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致癌迷思,已被破解?

2010年7月的統計數據表明,全球68億人口中手機用戶已達50億。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如此多的人隨身攜帶一個無線電發射裝置四處走動,時不時就緊貼頭部打電話,甚至睡覺也放在枕邊。這個無處不在的無線電裝置,究竟是不是安全的?自相矛盾的研究199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位年輕人大衛·雷納德一紙訴狀將手機生產商NEC和運營商GTEMobilnet告上了法庭,聲稱手機輻射導致了或者至少是加速了其妻子大腦腫瘤的病變,並據此要求侵權賠償。他說,妻子腦內腫瘤的形狀和手機天線一模一樣。他妻子蘇珊·雷納德於1989年被診斷出惡性星形細胞瘤——美國每年大約有6000人患此病。蘇珊腦中的腫瘤呈帶狀,從中腦偏向後腦。雷納德說,蘇珊打電話時通常以同樣的角度將手機放在耳邊。1992年,不到34歲的蘇珊去世,大衛狀告NEC,成為美國第一樁將手機輻射和腦癌聯繫在一起的索賠案件。從此以後,每隔兩三年,手機是否致癌這個話題就會被揪出來爭論一番。今年5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宣布了一條爆炸性新聞。此機構在法國里昂發表聲明稱,使用手機可能致癌,並將手機、殺蟲劑DDT、汽車尾氣和咖啡歸為同一類別。國際腫瘤研究機構將致癌物按照危險程度分為四個等級,依次為人體致癌物、可能致癌物、致癌作用尚不明確物質、對人體基本無致癌作用物質。第一類物質有107種,比如煙草、砷、鐳、鈈等。第二類中又分為致癌可能性較大物質2A類和致癌可能性較小物質2B類。2A類包括柴油機廢氣、某些殺蟲劑以及因為晝夜換班導致的神經紊亂等,手機射頻電磁場則屬2B類物質,同屬該類的還有鉛、亞洲泡菜、咖啡、某些食用色素以及消防員或乾洗店員的工作環境等。事實上,自大衛告狀事件之後,人們對這個問題就備加關注。1996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了國際電磁場計劃,從事電磁環境對健康影響的評價,這項計劃集中世界上各類研究機構的資源進行科學研究,以提出頻率在0~300吉赫(GHz)範圍內的電磁場對健康潛在影響的評估意見。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研究結果五花八門,也沒找到確鑿的證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10年協調了一個叫做Interphone的大型研究,主要由歐盟和手機公司資助。這個項目之前用10年時間招募了13個國家的參與者,包括5117位腦癌患者和5634位非腦癌患者,對比他們過去的手機使用情況,發現是否和癌症有關。Interphone研究帶來了一項意想不到的結果,引出了更加困惑的問題。總的來說,這項研究沒有發現確鑿證據證明腦部腫瘤和手機之間存在關係。但是,他們發現經常使用手機的人患腦癌的風險呈明顯下降趨勢。換句話說,經常使用手機似乎可以減少患腦瘤的風險,這聽起來沒什麼道理。他們又發現,使用手機時間長的人似乎增加了一種特殊腦瘤發病的風險。這無疑是互相矛盾的:正常頻率使用手機可降低癌症發生率,但是使用過多又會增加癌症發生率?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問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生物工程學家肯尼思·福斯特(KennethFoster)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些流行病學調查有缺陷,有些設計並不完善,特別是對使用時間的評估沒有正確的標準。Interphone研究要求參與者回憶他們過去幾年甚至幾十年來的手機使用程度。我們現在也知道,記憶是相當靠不住的,病人對過去的回憶充滿了感情色彩而且很容易有偏向性,一些腦癌患者回憶出了與實際不符的高手機使用率,其他人又回憶出了與實際不符的低使用率。在一項Interphone的附屬研究中,研究者們在手機中嵌入了特殊軟體來追蹤手機的使用量,結果和軟體日誌相比,人們「回憶」的手機使用量有很大的隨機性的出入:有的用戶少報了,有的則高估了。但是5月24~31日在法國里昂,來自14個國家的31名科學家團隊經過激烈的討論,仍然將射頻電磁場視為人類的可能致癌物。手機輻射致癌研究項目負責人巴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將手機輻射致癌性定義為2類B組,意思就是說,我們認為手機輻射可能和手機使用者得癌症有因果關係。」不過,世界衛生組織也特彆強調,其研究結論「僅限於膠質瘤和聽覺神經瘤,對其他腫瘤則沒有獲取充足的證據」。對於「連續10年以上、每天使用手機打電話30分鐘以上」的「重量級」用戶,患上這兩類腫瘤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40%。難以確定的關係癌症和大多數其他疾病一樣,本身非常複雜,很難說和某個因素有關。《萬病之王:為癌症作傳》(EmperorofAllMaladies:ABiographyofCancer)一書的作者,哥倫比亞大學腫瘤內科醫學助理教授希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Mukherjee)認為:「危險因素和腫瘤癥狀會在三種情況下相互關聯。」第一種情況可以說是最簡單的,當罕見腫瘤出現在罕見環境中,危險因素和腫瘤癥狀之間的關聯顯而易見。比如1775年倫敦外科醫生珀西瓦爾·波特爵士發現,陰囊癌的發生率在煙囪清潔工群體中要比在普通人口中高得多。這一不常見的惡性腫瘤和不常見職業之間的關聯十分令人震驚,波特甚至不需要進行數據分析就能確認這種相關性的存在,這是人類發現的首個致癌因子。第二種情況是常見腫瘤出現在常見環境中。這兩者中的關聯性並不突出,令統計學也無能為力,最著名的例子當屬吸煙和肺癌之間的關係。上世紀30年代中期,吸煙成了普遍現象,而肺癌也變得更為常見,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在統計學上幾乎無法確切判斷,研究者想弄明白兩種現象的交會究竟是因果關係還是偶然情況。直到1950年,英國的流行病學家多爾和希爾,以及美國的流行病學家格雷厄姆和溫德爾才做出令人信服的流行病學證據,證明了吸煙和肺癌風險之間強烈的關聯。但是之後,在確鑿證據下既得利益驅動的煙草說客和一些研究人員依然不相信這一點,他們說關聯不一定就意味著或證明因果關係。第三種情況最為複雜,也最容易引起公眾爭議,那就是罕見腫瘤出現在常見環境中。得了星形細胞瘤的蘇珊肯定問過自己「為什麼是我」,沒有人告訴她為什麼她會得這種病,但是一旦出現可能的因素,她便會深信不疑。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苗是否引發孤獨症,全世界的兒童基本都注射疫苗,但是孤獨症患兒相對較為罕見,家長們並不知道為什麼,當有人提出疫苗造成孤獨症的時候,家長會聯想到曾經給孩子種植過疫苗,隨後恐慌像雪崩一樣爆發。疫苗和孤獨症之間的聯繫在很長時間內懸而不決,就像我們看過的視覺遊戲,有人覺得它是一種圖,有人卻覺得是另外一種。經過數年小心謹慎的試驗,人們才最終推翻疫苗和孤獨症之間的關聯,最早提出這一說法的人也被吊銷了行醫執照,但一些自閉症兒童父母成了他的擁躉。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相信這一點,全球的疫苗接種率在局部地區仍然會出現人為降低的情況。所以,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確定一種因素是否致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那麼從細胞角度來研究呢?事實上,鑒定一種物質是否是致癌因子,最精細,也可以說最靈敏的方法,是研究物質對細胞的影響。正常的細胞通過分裂生長,在此過程中基因會進行嚴格控制以防出錯,其中一部分基因會加速細胞生長,另外一部分基因會減緩或者停止細胞生長。如果這些相關的基因出問題,一路大踩油門不剎車,細胞無法停止分裂,癌症就產生了。所謂的致癌物質,就是會誘使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細胞無序分裂產生癌症。基於細胞和基因的研究在全球實驗室里也進行了不少,但得到的也是互相矛盾的結果。2005年發表的一篇綜述性文章回顧了50多個在動物和細菌細胞上進行的手機輻射與DNA破壞的相關性實驗,發現超過2/3的實驗結論否定了兩者之間的聯繫,手機輻射並不能對DNA結構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希達塔認為,有些致癌物質並不會對DNA造成直接破壞,比如有些環境激素就會刺激乳腺細胞的生長,最終導致乳腺癌,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破壞DNA;還有一些致癌物會引發炎症,給惡性腫瘤細胞提供生長和繁殖的環境;此外,還有一些我們認知之外的物質,我們還不知道通過何種方式才能發現它能致癌。希達塔說:「找到一個致癌物質不像解答數學公式,用單一的方程式和方法就可以完成。它更像破解一個古老的偵探案例,要將很多獨立的線索聚合在一起,然後找出所有證據共同指向的一個罪魁禍首。為了確定一個真正致癌的物質,需要具備嚴謹的態度,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大量的時間,最後提供充足的證據,才能了解哪些物質會哪些物質不會誘發癌症。」如此看來,關於手機是否致癌這個問題,在未來仍會隔兩年就會被揪出來討論一番,直至最終塵埃落定。作者:曹玲
推薦閱讀:

對生死之謎破解歷程的反思
破解宋英成之【克夫的女命】四
2招破解女生的廢物測試,讓她分分鐘想要你
破解「真命天女症」-
破解十大類方劑產生的基礎

TAG:手機 | 致癌 | 破解 | 迷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