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火熱論之:六淫致病論初識
關於中醫火熱論之:六淫致病論初識
幾千年來的中醫文化,代代相傳,使中國的老百姓,有了一定的中醫常識,如夏天煮點綠豆湯,可以解熱消暑,到了冬天,多吃點牛羊肉,可以增加體內熱能,達到禦寒的目的。
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是靠食物通過脾胃運化,產生的熱能及各臟腑相互協調,相互抑制完成的。脾胃之精,經心火而化,復為血液下藏於肝。正常的機體熱能,可認為是正常的機體之火。這種火稱之為少火。少火是溫和的火,少火生氣,氣則生於腎水,能使氣分強大。
醫家唐宗海說:「火者心所主,化生血液,以濡潤周身」。維持陰陽平衡,五臟六腑協調統一,其間運上下升降之樞紐脾也,保持機體正常機能。一般情況下,身體健康的人,沒有過盛的火, 雖多吃點牛羊肉,多喝點烈酒,在機體允許情況下,多餘的熱能,會消耗掉,不會出現病態火,一般多年輕人。反之就會因上火引起各種疾病,一搬多老年體弱者。
醫家劉河間(劉完素)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濕暑燥火。」
【1】風邪化火:風為陽邪,其性主動,向上向外,善行數變,是春天的主氣。有陽熱散發作用,無處不到。常與其餘五氣結合混同出現。如風與寒邪合,為風寒;風與暑邪合,為風暑;風與濕邪合,為風濕;風與燥邪合,為風燥;風與火邪合,為風火等。
風邪致病最廣,前人有:「風為百病之長,而無定體」的說法。
醫家劉完素(劉河間)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劉完素認為:「六氣都從火化,風本生熱,風病都兼熱,熱極生風」。
風性主病,有內風外風之別:
外風常有外感風邪襲表犯肺。風邪症見:惡風自汗,發熱鼻塞,流涕咳嗽,聲重等;風溫病可見:兩眼直視,頭項強直,中風,破傷風,風疹等。四肢痛而走竄,多為外風。其特點,是發病急,消退快,其疼痛症見遊走不定;
風從內生,主責之肝,多為肝陽上亢,肝火內盛,陰血損耗所致,多見腦病癥狀。肝藏血主筋,開竅於目,常見眩暈,四肢抽蓄,甚則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目睛上吊等。
【2】寒邪化火: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由表入里,易於化熱。如傷寒後期(風寒感冒後期),寒火交加,出現舌絳心煩,咽痛不寐證,此由寒邪化火。寒邪傷於肌表,叫做傷寒。
寒為陰邪,其性主陰,主收引(收縮),主凝滯,主痛,主腫,主發熱,主清澈(痰稀小便清長)。
寒邪致病特徵:如寒邪束表,衛氣不宣,邪正相爭,發熱惡寒。拘急而痛。如寒甚陽虛,氣化不利,水液瀦留,故見浮腫。寒邪多傷形體。形體外傷多腫;熱邪多傷氣分,氣分內傷多痛。故先痛而後腫的是由氣傷形;先腫而後痛的是由形傷氣。喜怒七情多傷氣,寒暑六淫多傷形體。
外寒症見:怕冷無汗,發熱輕,頭痛,口不渴,手足厥冷,身寒四肢關節酸痛,面色蒼白,氣冷息微,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滑,脈浮緊或脈遲等。
內寒症見:久病體虛者,懶言氣短,腹瀉,口淡無味,噁心,喜暖怕冷,喜熱飲等;寒症多屬機體熱能不足,可見衛氣閉固,津液不行,無汗發熱惡寒,拘急疼痛,頭疼身疼,舌絳心煩等;
內寒則寒從內生,直中臟腑,是機體臟腑陽氣不足(陽虛)引起的。若寒邪在表,見惡寒發熱,頭痛體疼,無汗,脈緊,叫寒客於人;若寒邪入絡,則筋骨疼痛;若寒邪侵襲腸胃,則腸鳴飧瀉,腹痛。
醫家李東垣說:內傷脾胃,乃傷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
醫家劉完素說:「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症瘕,透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肌,吐利腥穢,屈伸不利,厥逆禁固(指禁止堅固,而運動不利,)皆屬於寒。劉完素認為:「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
【3】濕邪化火:濕為長夏之氣,一種重濁陰邪。陰寒則凝滯,其性重濁粘滯難移,致病一時不易去除。濕邪易傷陽氣,能阻郁人體氣機流暢,使氣機不能正常運化。而見氣滯證。濕邪常與其它邪氣共同致病。若濕兼寒,為寒濕;兼風為風濕;兼熱為濕熱;兼暑則為暑濕。
醫家劉完素認為:「濕本土氣,火熱能生土濕」。說明濕是從熱化生的。他說:「濕病本不自生,因於火熱悱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復乾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如濕自外來,則肌表經絡之病為多,多因外傷露霧,或汗出粘衣,常水中作業,涉水淋雨,或居處卑濕而起。症見:鼻塞,面黃而喘,或寒熱自汗,肢體睏倦,或關節疼痛,肢節浮腫等。
如內濕多因飲酒,嚐茶成癖,或多食生冷瓜果,甜食之物,及脾陽失運,而濕自內生。濕在內,多引起贓腑疾病,或胸痞嘔惡,或腕腹痞脹,或黃疸瀉泄等;濕在下,則足跗浮腫,或淋濁帶下等。
濕阻病,重在分清寒熱,即為寒濕和濕熱兩種。
其共性:
腕悶,身重,納呆,苔膩,脈濡。
不同點:
寒濕證:身空而惡寒,腕腹痞悶,喜揉按,口淡無味或甜,便溏,舌苔白膩,脈濡緩;
濕熱證:身重而有熱,腕痞似痛,不喜揉按,口苦而粘膩,尿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濕不宜過發汗,發汗多耗傷津液。若熱重於濕,以清熱利小便為主;若濕熱兩盛,治宜清利濕熱。
醫家李東垣云:「陽氣升發,濕邪自能運化」。「 土旺則能勝濕,土氣堅凝,則水濕自澄。」
【4】 燥氣化火:燥為秋天主氣,其性乾燥,主要為內熱傷陰,熏灼津液肺陰,燥病症見:如咽喉乾燥,腫疼唇口發乾,口渴,鼻乾燥,眼睛干,澀痛,乾咳,痰不多,或痰中帶血,咳嗽吐紅,手足心熱,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皮膚乾燥,大便乾結,小便少,舌紅無津,舌苔薄黃等。
燥病分外燥內燥二種:
外燥是機體不適應外界環境(包括氣候溫度)燥熱而生病。外燥則皮膚皺揭,膚癢爪枯,口唇乾裂;內燥則內熱傷陰,灼傷肺金,津液不足,咽喉干疼咳嗽,或吐紅及黃熱痰等。
內燥病因,多由精血內耗,體內津液不足,過服溫燥之劑,或大病汗吐下太過,津液損耗所致。
燥又有溫燥涼燥之別:如深秋感病者,多為涼燥。
涼燥症見:頭微痛,惡寒,咳漱無汗,鼻塞等。
溫燥症見:秋時過熱,久晴無雨,感病者,多為溫燥,咳逆胸痛,痰中帶血及上氣鼻乾等。
燥在上,則鼻燥咽干口渴;燥在中,則煩渴消渴善肌;燥在下,則大便燥結難行。
其治法:潤燥者必以甘,甘以潤之;破結者必以苦,苦以泄之。上燥救津;中燥増液;下燥滋血。是為大法。
【5】暑邪化火:暑,夏季的主氣,暑為陽邪,暑邪純屬外因,而無內因。暑性炎熱升散,暑病特點:暑氣通於心,暑熱最易耗傷元氣,氣津兩傷,暑多挾濕。常見暑病有:傷暑,中暑,暑濕三項。暑病不只指熱病,範圍較廣:如頭痛身熱,口渴自汗,脈洪而虛,為暑熱本病;若盛暑時日,卒然昏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瀉或喘滿口渴,脈洪濡或滑而數,此為夏季中暑。用大劑六一散;若見面赤心中煩熱,大汗口渴不止,為暑邪化熱所致;若暑化為虐,則見寒熱往來,或但熱無寒;若夏月飲冷,陽氣為陰寒所迫,皮膚蒸熱惡寒,頭重或腹痛,嘔吐瀉泄,此為暑用中寒,也叫陰暑;若暑邪內犯腸道,則化為痢,症帶下赤白,里急後重,此為暑與濕合,叫暑濕;若伏天受暑,不即為病,秋後出現寒熱,類似虐疾,伴有腕悶口渴,午後較甚,入暮更劇,此為伏暑。
醫家王節齋說:「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即治暑病加濕的治療原則。
「古方選注」云:清暑在於消濕去熱。。。。
【6】火邪致病:如平時尿黃便秘,牙疼,目赤,口舌腫爛,都會脫口而出:有熱了,上火了。這裡所說的熱與火就是病態火,病態火有虛實之分。中醫所說火和熱,是指病狀而言,火與熱程度不同,熱輕火重,常相提並論。溫盛為熱,火由熱生,熱極化火,火熱之盛為毒。所謂解毒,即是解熱。火性炎熱,燔爍臟腑,消灼津液,為害甚烈。火包括了各種熱,發熱,內熱及由熱產生的神志疾患,昏悶,抽搐及瘡瘍等。
中醫陰陽學說認為 ,氣為陽,熱為陽,陽為氣,陽為熱,,熱盛為火,氣盛為火。醫家朱丹溪說:「氣有餘便是火,氣不足者是氣虛」。中醫認為,一切外感五氣之邪,風寒濕燥暑,在一定條件下,均能化火。即六淫之邪,也稱六氣,均是外因致病的病因,邪是致病原因的概稱。醫家劉完素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濕暑燥火」。並提出六氣都從火化的論點。
保健八句言:遇事心放寬。頭病治當先。生活要規律。飲食須清淡。四季防感冒。運動不可耽。六邪要去掉。煙酒拋一邊。(六邪也叫六淫,指風寒濕暑燥火。正常情況下叫六氣。)。
江天成寫於中國河南信陽 。 E-mail:x889912@sohu.com. 1402866422@qq.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