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策略全解讀(行動篇)下

北風往複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快樂車生活】提醒您,不日冬將初立,宜進補,忌生冷,注意保暖多調養,冬日降雪路滑,更要注意出行安全!

上期介紹了【觀察-判斷-行動】的安全駕駛策略中的「判斷」及「行動」的上半部分,本期將繼續解讀「行動」的下半部分:調整空間和溝通傳意。

行動

A:調整空間

眾所周知,與前車相距過近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跟隨過緊就會使視線被前車阻擋,若前車突然急剎,更是來不及減速停車,增加了追尾的危險。所以,日常行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保持車距。

1、車前距離:兩秒守則

行車過程中應與前車保持最少兩秒的距離,也就是在理想的天氣和道路狀態下所需的停車時間。在高速公路上、尾隨大貨車這類阻擋視線的車輛或摩托車/電動車這類可以迅速停車的車輛時,與前車最少應保持三秒的距離,若行駛在高低不平或濕滑的路面上,則最少應預留四秒。

估測三秒距離的方法

(1). 在前方找一個靜止物體(如道路標誌牌)作為參照物。

(2). 前車經過該參照物的時候開始讀秒,共讀三秒。

(3). 若剛好在第三秒時到達該參照物,與前車的距離即為三秒。

同時,剎車並不是踩下制動踏板那麼簡單,在踩下踏板(行動)前,駕駛者至少需要四分之三秒來觀察並對目前狀況進行判斷,並用另外四分之三秒作出行動,然後車輛才能開始減速準備停下,因此預留足夠的停車距離是十分必要的。

2、車後距離

在把握與後車的距離時,駕駛人少了很多主動權,但即便如此,仍然可以稍微減速,一則可以拉開與前車的距離,預留空間,二則可以壓低後車車速,減少碰撞風險;如果後車實在跟得太緊,也可選擇變線行駛,將後車讓過後再回到原線。

選擇行車線位置

(1) 在有兩條行車線的道路上,選擇較為貼近中間線的位置,以保其他車輛不會進入本車的行駛空間。

(2) 駕駛過程中盡量避開路旁的潛在危險,如停泊在路邊的車輛有可能突然打開車門。

(3) 一般情況下,盡量保持車輛處於車道中間。

(4) 避免在其他車輛的盲區中行駛。

(5) 在有多條行車線的道路中,右線通常是最安全的,既與迎面而來的車輛相隔最遠,也少有車輛會緊隨其後。不過在多條行車線道路中行駛時,要注意給自己留下「逃離險境」的空間,以保前方發生事故的時候可以從另一條行車線駛離事故現場避險。

B:溝通傳意

要和其他人安全地共用道路,就要認識並有效利用溝通技巧,及時、清晰地與道路共用者進行溝通。

1、使用車燈信號

車燈是最基本的溝通方式,轉彎、變線、駛出或駛向路旁時,都要提前打燈提示旁人。使用車燈信號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 要及時:要提前打燈示警,給其他道路使用者預留足夠的反應時間。

(2) 要明確清晰:打燈雖需提前,但不要提前太多,應在靠近變化點時再打燈,以防誤導他人。

(3) 信號要與意向一致:避免出現左行亮右燈之類的情況,並確認完成轉彎等動作後信號燈已熄滅。

2、眼神接觸及身體語言

通常用於機動車駕駛者與行人、摩托車駕駛者等道路共用者溝通的時候,以眼神或手勢告知對方可以前進或表示為其讓路。

3. 車輛語言及鳴笛

除明確信號外,駕駛者還要小心觀察「車輛語言」,以了解其意圖。例如,一輛車在行車線逐漸移向一邊,表示該車將會變線或轉彎;若見到停泊在路旁的車輛車輪扭出,則該車準備從路旁駛出。同時,也可以通過鳴笛來提醒其他駕駛者注意潛在的危險,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觀察-判斷-行動】策略至此解讀完畢,【快樂車生活】希望您能夠從中受益,安全出行每一天!


推薦閱讀:

倒車有風險,R檔需謹慎
爭搶自動駕駛高地,ADAS和數字座艙的融合打前站
你不知道的汽車冷門知識
剎車異響什麼原因?這些異響就應該這樣解決!
☆汽車駕駛實用技術大全☆

TAG:駕駛 | 策略 | 行動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