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科學辯證法「否定西方偽科學(哲學)的驚天之作」
07-06
科學辯證法歐陽軍一、 哲學在漢語中「哲」是智慧、知識、賢明的意思。在古希臘語中,哲學是愛智慧的意思。人們通常把哲學稱著「使人聰明的學問」,但這沒有完全表達出哲學的科學實質。哲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人類對世界萬物以及對人、人類社會和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的理論化總結。人類發展至今,都要和自然相互聯繫,同時人類社會自我之間也存在著某種關聯,人們不僅要認識周圍的世界也要了解人類社會自己的特性,這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學。人們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中形成的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世界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不同的人或不同種族和群體中的人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會有不同的世界觀,哲學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同時也是方法論。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世界觀;用一定的世界觀去觀察、分析、思考和處理問題,指導自己的行動,就是方法論。有什麼樣的世界,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某種形式的統一,人們就是在世界觀的指導下形成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人類發展至今主要有三大門類的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其它種類的科學知識。哲學首先是門科學,哲學有不同的門派,有各自不同的學說和流派,同樣需要去偽存真,同樣要在反覆實踐中驗證和總結,和科學實驗相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標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有許多錯誤的觀點和認識,比方說地心說等等,熟悉自然科學的人對此都比較了解,哲學中同樣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謬誤和錯誤的認識,所有這些謬論都應在人類不斷發展的文明中被真理所淘汰,哲學由此才能向前發展。哲學和具體的科學之間即有區別又有聯繫。哲學研究的是整個世界的一般性的普遍的本質和規律,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是從整體上把握整個世界。二者之間又相互聯繫:哲學和具體科學同樣都屬一門科學。哲學可以用來指導人們去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思維本身,任何科學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進行研究活動。哲學和具體科學之間能夠相互影響,具體科學可以用事實來驗證哲學中的某些謬誤,哲學可以用系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指出具體科學研究中存在的錯誤,能對具體科學的研究進行總的指引,而且從整體上來說,哲學對具體科學有指導、有益和催化作用。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傳統哲學認為哲學是從總體上研究人與世界的關係的,而人與世界關係中最本質方面就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並認為這是一個貫穿於哲學研究的一切方面和發展始終的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或最高問題。傳統哲學認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有著相互聯繫的兩個重要的方面:第一個方面,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什麼是本原的,是精神還是自然界?」,即精神和物質何者為第一性的,是本原的?何者為第二性的,是派生的?經典和傳統哲學認為「這是二者關係中最重要的方面,對這個問題作出的哲學回答,就是關於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質的學說,在哲學史上屬於所謂的本體論的問題,是一切哲學理論體系得以建立的基礎和根本出發點,它規定著哲學的基本性質以及解決一切哲學問題的基本方向」。第二個方面,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還有另外一個方面,我們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於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用哲學的語言來說,這個問題叫做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第二個方面所做出的哲學回答是論證世界可知與不可知問題,在傳統哲學上屬於認識論範疇,傳統哲學認為「它所涉及的是認識的本質、認識的可能性及其現實性問題」。傳統哲學認為「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內在聯繫著的。第一個方面講的是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講的是思維和存在的對立;第二個方面講的是思維能不能反映存在,講的是思維和存在的統一。只有同時把握這兩個方面,並把握它們的內在聯繫,才能全面理解哲學基本問題在整個哲學中的地位」。這個基本問題在傳統哲學中的意義在於: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是精神,還是自然界?世界是神創造的呢,還是從來就有的?哲學家依照他們回答這個問題分成了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來說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或神的人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學派。如何回答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在哲學史上曾有過二元論,主張物質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質,二者並行不悖。二元論者並不是獨立於上述兩大傳統哲學派別之外的第三派別。因為二元論的主張不可能堅持到底,最後往往以臆想出的一個凌駕於物質和精神兩個本質之上的本質-上帝或者神為結局,實際上仍然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表現。二元論的哲學把物質和意識絕對對立起來,它雖然承認物質是獨立的本質,但在說明物質和精神關係時,又把精神說成唯一具有能動性的力量,並用神或上帝把物質和精神兩個本質結合起來,所以堅持二元論的觀點不僅在邏輯上自相矛盾,而且實際上也必然倒向唯心主義。傳統哲學認為:哲學問題的第二個方面,涉及到世界是可否知,思維能否反映存在,或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區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唯物主義堅持世界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知的,認識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一些唯心主義者也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但他們把世界看成是精神的產物,而認識世界只不過是精神自己認識自己。還有一些唯心主義者,他們否認認識世界的可知性,他們是不可知論者。唯物主義認為「駁斥不可知論的最徹底的方法是實踐,人們通過實踐認識世界,同時也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唯物主義認為:「傳統哲學中的基本問題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也是實際工作中的根本問題。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都包含著兩個基本方面即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認識和處理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問題,從理論上講,也就是認識和處理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在實踐活動中,人們都自覺不自覺地處理著主觀和客觀的關係,不是從客觀出發,就是從主觀意志出發。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努力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發揚符合客觀實際的自覺能動性,是實際工作中的辯證唯物主義;反之,在處理各種實際問題時,從主觀意志出發,忽視客觀實際,顛倒了主觀和客觀的關係,其結果,必然要犯主觀主義的錯誤。主觀主義是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這說明,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實際工作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派別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在理論上的差異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的、階級的和認識論的根源。唯物主義認為「唯心主義最初是人類愚昧無知的產物。遠古的人類,當人們對諸如做夢、打雷、水旱災害等現象不能理解而產生恐懼心理時,就產生了關於在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某種超自然力量的想法,這就是原始宗教和唯心主義的萌芽。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後,由於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離,那些脫離生產實踐活動的思想家們片面誇大精神作用,誇大統治階級的意志作用,並把它概括成系統的理論,這就是唯心主義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根源。人們在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同大自然進行搏鬥,只有承認外部自然界的客觀存在,才能進行生產;另一方面也正是在這種生產過程中認識了自然界並逐步認識了社會與人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種認識,經過哲學家們的提煉和理論化,就產生了唯物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其階級根源。一般說來,唯物主義總是同歷史處於上升時期的革命的、進步的階級或集團聯繫,他們敢於面對現實,因為他們的根本利益同歷史的發展方向相一致。唯心主義哲學則往往是同歷史上沒落的、反動的階級或集團相聯繫,因為他們的利益和歷史潮流相違背,他們為了維護和恢復其反動的統治,片面誇大精神作用,總是把希望寄託於某種幻想的精神力量之上。在階級社會裡,唯心主義不僅僅是人們認識上受到某種局限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剝削階級或集團欺騙人民、安慰自己的需要。所以說,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和鬥爭,是階級社會中階級對立和鬥爭在哲學上的反映。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還有其深刻的認識論根源。從總體上看,唯物主義的觀點是正確的,唯心主義觀點是錯誤的。但是對唯心主義又不能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因為客觀世界是一個充滿複雜矛盾的世界,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總會遇到精神和物質、主觀和客觀之間的矛盾,在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往往是精神力量、主觀因素亦起著巨大的作用,如果把它無限誇大、絕對化、割裂精神和物質、主觀和客觀之間既對立又同一的辯證關係,就會陷入唯心主義的錯誤。列寧曾指出:『人的認識不是直線,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患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這一曲線的任何一個片斷、碎片、小段都能被變成獨立的完整的直線,而這條直線能把人們引到泥坑裡去,引到僧侶主義那裡去。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而僧侶主義(=哲學唯心主義)當然有認識論的根源,它不是沒有根基的,它無疑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然而卻是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強大的、全能的、客觀的、絕對的人類認識這棵活生生的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唯心主義雖然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但它終究是從人類認識之樹,從人與世界的現實的關係之樹生長出來的,構成了人類認識發展過程的必要環節或階段,是人類認識之樹生長出來的觀念形態,有其產生和發展的認識論根源。因此,對待唯心主義不應簡單地否定,而應採取科學的批判的態度。對唯心主義的某些合理的因素和積極的成果應予以批判地吸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唯物主義,隨著人類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經歷了三個基本歷史形態,表現為三個基本發展階段。第一個歷史形態和基本階段是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肯定物質是世界的本質,主張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但是,他們把世界的物質性只歸結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具體的『原初物質』。如中國上古時代的『五行』說,就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古希臘有的哲學家認為水是萬物的始原,萬物離不開水,並由水演化而來;有的哲學家認為萬物來源於火,又歸於火。古代印度哲學則把地、水、火、風看作是世界的本質。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的最高成就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他認為萬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構成的。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了世界物質統一性的正確立場,並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成分,但由於歷史條件的局限,普遍存在著直觀性的缺點且缺乏科學的論證。第二個歷史形態和基本階段是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亦稱機械唯物主義。在歐洲中世紀的漫漫長夜裡,基督教神學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哲學淪為神學的婢女,處於「冬眠」時期。在這之後的14-16世紀是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轉折時期。這時,以人道反神權,以科學反迷信,是新興資產階級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面臨的重要任務。在文藝復興運動過程中,出現了哥白尼、布魯諾、伽里略等一批反對唯心主義宗教神學的無畏戰士。16-17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工商業在英法等國有了較快的發展,科學文化事業也進一步繁榮起來,在這時期,唯物主義掀起了一場反迷信、尊重科學的哲學革命。唯物主義哲學衝破了唯心主義宗教神學的禁錮,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成為其中的主流,形成了以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為代表的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和以拉美特利、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等人為代表的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18世紀法國『戰鬥唯物主義』哲學的傳播,成為當時比較徹底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先導,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方面也達到了資產階級所能達到的高度。資產階級在其革命時期,哲學上可以高舉唯物主義旗幟,但作為剝削階級,他們的革命性又是有局限的。他們在完成奪取政權的任務之後,就逐步地趨向保守和反動,在哲學上也走向唯心主義。以貝克萊為代表的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就是英國革命以後對17世紀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反叛。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歷史上有著不可抹煞的功績,它是同近代科學相聯繫的、富有成果的資產階級哲學,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理論準備。但其也有嚴重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機械性。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把自然界一切運動過程都用純粹機械力學的規律和觀點加以解釋。他們甚至把人也看作一個機器,認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僅僅在於人比動物『多幾個齒輪』、『多幾個彈簧』罷了。二是形而上學性。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它看到一個一個事物,忘了它們互相聯繫;看到它們的存在,忘了它們的產生和消失;看到它們的靜止,忘了它們的運動;因為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三是唯心史觀。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人看作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它們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而在社會觀上卻陷入了唯心主義,或者叫『半截子唯物主義』。第三個歷史形態和基本階段,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它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局限性,是科學的、完備的唯物主義形態。」唯心主義有許多派別,唯物主義者把它們歸為兩種基本形態,即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他們認為:「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都是把意識看作世界的本質。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人類的精神當作世界的本原,把某種『客觀精神』或精神原則說成是先於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整個物質世界,都是這個『客觀精神』的表現和產物,因而是第二性的。其代表人物有中國宋代的朱熹,他提出『理在事先』,認為在宇宙形成之前,就獨立存在著『理』,這個『理』後來產生出物質『氣』,而後『氣』又演化出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現象來。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之外存在一個超經驗的、永恆的『理念世界』。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著的『絕對觀念』,『絕對觀念』的自我辯證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化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都不過是『絕對觀念』的『自我運動』、『自我認識』的階段或環節。客觀唯心主義的錯誤在於把人類的意識和精神絕對化、客觀化、神秘化,把它們看成是先於人類和先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東西。與客觀唯心主義不同,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心靈、意識、觀念等誇大為唯一的存在,是第一性的東西,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於個人心靈之中,或是個人心靈的產物,因而是第二性的。他們不承認客觀物質世界和客觀規律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人的頭腦中固有的、主觀自生的東西。其代表人物有中國宋代的陸九淵和明代的王守仁。王守仁認為『心外無物』,『心者,天地萬物之主』,心即天。在西方,18世紀英國哲學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觀唯心主義片面誇大了個人的意識作用,最後必然走上唯我主義」。唯物主義的三個基本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物質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是物質觀發展的第一個基本歷史階段。這一歷史階段的物質觀具有直觀性,它把物質歸結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原始物質』,比如火、水、土、風、『元氣』、『原子』等等。中國古代的元氣說認為,一切有形的物體都是由客觀的元氣生成的,元氣是構成世界的本體。古希臘的原子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顆粒(原子)和虛空構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礎。這些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對客觀世界尋根究底,試圖說明世界的物質性,在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在當時並沒有被科學所證實;它把萬物歸結為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這就把問題簡單化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和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19世紀以前,原子是當時科學認識所能達到的關於物質結構的最深層次。人們由此而認為,原子是最小的物質單位,並得出原子是世界本質,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質的特性的結論。這樣就把物質歸結為原子。同樸素唯物主義相比,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以一定自然科學材料作根據,克服了自發的猜測的性質,是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發展和深化。但它把在質上無限複雜多樣的物質世界,僅僅歸結為某種特殊的、簡單的粒子在量的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窮盡的;仍然是把某種特殊的物質形態誤認為物質的一般;與此相關,也就把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關於物質結構的自然科學理論同哲學上的物質範疇混為一談;並且,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在社會歷史領域陷入了唯心主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原創)再談中脈與開頂
※淡淡白雲翔藍天【原創】
※有些想念三叔【原創】
※【原創】絕句網遊詩11首
※大雪中走過圓明園之走九州 [原創 2010-01-05 22: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