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傷寒論明趙開美摹宋刻本

傷寒論校注

渡舟  主編

錢超塵 副主編

毛雨澤 郝萬山 孫志潔 裴永清 劉渡舟 錢超塵 編寫

(以上按姓氏筆畫為序)

裘裴然 李培生 歐陽錡 李克紹 湯萬春 審定

內容提要

《傷寒論》系漢張仲景所著,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經典著作,為歷代習醫者必讀之書。但該書年代久遠,文字古樸,為便於讀者習研,特篇本書,名曰《傷寒論校注》。

本書以明趙開美摹宋刻本為底本校注而成。全書共十卷。卷一為平脈法、辨脈法;卷二為傷寒例、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經病脈證並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亂、陰陽易及汗吐下諸可諸不可脈證並治。每卷各專論均有「提要」,鉤玄全篇大意宏旨。各條設「校注」,對原文逐條進行校注,正字形,辨訛誤,明字音,釋辭句,訓詁解難。設「按語」,對原文探微索奧,闡發新義。正文前附「校注說明」,介紹本書版本和校勘方法;書末附有「校注後記」,文獻豐富,考證翔實,盡其理致,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既保持了宋本《傷寒論》原貌,又體現了近代學者研究《傷寒論》的新成就,是目前學習研究《傷寒論》的最佳版本。

校注說明

《傷寒論》是漢末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撰寫的一部偉大的醫學經典著作,他把理法方葯有機地融匯在一起,在六經分證的基礎上,創立了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和辨證方法,為祖國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一千七百多年來,《傷寒論》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學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它不但對中醫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本書原名《傷寒雜病論》,撰畢後,大約沒過多長時間,這部著作就開始散亂了。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曾對它加以「搜採」和整理,編纂成《傷寒論》,才使得這部不朽的醫學著作流傳下來。從王叔和整理以後,到北宋治平二年(公元一〇六五年),在朝廷的領導下對它再加整理檢定之前,八百多年的漫長歲月里,《傷寒論》曾被廣泛傳抄,因此出現了多種傳本。這種情形,在《隨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里已有所反映。《傷寒論》傳本的歧出,不利於醫家的研習和使用,也不利於中醫學的發展,因此急需對《傷寒論》加以整理和校勘。於是在北宋治平年間,朝廷命林億、孫奇等人對《傷寒論》加以校勘。這部經過北宋政府認可的《傷寒論》檢定本,在治平二年校勘完畢,先後刻成大小兩種字體的本子頒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宋本《傷寒論》的簡單來歷。宋本《傷寒論》的出現,在《傷寒論》的發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宋本《傷寒論》校訖和頒行,結束了自王叔和以來八百年的傳本歧出、經文訛衍倒奪時有出現的混亂局面,從此我國才有一個官定的《傷寒論》標準本。自北宋治平二年到現在,又過了九百多年,宋本《傷寒論》以它雋美的刊刻、整齊的版式、精審的校勘而被無數校勘家和收藏家視為無上珍品。

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一五九九年),著名藏書家和校讎家趙開美獲得了一部原刊宋本《傷寒論》,他採用摹刻的方法把它刻印下來,收在他輯刻的《仲景全書》中。北宋刊刻的《傷寒論》,雖然早已失傳了,但趙開美輯刻的《仲景全書》還有少數幾部流傳下來,其中的《傷寒論》,從字體、版式,到墨色的濃淡,都保存了宋本《傷寒論》的原貌。目前《仲景全書》中的《傷寒論》已成了人間難得的瑰寶了。我們這次校注和整理《傷寒論》所採用的底本,就是北京圖書館收藏的《仲景全書·傷寒論》原刻本。在過去,有一些注釋家曾採用趙開美《仲景全書》中的《傷寒論》作為底本進行校注,如日本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山田正珍《傷寒論集成》、陸淵雷《傷寒論今釋》、重慶中醫學會《新輯宋本傷寒論》等,大都只取其中三陰三陽篇進行注釋闡發,對於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暍脈證並治及諸可諸不可等篇,均予刪去。所以,許多讀者看到的並不是《仲景全書》中的全本《傷寒論》,而是節本《傷寒論》。我們這次整理研究《傷寒論》,抱著對底本極為忠實的態度,不加刪裁,以使廣大讀者看到趙開美摹刻的宋本《傷寒論》的全文。目前,學術界對辨脈平脈傷寒例篇及諸可諸不可篇聚訟不已,我們認為,從整理古籍這個特定角度出發,對這部分文字必須加以保留,這對於全面研究《傷寒論》是很有意義的。

本次校注所採用的主校本、參校本如下:

《金匱玉函經》(簡稱《玉函》),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公元一七一六年)上海陳氏起秀堂刻本影印本;《註解傷寒論》,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一五四四年)汪濟川刊本;《金匱要略》,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刊古今醫統正脈本;《脈經》,一九五六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元廣勤堂刊本影印本;《千金要方》,(簡稱《千金》)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一八四九年江戶醫學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千金翼方》,(簡稱《千金翼》)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一八四九年江戶醫學影印北宋本影印本;《外台秘要》,(簡稱《外台》)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經居余堂本影印本、《敦煌殘卷·傷寒論》複製件。此外在校勘過程中,尚參閱了《太平聖惠方》、丹波元簡《傷寒論輯義》及陸淵雷《傷寒論今釋》等。

這次校注《傷寒論》,有幾個問題需加說明。

根據衛生部中醫司原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制定的《中醫古籍校注通則》的要求,重點中醫古籍的校注本包括五項內容,即提要、按語、校勘、注釋和校注後記。《傷寒論》校注本是這樣處理上述五個問題的:

提要。提要是對有關部分主要內容的概括。趙刻宋本《傷寒論》分為十卷二十二篇,每篇寫一提要,共寫提要二十二段。讀者根據提要,可以掌握每篇的宏綱大旨。

按語。按語的作用在於揭示有關條文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或解釋歧義,或指出其臨床價值等,從而予人以啟迪。我們深深感到,這部分內容十分難寫。自成無己以來治《傷寒論》者不下數百家,幾乎每家都對《傷寒論》的條文發表過如同按語一類的意見,又由於注家對原文理解的深度不一,角度不同,所以各家的見解也往往有不少差異,有時還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看法。我們在寫按語的時候,曾認真研究了前人和時賢的重要論著,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又注意在博採各家之長的同時而斷以己意。全書共寫按語三百三十餘條,把這些按語聯繫起來看,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們對《傷寒論》的理解和主要觀點。按語寫在有關條文的後面,但不是每條必按,而是當按則按,有時則在幾個條文之後才寫一個按語,以反映這幾個條文的內在聯繫。從辨不可發汗,到辨發汗吐下後共八篇,其中許多條文與前面三陰三陽篇是重複的,因此,這八篇的按語校注較少,可參看三陰三陽篇有關按語及校注。

校勘。我們採取的主要校勘方法與原則是:

一、凡需校勘的字句,皆於其右下角加註序號,序號外括以方括弧。校語寫在相應的序號下。

二、趙刻宋本《傷寒論》是目前最好的《傷寒論》傳本,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我們除了直接改正了其中五個明顯的鍺字以外,其餘文字,一律不加改動。改正了的五個訛字,在校注後記中已作了說明。

三、凡底本與校本不同而底本又不誤的,我們採取了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校本的字詞具有較大校勘價值的,一般均加收錄寫出校語。例本書卷三:「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下出一序碼,寫了如下校語:《玉函》卷二、《脈經》卷七、《千金翼》卷九,皆作「宜小承氣湯」。又如本書卷四:「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我們在「實」字下出一序碼,寫了如下校語:《玉函》卷二、《脈經》卷七、《千金翼》卷九作「虛實」。寫出這些校語,當然不意味著校本一定對而底本有誤,但是校本中的這些文字對讀者確有很大啟發。另一種是對校本中沒有什麼校勘價值的某些字詞,及某些虛詞,一般不加校勘,以免煩瑣。

四、對某些必須作出選擇和判斷的校勘,我們在認真研究原文和參考各家之說的基礎上,慎重地加一「是」字表明我們的取捨和判斷。例如太陽上篇桂枝加葛根湯方有「麻黃」,但是根據方意和前人的意見,本方是不當有麻黃的,於是我們在「麻黃」條下寫道:「《玉函》卷七無。是。」又比如太陽上篇芍藥甘草湯方作「白芍藥」,但是在張仲景時代,芍藥入葯,尚未區分赤白,因此我們考慮「白」字可能出於後人增益,所以在「白」字條下寫了如下校語:「《千金翼》卷九、《玉函》卷七無。是。」

北宋林億、孫奇等人對《傷寒論》的校勘,作了許多工作,但限於當時的校勘體例,校語多寫作「一作某」、「一雲某」,而不寫出自何書。本次校勘對宋臣所出校語一一加以核對,並大都找出宋臣引文出處。如卷一辨脈法:「脈煢煢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林億等「陽起衰也」加註說:「一雲陰氣。」究竟哪一校本寫作「陰氣」,他沒有說,我們在《千金》和《太平聖惠方》里找到了「陰氣」的出處,並寫了如下校語:「《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太平聖惠方》卷八作「陰氣」。是。」考察宋臣校勘用書,對於研究《傷寒論》的不同傳本和它在歷史上發生的影響,以及對我們這次校勘工作,都有許多啟發。

六、明趙開美摹刻宋本《傷寒論》時,把不少俗體字也沿襲下來。如陰作隂、怪作恠、徵作徴、舊作舊等,當然書中的俗體字不止以上這幾個。我們把書中的俗體字都改成現在通行的規範繁體字,未出注說明,以免繁冗。

七、本書中「鞕」字,《脈經》、《千金翼》、《玉函》、《敦煌殘卷》均作「堅」因「鞕」字出現頻率甚高,校不勝校,故僅在本書首見處辨脈法出注說明「下同」,後見則略之。

八、校勘與標點有密切關係。《仲景全書·傷寒論》採用的是圈點斷句法,即古人在自己誦讀的時候,在他認為需要略作語氣停頓的地方加上一個「〇」。這種方法很容易把句子弄得支離破碎,而且帶有斷句者個人的主觀隨意性,我們認為給《傷寒論》加上準確的標點符號,改變目前《傷寒論》標點混亂的情況,是有重要意義的。我們這次在給《傷寒論》加標點時,曾參考了前人的圈點法,也參考了當代許多使用新式標點的著作,在此基礎上,重新加了標點符號。但有的句子到底應該加什麼標點才合適,學術界一直存在分歧。如太陽上篇:「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火熏之」後面是加句號好,還是加逗號好,還是加句號逗號都可以,歷來都存在分歧。我們把「若火熏之」一句看作是對癥狀的描寫,句意到此已告一小段落,所以加了句號。有的學者認為「若火熏之」說的是誤治之法,所以這句話的後面應該用逗號。現在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九、底本目錄各篇末無「第一、第二……第二十二」序數,今據正文補,不另出校註記。

注釋。注釋以解釋詞義為主,同時給較冷僻的字或容易讀錯的字加註漢語拼音和同音字。解釋詞義力求簡明,適當舉出書證以證明我們的詞義訓詁是有根據的。書證都核對了原書,使用的都是第一手資料。

校注後記。我們原寫了近六萬字校注後記,分八個專題系統地考證《傷寒論》。這八個專題的題目是:⑴宋臣校定《傷寒論》等重要醫籍之鳥瞰;⑵北宋校定《傷寒論》所據底本考;⑶北宋校定本《傷寒論》從宋至今流傳簡史考;⑷《金匱玉函經》源流四考;⑸《傷寒論》小目考;⑹序例及諸可諸不可概說;⑺《傷寒條辨》《尚論》末附仲景原書概說;⑻《傷寒論》校勘訓詁史略。由於文字較長,今只保留⑸⑹兩部分,以從簡約。另撰寫「底本與校本」、「校勘與注釋」兩節。校注後記與校注說明兩部分前後呼應,詳略互補,讀者可結合參閱。

我們的校注工作,從始至終都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醫古籍整理出版辦公室、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中醫學院等各級領導同志的大力支持與關懷,也得到了全國許多專家學者的指導與幫助。這部著作也同樣凝聚著他們的大量心血。我們謹向這些支持、指導和幫助我們的同志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校注小組的全體同志,為整理這部不朽的古典醫籍,曾對撰寫的初稿逐篇討論,反覆修改,真可以說是克盡職守,竭盡努力了。但由於水平所限,缺點不足之處,以及見仁見智之處,肯定是存在的。為了實現「振興中醫」這個共同目標,我們衷心地希望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校注者 劉渡舟 錢超塵

毛雨澤 郝萬山

孫志潔 裴永清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推薦閱讀:

傷寒論六經欲解時象數原理揭示3
(2)傷寒論的千古大秘密!
揭開《傷寒論》真相的不二法門
漢傳免費課程之傷寒論類編補遺405-412條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