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魂骨:新士人情懷的生動寫照

因為參加散文詩創作研討會的緣故,我先後在浙江湖州、江蘇吳江和河南鶴壁見過王幅明。作為一位評論家、詩人、書法家和出版家,他近年來推出了《天堂書屋隨筆》《追憶與仰望——35位文化名人探訪》等評傳並舉、美善相樂、理實共融、才智互見、情采兼具、圖文並茂的作品。「史、思、詩」的相互交織,以及歷史縱深感、精神性與宏大敘事的詩意整合,大體構成了王幅明傳與評兼具的雙重特色。

在《追憶與仰望》一書中,王幅明以真性情立心,以大魂魄立傳,以大洞識立意,以大詩筆立言,追憶人生的百年苦夢,掃描豐富的審美情態,接續文化的核心價值,顯現士人的心靈世界,為文化留存珍貴的記憶,為記憶打通血管、氣脈與魂骨,使我們深摯地仰望思想者與文化人卓然挺立的身姿,提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進而上下求索的精氣神,昏昧的心靈因為作者的醍醐灌頂而豁然開朗。無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中與作者有過密切接觸的文化精英,還是王幅明所熟悉而倍感親切的豫籍名人,無不在讀者面前,點燃了一盞盞智慧明燈,這些光輝而不滅、歷久而不衰的永恆的坐標與閃亮的星座,不僅折射出社會的巨大進步和文明的日益繁盛,而且燭照著老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有抱負、有骨氣、有良知、有作為的知識分子博大精深而自由幽眇的人文精神、文化風範、人格器度與心靈風景。作者對馮友蘭、成舍我、蘇步青、錢偉長、朔望、趙浩生、穆青、王酩等橫跨兩個世紀的35位人物,用充滿詩意和深情的文字雕塑成現當代文化名人群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蔚為大觀,其才學之真、仁心之善、德藝之美,令人高山仰止。群峰並峙,凜然巍峨,思想深邃,從容自若,作者的每一次探訪,都是一次精神的發掘、生命的洗禮,一次深層次的對話。畢竟,這些穿過世紀風雨滄桑而站立起來的思想者、科學巨匠與文藝界重量級人物所構成的精神譜系,不僅是思想史、文學史、科學史、藝術史言說的意義所在,也足以讓我們找到中華民族足夠的文化自信。

我以為,王幅明在《追憶與仰望》中所要表達的,就是通過這一根根堅韌的「文化魂骨」,意欲支撐起一部知識分子的精神史詩。對此,作者在該書的後記中寫道:「傳主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都具有獨立人格、擔當意識、上下求索和淡泊名利的士人情懷。他們的意識里傳承著前賢的血脈,具有自覺以天下為己任的襟懷。一言以蔽之,古風猶存。因此,他們創造性的文化成果和求索精神已經或正在超越時空,成為當今和後世文化人的精神財富。」書的扉頁上也引《論語·泰伯》語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實際上,作者在這部書里所說的「士人」,與中國自孔子以降的古代文化人、知識分子或舊時代的「士大夫」不盡相同。雖然他們身上有著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基因」和古代「士人」樂觀的心靈世界、健康的文化性格、積極的生活態度、高雅的審美情趣、包容的學術胸襟,可謂薪梓承傳,難能可貴。而王幅明所攝取的現當代文化名家,與古代士大夫品格中的優秀一面,不僅一脈相承,且能「超越時空」延綿至今。但他在書中所關注的「傳主」,其所彌散的人文氣息中,多有「古魄新魂」,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精神」的烙印。因此我更願意把王幅明在人物傳記中所呈現的「士人情懷」稱之為「新士人情懷」。文化說到底,必須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更好的創新。他筆下的主人公,生活在似傳統又非傳統的精神王國里,似乎有一點舊時士大夫的影子,但骨子裡流露的還是現當代人(主體)的人生體驗,於「現代生活的古典化」與「古典生活的現代化」之間,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精髓與現當代文化迅猛發展的軌跡與清晰的脈絡,同時也讓我們聽到了這些名人軼事、生活舊聞於歷史的簫孔中發出的當代回聲。

從風骨、性情、慧悟上考量,我覺得王幅明在他的人物紀傳中,始終遵從著內心的文化與道德的律令,關注著現當代知識分子的命運、追求與奮鬥,以及知識分子歷史角色責任的變遷。大凡哲學與智慧、歷史與文明、科學與使命、文學與生存、藝術與美感、創造與傳承,都悉數匯入作者的筆端,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而且在追求更有意義與價值的人生方面也給我們以教育和啟迪。在《馮友蘭:闡舊邦以輔新命》中,作者寫這位中國哲學史的一代宗師,如何結緣覺解哲學、留學海外歸來,如何於靈魂經歷了苦痛仍在「智山慧海傳真火」,終成一家之言而使中國哲學大放異彩。馮友蘭引「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這句話為座右銘,讓我們深入地了解他所追求的思想境界,特別是他說及的「火的燃燒要靠薪,文化的承傳要靠生命」,令我們不禁感嘆,他是怎樣以一種頑強的信念和生命力支撐著自己進行《中國哲學史新編》的寫作,進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而創造了哲學與文化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蹟,書寫了自己「不倦追求真理」的人生輝煌。還有「真誠地生活、真誠地寫作」並吹響「早霞短笛」的柯藍,視「寫散文詩是天命」且始終彰顯「不倦的藝術追求與開拓精神」的「散文詩壇常青樹」耿林莽,集草原牧歌、詞牌新詠、城市交響之大成的散文詩人與「文圖並茂的春秋筆」的許淇,充滿愛心、詩心並在創作上惜墨如金、以簡練與精警引人入勝的詩人王爾碑,以及許多知名文學家和書畫家,都成為作者凌雲健筆意縱橫的書寫對象。作者寫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或寫心傳神,或畫龍點睛,為我們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與人生畫卷寫下了閃光的一筆。

有人說,是真名士自風流。但風流與神髓何在,有時也需要「尋找」。精神家園的尋找,其實是一個過程,是在尋找一個讓心情回歸的過程,精神家園也會在尋找中得到永恆,在尋找中獲得一切。王幅明便是這樣一位精神家園的尋找者、一位人文世界的精神漫遊者、一位科學精神與創造精神的記錄者。在我看來,最重要的還是思想的力量,這種力量即如林賢治所說的「午夜的幽光」,是它把我們的心靈照耀,願我們都在它瑰奇的色彩中,感受到靈魂的戰慄,並且始終明白,如何對文化葆有一顆赤子之心,進而深刻認識到王幅明人物列傳中透露出的「士人情懷與人文精神」在當下書寫中的莊嚴價值。

(《追憶與仰望——35位文化名人探訪》,王幅明著,大象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推薦閱讀:

分裂的拉扎斯菲爾德
義體與字體
英國學生被「訓哭」, 中國老師快「逼瘋」----中英教學文化差異如此大?
如何評價被斷頭的瑪麗王后?
讀書 文化 燈下悅讀

TAG:文化 | 情懷 | 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