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佛教外交」淵源流長
1300多年前,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取經,開啟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2015年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就職後首次訪華,第一站即抵達西安,並在大慈恩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起登上紀念玄奘西行的大雁塔。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家鄉。2014年9月習近平訪問印度時,莫迪邀請習近平到他的家鄉古吉拉特邦訪問。當時習近平就向莫迪發出邀請到他的家鄉西安看看。西安也是當年玄奘藏經譯經的地方,見證了中印兩國的歷史淵源。
在般若堂,印度總理莫迪欣然提筆,題詞留念。並向大慈恩寺贈送了一株菩提樹苗,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師代表寺院接受,並回贈印方一尊玄奘法師銅像。(中新社西安5月14日電)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就是到古吉拉特邦取經,並把佛經帶回中國,在長安傳經。聞名遐邇的大雁塔,珍藏著玄奘法師從天竺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和舍利子。
中國唐代玄奘西行取經,歷盡磨難,體現的是中國人學習域外文化的堅韌精神。根據他的故事演繹的神話小說《西遊記》,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根據中華文化發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而且使佛教從中國傳播到了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2000多年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先後傳入中國,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帶動了世界變革,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的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明朝小說家吳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經為原型創作了家喻戶曉的《西遊記》。其實歷史上的高僧玄奘西捨身求法的真實事迹和小說中的描述相差極大,玄奘是一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佛教高僧大德、學者、翻譯家、旅行家、文化交流的使者。高僧玄奘翻譯佛經的貢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安也是中印友好源遠流長的例證,一代高僧玄奘開創了中國的佛國外交,在他西行求法的路途上,已經有天竺各國以佛經為紐帶,展開對大唐友好往來,在高僧玄奘回國以後,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虔誠信眾陸續到中國大唐求法,從高僧玄奘這裡找到佛學源頭,形成與各國的友好往來,應該說,是一個佛國無限增大了大唐的外交領域。
據史料記載:貞觀初年,一代高僧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佛教聖地天竺,求取佛經。到達天竺後,玄奘用大約十七年的時間研習佛法。玄奘從天竺帶回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專心翻譯佛經,他還把《老子》翻譯成梵文,介紹到天竺。玄奘及其弟子還根據旅途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印度著名歷史學家阿里教授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從《西遊記》回到《大唐西域記》,從神話唐僧回到真實玄奘……
公元600年,隋帝國創建二十年,玄奘出生在都城長安城以東洛陽偃師陳家村一個普通官員家庭。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儒學熏陶。十歲那年,玄奘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玄奘從此踏入佛門。公元612年,隋帝國選拔僧人,玄奘以獨一無二的聰慧被主考官破格剃度。在濃厚的佛學氛圍中,玄奘在短短五六年的時間裡就名傳洛陽城。
公元618年,隋帝國滅亡,大唐初建,痴迷於佛法的玄奘開始長達七年的遊學生涯,試圖讀懂佛法,搞清楚凡人通過修行能不能成佛。一個偶然的機會,玄奘遇到一個印度僧人,得知印度那爛陀有研究佛法的最高學府,那裡有一個名叫戒賢的高僧,他通曉一切佛法。黑暗中突然閃現一道亮光,玄奘決定去那個叫那爛陀的地方。
公元627年秋天,27歲的玄奘混在難民中離開長安城,沿著古絲綢之路一路向西,開始長路漫漫前途未卜的西行求法之路。玄奘走涼州、進瓜州、出伊吾、過高昌、別焉耆、離龜茲、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大草原……承受著惡劣大自然的考驗,挑戰人類生存的極限,於公元628年秋天,來到佛教最著名的聖地犍陀羅。
公元631年秋,32歲的玄奘來到那爛陀,受到印度佛法大師的接見和佛教界的盛大歡迎。公元636年,玄奘離開那爛陀,開始在印度遊歷。公元640年,玄奘回到那爛陀,在一片歡呼聲中,毫不自我滿足,毫不貪圖名位和富貴,攜帶大量文化財富,次年毅然回歸祖國,於公元645年春回到長安城。從公元645年開始,高僧玄奘歷經十幾年時間翻譯佛經,於公元664年正月完成龐大的大般著經。公元664年2月5日夜,一代宗師玄奘安詳圓寂,留給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和永不放棄的民族精神。
高僧玄奘曾立下誓言,寧可西去一步死,不可東退半步生。高僧玄奘西行捨身求法不是最早的一個,卻是成就最大的一個,他一人孤征,冒險犯難,百折不回,征途中,四夜五日無一滴水入口,昏迷中還要頑強爬行……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拿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高僧玄奘西行歷經艱險,遠赴天竺,求取真經,弘揚佛法,功德無量,是中國佛教史上繼往開來的人物。若說捨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高僧玄奘在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樣精神的高僧玄奘就是「中國的脊樑」。
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十幾年,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闖過沙漠風暴的惡劣,越過雪山冰河,衝過暴風雪,可他有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冒著生命危險,捨身求法。一切源於他心中堅定的信仰,與一生的追求——對佛法的弘揚。他從天竺帶回大量的佛經,這些真經是佛家教義的種子,弘揚佛法功德圓滿,在中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高僧玄奘西行所帶回的「烈士池」與「大象報恩」兩個西域傳說在中國本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縱觀「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之所以大唐帝國繁榮的經濟,強盛的國勢,對很多國家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出現了開放與交流的盛況。就是因為大唐帝國又以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兼容並蓄外來文化的精華,高僧玄奘西行取經回國,開創了佛教興盛時期,弘法利生,端正人心,「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使大唐文明更加輝煌。
「襲燈基師,梵音演後,百部疏成獅子吼;執矩奘公,貝葉傳來,三千眾鳴頻伽聲」,這是西安大慈恩寺大殿對聯。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只有開放與交流,才會發展與進步。心有多大,福有多大;量大福大,福大國大。如果要想呈現一個盛世和諧的美好時代,就應當像高僧玄奘大師那樣,一位捨身求法的人、一位捨己為人的人、一位捨身取義的人……(文/宋丞策)
推薦閱讀:
※正群法師:如何圓滿完善人格 於世間持守五戒
※吉藏法師:中觀論疏卷第二
※凈空法師:現在的「皈依」都「皈依人」,不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凈土宗弘願念佛是【頓教】法門!|慧本法師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 第十三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