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相機里我的那些第一

我出生於1970年,小時候住紅橋。像我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的照片一般不會很多。

我平生的第一張照片

在我記事之前只照過三張照片。第一張是我誕生一百天的紀念照,赤身裸體側歪(zhāiwai)在一把高木椅上,膽怯怯地看著鏡頭。第二張和第三張分別是我一周歲和兩周歲的時候和姐姐的合影。

小時候住的8號院里有十幾戶人家,只有吳老師家有一台照相機,吳老師兩口子兒都是老師,家裡孩子少,老人有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在當時算好的。吳老師家的照相機是海鷗牌的,兩個鏡頭一上一下,後來才知道這叫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從記事兒起到小學四五年級之前,我的照片大都是蹭吳老師家相機照的。等到了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三舅喜歡上了攝影,記得三舅買的第一台相機是東方牌,那是一台旁軸相機。旁軸取景照相機說白了它不是通過鏡頭取景,而是通過獨立的取景器取景,所以取景會有一些誤差。

我的第一張證件照

小學畢業的時候我第一次獨自走進紅橋照相館,照了一張證件照。紅橋照相館只是俗稱,它的大名應該叫新麗影照相館。三舅有了相機之後我的照片就增多了,有時候我會充當模特兒,也有時候和三舅一起去採風。

我的第一張彩色照片

在這之前我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的。八十年代中期,社會上颳起了「彩照」熱,照一張「彩照」是很拉風的事情。記得初三去香山春遊,在排隊集合的時候,班主任老師高興地告訴大家,班裡的孟同學的爸爸去日本訪問,特意送給班裡一個日本產的彩色膠捲,全班同學聽後都興奮地鼓起掌來。就這樣我的第一張「彩照」誕生了——幾個要好的同學在山坡上,大家笑得都很燦爛。

我的第一台半自動「傻瓜」相機

過了幾年,傻瓜相機開始進入家庭,媽媽不知道哪裡找的門路,買了那一台日本產富蘭卡(franka)全自動照相機。這真是喜從天降,讓我愛不釋手。這台相機也被譽為傻瓜相機的鼻祖,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時售價是180元,相機採用簡單的程序快門、內置閃光燈、手動過片、手動倒片,現在想起來此相機異常落後,可在那時它能讓普通人拍出「可看」的照片。

用這台富蘭卡相機的時候,大多用的黑白卷。天壇公園、龍潭湖、北二環的濱河公園、天安門都收入過這台相機中。照完片子後是求三舅幫忙沖洗,三舅窄小的卧式就是暗房,紅色的安全燈開啟,顯影、定影、放大機、上光機、裁紙機一應俱全,我也曾給三舅打過下手兒。

我的第一台全自動「傻瓜」相機

這台富蘭卡相機用了幾年,九十年代初姐姐送了我一台理光30D全自動相機。這個型號在當時非常暢銷,想必有點兒年紀的朋友都會有印象。這台相機和富蘭卡比先進很多,這是一台小廣角定焦自動相機,自動過片,自動倒片,最大的誘人之處是它能在底片上列印日期,那時拿著有日期的照片覺得很上檔次。用上新相機心裡甭提多美了,自動過片和倒片的聲音像音樂一樣好聽。

我的第一台「單反」

1997年女兒出生,我對攝影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再搭上想給孩子留下質量上乘的照片,我決定購買單反相機。單反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相機的取景和曝光用同一個鏡頭。單反相機的優點是所見所得,取景器中的成像範圍和出片一致。

到底買哪個牌子呢?我當時看中一款鳳凰牌單反,但有攝影經驗同事老哥和東寶都建議我買日本產品,他們跟我說要玩攝影就繞不開日本貨,我極其不情願的買了一台佳能入門「單反」。當時圖便宜就配了一隻「狗頭」(狗頭泛指廉價的入門級低端鏡頭)。

背上單反,就進入了攝影發燒友的行列。剛開始得什麼照什麼,花開拍花、鳥飛拍鳥、景山拍日落、紅牆外拍玉蘭。慢慢我的興趣停留在拍北京的衚衕、拍門墩,拍老北京的印記。用單反給女兒拍照更給力,抓拍瞬間動態,虛化背景總是那麼得心應手。

九十年代末,聽說崇文區兩廣路要拓寬,我決定用鏡頭記錄老兩廣路街邊的景物(詳見較早發表在本公眾號上的《兩廣路情緣》一文)。既然要留作資料,那照片的質量不能含糊,我便決定更換設備,當時選中的是佳能的EOS 5,機身選好,鏡頭更關鍵,我選購了原廠的「牛頭」(相對於前文的「狗頭」而言),這是我的第二台單反,燒錢不少。

順便說一句,現在玩數碼單反的人也很奢侈,動不動就幾萬元的投資,但現在數碼相機後期花費少,不像膠片機買膠捲、沖膠捲都是錢,而且膠片機不能看到所拍的照片,照片的好壞只有沖洗出來才知道。現在好多拍鳥拍動物的發燒友都是相機連上快門線一陣狂按,回頭再到電腦里選片,要是回到膠片機的年代讓他們試試,有幾個敢這麼造的。膠片機每按一下快門都有成本,所以按快門之前要考慮再三。

再說說攝影發燒友吧,不管手裡有多少設備,都無時無刻的想更換,而且比著講究,附件一律要求原廠,鏡頭總是少一隻,等鏡頭置辦的差不多了,機身又改換了,真是應了那句話——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我的第一台數碼卡片機

數碼相機剛剛到來時,發燒友們普遍採取不屑的態度。當時數碼相機像素低、成像差,在色彩、層次、寬容度等方面都和膠片機差之甚遠。大家都覺得數碼相機成不了氣候,很可能是曇花一現。但時代大潮和科技進步勢不可擋,現如今數碼相機以它眾所周知的優勢牢牢地佔據了市場,玩膠片機的不是懷舊情結就是附庸風雅了。

2005年左右,我的發小兒大勇送了我一台日本富士牌數碼卡片機,從這時開啟了我的數碼時代。2008年,單位組織到華東旅遊,我就帶的這部相機,給同事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以前出門帶單反我真是怵了,單反又大又沉,還要帶若干鏡頭和附件,要是出遠門就更別提了,一是考慮器材別磕著碰著,再有就是防盜,坐火車帶著器材根本就睡不好覺,老是惦記著。出門一個大攝影包被塞得滿滿當當,要是再帶三腳架或反光板什麼的就和野營拉練一樣,問題是出門還得帶個另外一個包裝衣物和洗漱用品,那是要多麻煩有多麻煩。

我的第一台數碼「單反」

說是這麼說,攝友們都換上了數碼單反我也眼饞,最後決定入手一台數碼單反,膠片機都選用的佳能,數碼單反還是決定買佳能。

現如今攝影可是時髦的事兒了,公園裡,風景區經常看到一群群的發燒友,這些發燒友都拿著高級的攝影器材,年紀以五六十歲的人居多,而且女發燒友漸漸地多了起來。去年天壇公園來了一隻「神鳥」—

戴勝,好嘛!吸引了上百隻「大炮」在抓拍。頤和園的昆明湖裡有幾隻??(pì tī一種水鳥),每天都有幾十號人用長槍短炮在那裡「圍攻」。這隻能說我們的生活水平有飛速的提高,現在的人真是有錢有閑啊!

身邊的朋友買相機都愛諮詢我,近幾年想買單反的朋友特別多,我每每都會給他們潑涼水。其實攝影器材不是第一位,人的思維才是第一位。現在的人很浮躁,花上萬元或幾萬元買設備捨得,卻不能靜下心來好好的學習攝影知識。

現在我出門什麼器材都不帶了,只帶手機,手機的攝影頭有2100萬像素,並且可以手動,可以調整曝光。以前是一隻大變焦的鏡頭走天下,現在是手機走天下。

攝影的發明較晚,1838年法國物理學家達蓋爾發明的銀版照相法標誌著攝影術的誕生,到今天也只有179年的歷史。今天又這麼多的攝影愛好者是因為攝影是最容易上手的一門藝術,攝影是拿來主義。

文章的最後我想用我最喜歡一位攝影師的一句名言結束,他就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


推薦閱讀:

你真的了解單反相機的各個模式嗎?
佳能EOS相機閃光攝影-11
怎樣使用數碼相機-(2)
用數碼相機如何拍出精彩照片
相機真假如何辨別?

TAG: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