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閬中名人 —— 落下閎

閬中名人落下閎

落下閎,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前156年—前87年,活動在公元前100年前後。字長公,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以歷算和天文學的傑出成就著稱於世,為中國最早的歷算學家。漢武帝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4年)為了改革曆法,徵聘天文學家,經同鄉譙隆推薦,落下閎由故鄉到京城長安。他和鄧平、唐都等合作創製的曆法「太初曆」,優於同時提出的其他17種曆法。於西漢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冬至正式頒行,把當年改為太初元年,共施行189年,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優良曆法。在改創新曆的全部過程中,他承擔了天文觀測儀器的改制和天象觀察、巨額數據的整理推算等主要工作,創製了天文觀測儀,即著名的「落下閎渾儀」。該儀器,為中國古代的重要宇宙觀──「渾天說」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成為當時關於宇宙結構的先進學說。曆法改革 西漢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曆法,即顓頊歷。至漢武帝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歷經100餘年,誤差積累已很明顯,出現朔晦月見等實際月象超前歷譜的現象。另外,按當時的推算,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恰逢合朔和冬至,合乎曆元要求。於是,太史令司馬遷等人上書建議改歷。漢武帝同意,並下詔廣泛徵聘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在同鄉譙隆的推薦下,從四川來到京城長安參加改歷工作。  在改歷過程中,曾發生激烈的爭論。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與鄧平和唐都等20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孫卿、壺遂和司馬遷都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後形成了18家不同的曆法。經過仔細仔細比較,漢武帝認為落下閎與鄧平的曆法優於其他17家,遂予採用,於元封七年頒行,並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因而新曆又稱為太初曆。  太初曆在行用後,受到包括司馬遷、張壽王等人的反對,張壽王甚至提議改回到殷歷。然而孰優孰劣,還要以實測為準。為此朝廷組織了一次為期3年的天文觀測,同時校驗太初曆和古六歷的數據,結果表明,太初曆更為符合天象。從此太初曆便站穩了腳跟,而且一直使用了將近200年(公元前104—84年)。為表彰落下閎的功績,漢武帝特授以侍中之職,落下閎卻辭而不受,隱居於落亭。  太初曆仍用十九年七閏的置閏法,但取29+43/81日為一朔望月,由於分母為81,所以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法。它在很多方面超越顓頊歷,歸納起來主要有:  (1)太初曆採用夏正,以寅月為歲首,與春種秋收夏忙冬閑的農業節奏合拍。(2)太初曆規定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在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中,位於奇數者,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又叫做中氣。凡陰曆月中沒有遇到中氣的,其後應補一閏月。這種方法顯然要比以前的年終置閏法更為合理。(3)為制歷需要,落下閎親自製造了一架符合他渾天觀點的觀測儀器,即渾儀。據推測,落下閎的渾儀由赤道環和其他幾個圓環同心安置構成,直徑8尺。有的環固定,有的則可繞轉,還附有窺管以供觀測。(4)通過實際天文觀測,並參閱歷代積累的天文數據,太初曆第一次記載了交食周期,為135個朔望月有11.5個食季,即在135個朔望月中太陽通過黃白交點23次,可知1食年=346.66日,比現代測量值大不到0.04日,循此規律可預報日月食。太初曆所測五星會合周期與現代測定值比較,誤差最大的火星為0.59日;誤差最小的水星,相差僅僅0.03日,已屬不易。另外,作為基本數據,落下閎測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經差),一直沿用到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被一行重新測定的值所取代。可以說太初曆具備了後世曆法的主要要素,如二十四節氣、朔晦、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是中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出於政治原因,太初曆的朔望月數值特意附會81這個數字,使得精度反而低於顓頊歷。

創新發展中國古代有四大科學門類成果突出,即農學、醫學、天文、數學,簡稱」農、醫、天、算「。落下閎在這些方面均打下好的基礎。他不僅是繼承了中國古代在上述學科領域的成就,而且大大加以了發展。落下閎參與制訂《太初曆》,作為中國古代曆法的「樣板」影響了中國科技的發展二千年,一直到現在,經久不衰,並已逐漸被世界各國認同。他的創新與發展最突出的是:  其一,將24節氣納入中國曆法的體系之中。將農學、天文、數學融合為一體。24節氣是中國古代農業學的一大獨特的創造,完整的記載於《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40年左右),幾千年來對中國的農牧業生產和人民生活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落下閎的貢獻是將24節氣,這個告訴人們太陽移到黃道上24個具有季節意義的位置的日期,首次編入《太初曆》之中,並規定節氣(即立春、驚蟄、24節氣中是奇數項的氣)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現;而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等,24節氣中是偶數項的氣)一定要在本月出現,如果遇到沒有中氣的月份,可以定為上月的閏月。這種置閏原則一直沿用一千多年。北齊(公元550--557年)張子信發現太陽視運動不均勻現象。現在知道因為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所以節氣間隔的字排也應是不均勻的,這稱為定氣。直到清朝才開始在曆法中使用定氣,從而對「落下閎置閏法」作了改進:即在農曆中除11月(冬月)、12月(臘月)和1月(正月)這三個月之外,其外,其餘9個月仍採用落下閎制訂的「以無中氣月置閏」的方法。  落下閎制定11月,以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以135個月為交食周期。這些特點都是開創性的。有些已成為傳統,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例如,中國人的春節、過大年。落下閎的貢獻在農業中、生活中發揮直接的指導作用。  其二,研製渾儀的渾像,提出渾天說。將天文觀測與宇宙理論融為一體。渾儀是一觀測儀器,內有窺管,以稱望管,用以測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體的赤道坐標,也能測定天體的黃道經度和地平坐標。渾象是一個演示性和儀器,在一大球上刻畫或鑲有星宿、赤道、黃道、恆隱圈、恆顯圈等。渾儀和渾象是反映渾天說的儀器,即是「物化」和「渾天說」。「渾儀」和「渾象」是「渾天說」這一宇宙理論的物理模型。因而渾儀和渾象常統稱為渾天儀。或稱渾天儀、渾天象。西漢末楊雄(公元前58-18年)在《法言·重黎》篇里寫道:「或問渾天。曰落下閎營之,鮮於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這裡的渾天,即渾天儀,包括了渾儀和渾象。科學史界已普遍認同:西漢的落下閎是提出「渾天說」的最早的代表人物。東漢的張衡(公元78—139年),既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又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從他流傳下來和著作<靈憲>、<渾天儀>(見《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可以看出,張衡大大改進了落下閎研製的渾天儀,更加豐富和發展了「渾天說」。張衡在《靈憲》序文中一開始就寫道:「昔在先王,將步天路。用定靈軌,尋緒本元。先准之於渾體,是為正儀立度……」就明確承認了他的前輩的貢獻。  張衡進一步完善了「渾天說」,他在《渾天儀注》中寫道:「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覆地上,半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隱,天轉如車轂之運也。」(《晉書·天文志》、《隋書·天文志》)渾天說是中國古代三大宇宙理論之一。落下閎是「渾天說」最早和代表人物,張衡是「渾天說」的發揚光大者。落下閎研製的渾天儀和渾象,在中國用了二千多年,他的創新是開拓性的。  其三,發明「通其率」的演算法,用輾轉相除法求漸近分數,為曆法計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應用輾轉相除法求漸近分數,與應用連分數法求漸近分數其計算程序是一致的。在《漢書·律曆志》中稱「閎運算轉歷」,可見《太初曆》的數學運算是由落下閎承擔的,包括日法81的計算、「上元積年」的計算、太極上元「的計算,等等。呂子方研究得出,日法81的計算是來自於連分數求出漸近分數()。日本學者新城新藏在《東洋天文學史》第八編第六節」三統上元與超辰法「中,提出落下閎是通過求解不定方程,計算」上元積年「。李文林、袁向東提出,有可能」上元積年「是作為一次同餘式求解。呂子方提出」太極上元「的計算落下閎也是應用的連分數求出漸近分數。這種演算法落下閎本人稱之為」通其率「。數學家何魯為呂子方《〈三統曆〉歷意及其數源》一文作序時寫道:「『通其率』三字即有求連分數意。  率者,比率。通,謂可通用者,其數甚多,取其適者或密近者,可也。」中國數學史界經過20世紀後半葉約半個世紀的探索討論,已認定:「通其率演算法不僅是天算家簡化分數數據的重要方法,亦是處理周期現象中一次同餘問題的有力工具。「我們可以公正地稱「通其率」演算法為「落下閎演算法」。「落下閎演算法」的主在要程序,即通過輾轉相除求出一系列漸近分數,用以解決多種數學問題。中國古代曆法計算中的「強弱術」「調日法」「求一術」等等,都?源於「落下閎演算法」。從現代數學和觀點看,「落下閎演算法」可以實現用「有理數逼近實數」,以及「最佳逼近」等,是具有普通意義的數學方法。星座苑(落下閎故居) 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四川省閬中市古城核心區管星街西側,是為紀念世界傑出的天文歷算學家、中國春節老人——落下閎而復建的一座串珠式二進古民居院落。為木質穿斗結構,傳統雕花門窗,青瓦屋面,青石地面,在鐵樹、鮮花映襯下,顯得格外寧靜溫馨、古樸典雅。據了解,星座苑(落下閎故居)由民間人士投資改建和經營,紀念館將著重展示落下閎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和偉大精神。其主要展室共12間,第一展館(主展館):落下閎塑像;第二展館:生平業績;第三展館:曆法樣板;第四展館:渾天始祖;第五展館:天數在蜀;第六展館:春節老人;第七展館:益民創舉;第八展館:群星朗聚;第九展館:永恆紀念;第十展館:書房;第十一展館:起居室;第十二展館:生活用房。2006年1月29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初一)正式開放,供遊人參觀瞻仰。地址:四川省閬中市古城區馬王廟街14號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談論李叔同?
名人故事—楊瀾
給歷史名人當心理醫生
談一談這些年見過的技術牛人

TAG: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