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班農:在保溫杯和政治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498篇原創首發文章
要點:
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後,至少有13次高層人士變動,但解僱的軍師班農是最具爭議和最具重量級的人物。
班農和特朗普在意識形態上的同盟已經上升到哲學高度,但還是免不了「清君側」的命運。
分析認為,「後班農」時代,白宮裡老人和軍人話語權將會上升,向外干涉主義傾向更加明顯。
8月21日,美國迎來 「超級日全食」,這是自美國建國以來第一次僅在美國本土出現的「天狗食日」。
「天狗食日」在古代中國意味著「帝德有失」;西方文明裡則表明要獻出犧牲,討好黑暗之神。此時,特朗普總統是近50年來,除了柯林頓外,美國民眾最不歡迎的總統。日全食的三天前,他解僱了首席策略師——班農,頗有點丟車保帥,討好「天狗」的意味。
| 美國超級日全食
傳說歸傳說。
特朗普上任以來,不滿8個月,包括白宮幕僚長、FBI局長、代理司法部長、安全顧問等6名高級官員先後被解僱或離職,但這次解僱的軍師班農一度是白宮除總統以外最有權力的人物。
班農的重要性體現在:在特朗普政府中,還沒有哪個閣僚其政策主張被冠以「主義」,而班農有著以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以及排外等標籤的「班農主義」;沒有哪一個閣僚離任後,總統任期被重新定義,班農離開白宮後,特朗普自此有了一個「後班農時代」的總統任期。
首先,班農是誰?
1953年11月出生的班農,成長於弗吉尼亞州里士滿的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架設電話線的普通工人。班農自己形容他的家庭是「藍領、愛爾蘭天主教徒、支持肯尼迪、支持民主黨和工會」。
據說,那時每一個愛爾蘭裔的孩子都認為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肯尼迪總統。為什麼班農最後變成了共和黨的意識形態推手?認識他要從他的三個身份說起。
曾經的高盛投資銀行家
20世紀70年代,班農在海軍服役7年之後,供職于波斯灣的一艘導彈驅逐艦。退伍後,他考入哈佛商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投資銀行家就職於高盛,和其他供職於高盛的投行人士聚集於華爾街不同,班農把目光轉向好萊塢,著重於媒體投資。20世紀90年代,班農製作了十多部電影,收入可觀,其中最火爆的是情景喜劇《宋飛正傳》。四十多歲的班農,在特朗普眼裡是名副其實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
右翼媒體人士
2000年開始,班農製作九部紀錄片,有為莎拉·佩林競選服務的,也有向「不接地氣」的「保守派人士」和自大傲慢政府開炮的《美利堅之戰》。2012年,班農成為布賴特巴特(Breitbart)新聞網的執行董事長,迅速從好萊塢文化轉向華盛頓政治新聞。這家成立於2008年的新聞網站以其明顯的「另類右翼平台」飽受爭議,其批評者認為該網站宣揚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和排外情緒,並稱班農是「白人至上主義的旗手」。
| 美國總統里根:班農在紀錄片《面對惡魔》中追憶里根的美好時代。他轉向共和黨陣營有兩個因素:一是民主黨總統吉米·卡特在伊朗人質危機中救援失敗;二是2008年經濟危機,那次危機讓他父親損失了幾乎所有積蓄。
白宮首席策略師
這是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為班農量身定製的職位。一方面這是班農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的犒賞,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班農善於利用過渡期的權力真空,為特朗普制定諸多「美國優先」議程的實施措施,確保讓這位素人總統一鳴驚人,而班農自然是這些政策的不二實踐者,他一度成為華盛頓權力序列中排名第二的人物。但時隔6個半月,他就從首席策略師的位置上被解職,回歸媒體人。
一句話概括班農的人生躍遷:年過四十的百萬富翁,雖富難安,在保溫杯和政治之間,他選擇了後者,極端的政治意識形態讓他問鼎權力巔峰,也讓他從巔峰猝然跌落。
班農為什麼會被解職?
班農一度何等風光,他被稱為特朗普的軍師、大腦,甚至是白宮的影子總統,華盛頓權力榜上第二號人物,到最後被「清君側」,只用了不到7個月的時間。
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泄密。8月16日,一向以右翼保守主義著稱的班農撥通了左翼自由派雜誌《美國瞭望》(the Prospect)記者羅伯特·科特(Robert Kutter)的電話,強硬表示要對中國發動經濟戰,且要作為每日鬥爭展開;他還透露了現政府對朝鮮政策的束手無策。
「忘了所謂的解決方案,根本就沒有對朝鮮的軍事方案」。
如果屬實,作為朝鮮近鄰,我們深有體會的四月危機和八月危機,實實在在是一場推特引發的口水鬧劇,這顯然不符合特朗普的新聞口徑。
當然導致班農離職的還有諸多原因:推行政策不力。橫空出世的旅行禁令得罪全球穆斯林,也因為法院介入不了了之;強力推行醫保法案在眾議院就遭到阻撓。好鬥的班農還在白宮內部到處樹敵。他的單邊貿易政策與同樣出身於高盛的蓋里·科恩相悖,後者堅持多邊貿易主義,並警告對話強硬有可能引發貿易戰;外交政策上,奉行孤立主義的班農,反對四月對敘利亞發動空襲,反對阿富汗增兵計劃,也反對對朝動武,與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唱反調;今年四月,還傳出班農與特朗普女婿的矛盾,班農認為庫什納太執著於紐約名流和商業精英思維,後者則認為班農過於固守於自己的意識形態。
那時起,班農就被對手懷疑是白宮主要泄密者,借媒體打擊政治對手。
| 美國媒體總是把班農比作白宮的隱形總統,右邊骷髏頭是班農。
班農被「清君側」深層次的原因是,班農有點擺不正自己在白宮的位置,頗有點兒像漢初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韓信,打天下時是馬上的夥伴,可是到治理天下時,始終適應不了君臣關係。
班農在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上立下汗馬功勞,這無可置疑。5月22日,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推出紀錄片《班農的戰爭》,記錄了特朗普因為污辱女性的錄音帶曝光,選情遭遇重大打擊,在眾人對特朗普失去信心時,班農力挺並精心組織新聞發布會,邀請比爾·柯林頓「性侵」受害者到場以攻擊希拉里陣營,適時轉移媒體熱點,幫助特朗普化險為夷。《紐約時報》稱,在意識形態上,班農和特朗普的結盟已經到達哲學高度,通俗點說就是:兩人穿同一條褲子。
從為總統撰寫就職演說稿到一手策劃旅行禁令,明眼人一看都是「班農style」。今年2月13日刊發的時代雜誌,封面上是沉思的班農,旁邊配字為——「大操縱者」。
|今年2月13日,時代雜誌封面。
自由派媒體「挑撥離間」到這程度,未見班農公開避嫌。
無論出席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美保守派行動大會還是特朗普上任100天集會,班農始終高調傳遞出他在白宮決策的主導地位。
直到夏洛茨維爾騷亂事件,特朗普對白人至上主義的袒護,導致全國上下、黨內外以及華爾街一致的口誅筆伐,這讓人意識到激烈的「班農主義」,已經是一個危險因素。
解僱班農透露了什麼信息?
首先要弄清楚班農和特朗普之間真正的關係。
表面上,特朗普和班農在反建制、美國優先、外交上孤立主義傾向等議題上,是穿一條褲子,甚至特朗普的保守思想在遇到班農之後更加極端。
而事實上,特朗普並非是一個會輕易受到操縱的人。長期追蹤斯蒂夫·班農的彭博社記者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認為班農和特朗普能結成同盟,是因為在共和黨基層摸爬滾打多年,他們同步了解底層陣營的需求,這些需求無法傳遞給華盛頓的共和黨精英,也得不到相應回饋。班農的經驗來自他多年運營右翼新聞網站Breitbart,那些非法移民、穆斯林或非裔美國人犯下駭人聽聞的犯罪新聞,在自己的右翼陣營大受歡迎。而特朗普在反建制、民粹主義上早有自己的認識,給墨西哥移民貼上「強姦犯」的標籤,也順應排斥非法移民的呼聲。所以後班農時代,推行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既定議程,並不會改變多少。
而從尋找替罪羊的角度,班農也是一個理想的人選。旅行禁令、醫保法案屢屢碰壁,導致共和黨內分裂,也削弱了政府公信力,特朗普再藐視政治不正確,也無法忽視政治不正確帶來的嚴重後果。尤其是夏洛茨維爾騷亂事件中,特朗普對「白人至上主義」的包庇之意,遭致民主黨、共和黨、華爾街以及自由派民眾的強大壓力,這一系列的失意推給班農,對於特朗普來說,是划算的。
班農離去對特朗普政府造成什麼影響?
今時不同往日。
和半年前特朗普仰賴班農打通右翼陣營、火速推動政改不同,如今在班農推行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屢屢失利的情況下,他的離開對白宮的影響並不會很明顯。
班農走後,傑夫·塞申斯等老派保守派人士依然還在決策中心指導工作,至多,特朗普的諸多有爭議的政策,目前失去了一個落實者。
通常說,圍繞特朗普的勢力來自三類人:白人、富人和軍人。
伴隨著班農的離去和因為夏洛茨維爾騷亂事件解散的商業精英的離去,白宮對外的軍事政策將更加保持連貫性,阿富汗的增兵計劃並沒有按競選時「減少軍事存在」的諾言執行。
經濟領域的變化將更為顯著,主張多邊貿易的蓋里·科恩話語權會有所提升,這對中國短期是個好消息,畢竟班農把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看作「每天要修鍊的功夫」。
普遍認為新任幕僚長約翰·凱利,將加強白宮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在政策披露和下級官員任命等細節上會更有序、更具可預測性。
班農在白宮的6個半月里,特朗普的支持率低到37%。
| 數據來自538網站
這不全是班農的錯,他可能在禁穆令和醫療健康法案中有一些推動作用,但在「通俄門」等事件中未見參與。
不可否認的是,接受《美國瞭望》雜誌採訪的過程中,記者羅伯特·科特感覺到,班農的對朝政策以及對華貿易政策,似乎更在意穩固自己Breitbart的受眾,同時向敵對陣營開炮,他的目標不是讓特朗普成為更加受歡迎的總統。
這樣一個首席策略師,對特朗普來說,還是拿著保溫杯喝枸杞水對自己更無害。
推薦閱讀:
※孔子會選擇穿越到哪個時代?
※選擇中式,就是選擇了品位!一套中式沙發,給你一個驚艷的家
※看樓盤風水選擇樓房大環境風水很重要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如何選擇降壓藥(通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