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道德經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道德經整理時間:12-15-2009 整理人員:ly ( 得分:5 ) 閱讀人次:504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道德經

本帖最後由 明明德 於 2009-5-14 10:50 編輯 總說明:1、此竹簡老子道德經是目前所知所見的最早的版本,我覺得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歡迎大家探討。2、按照出土竹簡的狀況,將老子分為甲、乙、丙三組。3、竹簡文字深奧冷僻難識,存在誤認或不同理解的情況。這恐怕是後世所傳老子眾多版本的一個緣故吧。4、對同一竹簡的個別文字出現了不同釋文,本帖釋文將列出我所知的一些不同之處。為錄入方便,沒有細比較,請讀者諒之。5、本帖內容參考了文物出版社《郭店楚墓竹簡》叢書和網上搜索來的資料,僅供網友學習、研討之參考。6、竹簡釋文(採用繁體字)是我一字一字鍵盤上打出來的,也校對過。唯恐有錯漏,請指正。7、另外,因急著發帖,未待一次性全部錄入,請讀者包涵。一、竹簡老子甲說明:存39枚竹簡。按其內容,依次對應現今流傳廣泛的王本道德經之第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釋文: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複孝慈。三言以為辯不足,或命之,或乎屬:視素保樸,少私寡慾。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詐,民複季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視索保僕,少私須欲。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為足,此恆足矣。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長古之善為士者,必微溺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乎其若懌,屯乎其若樸,沌乎其若濁。孰能濁以束者、將徐清。孰能疕以往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中缺字為:左旁「見,右上「袁」、右下「止」上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敦乎其若樸,混乎其若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為、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際,誓終如始,此亡敗事矣。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複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臨事之際,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複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道恆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樸。夫亦將知知足以束,萬物將自定。道恆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知足,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惕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亡難。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易之,必多難,是以聖人尤難之,故終無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道恆亡名,僕唯棲,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道恆無名。樸雖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安。始折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穀之與江海。天地相合也,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穀之與江海。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奪穆,獨立,不垓,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穆,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至虛,恆也。守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須複也。天道員員,各複其根。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為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作<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侮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剪也。為之於其亡有也,補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為竹簡殘毀,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 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為按上下文補字,原簡無。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蟲蛇弗蜇,攫鳥猛獸弗扣,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終日乎而不憂,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反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殖而盈之,不不若己。湍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貴福驕,自遺咎也。功述身退,天之道也。持而盈之,不若<其>己。揣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貴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為按上下文補字,原簡無。竹簡老子甲完二、竹簡老子乙說明:存18枚竹簡。按其內容,依次對應現今流傳廣泛的王本道德經之第59、48、20、13、41、52、45、54章。釋文:給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是以早備。是謂不克,則莫知其恆。莫知其恆,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長生久視之道也。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中文字為按流行版本所補,原簡無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絕學亡憂。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也。無為而無不為,絕學無憂。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亡身,或()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中缺一字為:上一橫,下平排兩點,似為「可」或「何」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中文字為按流行版本所補,原簡無上士聞道,僅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悖,夷道(如類,進)道若退。上德如穀,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天象亡形,道(始無名。)上士聞道,勤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如類,進)道若退。上德如穀,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天象亡形,道(始無名。)---()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和殘片。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啟其兌,塞其事,終身不來。---()為:上「矛」,下「山」。有識作:危,侮。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若屈。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贏若詘,大直若屈。喿勝蒼,清勝燃,清清為天下定。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定。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哉?以此)。---()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竹簡老子乙完三、竹簡老子丙說明:存14枚竹簡。按其內容,依次對應現今流傳廣泛的王本道德經之第17、18、35、31、64章。釋文: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為竹簡殘缺,其內文字暫按流行版本。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之,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殺(人眾)則以哀悲位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且成也敗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竹簡老子丙完竹簡全文錄入完畢。-------------------------------------------------------------------------------想學習道德經,跟從前的一段經歷有關。大概是幾年前,我上一個外教的口語班,老師是個六十多歲加拿大大學教授,教哲學,來到中國做志願者。他第一節課的時候,就跟我們講起自己為什麼來到中國。他說,「我平生最受兩個人的影響,一位是亞歷山大,(後來我查了資料,猜老師可能說的英國哲學家賽繆爾亞歷亞大),他還把自己脖子上掛的一個銀質頭像拿給我們看。」接著,他看著我們說「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的老子。道德經。當我讀到這本書時,心中無比震撼,這些智慧的思想,原來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就產生了。。。。」老師說了很多讚美的話,並且把自己翻譯的道德經拿給我們看。 老師後來說,到中國來是他的心愿,他想像中的中國是一個智慧的國家,不過,他來了以後,發現很多的人都不知道道德經。我的心中很慚愧,為老師那雙期待的眼睛而感到抱歉。

郭店楚簡於一九九三年冬出土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紀山鎮郭店一號楚慕,雖數經盜擾,仍倖存有八百餘枚。其中有一少部分無字簡;有字簡據整理後的數字統計,共存七三O枚,大部分完整,未拚合的小碎片數量不多。郭店一號楚墓位於紀山楚墓群中。歷年的考古資料證明,這裹是一處東周時期楚國的貴族墓地,其南面約九公里便是東周時期楚國的都城----紀南城(郢都),再南面5公里處是江陵城(今荊州古城)。郭店一號墓是一座土坑豎穴木槨墓,其中遺存的銅鈹、龍形玉帶鉤、七弦琴飛漆耳杯、漆奩等文物的形狀及紋樣都具有十分明顯的戰國時期楚文化的風格。發掘者推斷該墓年代為戰國中期偏晚(參見《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一九九七年七期)。郭店楚筒的年代下限應略早於墓葬年代。郭店楚簡的形制不盡一致。就長度而論,可以分作三類:一類長度在三二·五厘米左右;另一類長二六·五-三O·六厘米;第三類長一五-一七·五厘米。竹簡的形狀也有兩類。一類竹簡的兩頭平齊,另一類的兩頭修削成梯形。竹簡上都有用以容納編縵的契口。前兩類長度的竹簡每簡有兩個契口,上下各一個。最短的一類竹簡則有三個契口,上、中飛下各一個。抄寫同一篇古書所用竹簡的長度和形狀是一致的,而且上下契口的間距也是相同的。郭店楚簡的長度比荊門包山楚簡要短許多,前者是傳抄的古書,後者是公文、文書`卜筮祭禱記錄和遣策。它們的不同應是楚國簡冊制度的反映。郭店楚簡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國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點,而且字體典雅、秀麗,是當時的書法精品。這批古書不同於一般的公文和文書,是由專門的人抄寫的。這次發現的分上下兩欄抄寫的格式和校正補抄文字的插入方式都是在以往楚簡中所未見的。郭店楚簡出土時業已散亂、殘損,雖然依據竹簡形制、抄手的書體和簡文文意進行了分篇飛系聯,但已無法完全恢復簡冊原狀。各篇原來皆無篇題,現在的篇題是由整理者擬加的。這批楚簡包含多種古籍,其中兩種是道家學派的著作,其餘多為儒家學派的著作。簡本《老子》甲、乙飛丙是迄今為止所見年代最早的《老子》傳抄本。它的絕大部分文句與今本《老子》相近或相同,但不分德經和道經,而且章次與今本也不相對應。簡本《老子》分見於今本《老子》的三一章,其內容有的相當於今本全章,有的只相當於該章的一部或大部。簡本現存二O四六字,約為今本的五分之二。由於墓葬數次被盜,竹簡有缺失,簡本《老子》亦不例外。故無法精確估計簡本原有的數量。《太一生水》是一篇佚文。文中的「太一」就是先秦時期所稱的「道」。該文主要論述「太一」與天、地、四時、陰陽等的關係,是一篇十分重要的道家著作。《緇衣》的內容與今本《禮記·緇衣》大體相合,但兩者的分章及章次卻差別較大,文字亦有差別。兩相校勘,可以發現今本的若干錯誤。《五行》曾見於馬王堆漢墓帛書,簡本文字與之有一些相異之處。以前有學者論證,《緇衣》的作者是子思。馬王堆帛書整理者指出,《五行》屬於思孟學派。此次兩篇著作同出於一墓之中,或許暗示當時思孟學派在楚地流傳甚廣
推薦閱讀:

學解《道德經》系列,第一章
老子道德經心聲---空海法師
道德經第五章賞析
道德經重讀 第一章 道與名
《道德經》是對現存世界的批判

TAG:道德 | 道德經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