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戴一條手鐲?
朝隆合:玉器.收藏.藝術——植根文化生命力。
我們說,玉可碎,不可褻。佩玉的女子,纖纖弱質中有凜然風骨,溫柔婉約中有堅定的拒絕。
一絲一脈古典風情,如清純之水,緩緩柔軟了鋼鐵水泥城市裡的堅硬與冷漠。似乎,一隻玉鐲子天生就為懂它的美人而生,因為懂玉愛玉的女人本身就是優雅而精緻的,如同一本書,不言不語也內容豐饒,令人回味。
美人與鐲,古已有之。
手鐲可以說是是東方女人「玉情結」中的極致。自古以來關於玉鐲的傳說與典故就層出不窮,三國魏徐賢妃《賦得北方有佳人》詩中就有「腕搖金釧響,步搖玉環鳴」,成為傳誦經典。
魏晉詩人繁欽的《定情詩》中就寫到「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表明手鐲早在魏晉時期就成為了定情信物。而我們在文學作品或是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傳家之寶有很多也是玉鐲。
甚至在清朝末民國初,官宦大戶乃至民間富裕人家還有女兒出嫁不能沒有玉鐲,即「無鐲不成婚」的習俗。大戶人家都有母親傳給女兒的玉飾嫁妝套裝,其中就包括一隻彌足貴重的手鐲,即使普通人家沒有成套的玉嫁妝,若得一隻素麵玉鐲留給女兒,也是極好極富貴的。
玉鐲的價值?
玉器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叫做一鐲二牌三把件四掛件,這是玉器價值高低的一個排序。先不論這個排序是否應時下之況,但著實反應出玉鐲子在和田玉雕件中的重要位置。
玉鐲對於和田玉本身的工與料要求都很高,也就是說料子既要大,還要玉質好,沒有大毛病,工藝看似簡單,但實則難度大。比如一塊籽料,出毛病的幾率是很大的,選一塊沒有裂口、沒有水線、沒有僵石的料再進行雕琢,真的很難。通常一塊十幾公斤的料,切開後剝掉僵石,剝掉毛病,能做十幾個把件、幾十個掛件,卻做不出2隻手鐲,足見籽料手鐲是相當的廢料的,風險極大,所以籽料手鐲的價值一般都比較高。
玉鐲的挑選?
玉鐲看似簡潔,卻也複雜,有圓鐲、扁鐲、方鐲等,也有寬條、窄條、細條等之分,玉鐲選購,要觀察其器形是否勻稱,對稱性和比例是否合適自己的手腕大小。
常見的玉鐲款式有圓條手鐲、扁口手鐲與貴妃鐲。相比較而言,圓條手鐲的佩戴效果最優,價值也是最高的,在國內外著名的拍賣會上出現的基本都是這種類型;扁口手鐲的佩戴舒適性最優,最流行,市場上的手鐲大多屬此類型;貴妃鐲主要是製作成一些小圈口的,滿足手腕比較細的消費者,並且經濟實惠,尤其適合於年輕的時尚女士佩戴。
選了料子之後,選和田玉玉鐲的形狀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風格,氣質、身形、胖瘦、膚色等因素綜合考慮,唯其如此,才能選到美麗同樣也適合自己的手鐲。
玉鐲當傳家寶?
和田手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當做傳家寶物留給子孫後輩。但是要成為傳家寶,「傳」、「家」、「寶」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少。「傳」指傳遞、接續,經過時光的打磨和浸泡,才能歷久彌珍;「家」指作為一個家族的感情寄託;「寶」指價值,重要的時候拿出來都不會掉價。
綜合來看,一隻收藏級籽料手鐲可以同時具備以上條件。
千百年後,當生命一一消逝,籽料手鐲作為寶器充當著歷史容皿,靜靜訴說著榮辱興衰,從它身上能讀懂家族的春夏秋冬。傳家寶傳的不僅僅是價值,還有它所包含的文化內涵與家族宗脈,手鐲不會說話,但它把你想要囑咐表達的都會留給下一代。一隻傳家寶這樣代代傳下去,世世連鐲,世世連心,將血濃於水的親情化作佩戴多年的玉鐲之上,情至深處,只能以玉鐲世代傳載,生生不息。
推薦閱讀:
※120萬的開窗料,切出3支冰玻種手鐲,從原石到成品全過程!
※大場面!1000萬翡翠原石開料加工,一個手鐲就頂一套房!
※手鐲斷了扔掉,竟然扔了一套別墅!
※1.8萬都沒人要的開窗料,卻被他切出6支冰種手鐲,誰還能淡定?
TAG:手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