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三次攻佔武漢
面對有準備對手,都不算太難
當前位置: 首頁 > 武漢市志(1840-1985) > 軍事志 > 目錄 > 戰事 > 太平軍三次攻佔武漢
太平軍西征路線圖
太平軍三次攻佔武漢
1852-1856年,太平軍先後三次攻克武昌,四次佔領漢陽、漢口,對控制長江中游、爭取戰略主動有重要意義。在攻佔武漢三鎮的作戰中,還開創了江面快速架設浮橋、圍城打援、城鎮防衛的先例。1864年,捻軍活動於湖北地區,曾與太平軍會師,並肩戰鬥於武漢近郊的黃陂。1865年捻軍在黃州大敗清軍,殺提督梁洪勝,威震中原大地。
首克漢陽、漢口、武昌
1852年11月30日,太平軍撤長沙圍轉攻岳州,12月13日佔領岳州。太平軍在攻克岳州時繳獲大量軍火,並以投軍漁民及5 000餘只民船組成強大水師,水陸兩軍包括隨軍人員共10萬之眾,直逼武漢。
自1852年6月太平軍進入湘南後,湖北官員就開始設防備戰。清政府撥銀30萬兩作防堵軍費,在漢陽、武昌、漢口居民及江上漁戶中清查戶口,實行十家聯保。7月,設防堵總局於布政司署,令紳士募練勇1 400人。8月,筑西門外城,招募洞庭湖漁戶2 000餘人為漁勇,充實江防,又募湖南木幫壯勇2 000人。10月13日,派鄉勇分防蒲圻、崇陽、通城。15日後,河南、安慶江防營、壽春鎮及鄂省諸路援兵先後集中武昌省城周圍。太平軍攻克岳州後,巡撫常大淳、提督雙福大為恐慌,將防堵總局改為軍需局,籌辦軍備,並於12月15日令城外及駐守金口兵勇全部集中城內固守。16日,開始拆毀城外民房,後因拆毀不及,放火焚燒,熊熊大火,7日不熄。各城門緊閉,並用土石堵塞。21日,由湘尾追太平軍之向榮部兩總兵王錦繡、常祿率殘兵1 000餘人到達武昌,以繩索吊入城中助守。清軍城外據點全部放棄。城內守軍約5 000人,另加團勇共1萬餘人。(圖49)
12月17日,太平軍分水陸兩路向湖北境內挺進。陸路於19日克蒲圻,經咸寧北上,23日兵臨武昌城下,佔據了城東南的缽盂山、洪山、小龜山、紫荊山,包圍了文昌、望山、保安、中和、賓陽、忠孝、武勝等城門。天王洪秀全率水路大軍於12月22日抵達武漢江面,當即由黃玉琨、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等率領戰士攻佔漢陽,殲守軍800餘人。29日,攻克漢口。漢陽沿河及漢口沿江大小船隻悉為太平軍控制,水師戰鬥力大大加強。此時,洪秀全駐漢口關帝廟,楊秀清駐漢口萬壽宮,指揮攻打武昌。太平軍包圍武昌城後,積極部署攻城,於城南長虹橋一帶築土牆,修堅壘,阻擊由湘進鄂的清軍援兵。清廷向榮部1.6萬兵丁多次出擊,猛撲長虹橋、洪山、南湖等陣地,前鋒部隊離武昌城只有3里,也未能與困在城內的清守軍聯成一片。為便於調遣部隊、輸送物資,12月24日,太平軍連夜施工,以鐵索系船,於次日清晨在長江之上架起了兩座浮橋,一座由漢陽鸚鵡洲至武昌白沙洲,一座由漢陽南岸嘴至武昌大堤口,使漢陽、武昌水陸相聯,天塹變通途。太平軍還在城北觀漢樓下修築炮台,在城外沿江一帶遍設營壘,準備攻城。
12月25日夜,太平軍先鋒羅大綱指揮四五千人,在施放煙幕的掩護下,使用雲梯攻城。城內守軍以水龍、滾木、擂石反擊,銃炮齊發,擊退了太平軍。26日夜,太平軍在蒙濛霧雨中再次攻城,又未成功。29日夜,太平軍以長竿舉草人攻武勝門,1853年1月1日夜又攻觀漢樓,1月5日夜趁大雨攻城,均未取得戰果。太平軍在強行攻城的同時,選定離向榮援軍較遠,且面臨大江的文昌門挖掘地道。先在文昌門外挖3個洞,由洞及城牆挖掘地道直至城牆下面,用棉絮裹火藥放置城牆下面的地道之中,用中空長竹竿牽出引信,準備爆破城牆。
武昌清軍懾於太平軍強大攻勢,閉城死守,嚴禁兵勇出擊,僅有時派少量兵勇縋城而下,作騷擾性的攻擊。按察使瑞元曾幾次請派兵出城作戰,接應援兵,雙福不準。總兵常祿所率川軍請求出城作戰,雙福亦不準,守軍一直未能與外面援軍會合。當城外太平軍挖掘地道聲音已清晰可聞時,雙福仍拒絕鹽法道林恩熙帶兵出城搜索的要求。當地道已挖至文昌門城牆下時常大淳才下令用水注灌並派兵下城搜查,但一無所獲。
1月12日黎明,文昌門下地道炸藥引火爆炸,城牆炸塌20餘丈,黃玉琨、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等率軍沖入城內,接著後續部隊也從四面城牆乘雲梯登城攻入,城內清軍換上便衣紛紛奔逃,太平軍迅速佔領全城。巡撫常大淳自縊,按察使瑞元自刎,學政馮培元投井,提督雙福、布政使梁星源被殺。武昌既克,太平軍諸王均由漢口遷至武昌,天王居撫署,東王居藩署,北王居臬署,翼王居學政署。
此時,清軍向榮部仍在城東。為防清軍反撲,太平軍於城外東、南、北三方距城約半里處,以土築長牆,沿牆建更樓,又在城中黃鵠山上建高數丈的望樓,觀察敵情。太平軍以長牆作外圍防禦工事,依長牆固守。並在城裡及四鄉擴軍。僅20餘天,太平軍包括老弱婦孺在內增至50萬人。太平軍駐武昌時,還注意收集軍器、火藥、銅鐵、金銀、米鹽等物資。在準備沿江東下之前,將繳獲的銅鐵炮、硝磺、米鹽等裝船,又將藩庫銀70萬兩、糧儲道庫銀10萬餘兩以及鹽道、府縣庫銀共計約100萬兩全部裝船。
咸豐三年正月初一(1853年2月8日),太平軍開始撤離武漢。次日,武昌留下1 000餘名戰士為後衛,掩護部隊由浮橋渡江至漢陽登舟。待大部隊撤完後,掩護部隊從武昌江岸開始燒毀浮橋;當晚太平軍撤離漢陽。兩岸陸軍夾護,江上戰船萬艘,順流東下,向南京進軍。
兩次佔領漢陽、漢口,再克武昌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於1853年6月初派西征軍沿江西上。西征軍6月9日取安慶,6月24日圍南昌,90餘日未克,9月24日回師湖口,29日佔領九江。此後,由國宗提督軍務石祥禎與國宗韋俊指揮,進軍湖北。10月10日,西征軍占武穴,至田家鎮地區,11日佔領田家鎮對岸半壁山,居高臨下,控制江面。15日,西征軍水陸大軍1萬餘人對田家鎮發起猛攻,守衛田家鎮的武昌同知勞光泰所領水軍不戰而潰,安徽巡撫江忠源部及湖北江防軍亦被擊潰。西征軍乘勝前進,於17日佔領黃州,20日攻下漢陽府城及漢口鎮。
這時武昌城內清兵勇不足3 000,外圍可來救援的兵力亦不過數千人。湖北巡撫崇倫主張棄城逃避,新上任的湖廣總督吳文鎔主張固守,城裡風聲鶴唳,驚惶萬狀。西征軍雖渡江攻武昌武勝、漢陽等門,但因安徽太平軍正集中力量攻廬州,江蘇揚州太平軍被圍,韋俊率部分西征軍東調回援,加之又派出部隊分攻孝感、應城等地徵集糧食,圍攻武昌力量不足,故未集中力量猛攻。11月6日,太平軍主動放棄漢陽、漢口,屯守黃州府,等待援軍。
1853年12月下旬,太平軍解揚州之圍,1854年1月14日又克廬州,韋俊、石鎮倉率部繼續西征,東王又調秋官正丞相曾天養、國宗韋以德、春官副丞相林紹璋、恩賞丞相張子朋等率軍增援。這時西征軍已有4萬餘人,準備再攻武昌。湖廣總督吳文鎔在朝廷催逼下,率貴州提督布克慎、主事楊熙等軍4 000人,於1月29日進逼黃州,屯兵於距黃州25里的堵城;湖北按察使唐樹義率炮船衛護。2月7日,吳文鎔趁西征軍慶祝太平天國天曆新年之際舉兵進攻,三戰獲小勝,沾沾自喜。2月12日,西征軍從黃州繞至吳文鎔堵城大營之後將其包圍,而吳文鎔竟未覺察。西征軍發起猛攻,附近鄉民群起助戰,燒毀清軍大營,連陷敵營13座,斬副將德亮等。吳文鎔在亂軍中自殺,布克慎率殘軍逃往麻城,唐樹義水師敗退至金口(後被西征軍全部殲滅)。西征軍乘勝於2月16日再克漢陽、漢口。
武漢老城門曾阻擋太平軍
西征軍佔領漢陽、漢口後,立即分兵兩路,一路由國宗韋俊、石鳳魁、典聖糧陳玉成等率領,圍攻武昌並經略湖北;一路由國宗石祥禎等率領進攻湖南。留在湖北的太平軍對武昌圍而不打,分兵佔領武漢周圍的州府縣,武昌府以南的崇陽、通城、通山、嘉魚、大冶、咸寧諸地均為太平軍佔領。1854年上半年,除鄂北襄樊、鄂中荊州未能佔領外,太平軍兵鋒遍及鄂東、鄂中和鄂南。6月,太平軍主力集中武昌周圍,陳玉成也率軍自應城南下,準備圍攻武昌。此時,新任湖北巡撫青麟困守武昌孤城。外面交通隔絕,援兵被堵,且鬥志渙散,城內糧餉嚴重缺乏,每個兵勇每天只發制錢20文、米1升,苟延殘喘數十天。6月2日,守城兵勇4 000人出襲豹子澥太平軍據點,打劫未獲,狼狽回城,餓著肚子,怨聲嘆氣,由商賈出資,每人發了兩個麵餅充饑。清廷所派的援兵借故遲遲不敢接近武昌,湖廣總督台涌統兵2 000人坐守德安(今安陸縣)按兵不救,陝西提督桂明6月即抵應山,借口乘馬跌傷,不敢率援軍南下。6月26日,太平軍總攻武昌,水師由漢口攻塘角,陸師由漢陽鸚鵡洲直撲鯰魚套。陳玉成率勇士500人縋繩攀上城牆,太平軍的黃旗飄揚在城頭之上,「天兵進城了」的喊聲威震敵膽。城中多處起火,清官兵慌亂一團,紛紛奪路逃命。太平軍從大東門進城佔領武昌,斬布政使岳興阿、按察使曹懋堅、糧道李欲即等;巡撫青麟率敗兵6 000人逃往荊州(後被清廷處決)。陳玉成在再克武昌的戰鬥中立了大功,被提升為殿左十八指揮,後又升為殿右三十檢點,統率陸軍後十三軍和水師前四軍。當時陳玉成年僅18歲,被天王譽為「趙子龍」。(圖50)
圖50 太平軍西征武漢作戰示意圖(咸豐五年正月至十一月)
太平軍佔領武漢後,荊州將軍官文派松潘鎮總兵雙保、建昌鎮總兵福炘帶兵2 000,配合武昌潰兵2 000餘人,分兩路自西東攻;湖廣總督楊霈率桂明、布克慎等部兵勇5 000餘人由鄂北分道南下。(圖51) 1854年7-8月,漢口、漢陽外圍州縣如潛江縣、沔陽州、麻城縣、安陸府、孝感縣、天門縣、黃陂縣、羅田縣均被清軍攻陷。在南線,太平軍與湘軍水陸軍大戰於岳州、城陵磯一帶,太平軍屢戰失利。1854年8月25日,城陵磯失守,太平軍退回武昌。韋俊、石祥禎奉令帶領部分西征軍東下,攻擊向榮的江南大營;留下石鳳魁、黃再興、陳玉成等守衛武昌。當時忠實於清王朝的曾國藩率領湘軍,水陸並進,謀攻武昌。水路由水師肅清水道,切斷武昌與漢陽、漢口的聯繫,9月15日,湘軍水師進抵金口;陸路由塔齊布、羅澤南率軍。於9月25日攻佔崇陽,30日攻佔咸寧,10月6日進抵距武昌城50里的紙坊;同時荊州將軍官文部屬魁玉、楊昌泗率兵勇4 300人進抵金口西岸,同知銜李光榮率川勇1 000餘人進抵金口東岸,楊霈方面又增調襄陽兵勇2 000循漢水南下進駐灄口及馬溪河一帶,至此,清軍對武漢已形成包圍態勢。
該圖為複製品。原圖藏於南京市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圖內框寬103厘米,高62厘米。圖中標出太平軍攻打武漢時雙方兵力部署情況。清廷對太平軍以「賊」相稱,其兵種番號語焉不詳。而清軍方面則番號、兵種、兵力、火力配備等均標註詳盡,可說明此圖出自清軍武昌守城指揮部方面。圖中雙方隔長江相峙,鋒矛怒對,陣容鮮明,堪稱為一幅武漢歷史上的戰爭風雲圖。根據圖中的標註和歷史記載,此圖反映的時間大致可判定為咸豐四年三月間(1854年4月)雙方在長江兩岸陳兵對峙的情況。
圖注編號索引(為保持原圖風貌,原文對太平軍的誣稱未作更動)
1.賊營 2.賊船 3.賊營炮船 4.望樓 5.木樁 6.竹籤 7.制署 8.府署 9.藩署 10.撫署 11.四面巡勇12.督標中左營兵勇396名,炮19位 13.北城角大炮台 14.德安營兵勇193 位,炮14位 15.大炮位 16.川勇206名,炮7位 17.武昌城守營兵勇336名,炮4位 18.撫標右營兵勇445名,炮16位 19.忠孝門 20.竹山左右營兵勇350名,炮6位 21.督中左右營兵勇68名,炮22位 22.扎城守鄭鎮兵勇402名,炮10位 23.督標右營兵勇412名,炮11位 24.督標左營兵勇410名,炮16位 25.提標八營兵勇220名,炮16位 26.宜鎮前營兵勇394名,炮4位 27.宜鎮中左營兵勇256名.炮16位;湖南乾勇20名 28.臬署 29.鎮勇營 30.黃州營 31.忠武勇 32.鎮草兵33.勝勇 34.貴州營 35.川勇 36.雲南兵 37.勝勇 38.雲南兵 39.彪勇 40.督勇 41.督勇 42.勝勇 43.乾州兵 44.義勇 45.武勇 46.飛虎武勇 47.滿營 48.滿營 49.滿營 50.水師炮船
10月12日,清軍向漢陽、武昌發起總攻。羅澤南、李光榮率兵勇4 000人進攻東岸花園;魁玉、楊昌泗統兵勇4 300人進攻西岸蝦蟆磯,並破鸚鵡洲;湘軍水師從大江中路衝擊,隔斷兩岸太平軍,並直撲鸚鵡洲,攻佔鯰魚套。太平軍抵擋不住,陣亡1 000餘人。同日塔齊布率軍攻佔了武昌城東的洪山。13日,太平軍所設的漢陽晴川閣的木柵、龜山上的木壘以及武昌鯰魚套的6座營壘,都被清軍燒毀,漢陽、武昌城外據點盡失,無險可守。14日清晨,太平軍武昌守將國宗提督軍務石鳳魁,地官副丞相黃再興,只留數百人守城,率軍從東門退出武昌。太平軍撤退時,與塔齊布遭遇,血戰於洪山。童子軍數百人浴血奮戰,英勇不屈,集體投湖壯烈犧牲。同日,太平軍漢陽守將三十九指揮古隆賢亦率軍退出漢陽。武漢為清軍佔領。
攻佔三鎮與武昌守衛戰
1855年1月下旬,太平天國西征軍從鄂東向西反攻。燕王秦日綱、冬官正丞相羅大綱督軍進攻駐廣濟的湖廣總督楊霈軍。2月16日,太平軍乘楊霈軍營除夕灑宴之時,攻其不備,突然襲擊,楊霈領兵勇5 000餘人向武漢潰逃。太平軍跟蹤追擊,1855年2月18日(正月初二)佔領蘄州,21日佔領黃州,楊霈率殘軍逃往德安府(安陸縣)。23日太平軍克漢口、漢陽。西征軍中另一支由國宗韋俊帶領,25日由田家鎮渡江,佔領興國州(今陽新縣),3月上、中旬連克通山、崇陽、通城、咸寧、蒲圻,直趨武昌。武昌城內守兵只有2 000餘人,居民大多遷徙,形成空城,新任巡撫陶恩培束手無策。4月3日,太平軍南北夾擊,進攻武昌。南路韋俊軍從青山撲塘角,攻到武昌城下。漢陽、漢口167隻水師戰船,從襄河衝出,打敗了清軍李孟群所率之水師,猛攻武昌城南白沙洲一帶。清軍見黃旗就紛紛棄城逃散。傍晚太平軍攻進武昌城,巡撫陶恩培、武昌府知府多山自殺。
太平軍佔領武漢後,利用長江、漢水有利地形,夾江為營,構築堅固城防工事。在武昌城東、南、北三面。環築土牆,排列巨炮,以城東紫荊山、小龜山、雙峰山為制高點,配備火炮建立防線。城北塘角築有土壘,望山門外建有石壘。保安門外築壘3座,高及城牆,並挖掘了長6里寬深各3丈的戰壕。在花園也設有大營壘,列炮百餘尊。漢陽方面,城東築有木城,沿江列巨炮,西門有炮壘,南門有外壕,還構造了包括龜山在內的外廊,直至漢水河邊。南面在蝦蟆磯築有土城。漢口方面也建有防禦工事。太平軍為守住武漢,還分兵佔領了武漢外圍的一些軍事要地,如德安、蔡甸、漢川、沔陽等,並與清軍反覆爭奪這些要地。
清廷為奪取武漢,以湖廣總督官文為欽差大臣,督辦湖北軍務,調集10個省的兵力進行會剿。各地援軍到達後。分北、南兩路進攻武漢。北路由官文統帥清軍一萬數千人,於1855年11月中、下旬先後佔領德安、漢川、蔡甸,12月2日開始進犯漢口外圍竹台寺、硚口等地,12月12日清軍水師已攻抵龜山腳下,官文本人於1856年1月5日進駐蔡甸,1月9日以後連續派兵猛攻漢陽。南部清軍由湖北巡撫胡林翼統帥陸軍及水師共一萬餘人,以金口為基地,從1855年5月下旬開始,頻繁向武昌白沙洲、八步街、江堤、李家橋等地進攻。太平軍憑高壘深溝固守,並多次主動出擊,進攻胡林翼的老巢金口。9月12日,國宗韋俊從武昌分兵6路猛攻金口,當日佔領金口,迫使胡林翼軍退至大軍山,並急奏清廷速調湘軍羅澤南部援鄂。9月26日,羅澤南部共5 000餘人,由江西西進,10月16日陷通城,24日陷崇陽。這時翼王石達開統軍二三萬人由安慶西上援鄂,11月3日大敗羅澤南軍於崇陽壕頭堡。14日,翼王在通城又擊敗平江勇。但翼王於24日,率部自通城進入贛北,由國宗韋俊據守鄂南。與此同時,胡林翼軍與羅澤南軍會師羊樓洞,聯合進犯蒲圻。韋俊率軍力拒,11月30日蒲圻失陷,韋俊退守武昌。12月18日,羅澤南軍佔領咸寧,22日進駐山坡,1856年1月3日由紙坊直趨洪山,到達武昌城下;胡林翼軍也於當日由武昌南路經李家橋、板橋到達武昌保安門外的五里墩;湖北提督楊載福率水師10營於12月21日重占金口後,進駐沌口,並以沌口為基地沿江下攻,漢陽、武昌處於清水陸軍分割包圍之中。
清軍水陸分割,團團圍困攻克武漢的太平軍
1856年1月,清軍攻城次數頻繁,攻勢更加凌厲。1月9日開始,北路官文派兵連日猛撲漢陽,南路胡林翼、羅澤南兩軍於9日、13日、17日、18日、25日、27日猛攻武昌城外太平軍據點,並攻擊望山門、大東門。太平軍在城外的據點及堡壘大部被攻破,清軍直逼武昌城下。湖北提督楊載福率水師10營,於9日、26日從沌口攻太平軍水師基地鯰魚套、南岸嘴、塘角等地,毀糧食輜重船100餘只。太平軍英勇抵抗,粉碎了清軍的多次進攻。清軍傷亡一千數百人,攻勢大大受挫。
1856年2-4月,武昌、漢陽太平軍轉守為攻,多次出城主動攻擊。2月份,武昌守軍7次出擊,每次少則干餘人,多至數千人,日間同清軍野戰於雙鳳山、大東門、小東門、沙湖、五里墩等地,夜間身著白衣冒大雪偷襲敵營。漢陽守軍於2月16日、20日、24日3次出城與清軍鏖戰。4月上旬,太平軍從九江、黃州、大冶等地調來了大批援軍,武昌守軍暗中穴城多處作為突門。4月6日,武昌守軍多路出擊,稍後撤退回城,羅澤南率軍追至城下,突門忽開,太平軍從各突門直衝而出,羅軍潰敗,羅澤南彈傷左額,後不治身亡。
1856年6月,戰事暫時緩和。因曾國藩在江西戰場失利,5月初胡林翼抽出4 100人由武昌援贛,故對武昌圍而不攻,同時派兵在下游塘角、青山窯灣、白楊橋一帶巡邏,以斷陸運;派水師駐紮漢口下游沙口,以阻水運。5月3日,楊載福所統水師火攻漢陽太平軍水師,燒毀太平軍糧食軍火船百餘艘。楊又統水師順江而下,攻擊駐黃州、樊口、黃石港等地太平軍水師,太平軍水師船隻被毀甚多,輜重糧食及援軍均無法西運。
6月初,太平軍檢點古隆賢自九江率軍萬餘增援武昌。6月8日,韋俊等大開武昌諸城門,出兵1萬餘人攻擊敵軍,接應援軍。因古軍繞道誤期,出擊的韋軍旋即回城。後古軍進抵豹子澥一帶,韋軍於12日、30日又兩次出城擬與援軍會師夾擊敵軍。但因援軍受阻,戰鬥失利,退向長江下游,兩軍未能會合。
7月,翼王石達開奉命率3萬大軍由天京兼程西上援鄂,8月上旬經興國、通山、崇陽直趨武昌東路要隘魯家巷。該地距武昌30里,胡林翼遣蔣益澧率兵勇4 700人迎擊。8月11日,翼王派兵13路(每路一二千人)猛攻魯家巷蔣軍,13日、15日又派軍猛攻蔣軍,均未突破蔣軍防線。韋俊知翼王援軍已到,於16日自武昌出兵,分6路攻洪山,翼王亦3次猛攻魯家巷,但兩軍均被清軍所阻,未能會合。20日、28日韋俊兩次派兵出城作戰,並派20餘只戰船至魯家巷助戰,翼王也同時出兵2萬餘人進攻魯家巷。清軍方面,這時也加緊調兵遣將,由李續賓率領湘軍、官文派副都統舒保的馬隊同至魯家巷增援。韋俊與翼王兩軍始終未能聯成一氣。恰在此緊要關頭,天京太平天國諸王內訌,天王召翼王急速返京,翼王不得不於9月4日深夜自魯家巷撤兵東返。
翼王撤兵後,武昌、漢陽遂成孤城,武漢保衛戰進入極其艱苦的階段。9月7—9日,胡林翼統軍連續猛攻武昌,太平軍憑城固守,斃清兵300餘人。官文也派兵連續進攻漢陽,被太平軍擊退。官文、胡林翼采長圍久困之策,在下游扼守田家鎮,斷絕太平軍糧道。胡林翼添募陸勇5 000人,水師lO個營,派兵9營扼守青山,4營扼守石嘴,兩處各配地方團練4 000人,處處設防,層層設卡,並在武昌外圍要隘青山、石嘴、洪山、魯家巷等處挖壕築牆,致使太平軍糧道全斷,信息難通。11月12日、13日、14日、19日、20日夜間.武昌守軍均出城突擊,但清軍防守嚴密,用排炮轟擊,使太平軍每遇傷亡。23日,楊載福水師攻武昌鯰魚套、漢陽南岸嘴,太平軍戰船,輜重船被毀數十隻,戰船僅餘12隻。11月28日至12月11日,韋俊每夜派兵出城襲擊敵營。12月12日晨,武昌守軍分4路出城,每路五六千人,與清軍背城決戰,未能取勝退入城內。12月19日,韋俊、洪仁政等率兵分7路從武昌城撤出,隨戰隨走,胡林翼軍進入武昌城,隨後開始滿城大搜殺,瘋狂屠殺殘存的太平軍眷屬與武昌百姓,死難者多達5萬餘人。據官文上報清廷的奏摺,此役太平軍傷亡1萬餘人,俘太平軍檢點古又新、賴集新、指揮周宏元、將軍陳得高、鄧世俊、黃開發等54人。同日,漢陽太平軍亦撤出,指揮劉滿戰死。太平軍最後一次佔領武漢,進行武漢保衛戰,歷時近兩年。
武漢城外遺留的太平軍防禦設施殘跡
推薦閱讀:
※武漢最全辦證攻略(下) 建議馬住!
※武漢:11歲男孩遭高空拋下的酒瓶砸碎顱骨(圖)|爸爸|發育
※去杭州「西湖」一定要做什麼?
※悲劇!為了能有A4腰,武漢妹紙狂健身,結果把自己送進了醫院……
※武漢駕校又出「魔鬼女學員」,練車時將爹爹撞飛……|《經視直播》
TAG: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