於一六零三和一六二七年的 "Uranometria"內發表。在星表中他引進了 "Bayer Designation",把希臘字母分配給不同恆星,而這種命名方式現今己被廣泛使用。赫維留 (Hevelius)(1611 - 1687)波蘭天文學家,出生於波蘭的但澤 (Danzig)。他在荷蘭的 University of Leiden 修讀法律,後到歐洲各地遊歷,直至一六三四年才回到但澤,並當上了鎮議員及從事釀製啤酒的工作,而天文學則是赫維留的主要興趣。一六四一年,他開始在自己家裡建造望遠鏡。他對月球表面的研究及關於 "the libration of the Moon in longitude" 的發現 (記錄在一六四七年出版的《Selenographi》(Lunar Topography) 中) 則成為月亮地形學的基礎。另外,赫維留亦是首批觀測水星凌日的天文學家。同時,他又觀測太陽黑子,編製星表,發現四顆彗星及研究土星的相變。卡西尼 (Cassini, Giovanni Domenico) (1625-1712) 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義大利。卡西尼一生對天文學貢獻良多,其中包括發現土星的四顆衛星 - 土衛五(Rhea)、土衛八(Iapetus)、土衛四(Dione)和土衛三(Tethys),又觀測火星、木星的自轉及土星環的結構,並指出土星環中的一道暗縫 - 後稱「卡西尼環縫」(Cassini"s Division)。另外,他還計算出地球跟火星間的距離,又精確地推算出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同時,卡西尼也是最早有系統地觀察研究黃道光(zodiacal light)的人。惠更斯 (Huygens, Christiaan)(1629 - 1695)荷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荷蘭的海牙。他發現關於波運動的原理 -「惠更斯原理」- 及發展光的波動理論。在天文學方面,他發現了土星光環及土星最大衛星 - 泰坦 (Titan)。他又研究關於圓周運動中離心力理論,對日後牛頓發展他的重力定律幫助很大。牛頓 (Newton, Sir Isaac)(1642 - 1727)英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英國的 Lincolnshire。他在自然科學上貢獻良多。在數學方面,他是微積分的其中一位創立者。在物理學方面,他揭開了光和光學之謎,又寫出三條關於物件運動的定律,稱為「牛頓運動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並繼而發現萬有引力及其數學理論。一六八七年,他出版革命性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正式確立了「萬有引力理論」 (The Theory of Universal Gravition)。除了在自然科學上的成就外,牛頓在煉金術、神秘主義和神學上都有深入的研究。羅默 (Roemer, Olaf)(1644-1710)丹麥數學家及天文學學家,生於丹麥的奧爾胡斯 (Arhus),是第一個能相當準確地估計出光速的人。一六七五年,他首次計算出光速為每秒225,000 公里,而在第二十次運算後,他把光速修正為每秒299,793 公里。另外,羅默利用本輪 (epicycles) 改進行星表。同時他又為改善丹麥 (尤其是哥本哈根) 地區的生活作出了實質貢獻。弗蘭斯蒂德 (Flamsteed, John)(1646 - 1719)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的德貝 (Derby) 附近。他先在德貝一所免費學校讀書,後畢業於劍橋大學。弗蘭斯蒂德是第一位御用天文學家,並於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建立時 (一六七五年) 成為第一任台長。一六七六年,他開始了連串的天文觀測,又修正了當時天文表上的錯誤,為現代天文觀測踏出第一步。弗蘭斯蒂德所編製的星表到一七二五年才正式出版,名為《不列顛天文志》("Historia Coelestis Britannica"),其中包含超過三千顆恆星。而他在研究月球所得的資料則被牛頓引用來證明萬有引力原理。哈雷 (Halley, Edmund)(1656 - 1742)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的倫敦。他在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後受牛頓理論的激發而對天文學產生興趣。他是第一位嘗試計算彗星軌跡的科學家,又鼓勵牛頓撰寫《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並於一六八七年替牛頓出版這部驚世鉅著。一七二一年,哈雷被委任為御用天文學家並開始了其後十八年對月球環繞地球運行的研究。哈雷最著名的著作《彗星天文學概論》("Astronomiae Cometicae Synopsis") 在一七零五年出版,其中他引用了牛頓的運動定律,加上從觀察彗星所得來的資料,再利用數學推算出彗星是循橢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一七五八年,「哈雷彗星」(Comet Halley) 的回歸證明了哈雷關於彗星的理論是正確的。布拉德雷 (Bradley, James)(1693 - 1762)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格洛斯特郡 (Gloucestershir) 的 Sherborne,畢業於牛津大學的 Balliol College。一七二九年,他宣布了關於恆星像差和光行差的發現及理論,同時,他又發現了「章動」(nutation) 現象 - 地球自轉軸的擺動。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工作期間,布拉德雷進行了很多極度準確的觀測,這些觀測結果對後來的天文學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一八一八年,德國天文學家貝塞耳 (Bessel, Friedrich) 利用布拉德雷的觀測結果來計算恆星的位置,從而編製成一個精細而詳盡的星表。羅蒙諾索夫 (Lomonosov, Mikhail Vasilyevich)(1711 - 1765)俄羅斯作家和科學家,出生於俄羅斯的 Denisovka (在 Arkhangel"sk 附近,現稱為羅蒙諾索夫),被認為是俄羅斯科學的始祖。 一七五五年,他協助籌建莫斯科國立大學。五年後,他出版第一本俄羅斯歷史書。羅蒙諾索夫摒棄了當時流行的物質理論,率先研究氣體動力理論,並成為第一位成功量度水銀冰點的科學家。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在金星凌日中發現金星擁有大氣的人。賴特 (Wright, Thomas)(1711-1786)英國天文學家。一七五零年,他提出銀河系是一個碟型的恆星系統,而太陽系位於銀河系差不多是中心的位置。賴特對星雲也感興趣,他認為星雲是類似銀河系的恆星系統,但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帕利奇.約翰 (Palitzsch, Johann)(1723-1788)德國農夫及天文學家,於一七五八年再次發現哈雷彗星。一七九一年六月六日,他觀察金星凌日,並留意到在凌日開始和結束時出現在金星和太陽之間的能帶,即是所謂的 "Black Drop Effect",由此證明金星是有大氣層的。另外,他又發現大陵五 (Algol) 的光度轉變週期是兩天二十小時五十三分。梅西爾 (Messier, Charles)(1730 - 1817)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法國的 Badonviller。他繪製了一個星表來區分彗星和星際間朦朧的物體,稱為「梅西爾星團星雲表」,而他在星表中所制定的星體編碼則一直沿用至今。赫歇爾 (Herschel, Sir William)(1738 - 1822)德裔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漢諾威 (Hannover)。他本是個音樂教師及風琴演奏家,但他把所有餘暇都花在天文學研究和數學上。一七八七年,他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並以當時英王喬治三世命名,現在這顆行星稱為天王星。後來他又發現土星的衛星及繪製了一個包括超過八百顆雙星的星表。一八一六年,赫歇爾因天文學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皮亞齊 (Piazzi, Giuseppe)(1746-1826)義大利天文學家,出生於逢泰因瓦爾泰利納 (Ponte in Valtellina)。他在米蘭穿上 Theatines 的修士服並於聖安東尼奧 (San Antonio) 修道會完成修士見習期。他遵從教廷的命令往米蘭、都靈、羅馬和熱那亞的學院讀書。並在眾導師如蒂拉博斯基 (Tiraboshchi) 、貝卡尼亞 (Beccaria) 、 Le Seur 和雅基那 (Chiarmonti) 的教導下培養出對數學和天文學的興趣。有一段時間,皮亞齊在熱那亞教授哲學,後來轉往新建的馬爾他大學教授數學。一七七九年,他在羅馬成為神學的教授,並於翌年到巴勒莫 (Palermo) 學院出任高等數學教授一職。一七八九年,皮亞齊在卡拉馬尼利 (Caramanico) 王子 Vicerory of Sicily 的資助下成立天文台,並分別於一八零三及一八四一年出版恆星目錄。一八零一年,當皮亞齊在觀察一顆在早期編制目錄中有記載的小恆星時,發現了第一顆小行星 - 穀神星。可是他只能夠進行了三次觀測﹔後適逢高斯 (Gauss) 剛想出如何利用數學方法計算小行星的軌道位置,致使穀神星的發現得以被證實。而為了表揚皮亞齊的貢獻,第一千顆被發現的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拉普拉斯 (Laplace, Pierre Simon, Marquis de)(1749 - 1827)法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法國的諾曼第 (Normandy)。他的主要工作是發展數學方式來分析牛頓的引力理論。利用引力理論,拉普拉斯成功解釋了太陽系內各行星的運動。他又証明這些運動是穩定的,其他外來物體 - 如彗星等 - 所引起的微擾只是暫時性的。在一七九九至一八二五年期間,他編寫了五部論著,有系統地記錄了他畢生在引力理論方面的數學研究工作。奧伯斯 (Olbers, Heinrich Wilhelm Matthaeus)(1758 - 1840)德國醫生及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Abergen (今不來梅的一部分)。他於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畢業後便在不來梅一帶行醫。一七七九年 ,他發現了一個至今仍被天文學家採用的彗星軌跡計算方法。奧伯斯一生發現了好幾顆彗星,第一顆於一八一五年發現並命名為「奧伯斯彗星」。他又在一八零二年及一八零七年分別發現兩顆小行星 - 智神星 (Pallas) 和 灶神星 (Vesta)。他認為小行星是一顆原本環繞太陽運行的大行星分裂而成的。一八二六年,他提出「奧伯斯佯謬」(Olbers" paradox) ,指出若宇宙是無限的,而當中的恆星分佈又是到處均勻的話,則整個天空無論日夜都該像太陽般光亮。這個佯謬要直待到發現可見宇宙是有限 (半徑可能不超過二百億光年) 後才獲得解釋。龐斯 (Pons, Jean-Louis)(1761-1831)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 Peyre。龐斯自幼家貧,只接受過基本教育。一七八九年,他在馬塞的天文台負責看守天文台,並按照觀測者的指示進行有關天文的工作。由於龐斯勤奮聰慧,故此不久便獲准自行使用儀器進行觀測。他對恆星的分佈有過人的記憶力,所以觀測範圍內輕微的轉變都能夠察覺到。一八零一年,龐斯展開他搜尋新彗星的生涯,直至一八二七年,他差不多每隔一年便發現一顆新彗星。一八一三年,龐斯獲升職為助理天文學家,五年後更成為助理台長。同年,他因發現三顆彗星而獲巴黎科學學院頒發「拉朗德獎」 (Lalande Prize)。龐斯懷疑他所發現的三顆彗星中,其中一顆已由恩克 (J. F. Encke) 在一八零五年發現,並把自己的想法向恩克提出。恩克因此著手計算該彗星軌道資料並發現它的週期為 3.3 年,同時亦估計彗星會於一八二二年回歸。結果,呂姆克 (K. Ruemker) 於澳洲看到該顆預期的彗星。這顆彗星被命名為「恩克彗星」﹔但恩克自己卻經常把它稱做「龐斯彗星」。龐斯一生發現或曾參予發現的彗星共有三十七顆。一八二七,龐斯的視力開始衰退,四年後更完全停止了觀測工作。一八三一年十月,龐斯於佛羅倫斯去世。為紀念龐斯,天文學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古德里克 (Goodricke, John)(1764-1786)英國天文學家及化學家,出生於英國的約克,父親亨利.古德里克在荷蘭擔任外交工作。古德里克自幼嚴重失聰,根本聽不到聲音,所以也無法學懂說話。他父親把送他進愛丁堡一間供失聰兒童就讀的學校 - Braidwood 學院 - 接受教育,而失聰作家塞繆爾.莊臣也因此成為古德里克的老師。古德里克在學校裡的表現非常不俗,後來更轉到沃林頓學院讀書。沃林頓學院是英國北部不信奉國教的著名學院,學費非常昂貴,也沒有特別為聾人提供任何服務。但古德里克抱負很大,而他富裕的家庭環境也令他能應付高昂的學費支出。約翰.古德里克在多個領域都相當成功。他以由眼鏡鏡片製造的簡陋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又聽取其知心朋友愛德華.Pigott 的意見,對英仙座的 b 星 - 「惡魔星」(Algol) - 作有系統的研究。他對「惡魔星」光度轉變的可能成因作出深入的解釋,令一些著名天文學家也感到驚訝。基於興趣,他繼續研究雙星並寫了一本名為《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的書,內容是關於他對「惡魔星」、仙王座 d 星和許多其它恆星進行觀測的結果,其中寫道﹕「發現位於美杜沙頭部的光亮星(即「惡魔星」)的光度轉變週期,並進行一連串觀察」。沃拉斯頓 (Wollaston, William Hyde)(1766 - 1828)英國化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 (Norfolk) 的 East Dereham。他原本是一名醫生,一八零零年後因視力問題轉而專注於研究工作上。他的研究範圍包括電化學 (electrochemistry) 和光學 (optics)。他發現了palladium 和 rhodium 兩種元素,又發明可把白金鎚薄的方法及率先發現太陽光譜內的暗線。同時,沃拉斯頓對光的折射現象進行了仔細的觀察並發明了量度固體折射能力的儀器。另外,他還發明了幫助藝術家繪畫素描的 camera lucida 與及用來測定晶體幾何結構的 reflecting goniometer。比拉 (Biela, Wilhelm von)(1782 - 1856)奧地利軍官及天文學家。一八二六年,他觀察到一顆彗星,雖然這顆彗星早在一七七二年已被發現,但最後仍被命名為「比拉彗星」。貝塞耳 (Bessel, Friedrich Wilhelm)(1784 - 1846)德國天文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Minden,是第一個精確測定恆星距離的人。他建立了一個一致的方法來計算恆星的位置。在一八二一到一八三三年期間,他準確地測定了多顆恆星的位置,其中包括九等的暗星。另外,貝塞耳以視差法測量「天鵝座 61」( 61 Cygni)的距離時,亦給與「日心說」最終肯定。夫琅和費 (Fraunhofer, Joseph von)(1787 - 1826)德國光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Straubing。他改良了光學玻璃的製造方法,透鏡的打磨技術,以至望遠鏡和其他光學儀器的製作。同時,他亦發明了很多不同的科學儀器。夫琅和費是首個詳細解釋太陽光譜中暗線的科學家,因而這些暗線又稱為「夫琅和費線」。另外,他對光的折射及色散現象的研究使他發明了分光鏡及導致光譜學的出現。一八二三年,他成為了慕尼黑 Academy of Science 的會員並擔當物理學的 conservator。比爾 (Beer, Wilhelm)(1797 - 1850)阿格蘭德 (Argelander, Friedrich Wihelm August)(1799 - 1875)德國天文學家,出生於 Prussia 的 Memel (現在立陶宛的 Klaipeda),在 Koenigsberg (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Kaliningrad)) 接受教育。一八三七年,他擔任玻恩大學天文系的系主任,並在那裏工作直至終老。在玻恩工作期間,他花了二十五年的時間編製著名的《玻恩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ng"),星表內詳列了超過三十二萬四千顆光度在九點五等以上的恆星,分佈範圍則覆蓋從北極點到赤道以南兩度的天空。阿格蘭德的另一項貢獻是在一八三七年對太陽在太空中移動速度作出計算。同時,他又確立了一個應用於肉眼無法看見的暗星的星等系統,這個系統到今天仍一直沿用。多普勒 (Doppler, Christian Johann)(1803 - 1853)奧地利物理學家及數學家,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 (Salzburg)。一八四二年,他在文章 "On the Colored Light of Double Stars" 中提出「多普勒效應」(Doppler Effect),因而聞名於世。克拉克父子 (Clark, Alvan (1804-1887) & Clark, Alvan Graham (1832-1897)) 美國天文學家及天文學鏡片製造商,以生產天文望遠鏡聞名於世。其中包括葉凱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內,至今仍是世上最大的四十吋折射式望遠鏡。另外,兒子阿爾萬.格雷厄爾.克拉克(Clark, Alvan Graham)還發現了天狼星(Sirius)的伴星及不少其它雙星。勒威耶 (Leverrier, Urbain Jean Joseph)(1811 - 1877)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法國的 St-Lo,畢業於 Ecole Polytechnique。他改良了關於水星的天文表,又研究攝動現象、彗星運動、行星軌道的偏心率及傾角極限等問題。一八四六年,他研究天王星軌道的攝動並認為是由另一顆未知行星所引起的。同年,德國天文學家伽勒 (J G Galle) 在距勒威耶所估計處約一度的地方發現那顆未知行星。該行星後被稱為海王星,而勒威耶亦因此獲得許多榮譽,並於一八五四年成為巴黎天文台的台長。德雷珀 (Draper, John William)(1811-82) 美國科學家、哲學家及歷史學家,出生於英國的利物浦附近。一八三六年取得賓夕法尼亞州大學醫學博士。一八三九年,他成為紐約市立大學的化學教授。他後來協助大學成立醫學院,成為學院的化學及生理學教授,並於一八五零年成為醫學院的院長。德雷珀對自然科學的貢獻主要在幅射能的研究上﹔他研究白熱物質的光譜,促成了其後光譜分析的發展,而他的兒子亨利.德雷珀更成為光譜分析的先驅。德雷珀因為研究光對化學物的影響而開始研究攝影,並於一八三九到四零年間,首次拍攝月球的表面。德雷珀的著作既豐且廣,有關輻射能的論文皆刊載於他的《科學專題學術論文》(一八七八年)內。另外,他的《人類生理學》(一八五六年)是當時有關學科的重要教科書,書內首次刊印他一手拍攝、令人驚歎的微型照片。一八三六年,他出版《歐洲的知識發展》。一八七四年,他出版的《宗教與科學的鬥爭》,成為唯理論的經典作品,並引起廣大爭議。德雷珀的其它作品還包括《美國內戰史》(第三冊,一八六七至七零年)與及《美國的未來公民政策》(一八六五年) 等。伽勒 (Galle, Johann Gottfried)(1812-1910)德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Pabsthaus。一八四六年,他在柏林天文台根據勒威耶的計算發現了一顆新行星 - 海王星。傅科 (Foucault, Jean Bernard Leon)(1819 - 1868)法國物理學家,出生於法國的巴黎。他曾與另一位法國物理學家 Armand Fizeau 一同量度光速。一八五一年,傅科在巴黎「自由法國偉人紀念塚」(Pantheon) 的圓頂下懸放一個長線鐘擺 (Pendulum) 來証明地球的自轉運動。亞當斯 (Adams, John Couch)(1819 - 1892)英國天文學家,自幼就顯露出其在數學方面的天才。一八三九年,他考入劍橋大學的聖若翰書院 (St. John"s College),並於一八四三年奪得學院內數學科最高獎項 - 以 Senior Wrangler 的榮譽畢業及獲得第一屆 Smith"s Prizeman 的殊榮。早在一八四一年,亞當斯已經閱讀到關於天王星不正常軌道的資料,但直到他大學畢業後才有機會仔細研究。一八四三年十月,他利用牛頓的動力學原理,推斷出天王星的不正常軌道是受另一顆未知行星的影響。一年後,他根據御用天文學家艾里 (Sir George Biddell Airy) 對天王星軌道的觀察資料確信自己的推算是正確的。可是艾里對亞當斯的計算及推斷並未予以重視,搜尋新行星的工作延至一八四六年七月才正式展開。與此同時,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也作出同樣的計算,並向柏林天文台的伽勒提出未知行星存在的推論,終於在一八四六年九月廿三日,伽勒根據勒威耶的資料發現一顆新行星 - 海王星。勒威耶旋即成為世人的焦點,而亞當斯則備受冷落,但他們之間並未因此而出現嫌隙,最後反而成為了好朋友。一八四七年,亞當斯謝絕了接受封爵,而他的銅像今天正好放置在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他最崇拜的牛頓的陵墓旁邊。克希荷夫 (Kirchhoff, Gustav Robert)(1824 - 1887)德國物理學家,出生於 Koenigsberg (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Kaliningrad))。他在 University of Koenigsberg 畢業後,曾在 Breslau 、海森堡及柏林等地的大學任物理學教授。他和德國化學家本生 (R W Bunsen) 合作製造分析物質化學結構的分光鏡。一八六零年,他們利用光譜學的方法發現了兩種原素 - caesium 及 rubidium 。他又對輻射熱傳導過程進行仔細研究並提出兩條關於電路中電流分佈的定律 -「克希荷夫網路定律」(Kirchhoff"s laws of networks)。讓桑 (Janssen, Pierre)(1824-1907)法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巴黎並於當地接受教育。一八七六年,讓桑成為位於默東的天文物理學天文台台長。一八六八年,他觀察太陽大氣層的光譜,發現太陽的光譜有一條不知名的光譜線,促成光譜分析學的重大發展。另外,讓桑又率先發現太陽的粒子結構,並於一九零四年出版一本極為重要的太陽圖表集 - 《太陽相片圖表》,內有六千幅太陽相片。為紀念讓桑,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哈金斯 (Huggins, William) (1824-1910) 英國天文學家,生於英國的倫敦,獲一九零四年布魯斯獎(Bruce Medal)。一八五五年,哈金斯變賣了家族生意,在倫敦附近建立私人觀測台。期間,他發明了恆星的分光鏡,這項發明對研究恆星、行星、慧星和星雲內的物質成分有深遠影響。一八六八年,他發現彗星發出由碳原子氣體產生的光﹔又測定出部分恆星發放到地球的熱量﹔同時也是首位發現部份星雲(包括獵戶座大星雲)正發放純發射光譜的天文學家,並指出光譜是來自純氣體的。此外,他又發現仙女座大星系的光譜具有恆星光譜的特點。一八七五年後,哈金斯跟他才華橫溢的太太瑪格麗特.林塞.默里(Margaret Lindsay Murray)一起進行觀測。一八九九年,他們出版了《具代表性恆星光譜圖表集》這本巨著。而在一八九七年,哈金斯更獲封為爵士。凡爾納 (Jules Verne)(1828 - 1905)法國作家,出生於法國的南特 (Nantes)。他在巴黎修讀法律,被譽為現代科幻小說的始祖。從一八四八到一八六三年間,他只撰寫一些歌劇和戲劇的劇本。一八六三年,他出版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 並大受歡迎,為他以後的工作奠下基礎。凡爾納牽起了十九世紀科學和發明的熱潮,當他為自己的奇異冒險故事鋪陳背景的同時,也預言了二十世紀人類的各種科學成就。他預言人類將會飛到外太空去,潛艇、直昇機、冷氣機、導向飛彈以至電影亦將相繼發明。他最著名的著作包括:《地心探險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登月記》("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海底六萬里》("Vingt mille lieuses sous la mer")、《神祕島》("Mysterious Island")及《八十日環遊世界》("La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 jours") 等。自法國導演 Georges Melies 的一部電影「登月記」("A Trip to the Moon")上映以後,凡爾納的小說便成為科幻電影的熱門題材。一八九二年,凡爾納更因他的成就而獲得 Legion d"Honneur 的殊榮。阿薩夫.霍爾 (Hall, Asaph) (1829-1907) 美國天文學家,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歌珊(Goshen),在十六歲時還是一名木匠。一八五七年,他進入哈佛學院天文台(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成為專業的軌道計算員。一八六二至九一年間,霍爾在華盛頓海軍天文台工作,並在一八七七年發現火星的兩顆衛星 - 火衛一(Phobos)及火衛二(Deimos)。 斯基亞帕雷利 (Schiaparelli, Giovanni Virginio)(1835 - 1910)義大利天文學家,出生於義大利的 Savigliano。他觀察到火星表面布滿一些顯著的直線並稱之為「溝渠」(Canali -義大利文)。後來,「溝渠」(Canali) 被誤譯為「運河」(Canals),致令一些天文學家誤以為火星上存在智慧生物。洛基爾 (Lockyer, Sir Joseph Norman)(1836 - 1920)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瓦立克郡 (Warwickshire) 的拉格比 (Rugby),早年分別在英國及歐洲等地接受教育。一八九零至一九一三年間,洛基爾出任皇家科學院 (Royal College of Science) 天文物理學教授及太陽物理天文台 (Solar Physics Observatory) 台長,及後又轉到位於文郡 (Devon) Salcombe 的 Hill Observatory 擔任台長。一八七零至一九零五年間,他帶領八隊政府隊伍觀察日蝕。一八六六年,他率先對太陽黑子進行分光觀測,並指出太陽黑子數目和地球雨量存在一定關係。一八六八年,洛基爾宣布日珥的特性並提出以分光方法來觀察日珥。同年,他聯同英國化學家 Sir Edward Frankland 從太陽大氣的光譜中證實氦 (helium) 原素的存在。張伯倫 (Chamberlain, Thomas Chrowder)(1843 - 1928)美國地質學家及教育家,出生於伊利諾州 (Illinois) 的 Mattoon,曾就讀於威斯康辛的 Beloit College 和密西根大學。他著名的工作包括研究冰河時代,氣候的和太陽地質學,還有對地球來源的假設。一八七三到一八八二年間,他在 Beloit College 任地質學教授,並開始研究冰河沉積物。一八八二年,他成為「美國地質測量會」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冰河部」(glacial division) 的主管直至一八八七年。後來,他轉到威斯康辛大學出任校長。而在一八九二到一九一九年間,他又轉到密西根大學地質學擔當系主任。他又分別在一八七八年及一八九四年到瑞士和格林蘭島視察冰河。張伯倫在地質氣候學和太陽地質學兩方面還有很多貢獻,其中最重要可算是在一九一六年發表的《地球之源》("The Origin of the Earth"),其中以「星子說」("planetestimal hypothesis") 來解釋地球的起源,指出行星是由無數繞著太陽運行的微細星際物質逐漸聚合而成的。皮克林 (Pickering, Edward Charles)(1846 - 1919)美國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美國的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七年間,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物理學教授。由一八七七年起,他同時擔當哈佛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和天文台台長。皮克林在美國建立起第一所物理教學實驗室,又對恆星的光譜進行研究。他利用子午光度計 (meridian photometer) 測量出超過一百四十萬顆恆星的星等,並且在哈佛大學天文台拍攝了超過二十五萬張恆星照片。他曾為哈佛大學的年報當了好幾次編輯,又在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六年間撰寫了《Elements of Physical Manipulations》。邁克耳遜 (Michelson, Albert Abraham)(1852 - 1931)美國物理學家,出生於波蘭。一八八七年,他發明了一台精密的干涉儀,並與美國化學家 Edward Williams Morley 一起量度地球在「以太」(ether) 中的速度,結果推翻了「以太」存在的假說。一九零七年,邁克耳遜因其極度精確的儀器和所進行的重要實驗成為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人。洛厄爾 (Lowell, Percival)(1855 - 1916)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的波士頓。他相信自己觀察到火星上的「運河」,「証明」火星上存在智慧生命。他在亞利桑那州 (Arizona) 的 Flagstaff 建立洛厄爾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又預測冥王星的存在,並在洛厄爾天文台率先觀察到冥王星。巴納德 (Barnard, Edward Emerson)(1857 - 1923)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田立西州 (Tennessee) 的 Nashville。一八八七年,巴納德畢業於 Vanderbilt University 並先後在 Lick Observatory (一八八七至一八九五年) 及葉凱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 (一八九五至一九二三年) 工作。他主要的貢獻是在天體攝影學上,除發現不同的彗星、星雲、木星衛星 Amalthea (一八九二年) 及一顆鄰近的恆星 - 巴納德星外,他還發現本銀河系內的黑暗部分其實是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星雲。坎農 (Cannon, Annie Jump)(1863 - 1941)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德拉瓦的多佛。一九一一年,她被委任為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 天文照片館的館長。她一生發現了五顆新星和三百顆變星,可以稱為最偉大的女天文學家之一。另外,她又編輯了包含二十萬篇變星參考資料的書目和超過三十五萬組恆星光譜的光譜表。勒維特 (Leavitt, Henrietta Swan)(1868 - 1921)美國天文學家。當她在哈佛大學天文台工作時,她對造父變星進行研究,發現愈光亮的造父變星的光度變化週期也愈長。一九一三年,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 (Hertzsprung) 準確地估量了數顆造父變星跟地球間的距離,而利用勒維特所發現的造父變星週期和光度間的關係,天文學家可推算出所有造父變星的距離,從而進一步增進人類對宇宙科學的了解。莫爾頓 (Moulton, Forest Ray)(1872-1952)美國天文學家及科學行政人員,出生於密歇根州的羅伊。一八九八至一九二六年間出任芝加哥大學教授。他曾跟托馬斯.錢伯林一起提出一個解釋太陽系起源的假說。另外,他又改進了計算彈導軌跡的公式。作為美國改進科學學院的行政秘書,雷編製了二十五部座談會專題報告的合訂本。此外,他出版了九本著作,其中包括《凝視天空》(一九五三年)及大量文章。赫茨普龍 (Hertzsprung, Ejnar)(1873 - 1967)丹麥天文學家,出生於丹麥的哥本哈根,早年曾接受化學工程師的訓練。他是研究恆星的誕生和死亡的先鋒,當還在一所私人天文台工作時,他便出版了一篇關於巨星和矮星存在的文章。他又曾在 University of Gottingen 和 Potsdam Observatory 工作。一九一九年 ,赫茨普龍獲聘為 University of Leiden 天文台副台長,並在一九三五年晉升為台長。他找出恆星的光譜類型、溫度和真正亮度間的普遍關係,而他的結果與美國天文學家羅素 (Russell) 的研究成果相結合,便成為著名的「赫羅圖」(H-R diagram)。斯萊弗 (Slipher, Vesto Melvin)(1875-1969)美國天文學家,生於印第安納州的馬爾伯里 (Mulberry) ,並於印第安納州大學接受教育。斯萊弗一生都在洛厄爾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 工作,並一九一六至五二年間擔任台長。斯萊弗是第一個清晰拍攝到火星照片的人,他畢生研究行星的可見光及紅外線波譜,從中辨認行星大氣層中的粒子,並計算出行星的自轉週期。另外,他又發現反射星雲並證明了星際塵埃和氣體的存在。一九一二年,斯萊弗率先取得銀河系外源 (M31) 的多普勒移動的光譜,並編制了四十一個天體的光譜,其中的三十六個光譜出現紅移現象。後來,埃德溫.哈勃 (Edwin P. Hubble) 運用這些資料開創當代觀察宇宙學。此外,斯萊弗還發現並計算出漩渦星系的自轉速度。在他指導下,天文學家成功找到第九顆行星 ? 冥王星。亞當斯 (Adams, Walter Sydney)(1876 - 1956)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敘利亞的安提阿 (Antioch) (即現今土耳其的 Antakya),主要研究範疇是「恆星光譜學」,對象是恆星及其他天體的光譜和物質。亞當斯曾在新罕布夏?漢諾威 (Hanover, New Hampshire) 的 Dartmouth College、芝加哥和慕尼黑等地的大學與及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教育,後來到芝加哥大學教授天文學,並於一九零一至一九零四年間在葉凱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 工作。隨後亞當斯轉到加州的威爾遜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當助理天文學家 (assistant astronomer) ,並在一九二三至一九四六年間出任台長。亞當斯建立了視差法的理論基礎,又定立了絕對星等 - 恆星光度 - 的準則。他發現恆星的真正光度可以從分析其光譜得悉。另外,通過對行星光譜進行的研究,他發現金星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及確定火星上的氧氣和水蒸氣成份。他又以分光法來測量太陽的「分化自轉」 (Differential Rotation) 週期,分析星際間的化學原素及恆星在視線上的運動。同時,亞當斯也參與了加州帕羅馬天文台 (Palomar Observatory) 的籌建及設計工作。羅素 (Russell, Henry Norris)(1877 - 1957)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紐約的蠔灣 (Oyster Bay)。由於他在雙星系統和視差法兩方面研究都有創新發現,他摒棄了舊有的概念而發展出自己的恆星演化理論。他又對恆星光譜中的原素光譜線進行研究並發現太陽大氣中含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氣體。另外,他指出了恆星光譜及其光度間的關係,並結合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的研究成果,成為著名的「赫羅圖」(H-R diagram)。愛因斯坦 (Einstein, Albert)(1879 - 1955)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出生於德國的 Ulm。他是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始創者。一九零五年,他發表了三篇論文,分別關於氣體的布朗運動 (Brownian motion),光電效應理論 (Photoelectric effect) 及移動中物體的電磁特性(即後來的「狹義相對論」-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並因而獲得博士學位。一九一六年,他把「狹義相對論」推廣至任何坐標系而導出「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一九二二年,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贏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皮斯 (Pease, Francis)(1881-1938)英國天文學家及光學儀器設計師,生於英國的劍橋。一九零一至零四年間,他是美國葉凱士天文台 (Yerkes Observatory) 的觀測員及光學儀器商。一九零八至一三年,他成為帕薩迪納 (Pasadena) 的威爾遜山天文台 (Mount Wilson Observatory) 的儀器製造商,並設計了一台一百英吋口徑的望遠鏡和一具五十英尺的干涉儀。此外,他亦參予設計二百英吋口徑的帕洛馬望遠鏡 (Palomar telescope)。一九二零年,皮斯在約翰.安德森 (John A. Anderson) 的協助下,利用恆星干涉儀觀測參宿四 (Betelgeuse) 並計算出其直徑為 0.047 弧秒,結果跟愛丁頓 (Eddington) 的估計非常接近。戈達德 (Goddard, Robert Hutchings)(1882 - 1945)美國火箭工程師,出生於美國麻省的烏斯特夏,從小便對火箭製造的研究深感興趣。一九一九年,他出版了一本關於火箭結構的書,認為火箭可到達月球。一九二三年,他使用液體燃料測試他第一台火箭引擎。一九二六年,他以汽油和液態氧作混合燃料,發射第一枚火箭。一九二九年,他發射第一枚載重火箭。一九三零至一九四五年間,戈達德積極參與航天研究,進行了無數次關於火箭設計的實驗,為日後的太空探索奠下基礎。愛丁頓 (Eddington, Sir Arthur Stanley)(1882 - 1944)英國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出生於英國的 Kendal,在相對論和恆星天文學方面貢獻良多。一九二六年他出版的著作《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the Stars》,講述恆星的演變和其內部結構。而他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著作《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World》更成為歷史上最暢銷的純科學著作之一。沙普利 (Shapley, Harlow)(1885 - 1972)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 (Missouri),是第一位提出太陽並非處於銀河系中心的科學家。另外,他在光度學、宇宙學、光譜學和對造父變星及星團等研究都作出很多貢獻。哈勃 (Hubble, Edwin Powell)(1889 - 1953)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 (Missouri) 的馬錫菲 (Marshfield)。他証明了河外星系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類,同時又發現星系光譜中的紅移現象,證明星系間正互相遠離,這發現給予宇宙膨脹理論極大的支持。林德布拉德 (Lindblad, Bertil)(1895-1965)瑞典天文學家,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畢業。一九二七至六五年間,杜德布拉德主理斯托荷姆天文台。他透過光譜學方法分辨出巨星和主序星,並研究星團的結構和狀態。他最重要的貢獻是提出有關星系旋轉的理論,他指出恆星系統可再分為數個子系統,而各子系統則環繞著同一旋轉軸旋轉,每個子系統都有自己的旋轉速度,因此它們的扁平程度也各有不同。杜德布拉德又確認了哈洛.沙普利 (Shapley) 的理論和估計了銀河系的質量、旋轉週期及地球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他的研究直接啟發了奧爾特 (Oort),使他構思出其獨特星系旋轉理論。奧爾特 (Oort, Jan Hendrik)(1900 - 1992)荷蘭天文學家,出生於 Franeker。一九二零年,他和他的同事發現銀河系的自轉,並計算出銀河系的質量和太陽與銀河系中心間的距離。 一九五零年,他提出太陽系外圍被一層星雲包圍著,現在稱為「奧爾特雲」(Oort cloud)。貝伊 (Bay, Zoltan)(1900 - 1992)匈牙利電工工程師。他在一九四六年二月六日 - de Witt and Project Diana 成功後兩星期 - 成功接收從月球反射回來波長兩米半的無線電波。由於缺乏先進儀器,他利用十個水電壓計作電池,而真正科學用的雷達收放器要到 Frank Kerr 和 Shain 時才正式出現。范德.彼德 (Van de Kamp, Peter)(1901 -)美國籍荷蘭裔天文學家,出生於荷蘭的坎彭 (Kampen),並在烏德勒支大學 (Utrecht University) 接受教育。一九二三年,范德移民到美國並在加州的利克天文台和維珍尼亞大學工作。一九三七年,他成為斯普勞爾天文台 (Sproul Observatory) 台長及賓夕凡尼亞州斯沃斯莫爾學院 (Swarthmore College) 的教授。范德於一九七二年退休。他最著名的研究是在一九六零年推斷出除太陽外還有其他恆星擁有行星。至一九八八年,天文學家獲得更進一步的證據支技納范德的見解。蓋莫夫 (Gamow, George)(1904 - 1968)蘇聯裔美國物理學家,出生於烏克蘭 (Ukraine) 的敖得薩 (Odesa),畢業於聖彼得堡的列寧格勒大學。他早年曾在列寧格勒、Gottingen、哥本哈根及劍橋等大學進行核物理研究。一九三一年,他在列寧格勒大學擔任物理教授,直至一九三三年他離開蘇聯到美國去。一九四零年,他入籍美國成為了公民。一九三四到一九五六年間,他在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教授理論物理,後轉到科羅拉多大學任物理教授直至一九六八年。蓋莫夫在放射現象、天體演化學、天體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貢獻。他是其中一位宇宙進化論的先驅,也出版了一些科普著作,包括在一九四零年的《太陽的生死》("The Birth and Death of the Sun") 及一九四七年的《一、二、三 ... 無限》 ("One, Two, Three...Infinity")。央斯基 (Jansky, Karl Guthe)(1905 - 1950)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 (Oklahoma) 的 Norman,畢業於 University of Wisconsin。一九二八年,他加入位於新澤西州 (New Jersey) 的貝爾電話實驗室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在那裡他利用自己對無線電干涉的研究,發現一些無線電波並非來自地球或太陽,而是從銀河系深處一些未知的源頭發射,經過大氣層進入地球。湯博 (Tombaugh, Clyde,1906-1997)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伊利洛伊州的斯特里特 (Streator)。一九二九年,湯博還未完成學位課程,但卻獲位於阿里薩 (Ariz) 弗拉格斯塔夫 (Flagstaff) 的洛厄爾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 聘請,進行有系統的天文拍攝工作,他利用新製成的十三英吋口徑的天體攝影望遠鏡尋找不知名的行星,結果於一九三零年二月十日發現冥王星。此外,湯博又發現一個球狀星團、幾百顆小行星和超星系團。他先後到亞利桑那州國立學院 (1943-5)、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1945-6) 和白沙導彈射程 (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 工作,但最終都因為經費短缺而離開。最後,湯博到新墨西哥州國立大學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集中研究火星。帕西 (Pawsey, Joseph Lade)(1908 - 1962)英國無線電物理學家及無線電天文學家,生於澳洲維多利亞的阿勤 (Ararat) ,曾於墨爾本大學及劍橋大學攻讀。一九四零至六二年間,帕西是無線電物理學 CSIR/O 分部的研究物理學家。一九五二年起,他成為該組織的助理主管。一九六二年,帕西獲委任為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學天文台的台長,但不幸在上任前逝世。帕西曾在澳洲的科勒羅伊 (Collaroy) 和多佛海茨 (Dover Heights) 量度太陽的溫度,又量度出電離層的溫度介乎 240-290 K,放射頻率是 20MHz。他又跟麥克拉迪 (McCready) 及 佩恩.史葛 (Payne-Scott) 在多佛海茨 (Dover Heights) 開創海上干涉量度學,並證實了海 (Hey) 的看法,發現太陽干擾是來自太陽黑子。此外,他跟 W.J. Wark 及 R. Fallon 精確地計算出維多利亞各廣播電台放出的截波頻率。又跟 J.A. Ratcliffe 研究下行無線電波 (downcoming wireless waves) 的密度變化。阿姆巴楚米揚 (Ambartsumian, Viktor Amazaspovich)(1908-1996)蘇聯天文學家,出生於亞美尼亞,曾就讀於列寧格勒大學,並於一九三四至一九四三年間在那裡教授天文學。他建立了 Byurak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又在一九四七至一九九三年間擔任 Arme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的會長。他的研究範圍包括輻射變換概念中的「不變原理」( invariance principles),天文學中的「反演問題」(inverse problems),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解決恆星和星系的來源和演化問題。他推想出年輕恆星團的存在及提出如何計算新星爆炸中所拋出的物質的質量,又指出 T Tauri 星是顆年輕的恆星及位於銀河系附近的星協正不斷膨脹,而星系在演化過程中則流失物質。另外,他亦研究放射無線電的星系和「活躍星系」(active galaxies)。阿姆巴楚米揚曾是國際天文協會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的主席,並主辦過尋找外太空生物的會議。雷伯 (Reber, Grote)(1911 - )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 (Illinois) 的 Wheaton,自幼便對無線電很著迷,十五歲時已是一個活躍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當央斯基 (Jansky) 宣布發現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無線電波時,更激起他對天文學的興趣。在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唸書期間,他曾嘗試以月球來反射無線電波,但這項技術要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告成功 。一九三七年,雷伯自費在自己後院興建了第一台射電望遠鏡 - 一座用木材、薄金屬及汽車零件製成的九米直徑碟型天線。一九三八年,他發現了他第一個深空射電源 (deep-space radio source),隨後緊接著又發現另外好幾個射電源。約十年後,美國天文學家 Walter Baade 證實雷伯其中一個射電源是一對互相碰撞的星系。一九四二年,雷伯把他過去的發現整理及出版,又於一九四四年出版他的射電星圖。雷伯的研究引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 (Oort) 的興趣,射電天文學 (radio astronomy) 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以蓬勃發展。一九四七年,雷伯把自己的射電望遠鏡捐贈予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並轉到華盛頓的 Experimental Microwave Research Section 當主管。一 九五一年,他在夏威夷工作及在那裡建立一台新的射電望遠鏡。隨後他更在塔斯曼尼亞 (Tasmania) 指揮興建一個覆蓋直徑達一千一百米的無線電天線陣。珀塞爾 (Purcell, Edward Mills)(1912 - 1997)美國物理學家,出生於伊利諾州 (Illinois) 的 Taylorville。一九三三年,他在 Purdue University 取得電力工程理學士學位,並在德國 Karlsruhe 的一所工業大學深造。一九三八年,他在哈佛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後繼續留在那裏擔任導師至一九四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高級輻射實驗室工作,並認識了 Bloch。一九四五年,珀塞爾回到哈佛大學當副教授,及於五年後晉升為教授至一九八零年退休。 一九四五年,珀塞爾和他在哈佛大學的同事成功地利用「核磁共振」( NMR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來量度某一頻率的電磁輻射被放置在強磁場中的原子核吸收的程度,幫助科學家揭示原子和分子的結構。與此同時,史丹佛大學教授 Bloch 也從事類似的研究。結果,他兩人也因為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一九五二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珀塞爾的發現使科學家、研究員和大眾都受惠。NMR 是化學和生物學中最偉大的分光技術。化學家利用 NMR 來測量食物中的水份含量和測定藥物的品質。研究員又可以利用 NMR 來探查 ribonucleic acid (RNA) 和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兩種控制人類生命最基層的核酸。珀塞爾對射電天文學,天體物理學和生物物理學都有很多貢獻。一九五一年,他利用 NMR 發現了在太空中的氫原子所釋放出來波長 21 厘米的微波。這項發現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天文研究領域,讓天文學家在不依賴可見光的情況下也可探索宇宙。亨德里克 (van de Hulst, Hendrik) (1918-) 荷蘭物理學及天文學家,出生於荷蘭的烏得勒(Utrecht)。一九四四年,還是學生的亨德里克根據理論,知道氫原子的磁場偶然會出現順列 (平均約一千萬年才發生一次)並發出無線電波,因而推斷可利用無線電的技術偵測出星際間的氫原子。一九五一年,珀塞爾(Edward Purcell)和尤恩(H Ewen)首次探測到這些由氫原子放射出來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的波長是二十一厘米),證實了亨德里克的推斷,並肯定了無線電對探測銀河系、其它星系以至星際空間內中性氫原子的重要價值。同年,亨德里克油印出版了《射電天文學課程》,是早期有關射電天文學的先驅著作。在一九五七及八零年,他又先後出版了《細粒子造成的光散射》和《多重光散射》兩書。一九七零年,亨德里克出任萊頓天文台(Leyden Observatory)的台長。休伊什 (Hewish, Antony)(1924 -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英國的 Fowey,畢業於劍橋大學。一九六七年,他在學生貝爾 (S J Bell) 的協助下發現了脈沖星。一九七四年,他與另一位英國天文學家 Sir Martin Ryle 一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施米特 (Schmidt, Maarten) (1929-)美國籍荷蘭裔天文學家,出生於荷蘭的格羅寧根 (Groningen)。一九五六年,在奧爾特 (Jan H. Oort) 的指導下取得萊登大學 (University of Leiden) 的博士學位。三年後,他到哈勒天文台 (Hale Observatory) 和加州理工學院工作。一九七零至七八年,他加入歐文斯谷無線電天文台 (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 並擔任哈勒天文台的台長。施密特最初研究星系的分佈和動態。當魯道夫.明科夫斯基 (Rudolph Minkowski) 退休後,斯密特繼承其研究工作,拍攝一些發放無線電的物體的光譜。一九六三年,他發現首個類星體 (quasar) ? 一種類似恆星的物體,其光譜中出現嚴重紅移的氫原子吸收線。自此以後,施密特開始研究類星體的進化和分佈,並發現宇宙較年輕時,類星體的數目也較多。施密特現正尋找類星體以外出現紅移現象的物體,同時又研究X射線和伽瑪射線源。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Neil Alden)(1930 - )美國太空人,出生於俄亥俄州 (Ohio) 的 Wapakoneta,一九五五年畢業於 Purdue University 後加入美國太空總署 (當時的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在加州 Lancaster 的愛德華空軍基地 Edwards Air Force Base 當平民試驗機師 (civilian test pilot),並曾在韓戰 (一九五零至五三年) 期間當美國空軍機師。一九六二年,他成為第一位加入太空人訓練計劃的平民。一九六六年,他是「雙子座八號」 (Gemini 8) 的指揮官,負責指揮兩艘環繞地球的太空船進行接合。一九六九年,他擔任阿波羅十一號登月任務的隊長,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踏足月球的人﹔參與該次歷史性任務的太空人還包括 Edwin E. Aldrin Jr. 和 Michael Collins。從一九七一年起,阿姆斯特朗在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擔任航天工程學教授。艾德林 (Aldrin, Edwin Eugene, Jr.)(1930 - )美國太空人,又名 Buzz,出生於新澤西州 (New Jersey) 的 Glen Ridge。一九五一年在美國軍事學院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獲得理學士學位,曾在韓戰 (一九五零至五三年) 中當戰鬥機機師。一九六三年,艾德林從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後,曾出任德克薩斯州 (Texas) 侯斯頓 (Houston) Manned Spacecraft Center 的空軍代表,並在翌年參與太空人訓練計劃。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他首次作太空飛行,成為執行「約會任務」("rendezvous mission") 的「雙子座十二號」 (Gemini 12) 上的副指揮官,其間並進行了歷時五小時半的太空漫步。在一九六九年「阿波羅十一號」 (Apollo 11) 的登月任務中,他緊隨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離開登月小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位踏足月球的人。 賈科尼 (Giacconi, Riccardo) (1931-) 義大利天文物理學家,出生於義大利的熱那亞(Genoa),獲一九八一年的布魯斯獎(Bruce Medal)。賈科尼在米蘭大學取得宇宙射線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以「富布賴特研究生」(Fulbright Fellow)身份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一九五九年,他加入「美國科學和工程公司」工作,並開始從事X-射線天文學的研究。他的小組發展了 "grazing incidence" 射線望遠鏡並正式在太空上運作。一九六二年,他們發現了第一個太陽系以外的X-射線源,命名為 "Sco X-1"。隨後,他們又建造了「烏呼魯」(Uhuru - 意即自由)衛星,並利用它作首次全面的X-射線源搜索。一九七三年,賈科尼轉到「哈佛史密森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從事天體物理學的研究。另外,他亦主持了新X-射線觀察衛星 "HEAO-2"(又名愛恩斯坦)的建造,並成功於一九七八年啟用﹔透過 "HEAO-2",天文學家可拍攝到詳細的X-射線源圖像。一九八一至一九九三年間,賈科尼出任巴爾的摩(Baltimore)的「太空望遠鏡科學學院」(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第一任院長。其後六年,他又管理「歐洲南部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一九九九年,他成為「聯合大學」(Associated Universities, Inc.)的主席及「國家無線電天文台」(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的台長。 彭齊亞斯 (Penzias, Arno)(1933 - )美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德國的慕尼黑。當他在貝爾實驗室 (AT&T Bell Laboratories) 進行研究的時,和美國物理學家威爾遜 (R. W. Wilson) 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 一九七八年,他倆更因為其發現對支持「宇宙大爆炸論」所作出的貢獻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威爾遜 (Wilson, Robert Woodrow)(1936 - )美國物理學家和射電天文學家,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 (Texas) 的侯斯頓 (Houston),先後於 Rice University 及加州理工學院 (Caltech) 接受教育。一九六三年,他到位於新澤西州 (New Jersey) 的貝爾電話實驗室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工作,並於一九七六年成為射電物理研究部的主管。除了在貝爾實驗室 (Bell Labs) 的研究工作外,威爾遜亦在一九七八年被聘任為紐約州立大學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的 adjunct professor。在貝爾實驗室 (Bell Labs) 工作期間,威爾遜與德國出生的美藉物理學家彭齊亞斯 (Arno A. Penzias) 以一架六米大小的天線作為射電望遠鏡,由於儀器的高度精確及熟練的實驗技巧,他們的射電望遠鏡能有效地把來自外太空的無線電波從大氣中其它無線電波中分辨出來。一九六四年,他們首次利用射電望遠鏡量度從仙后座 (Cassiopeia) 內超新星遺骸發射的無線電波,但其中卻夾雜著一些不明來歷的無線電噪音,雖然威爾遜與彭齊亞斯很努力地尋找噪音的來源,但不單徒勞無功,反而發現這無線電噪音竟充斥著整個天空。正當威爾遜與彭齊亞斯為神祕的無線電噪音苦惱之際,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理論天文學研究小組正建構他們有關動態宇宙的理論模型,他們認為現在的宇宙是由一個熾熱的原始小宇宙膨脹而成,而在宇宙初生時發放的輻射至今仍可測量得到。一九六五年,威爾遜與彭齊亞斯參予普林斯頓研究小組的工作,並發現一直困擾他們的無線電噪音正好與研究小組提出的宇宙遠古輻射互相?合,這個結果不單大大支持了「宇宙大爆炸」(Big Bang Theory) 理論,並為二人帶來了一九七八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貝爾 (Bell Burnell, Susan Jocelyn)(1943 - )英國天文學家,出生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 (Belfast)。由於她自小在 Armagh Observatory 附近長大,深受薰陶,故此對天文學產生濃厚興趣。一九六五年,她在蘇格蘭的 Glasgow University 完成物理理學士學位後,再於一九六八年在劍橋大學取得射電天文學博士學位,後來她到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進行伽瑪射線天文實驗,並在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二年間,轉到倫敦 University College 的 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 進行X-射線實驗。隨後她又到蘇格蘭愛丁堡的皇家天文台擔任高級研究員,負責利用夏威夷的 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 進行觀測及從事電磁光譜內可見光及紅外線部分的天文物理學研究。貝爾現在是英國 Milton Keynes 公開大學的教授。在劍橋大學時,貝爾原本打算利用射電望遠鏡追蹤類星體 - 一些出現大程度紅移,同時發出強力藍光和經常放射出無線電輻射的星體。一九六七年,她跟休伊什 (Hewish) 等人在宇宙中發現了一個具規律性,週期 1.337 秒的強力射電脈沖源。起初,他們懷疑脈沖是由天外智慧生物所發放,甚至稱脈沖源為 LGM (Little Green Men - 綠色小矮人 )。然而隨後的幾個月內,天文學家在宇宙中不同角落發現其它的脈沖源,使他們相信這些脈沖源實際上是天然產生的現象,貝爾跟她的同事很快便確認出脈沖其實是源自一些細小、密度高而又旋轉迅速的中子星,並把它們統稱為「脈沖星」,他們的發現不單引起科學家們對脈沖星的研究,同時也加深了人類對銀河系的認識。
推薦閱讀:
※雙叟咖啡館 | 文學愛好者一定要來喝一杯
※【短篇小說】鳳凰
※劍聖(已完結,放心看)
※網文泛濫時代,誰來獨守傳統文學的微茫
※沒有靈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