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郭齊勇:今天的書院應如何辦?

國學熱在今天表現為一定程度的書院熱,各地的民間書院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正如我們對國學熱予以肯定並提出批評一樣,我們也對書院熱予以肯定並提出批評。

  

  一、書院發展的現狀

   傳統的書院,包括嵩陽書院等最有名的書院在內,一般只是文博單位,成為文物、博物館或旅遊景點,不再具有古代書院的職能。據我所知,鄭州大學及其國學院有本科與研究生教育,在校本部設立了鄭大嵩陽書院,並已在嵩陽書院附近划了地,擬在建好之後將移在該地。河南省商界的嵩商會也正擬振興嵩陽書院,2015年五一節聘杜維明先生為院長,杜先生聘陳來先生為學術委員會主任,我等為委員,擬開展一些高端學術活動。當然,這都是外在力量希望辦活嵩陽書院,還不是書院人內在的要求。

   老書院煥發青春的唯一典範是嶽麓書院,該院得天時、地利、人和,結合傳統與現代,使千年書院獲得新生。該院不僅把旅遊搞得好,文博事業搞得好(除老文廟、老書院修舊如舊,成為著名博物館外,近年又新建了專門的書院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該院又是現代化大學湖南大學的一部分,有了現代大學的結構與功能,從事正規劃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事業,教書育人,傳承文化學術。現代大學建制固然對書院有一些束縛,但嶽麓書院今天的興旺發達,仍獲益於這一體制機制,同時它又有相對獨立性,在體制內辦一些體制外的屬於老書院的文化事業。尤其是該院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各種實實在在的支持,又得到海內外學術界、佛教團體(如佛光山)及現代媒體(除本地媒體外,還有鳳凰衛視與鳳凰網)的支持,使這所千年學府真正活了起來!該院開辦了很多極有價值的文化學術活動,成為中國文化創新發展的重鎮!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嶽麓書院的新生,特別是近十多年的發展,與朱漢民院長及其團隊的苦心經營是分不開的。

   嶽麓書院的經驗對各家老書院來說,不可複製,但嶽麓書院朱漢民教授、肖永明教授等把書院辦得如此有聲有色的精神是可以學習的。老書院、老文廟不能只躲在文物局下吃皇糧,無所用心,而應努力重新恢復一定的教育、培訓與傳承文化的職能,至少可以與附近的大學中學,聯合辦一些講學、培訓活動,使書院有人氣,活起來,儘可能對周邊的鄉村或城市社區做一些國學普及工作。

   孔子研究院、貴陽孔學堂等是現代官辦的文化機構,尚不屬於書院,但多少帶有一點書院的色彩。我與這兩個機構都有密切聯繫,很看好以孔子命名的這一北一南,一院一堂,相信他們可以更好地學習、發揮書院的精神與功能。他們也努力與學界相結合。

   廈門篔簹書院是廈門市委市政府指導下辦的,該院與學界與廈大國學院緊密聯繫,獨立辦了聞名全國的系列講座、高端論壇及青少年學習國學的活動,因地利與傳統,又成為台灣海峽兩岸人文學者聯絡的紐帶。篔簹書院所以辦得十分成功,與前述嶽麓書院一樣,與主辦團隊的熱情、懂行、敬業、開拓有關。

   今天的書院,就主辦方而言,大體上有官辦、商辦、學辦、民辦,或官學商或官學或商學或民學合辦等多種。湯一介、王守常教授的中國文化書院是學辦的典型。嶽麓書院、篔簹書院是官學合辦的兩種不同的典型。

   今天辦得最多,也最讓人擔憂的是商辦、民辦的一些民間書院。這些書院也分幾種情況:從目的來說,有的是以盈利斂財為目的,有的是以公益為目的;從對象來說,有的對象是成年人(如企業家、企事業單位、機關),以辦講座、搞培訓為主,有的對象則是兒童與青少年,搞課外教育或全天候教育。

   由於什麼人都可以辦書院,沒有一定的資質准入或登記制度,書院辦得越來越濫。現代中國的管理,常常是"一管就死,一放就活,一活就亂"的循環。由誰來管?誰有權力管?怎麼管?由官方教育部門把書院管起來也會有問題,同時也不甚其管。

   現代書院的興起本來就是國民對國學、傳統文化的自發需求的產物,本來就是對官方體制內的教育不滿的產物。對官方體制內的教育不滿也分兩種,一種是對其不系統講中國的國學、傳統文化的不滿,急需補充這方面的教育內容,另一種是對現行體制內的辦學理念、模式、方法的全面逆反,特別是客觀上一些孩子跟不上壓力很大的正規教育。針對以上兩種不滿,應運而生出兩類書院,即有的只是課外教育,是課餘補充,讀一點經典,教一點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而有的則變成對孩子們的全天候教育。這後一種書院也有辦得好的,強調全面性教育的,有的則令人擔憂。

   我們希望孩子們能趁著年輕記性好,多讀些經典,最好能背誦一些蒙學讀物與《四書》等,義理以後可以慢慢領悟。我們一直希望能有多一些的國學經典進入中小學課堂成必修課,有系統性,至少能讓《四書》進教材。我們希望能多一些國文課,讓中小學生能接受到傳統語言與文化的教育。我們一直在推動兒童誦讀經典,但是發現目前有的國學培訓機構或書院只是讓孩子們、青少年背誦經典,也大有問題。背誦不能無度。有人把背誦作為學習國學的唯一形式,讓孩子乃至青年越學越蠢。只強調背經典,完全在誤人子弟。背那多有什麼用?沒有必要。根本上我們要寓教於樂,要有一些辦法讓青少年去樂學,同時學國學不是背書就夠了,是要讓青少年通過接觸經典,學會分析與思考問題,提升理解能力與理性能力,特別是要做一個好人,有良知有道德的人。而且一定要引導青少年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西方文明,不能脫離現代與現代教育,要全面打好數理化的基礎,不能偏廢偏科。我們呼籲不能廢了孩子們。我曾接待過一些地方上來的人,我了解有人打著國學學校旗號,他們辦國學學校是為了斂財,而且誤人子弟,害人不淺。有些家長做生意很忙,無暇顧及孩子們的生活與學習,交給他們,在封閉的學校學習所謂國學。我遇到這樣的家長,都勸他們寧可少賺錢不賺錢也要與孩子們生活在一起,讓孩子進體制內的中小學,也好過這些學校。但有的孩子趕不上體制內學校的步伐了,很遺憾。我建議學習廣東羅定市喜耀粵西學校,該校有理念,有方法。這是按霍韜晦先生的理念與方法辦學的,他們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開心讀英語讀經典,有愛心有創意與動手能力,把正面的做人的道理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滋潤學生,讓學生從小培養好的性情,有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潛力。雲浮市、羅定市教育主管部門在所屬各小學推廣喜耀粵西學校的經驗。這是正面的經驗。

  

  

二、書院應有學規

   今天的民間書院應如何辦?我認為首先還是要端正目的,端正辦學理念,不能以賺錢斂財為目的。我們還是要從傳統書院吸收精神營養。古代書院都有學規,明確興教辦學的宗旨。

   朱子的白鹿洞書院學規(揭示),大家耳熟能詳,其中規定了學院的目標和學生的守則。它集儒家經典語句而成,便於記誦。它要求學生明白義理,並落實到身心修養上來,按學、問、思、辨、行的次第,格物致知、窮理盡性,最終實踐篤行。學規強調學習、修養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該學規的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處事之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朱子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些規定?朱子也是針對當時書院的流弊而來的。他說:

   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則既反是矣。然聖賢所以教人之法,具存於經。有志之士,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苟知其理之當然,而責其身以必然,則夫規矩禁防之具,豈待他人設之而後有所持循哉!……諸君其相與講明遵守而責之於身焉,則夫思慮云為之際,其所以戒謹而恐懼者,必有嚴於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於此言之所棄,則彼所謂規者,必將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諸君其亦念之哉!

   現在的書院職能各異,可以結合實際訂立學規。經心書院是一代名臣張之洞於1869年創辦的,原址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閣。其旨歸為:"以治心者治經而經正,以治經者治心而心正。"張之洞強調經世致用,故一時間,名儒宿士投身其中,而書院肄業諸生或才識出眾,或多聞博覽,或志行不苟,或好學深思,亦學有所成,造福社會,不辱使命。

   經心書院今年在武昌東湖復辦,是湖北、武漢若干企業家發心辦的公益性的文化傳承與培訓機構。在學術文化上,該書院依託於武漢大學國學院,我忝為該書院名譽山長。我對這一書院提出了學規:

   以行己有恥、修身立德、知行合一為宗旨;

   以"五常"仁義禮智信和"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人生的指南;

   以孝親、守禮、篤學、敏行為條目(步驟):

   孝親----愛父母;守禮----懂規矩;篤學----讀經典;敏行----做公益。

   座右銘:"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干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書院運行一定要在這些義理的指導下進行。總體上是要貫徹孔孟仁義之道,提升辦院者與學員的人文道德素養,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經心書院將成為儒商的修身養性的精神家園。

   三、書院要以讀書講學為主

   既然是書院,不是會所,不是遊樂場,那就應以讀書講學為中心。這裡是潛沉讀書之地。很多人問我國學的入門書。過去黃侃季剛先生、梁啟超任公先生都提過國學入門書,現在看來都太難。我們提出一個低度的書目:在蒙學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等)的基礎之上,讀《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進而認真讀懂《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再讀《老子》、《莊子》、《心經》、《金剛經》等。讀儒釋道的書,首先還是要以儒書為主,打好基礎,基礎是《四書》,這裡有中國人做人做事之道。沒有這一基礎也讀不好釋道的書。在讀好以上書目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讀五經,如《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左傳》等,或讀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或讀《墨子》《荀子》等,或讀《楚辭》、唐詩宋詞等。讀這些經典,要讀好的注釋方面的書,有的注釋本身就是經典。學員們一定要會讀經典,從認字開始,每個字要弄懂,一章一段地讀,慢慢地讀,不能囫圇吞棗。還要聽好的老師講解,要慎於擇師,一定要正講的老師,而不要聽任歪講、邪講與俗講的人在那裡胡說八道。書院有義務教會學員讀書。

   請辦書院的人自己好好地讀《禮記》中的《學記》《儒行》兩篇,這兩篇很簡易,比較好讀。

   《學記》是《禮記》的第十八篇,主要講教育、學校、教師與學生,相當於我國最早且較為系統的一部《教育學》專著。按朱子的講法是:此篇言古者學校教人傳道授業之次第,與其得失興廢之所由,蓋兼大小學言之。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方針、意義、原則,學校的設置,教與學的環節、次序、方法、經驗、教訓等。中國人重視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學記》肯定教育的目的與功能有十六個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儒家認為,教育根本上是要培養國家所需要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形成社會良好的道徳風尚。

   《學記》主張啟發誘導與預時孫摩: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其此之謂乎。

   大學的教學,因時施教要有正式的課程教學,課後要進行課外練習。不練習好調弦等技能,就不能妥當地彈琴;不廣博地學好比興手法,就不能妥當地理解詩;不學會洒掃應對投壺沃盥等細碎之事,就不能妥當地行禮。不喜歡學習課程中的各種技藝,就不能提起學習的興趣。所以君子對於學業,胸懷志向,努力進修,在休息、遊觀時也體味涵泳。這樣才能安心學習而親近師長,友愛學友而篤信道理,所以即使日後離開了師友也不違反道義。《兌命》說:"嚴肅認真,虛心涵泳,努力刻苦,及時,勤學,所進修的學業就會取得成功。"這裡把課外活動與正課教學、接受與消化、已學與未學、刻苦地學與快樂地學、學習與休息等結合了起來,是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的總結。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導)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君子只有既懂得教學成功的經驗,又懂得教學失敗的教訓,然後才能勝任教學工作,做人的老師。古人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所以"人師"是很難的。優秀的教師總是善於用誘導的方法教育學生,那就是:引導學生,但不是牽著他們走;激勵學生,但不強制他們順從;啟發學生,但有所含蓄,不一下子把結論都講出來。這有助於處理好教與學、師與生的關係,使學生心靈安易又能獨立思考。在這裡,"導而弗遷"的"導"是誘導,給學生指引思維線索,引導他們上路,啟發他們探索。"強而弗抑"的"強"是鼓勵,即激勵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有探求知識的強烈意願,激發他們開動腦筋並堅持到底。"開而弗達"的"開"是啟發,點明問題的關鍵,開啟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去分析問題,促進思考能力的發展。平和、由淺入深、啟發思維,謂之"善喻",就是很好地開導,使人明白。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凌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這裡講教育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成功的經驗有四條:"預、時、順、摩"。在學生不良念頭未產生前就預先防範,叫"預防";抓住最佳時機,在學生可以教育時因勢利導,及時施教,叫"適時";不逾越學生的學習階段,循序漸進地施教,叫"順序";組織學生相互觀察,取長補短,叫"觀摩"。失敗的教訓有六點:如等到學生不良行為發生了才去禁止,積習已深,就不容易矯正;如錯過了受教育的好時機,即使勤奮也難以取得成就;如不按順序,漫無系統,搞亂了教學秩序就不可整飭;如獨自關起門來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就會褊狹淺薄,見識不廣;如交友不慎,就會違背師長的教誨;如閑逛閑聊,就會荒廢學業。

   《學記》倡導善於教育與善於學習的方法,希望老師有很強的問題意識,並啟導學生。這裡有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的差別: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這裡強調了善於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與解答問題的方法。善於發問的老師,如辟堅硬的木材,先砍掉容易砍的地方,再砍難砍的關節處,經過時間的推移,木材的各部分會脫離分解。善於回答學生提問的老師,如同撞鐘一樣,用小槌叩擊就發出小的鳴響,用大槌叩擊就發出大的鳴響,待鐘聲從容,鳴響而散盡。教師慢慢地一點點回答,讓學生真正有所思、有所得,啟發他們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只憑一點死記的淺薄知識應付學生髮問,是不夠資格當教師的。教師要能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只有當學生沒有能力回答或提出問題時,才可以加以解說。如講解後學生還不懂,就不必講下去了,放一放,留待以後再因勢利導。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這是說,優秀的歌手能使聽眾跟著他唱歌,優秀的教師會使學生自覺地跟著他指引的方向去學習。教師講解能引人入勝,就在於語言簡練而道理明白,敘述淺近而含義深遠,不多舉例而富有啟發。這樣就能讓學生繼承老師的志向。

   《學記》除了論述教育體制與教育方法之外,特彆強調尊師重道與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這是中國傳統教育最重要的思想。限於篇幅,此處不能細講。

   《禮記》還有《儒行》篇,也很重要。該篇是《禮記》的第四十一篇。這裡記載了孔子闡述儒者的十六種高尚品行,有溫良、敬慎、寬裕、遜接、禮節、言談、歌樂、散財等,皆以仁德為本。其中講到澡身浴德、特立獨行、見死而不更其守,可親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儒家志不可奪的剛毅品格,現在太缺乏了,知識分子太無人格操守了。

   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讒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雖危起居,竟信(伸)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其憂思有如此者。

   儒者生活在現代,卻與古人的意趣相合。在現代社會的行為,可以成為後世的楷模。有君子恰好生不逢時,上面沒人援引,下面沒人推舉,讒佞諂媚的人結夥陷害他。雖然他的身體可能危險,志操卻毫不動搖,雖處險境,舉動行事仍然伸展自己的志向,念念不忘老百姓的疾苦。儒者的憂國哀民的心就是這樣的。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遊之法;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

   儒者廣博地學習而無止盡,切實地實行而不厭倦,隱居獨處時不淫邪放縱,上通國君被重用而不會失態困窘。以禮待人,以和為貴,有忠信的美德,優遊從容的風度,思慕賢人而又包容眾人,有時可以磨毀自己的方正的稜角而依隨眾庶,猶如房瓦之壘合。儒有的寬厚容眾就是這樣的。

   熊十力、錢賓四先生等都很重視《儒行》,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各位山長們認真學習、實踐的好文章。學好《學記》《儒行》,有助於我們辦好書院。


推薦閱讀:

立秋燉大肉!今天貼秋膘吃什麼才過癮?
就從今天起,做個「慢半拍」的媽媽!
我今天要把這顆蛋灌醉!
今天是12月24日,平安夜到了,送給你的(4組)
今天10.18●誓要發●百年難遇的發財日,送給你的,快打開看看!

TAG: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