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分析
▲「中巴經濟走廊」聯合貿易車隊首次試聯互通活動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舉行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中國軍事研究中心
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戰略目的、風險與影響
本部分編譯內容來自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中國軍事研究中心在2017年9月27日發布的《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戰略目的、風險與影響》。報告全文共56頁,由該智庫研究員喬爾·伍斯諾(Joel Wuthnow)撰寫,通過歸納總結王海運、喬良、孟祥青、胡波、王義桅等諸多中國知名專家、學者對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分析與評估,用中國人的視角觀察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風險與應對措施,並據此向美政府提出對策建議。
1
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目的
(一)增強地區穩定。中方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實現地區融合將有助於構建更加穩定的地區安全環境,特別是中國南部和西部周邊地區。這種觀點體現了習主席提出的「命運共同體」地區秩序觀。「一帶一路」倡議對地區穩定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消除貧窮,減少動蕩國家的暴力因素;二是通過消除相關國家領導人的「零和博弈」觀念,解決南海等領土爭端;三是通過展現中國「開放、信任、包容、發展」的理念,增加互信;四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反恐合作,建立更加有效的安全合作關係。
(二)提高能源安全。中國學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基礎設施開發項目將提高中國的能源安全。過去20年,經濟的快速增強使中國越來越依賴能源進口(特別是原油和天然氣)。由此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中國的能源海上運輸容易遭受海盜或外國海軍的攔截。而「一帶一路」項目將從以下兩方面突破「馬六甲困局」。一是通過港口建設,如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和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為中國提供新的海上運輸路徑選擇,進而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二是通過陸上輸油管道建設,如計劃中的瓜達爾—喀什、孟加拉灣—雲南的輸油管道,幫助中國減輕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三)擴大戰略影響力。中方研究人員認為,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在避免與美國展開直接競爭的同時,擴大中國在歐亞地區的戰略影響力。幾十年來,中國戰略家們始終面臨一個難題,即一方面美國在亞洲地區的軍事聯盟、軍事部署及軍事行動正在遏制中國的崛起,特別是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令中方擔憂;另一方面,中國希望建立穩定的中美關係,以維護地區穩定、獲得中美合作的經濟紅利。而打破這種困局的途徑之一就是在美國影響力和利益相對有限的西部周邊地區擴大中國的影響力。
2
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風險與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將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國外的觀察家們通常認為信用風險、宏觀經濟風險、法律與制度挑戰及「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內部治理不善和腐敗等是「一帶一路」倡議成功實施的掣肘因素。但中國的政策專家們則從安全的角度將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所面臨的風險歸納為兩個層面:
(一)在具體操作層面,中方及「一帶一路」項目夥伴國的工作人員及投資將受到地區衝突及恐怖主義、海盜等跨國挑戰的影響。
具體包括:一是地區衝突。有中國學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途經許多地緣政治動蕩地區,包括中東/北非、南亞/中亞及東南亞地區等。這些地區長期受到歷史問題、種族與宗教爭端、武裝衝突等困擾。二是在非傳統安全挑戰。中國學者普遍認為,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的威脅是「一帶一路」倡議面臨的最大非傳統安全挑戰。恐怖組織受經濟利益驅使,會將「一帶一路」項目及項目工作人員作為襲擊目標。這一方面會給「一帶一路」項目帶來直接損失,另一方面會間接增加經濟成本,迫使項目實施方投入更多資金用於安全防範和保險。這些恐怖組織主要包括:突厥斯坦伊斯蘭黨、「伊斯蘭國」、巴基斯坦叛亂分子/塔利班。此外,中國學者還提出了其他非傳統安全挑戰,包括:海盜、毒品走私,以及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泥石流及其他自然災害等。
(二)在戰略層面,來自其他大國的競爭與反對將給「一帶一路」倡議帶來挑戰。
1. 美國將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潛在競爭對手。這是中國學者討論最多的話題。「一帶一路」倡議將對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構成挑戰。為此,美國已經或將採取以下措施干擾「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一是強化美國與亞洲地區的經濟合作;二是鼓勵美國的盟國不參加「一帶一路」倡議;三是煽動「一帶一路」項目參與國內部反對該倡議。
2. 日本將成為另外一個主要競爭對手,將採取以下幾種方式應對「一帶一路」倡議:一是外交上,通過對南太平洋島國、菲律賓、蒙古、土庫曼等國發動外交攻勢、插手南海爭端反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二是經濟上,通過為亞洲基礎設施開發提供1100億美元的額外資金抵制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並通過投標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來與中國展開競爭。三是安全上,通過加強與菲律賓及其他南海主權聲索國的海上安全合作妨礙海上絲綢之路項目的實施。
3. 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始終保持謹慎和警惕的心態,認為中國投資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緬甸、孟加拉等國的港口建設將威脅印度在該地區的領導地位,而絲綢之路經濟帶或將穿越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導致該地區局勢緊張。為此,印度採取了以下應對措施:總理莫迪主張「東向行動政策」,提出以印度為中心的「香料之路」計劃;插手斯里蘭卡2015年大選,並導致親中候選人失利;阻止中國投資建設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鼓勵抵制孟中印緬地區經濟合作及中國—尼泊爾—印度經濟走廊;計劃擴大安達曼群島上的一處戰略海軍基地。此外,印度還可能繼續干預其他南亞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支持有關國家的親印候選人參加競選,破壞中國與別國簽署的經濟協議。
4. 大國聯合抵制「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分析人士最大的擔心。其中,美日聯盟最令人擔憂。為抵制亞投行,美日推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倡導對亞洲開發銀行進行改革,鼓動歐洲國家按照美日的目標塑造亞投行。此外,印度的雙邊或多邊活動也值得關注。例如,美印加強海上安全合作、發表南海聯合聲明就是為了應對海上絲綢之路。
5. 俄羅斯及許多東南亞國家也被認為是潛在的挑戰。例如,有中國學者指出,俄羅斯擔心「一帶一路」項目會影響俄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印尼的「全球海上支點」戰略或將對「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國的實施產生負面影響;越南和菲律賓可能會把海上絲綢之路曲解為「中國實現領土擴張的戰略武器」。
3
中國應採取的風險管控措施
為管控「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的風險,中國的政策專家們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是發展軍事能力。中國的專家、學者主張發展作戰距離更遠的海上及陸上作戰能力;建設海外設施及補給點,包括中國自己運營的補給設施及與東道國簽署保障協議,以支援遠征作戰;通過開展語言和文化培訓,提高軍隊的外事工作能力,來促進與「一帶一路」倡議夥伴國的交流;加大與有關國家舉行聯合海上演習、開展港口訪問的力度,以增加互信,提高中國軍隊保護海上通道的能力。
二是提高風險評估能力。許多專家強調開展跨部門的信息交流與分析,利用舉國的情報能力來評估「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安全形勢,以及其他大國制定的可能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造成影響的政策。另外,還應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下設立反恐情報中心,以便管理風險評估,更好地協調國內反恐部門間的合作。
三是強化地區反恐合作。包括: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指導下,建立專門的反恐部隊;為「一帶一路」倡議夥伴國建立專門的反恐中心,以便促進信息交流、發布預警、為人員和公司提供應對恐怖襲擊的培訓等。
四是塑造認知。中國專家將戰略溝通視為消除有關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懷疑與反對的有效途徑,並建議針對特定國家和受眾群體進行有效的信息傳播。
五是將戰略競爭對手轉化為經濟合作夥伴。為管控大國間關係,避免與大國展開戰略競爭,有中國分析人士建議邀請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開展技術交流與投資合作,並避免刺激其他大國的「敏感戰略神經」。
4
美國政府應採取的應對措施
美國的視角看,中國分析人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評估足以證明實施該倡議的目標既不是毫無私心,也不是出於純經濟目的。儘管中國沒有大膽地對外表明其隱含用意,但中國學者們的研究已經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擴大中國的戰略空間,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但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倡議來構建以己為中心的國際秩序是建立在諸多變數基礎上,包括:「一帶一路」項目能夠給中國帶來多大利益;中國如何定位對美關係;其他大國如何努力保持在相關地區的競爭優勢;「一帶一路」倡議的夥伴國是否會努力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為此,美國應尋求影響這些變數,以管控中國的地緣政治野心。
首先,美國應通過保持緊密的對華經濟關係,來鼓勵中國避免與美展開直接競爭,避免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挑動美國的敏感戰略神經。其次,鼓勵其他地區基礎設施發展計劃,以幫助有關國家豐富對外經濟關係。儘管美國主導的一些計劃,如「新絲綢之路」計劃,(編按:「新絲綢之路」計劃是奧巴馬政府從阿富汗撤軍總體戰略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推動地區經濟合作項目改善阿富汗國內經濟狀況及其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為穩定阿富汗總體形勢和美軍撤離阿富汗奠定基礎。)在規模上無法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比,但美國可以通過鼓勵日本和印度發起的基礎設施開發倡議及日本與印度間的戰略合作,通過亞洲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提供金融服務,來協助推動地區平衡和競爭。最後,針對那些希望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美國可以通過與這些國家保持一種可靠的經濟和安全夥伴關係來為其提供支持。
大西洋理事會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中心絲綢之路2.0:美國應對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
本部分編譯內容來自大西洋理事會下屬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國際安全中心(Brent Scowcroft Center 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發布題為《絲綢之路2.0:美國應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由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聯席所長、美國能源安全理事會(USESC)高級顧問蓋爾·拉夫特博士(GalLuft)撰寫,全文共66頁,重點分析了「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多個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項目對美國造成的潛在影響,並就美國如何有效應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建議。
1
「一帶一路」倡議對美國的影響
1.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MSR)
二戰以來,美國海軍在很多水域享有毫無爭議的統治權,但海上絲綢之路計劃將挑戰現有秩序。一是南海方向。鑒於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中國或將以實施「海上絲綢之路」項目為名,繼續嘗試改變地區現有格局。這將推高南海這一敏感地區的局勢,促使地區國家加強彼此間的合縱連橫及與美國的關係,強化各自海上能力,以應對中國的擴張。二是在印度洋方向。印度洋地區被認為是21世紀全球競爭的核心地帶。這片水域承載著世界上1/2的集裝箱海上運輸、1/3的大宗商品運輸及2/3的石油運輸。它也是通往穆斯林世界的門戶。這片水域的沿岸充斥著違法犯罪、海盜及恐怖主義活動,需要強大的國際執法和海上合作。目前,這項工作主要由美國和印度的海軍擔負。但隨著印度洋在中國大戰略中的地位的提升,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向該地區進行海上擴張。中國在斯里蘭卡、孟加拉、馬爾地夫等印度傳統勢力範圍的國家開展港口建設已經引起印度的警覺,並促使印度採取措施加強其海上力量建設。到2030年,印度海軍將成為世界上五大海軍之一,並可能擁有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航母編隊。這將使美國陷入中印海上競爭之中。三是在阿拉伯海方向。「海上絲綢之路」將使中國海軍更加接近阿拉伯灣。中國石油進口的一半來自那裡。中國已經投入巨資建設瓜達爾港,將很快使那裡成為中國海軍維修與保養的立足點。中國還完成了位於吉布地的海軍基地建設。中國在距離霍爾木茲海峽僅250英里的地區保持海上存在將迫使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學會如何接納新的海上力量,並制定新的接觸規則以確保中國在該地區的存在能夠強化而不是破壞地區安全。
2. 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CPEC)
中巴經濟走廊將為巴基斯坦提供急需的經濟發展引擎,減輕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運輸負擔,為阿富汗、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內陸國家提供出海口。雖然這些都符合美國的利益,但也將製造更多的問題。一是雖然中巴經濟走廊可以成為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引擎,但它也將帶來安全挑戰。這條走廊將穿過巴基斯坦最危險的地區,如南部的俾路支省和北部的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及克什米爾地區,從而引發武裝集團及分裂組織向巴基斯坦政府發動游擊戰。為了保護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政府將不得不加大對分裂運動的打擊力度。二是隨著經濟相互依存度的提高,中巴兩國將形成軸心,從而導致美國在阿富汗、克什米爾、反恐、核不擴散等重要問題上失去一些對巴基斯坦的影響力。三是中巴經濟走廊還將破壞中印間微妙的力量平衡。四是瓜達爾港將改變印度洋地區的海上力量平衡。雖然瓜達爾港將成為中亞和南亞國家前往中國的門戶,但在印度洋為中國海軍建立一個事實上的橋頭堡將挑戰美國對波斯灣周邊水域的控制權。
3. 孟加拉-中國-印度-緬甸經濟走廊(BCIMEC)
與中巴經濟走廊一樣,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將減輕馬六甲海峽的海上交通負擔,並將為緬甸賦予特殊的地位。隨著制裁的取消,緬甸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加之勞動力廉價,緬甸或將很快成為亞洲新的生產中心。毫無疑問,中國對緬甸的大規模投資將促進該國經濟的發展,但也可能使緬甸成為中國的附庸國。這將使美國試圖引導緬甸成為透明的法治國家的努力付之東流。與此同時,中國在孟加拉灣沿岸的大量活動將改變印度洋的力量平衡,使印度不得不面對新的戰略現實。為此,印度已經採取了應對措施。2017年初,印度向孟加拉提供了35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基礎設施項目,並與孟加拉簽署了防務合作協議。但這些努力不僅杯水車薪而且已為時已晚。與海上絲綢之路一樣,隨著中印戰略競爭的加劇,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將迫使美國平衡與中印之間的關係,並將迫使美國在減輕其全球責任之時,不得不向該地區投入更多的軍事裝備和外交資源,以確保地區局勢穩定和航行自由。
4.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CICPEC)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毫無疑問將為地區融合提供重要機遇。然而,該項目可能會破壞現有地區安全機制,使中國可以利用經濟槓桿在其近鄰地區積聚無人能及的地緣政治實力。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許多東盟國家都調整了對華政策,以期吸引中國的投資。甚至連美國長期的盟國菲律賓也於近期改善了對華關係。所有這些對華態度的改變都源於這些國家認為美國不再值得信賴,無法繼續保障其國家安全。隨著東盟國家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程度的不斷加深,這些國家將難以抵制中國在貿易和地緣政治事務上的強勢。通過將中國大陸與馬來半島連接,提高與東盟國家間的經濟依存度,中國可以鞏固對其「後院」的影響力,提前制止地區小國建立一個戰略聯盟來平衡中國的崛起。對美而言,由此所帶來的主要風險是中國從南北兩個方向向南海推進將加劇業已複雜的安全與經濟環境。美國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使其盟國(特別是菲律賓和越南)相信,「一帶一路」倡議不會危及他們的安全,並確保中國不會利用「一帶一路」倡議來改變現有地區格局。另外一個值得美國關注的問題是,東南亞地區正在出現的水資源危機。湄公河是東南亞國家主要的淡水來源。而中國正轉向零排放、清潔的水力發電,開始在位於湄公河上游的雲南省建設大壩。此舉將影響乾旱頻發的湄公河下游國家灌溉和漁業所需用水。中國目前計劃建設和在建14個大壩,而下游國家則有11個水壩建設項目。大湄公河地區水資源的爭奪將給脆弱的地區安全帶來新的負面影響。針對旱季中國從上游水庫向下游地區放水量問題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才能修建新大壩等問題,中國與這些鄰國需要加強協調。但倘若沒有美國的約束,中國總是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使弱小鄰國蒙受損失。如果沒有適當的平衡機制,湄公河盆地將取代南海成為新的地區安全威脅。
5.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CCWAEC)
在所有「一帶一路」倡議的陸上走廊計劃中,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計劃或許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它最將終給美國帶來諸多戰略困局,觸及歐亞地區所有大國的利益,將嚴重影響美國的中東、中亞及歐洲政策,甚至影響到複雜的美俄關係。主要原因:一是在美國及其盟國仍努力尋求遏制伊朗之時,該計劃將提升伊朗作為連接中國、中亞及歐洲貿易的紐帶的作用。二是俄羅斯或將認為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項目會破壞其歐亞貿易計劃。因為俄羅斯認為中亞地區是其勢力範圍的一部分。近年來,莫斯科所採取的一系列舉動足以證明俄願意盡一切努力來守護自己的「領土」。雖然中國一直嘗試消除俄羅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顧慮,堅稱中國的中亞願景與俄羅斯的計劃兼容,但這仍需時間來檢驗。此外,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與俄羅斯倡導的「北南國際運輸走廊計劃」形成競爭,將減少南亞海運對蘇伊士運河的依賴,嚴重損害埃及的經濟。這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三是雖然中國與土耳其之間因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問題而存在內在矛盾,但中國無法忽視土耳其在連接歐亞大陸方面的地緣價值。近年來,中土關係呈現出良好勢頭。例如,亞投行批准向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項目貸款6億美元。該項目可以大幅帶動土耳其的經濟發展,還將強化歐洲的能源安全,為歐洲提供一條新的能源供應渠道。
6. 新歐亞路橋(NELB)
新歐亞路橋計劃將使俄羅斯成為通往歐洲的主要渠道。因此,美國對新歐亞路橋計劃的態度將與美俄關係密切相關。目前,美俄關係的發展方向尚不明朗。儘管特朗普政府最初曾嘗試修復對俄關係,但兩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難以調和。目前,該項目仍處於論證階段,因此判斷其能否得以實施仍為時過早。美國仍有足夠的時間對該計划進行評估。
7. 中國—蒙古—俄羅斯經濟走廊(CMREC)
蒙古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受害者。這迫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於2017年2月為蒙古提供了50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資金。此外,美國長期致力於幫助蒙古推行民主化和市場化改革。對美國來說,拒絕這樣一個對蒙古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在道義上令人難以接受。該項目屬於中俄關係範疇,對美國戰略利益的影響也顯而易見。因此,不值得美國主動參與。
有中國分析人士建議邀請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開展技術交流與投資合作,並避免刺激其他大國的「敏感戰略神經」。
2
美國針對「一代一路」倡議應採取的戰略
對於中國的「一代一路」倡議,美國應採取「建設性參與」戰略。美國應公開表示接受能夠實現地區聯通與能源安全的總體願景,但僅僅主動支持與其地緣政治理念和意識形態觀念相一致的項目。同時,應抵制那些有損於美國戰略利益的倡議。「建設性參與」戰略將使美國扮演一個積极參与、注重實效的「隊友」角色,而不是一個「攪局者」角色。與此同時,該戰略還將使美國擁有足夠的靈活性。美國可以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建設,並在「一帶一路」倡議尚未覆蓋的非洲及拉丁美洲部分地區發展自己的項目。針對「一帶一路」倡議而實施「建設性參與」戰略主要基於以下五大支柱:
1. 承認、調整、接觸。美國應承認「一帶一路」倡議及其給人類帶來的潛在好處。為此,美國應在其政府內部建立一種理解、監視及評估「一帶一路」倡議的機制。國會中的委員會及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應定期舉行相關聽證會。美國應尋求建立一種適當的論壇,與中國探討美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應發揮的作用、表達關切、確定可開展合作的領域。這種論壇可以作為新建立的「美中全面經濟對話」機制的一部分實施。
2. 亮明「紅線」。美國應遠離甚至反對那些具有地緣政治色彩或用來掩蓋中國地緣政治地位崛起的倡議。美國還應反對中國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借口,向「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進行軍事擴張、部署影響地區局勢穩定的軍事力量或裝備。美國應確保所有在爭議地區實施的項目都獲得相關國家的同意。而且美國還應確保中國不會利用「一帶一路」倡議來掩護其實施有損於美國價值的政策。美國不僅需要向中國,還應向盟國闡明上述態度。華盛頓應與歐洲合作,以便在應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上達成共識。美國和歐洲還應制定共同的國家資產私有化政策,就何種資產以何種條件出售給中國制定統一的指導原則。
3. 為美國謀求一種角色。美國應確定其可為亞洲經濟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發揮獨特作用的領域。利用其超強的力量投送、國土安全及網路防禦能力,美國政府及公司能夠在保護「一帶一路」倡議經濟走廊沿線重要基礎設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美國公司可提供「軟基礎設施」服務,如諮詢、法律服務、調研與金融服務等。這些服務將決定「一帶一路」項目的成敗。此外,美國還可以分享其在環保設計、基礎設施項目工程設計、建設效率、廢物處理、高能效交通樞紐等方面的最佳做法。為此,美國可利用起在多邊開發銀行中的領導地位,鼓勵由其主導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銀行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金融機構提供學習經驗的機會。美國還可以考慮改變對亞投行的態度,以觀察國身份加入該行,從而使私人領域的項目參與者認識到投資由亞投行提供貸款的項目是安全的。
4. 將「一帶一路」倡議納入美中關係的總體框架內。「一帶一路」倡議為美國提供了一個深化與中國合作的新平台。為此,美國應採取以下具體措施:一是強化與中國的安全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將逐漸迫使中國向陸上及海上投送力量,從而導致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國產生新的摩擦。美國應尋求聯合中國的海上及陸上力量參與聯合海上巡邏、打擊海盜、反走私及反恐等行動,而不應為保持其在海上及海上貿易通道上的霸權地位而陷入軍備競賽。二是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中東地區重建的平台。未來幾年,對遭受戰爭破壞的中東地區進行有效重建將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大任務之一。美國應考慮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及相關組織來支持中東的重建工作,並確保競爭參與重建工作的美國公司的利益得以保證。三是將能源安全作為新的「粘合劑」。氣候變化將不再是中美關係的「粘合劑」,美國必須尋找其他的「粘合劑」。而能源安全應該是其中之一。中美兩國應擴大在偏遠地區電氣化、可再生非常規能源開發、重要能源基礎設施保護、網路安全、能源管理系統等領域的合作範圍。煤炭可以成為重要的合作領域。特朗普政府致力於恢復煤炭工業,而中國對升級和優化煤炭的使用高度重視。因此,兩國可聚焦改善煤炭的生產、運輸及使用方式。
5. 展現美國對基礎設施開發的願景。美國不應讓中國獨自承擔世界經濟發展的任務,而應闡明自己對亞洲經濟發展的願景,並倡導參與盟國自己發起的發展倡議。美國可以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並在「一帶一路」倡議尚未覆蓋的非洲及拉丁美洲部分地區發展自己的項目。
推薦閱讀:
※獨家專訪美國版閆龍飛Sage Canaday:馬拉松越野跑大神的成名之路
※美國首位華裔駐華大使駱家輝【附圖】
※美國:在美國遇上飛機取消延誤 應該這麼辦(組圖)
※美國不婚女性為何逐年增多
※美國槍擊案把人權打成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