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揭秘揚州中醫八大門派 傳承方式罕見

繪圖沈江江

  昨天,在揚州中醫流派研究會成立大會的名中醫論壇上,國醫大師、中醫體質學、中醫男科學創建人王琦教授揭秘了揚州悠久輝煌的醫史,著名的醫家,中醫的傳承模式,及「八大門派」和各科的醫學成就。

  1

  揚州中醫歷史悠久

  數部中醫專著勇奪「第一」

  「揚州地區有著悠久的中醫藥發展史,出現了不起的人物。」王琦說,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在《三國志·華佗傳》中,記載華佗曾經為廣陵太守陳登診治疾病。漢代廣陵郡的吳普,曾經跟隨華佗學醫,著有《吳普本草》。

  隋唐時期,揚州中醫學技術日趨發達。著名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將律宗、中藥帶到日本,為中醫藥的國際交流作出貢獻。

  宋元時期,揚州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醫家,為後人留下了很多重要著述。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陳直、許叔微、滑壽。

  明清時期,揚州出現了顧世澄、吳尚先、葉霖等著名醫家。顧世澄曾在揚州業醫,尤以瘍科著稱,著有《瘍醫大全》一書。清代江蘇揚州人葉霖常以西醫之說解釋中醫之理,所著有《難經正義》、《脈說》、《痧疹輯要》等。

  近現代時期,揚州湧現了趙海仙(著有《壽石軒醫案》)等名醫名家。

  歷史上,揚州中醫數部中醫專著勇奪「第一」:如中國第一部養生專著——陳直《養老奉親書》;中國第一本醫案著作——許叔微《傷寒九十論》;中國第一部外治專著——吳師機《理瀹駢文》;中國第一部醫史著作——陳邦賢《中國醫學史》等。

  2

  揚州中醫「八大門派」

  傳承方式全國罕見

  近現代,揚州醫學也有一定的發展,湧現了一批名醫名家,並形成各自的醫派。王琦介紹,淮揚醫派在漫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父子相傳,師徒相授,保持著嚴密而有序的傳承模式。特別是在近代,凡是師承之弟子一般均須有特定的醫名,名中的最後一個字是固定的,且一般以醫名行世。「改易醫名且以其行世的門派傳承方式,作為淮揚醫派的一大特色,在全國都是極其罕見的。」

  揚州中醫八大門派有經方「臣」字門、推拿「山」字門、內科「然」字門、喉科「庭」字門、傷科「春」字門、兒科「謙」字門、婦科「曾」字門、外科「年」字門。

  為講析各門派的傳承關係,王琦還例舉了各門派的特色和成就。

  內科「然」字門。「然」字門以時方為主,任家世代行醫,代表人物任若然、任繼然。另外,任氏第十代傳人任述然(步青)是「然」字門的傑出代表之一,在「然」字門的基礎上獨辟「青」字門,凡醫名帶「青」字的如孫干青、王一青等均出其門下。

  推拿「山」字門。「山」字門開創於丁富山,形成於丁鳳山,以「一指禪」推拿手法為主。丁氏傳人更是將此技藝在上海發揚光大,成為現代推拿界的領軍人物。「山」字門傳人有王松山、丁海山、丁鶴山、丁樹山、丁鳴山,他們均善推拿而名噪江浙。

  喉科「庭」字門。創始人為耿樹初,原籍山東東阿,後流寓揚州。形成「庭」字門,始於耿氏第五代耿耀庭。耿耀庭承家傳,精喉醫。因師從浙江蘭溪遷來揚州的喉科名醫姜步庭、姜蔭庭,遂以耀庭為醫名。「庭」字門的代表人物為耿鑒庭。

  3

  推出各自的理論

  將溫病學等上升為學說

  揚州前輩醫家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相繼推出各自的理論,甚至上升為學說,為中醫理論的發展與完善作出了巨大貢獻。

  滑壽提出了「十四經理論」,在其《十四經發揮》中按照十二經的流注順序依次論述各經穴歌訣、相應臟腑機能以及經穴部位和經脈主病等。

  生於1861年的泰興籍醫家楊如侯主張中西互參。著有《醫學新論》、《靈素生理新論》、《靈素氣化新論》等。

  「江」字門傳人孟澍江整理出現代溫病學體系。「他的著作至今仍是各版《溫病學》教材的藍本。」

  醫家梅健寒雖是泰州興化人,王琦也將其歸於揚州醫家行列。他說:「梅先生曾參與編撰第一版高等中醫藥校《針灸學》教材,總結了十四經腧穴的主治綱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經穴處方規律和腧穴主治規律。」

  劉弼臣在家傳兒科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精闢地提出小兒「少陽學說」。(湯紅芳 張慶萍)


推薦閱讀:

中醫經典預測瘟疫靠譜嗎
中醫脈診入門
中醫思維| 開、合、樞,六經以陽氣為用(六經開合樞解)
中醫老人養生(4)
【中華中醫中藥貼臍療法】精選(14)——腹 痛

TAG:揚州 | 中醫 | 傳承 | 方式 | 大師 | 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