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界重大節日—恭祝太上老君聖誕 ,諸宮觀都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
太上老君聖誕農曆二月十五——道教界重大節日
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道德天尊。稱道祖、太上道祖、開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師寶天尊。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老君爺也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老子就是老君爺的第十八世化身。度人無數,為三教之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農曆二月十五就是太上老君聖誕。
供奉太上老君的可求什麼?1、太上老君除為道教教主,本教的祖師外,還是不少行業的祖師,這個祖師是指行業的創始者和守護神。鐵匠、補鍋匠、礦山作業、窯匠、金銀業銅匠、銀匠與冶鑄業都尊太上老君為祖師。歷史上,各種煤礦、金銀銅鐵礦作業者,都要供奉太上老君。在行業供奉中,太上老君是保護安全的守護神、是作業順利的祈福神、是礦源不斷的創造神、是行業興旺的招財神。
2、太上老君是老子的神化,老子是長壽之人,提倡修身長生,得道成仙,在《西遊記》里,老君爐煉長生不老葯,太上老君的葫蘆為裝長生不老葯的葫蘆。民間供奉太上老君,寓意遠離疾病,身體健康,延命長壽,修道成仙。
3、太上老君講究順應自然,合乎天道,清凈無為,修養身心,反對刀兵,主張和平。民間供奉太上老君,寓意要加強修養,順應自然發展,為人處世與天地合德,反對暴力和戰爭,祈求平安人生。
4、太上老君又名道德天君,最講究為人處世的道德,供奉太上老君寓意要明道德,作有德之人,反對奸佞無恥之徒。
5、太上老君形象睿智慈祥。滿面笑容,手持拂塵,白須飄飄,充滿與人為善的特色。民間供奉太上老君,寓意要在處世中,和睦相鄰,與世無爭,營造團結友善的和諧社會氛圍。
6、太上老君騎青牛出關是其最為廣泛的流傳故事,老君的神牛,是小農經濟的主要生產力和家庭財富。牛又是勤勞奉獻的象徵,故供奉太上老君,尤其是懸掛老子出關圖,寓意要勤勞致富,努力工作,勤儉持家,多做奉獻。
7、又青牛有化煞作用,老君的供奉可化解家庭的各種凶神惡煞,保佑家庭平安吉祥。
供奉太上老君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道教而言,太上老君的地位,可能只有一統天地人三界的玉皇大帝可以比擬外,其他一齊眾神,都尊敬太上老君。
2、凡修道術,包括道家、奇門、星相、術數、占卜卦理、神仙之術、外丹內丹之術,供奉太上老君,皆可使修鍊時更加順利。
3、供奉太上老君亦可一同供奉關帝、呂祖、八仙或黃大仙等,但應以太上老君居中,其他一切眾神,皆為太上老君守護神。
4、道家講清虛無為,雖然不避肉食,但亦應以素食供奉較為妥當。
太上老君奉祀活動道教宮觀中的三清殿,都有太上老君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須白髮老翁,手執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均設有太上老君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之右側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誕日為農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教祖,是日大多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
太上老君後世紀念老君殿
太上老君既然是道教尊神,肯定受到道家的崇奉,與此同時也得到中國民間的供奉,老子生於公元前1301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則是太上老君的誕辰,許多道家學者都來到河南鹿邑縣東關的太上老君台來朝拜。
驪山老君殿道教宮觀。在陝西省臨潼縣城南的驪山西綉嶺第三峰上。原為唐代華清宮之長生殿所在地,相傳唐玄宗曾兩次在此遇見太上老君降臨,故稱之為「降聖閣」、「朝元閣」。後殿內供奉太上老君,故名老君殿,昔時殿內所奉太上老君白玉雕像,造型細膩,刀法簡練,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為唐代西域著名雕塑家元兄迦之作,今珍藏於陝西省博物館內,殿內現供太上老君塑像,為近代所塑立。殿內窗明几淨,環境清幽,殿外景色秀美,風光迷人。為陝西省重點道教開放宮觀。
巍寶山老君殿道教廟宇。在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巍寶山前山。又名清微觀、清霞觀。相傳其址為太上老君點化南詔王細奴邏之地,創建年代不詳,初為南詔祭祀太上老君之所,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湖北武當山全真道士沈妙章建此大殿,殿內原供太上老君銅鑄像,現改為泥塑像,白鬢鬍鬚,神態自若,右手握羽毛扇,左陪祀郭天師,右陪祀張天師,上懸「大赤天宮」、「青霞再現」二匾額;殿左右房舍為道士食宿之所,左側舍額懸「片石含青」匾,內藏《青霞觀山場地界碑記》石碑一通,殿後有「老君打坐石」等名勝。
恭賀太清仙境道德天尊降誕之辰,我等弟子恭誦《太清寶誥》祈願老君再降、廣度沉淪:
《太清寶誥》至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農曆二月十五玄元降聖節
大唐開元三年,玄宗皇帝親自下詔,定二月十五為玄元節,規定為法定節日,全國休假三日以襄慶祝。從此老君的誕辰便由天子主持慶賀,而普天之下的道院宮觀都在這一天遙相呼應,共襄盛舉。玄宗皇帝為慶賀老君聖誕還特作《玄元皇帝贊》一首:
爰有上德,生而長年。
白髮垂相,紫氣浮天。
含光默默,永劫綿綿。
萬教之祖,號曰玄元。
東訓尼父,西化金仙。
百王取法,累聖攸傳。
函谷關右,經留五千。
道非常道,玄之又玄。
大唐開成五年(840)武宗皇帝下敕旨,改老君聖誕日為降聖節,並全國放假三日。而後的宋元明清各朝,都因循唐代制度,在二月十五這一天以傳統的周禮雅樂為老君舉行盛大的醮獻禮,各地的大道觀則在這幾天舉行修齋行道的祈福道場,並逐漸發展出熱鬧的廟會,這與游春活動結合在一起,又被稱之為花朝節。
對於我們奉道之士而言,降聖節不僅是一個慶祝道祖聖壽的喜慶節日,更是我們研學老君教旨,誠心謝罪,自清自靜,以求能夠返本還源,最終與老君融合一體的神聖時刻。憑藉這一時刻,一個新的「我」也誕生了。
大道顯化的太上老君
在道教信仰中,老君即大道。大道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然而大道之氣凝結在了一起,就有了人格化的老君。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老君是大道顯化而成的身體。
一、老君創造了天地。在天地之初,老君居住於空洞之中,他以無心無欲運行著陰陽二氣,天地因此被分開,日月也開始運行,人類、萬物便在大道的滋養下逐步生成,這一切都是老君自然而然地神功。
二、老君是人類的啟蒙者。從伏羲、女媧的年代開始,老君就多次下降人間,變化成睿智的賢者,為菇毛飲血的先民帶來了耕種、烹煮、嫁娶等啟蒙的教化,我們也可以說,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諸先賢,都是稟賦了大道之氣應化而生的。
三、老君是人類的救度者。人類世界日漸發展,虛偽、巧詐日益呈現,淳樸的民風日漸澆離,老君因此授予人類重返大道的智慧與妙法。甲申洪災之後,老君重開太平之世,那些生時能夠踐行老君教導的生命這時能夠超越生死,成為太平之世的種民,並最終與道合真,永世長生。
太上老君降聖人間有什麼玄義?
老君以慈為懷,憐憫下方生民日漸迷失真道,所以從他自己的大道本體之中降下真氣,托胎於母親玄妙玉女體內九九八十一年,在殷王武丁的時候誕生於李樹之下。
1、老君即是大道,天地日月的創造者,卻降聖為凡,甘為胎嬰八十一年,他是以此踐習著嬰兒守柔弱的妙法。
2、老君即是大道,卻降聖為凡,以白髮的老相來開始新的生命,這實際寓意著以終結來返歸開始。因為人類都以開始而後終結,老君卻以終結作為開端,是修道者返老還嬰之相。
3、老君即是大道,無始無終,卻降聖為凡,以胎嬰來誕生,是要成為一個有始有生、有血有肉的人,以此來展開他對人的教化與救度。
4、老君即是大道,卻降聖為凡,以凡軀歷人生之苦,體人間之冷暖,察人世之真偽,並人言流傳《道德經》,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宏偉之篇,並最終以凡軀圓滿了道行,返還道境。
5、老君的降聖為凡,是以有為的方法,向人類傳遞他的無為之法,這種自高返低,從有入無的方式,也正是大道救度人類的慈悲之所至。
無為父、萬物母,太上老君的根由
「太上老君」四字,具有極深的勝義。太者,言空間之最大;上者,言高下之最上;老者,言時間之最久;君者,言世間之最貴,所以「太上老君」四字包含至大、至高、至久、至貴,老君是道的根本化身,人們用「太上老君」透過有形的文字,來讚美不可說的「道」的化身。
老君生於無始,起於無因,為萬道之先,元氣之祖也。無光無象、無音無聲、無色無緒,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大道之身,即太上老君也。
老君在天為萬天之主,在聖為萬聖之君,在仙為萬仙之總,在真為萬真之先,在星為天皇大帝,在教為太上老君。道經上說道君垂跡有一千二百號,或顯一百八十名,或號「無為父」,或號「萬物母」,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
浩浩蕩蕩,不可名也,但後人為了讚頌老君的功德,以十個名號來尊稱老君,統稱為「老君十號」:一號無名君,二號無上元老,三號太上老君,四號高上老子,五號天皇大帝,六號玄中大法師,七號有古先生,八號金闕帝君,九號太上高皇,十號虛無大真人。
杳冥無蹤的身相
道不可見、不可聞,但為了垂示理教,則能於寂然不動之中,使未見之人親見道體,是未聞之者親聞大道。於是產生真身、法身兩種法相,所謂的「真身」即前面談及的「道體」,經中所謂「猶如虛空,圓滿清靜,不生不滅。」;而「法身」則是「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三界特尊」的有形之象。
老君法身是在太空之中,結炁凝真,勉強顯示一個能令人類瞻仰的莊嚴身相。其體大無邊,相好具備,上無所攀,下無所躡。在雲華之上,身如金色,面放五色之光,自然化出神王、力士,青龍白獸,麒麟獅子,列於前後。或作千葉蓮華,光明如日,頭建七耀雲霞之冠,身披九色離羅之帔,項負圓光,手執五明,或乘八景玉輿,駕五色神龍,建流霄丹節,後擁九光鶴蓋。來則無影,去無所蹤,悟者此心通達,迷者永劫沉淪。欲識道之真身,不出於此。
「歷劫稟形,隨方演化」的太上老君
根本的「太上老君」是不隨時空改變的至真大道,即《靈寶經》所謂「上無復祖,唯道為身」的「道之真身」,但為了度化世間眾生,老君分化出「微妙具足」的法身來凡間開度世人。按照《珠韜玉札》的記載老君降跡行教分千二百號,百八十名。
自三皇五帝時,人心逐漸澆漓,於是老君更名換姓、匡扶世教。在伏羲時,人心變異、法度不興,老君化號郁華子,教以畫八卦、造書契,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是為文教之始也。
神農時,人類尚處於茹毛飲血之時,老君化號大成子教以化生之道。教人播百穀以代獵殺,和百葯以救百病,止殺禽獸,區分類聚。長善遏惡,以全其生。不食血肉,故無業累,垂示好生之道。
祝融時,人多食生肉,還不知以火烹煮,所以多聲疾苦。於是老君化號廣壽子, 教以安神之道。教人鑽木出火,用黏土陶鑄為器,再以火烹飪,保人壽命。
軒轅時,老君化身為廣成子。《南華經》云: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聽聞崆峒山有廣成子精於修道,於是起身前往請教。廣成子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於周朝受「柱下史」一職,類似現代的國家博物館館長。周幽王時,涇渭地區大地震動,老君知周朝將亂,於是駕著青牛車西出函谷關。當時的關令,姓尹名喜,是一位修道愛好者。他觀察到東方有一片紫雲朝西方而去,下令自己的手下要留意最近有無相貌奇偉之人出現。果然,函谷關迎來一位鶴髮童顏騎青牛的老者,尹喜挽留老君暫緩出關,留下一些文墨供世人蔘學。道本不可著筆墨,但為教化愚迷,老君垂跡寫成道德上下兩篇,合計約五千餘字的《道德經》流傳後世。至漢代,張道陵天師追慕老君的德行,註解《道德經》,寫成《老子想爾注》,並兩次受老君降授,開創了天師道,道教的教團從此正式形成。
推薦閱讀:
※黑木耳被稱作「素中之葷」,每天吃一點,養顏又延壽
※九月初一至初九,九皇會至,朝拜九皇增福延壽
※南斗經(南斗六司延壽度人經)
※治病、養生、延壽,只要這一/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