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喻大華評說嘉慶王朝5  洪亮吉大案

演講人:喻大華

講師簡介:先後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遼寧師範大學教授。主講中國史學史、史學論文寫作、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等課程。出版著作《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道光皇帝》《嘉慶皇帝》、《咸豐皇帝》、《末代皇帝溥儀》、《囚徒天子光緒皇帝》等,參編著作近十部,發表論文50餘篇。

內容簡介: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在國喪期間誅殺了父皇寵信二十多年的和珅,獲得了他的權力和地位。然而,沒有太上皇乾隆的訓政,與和珅勢力的消亡,嘉慶帝的親政還是不那麼順風順水。在經歷了乾隆末年權臣當道、言路堵塞的高壓統治之後,嘉慶帝決定「詔求直言,廣開言路」。但有些官員趁上書之際,直言不遜,把矛頭直接指向嘉慶。嘉慶帝深感不嚴懲不足以消除心中之恨,他決定抓翰林院編修洪亮吉為典型,來個殺一儆百。那麼,洪亮吉是誰?他究竟幹了什麼,而使自己差點斷送性命?

全文:

嘉慶皇帝親政初年有一個煩惱,他感覺手下的大臣好像不大拿他這個皇帝當回事兒。不像對他爸爸乾隆皇帝那樣敬畏,決定抓個典型開刀,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誰撞到槍口上了?洪亮吉,洪亮吉生於乾隆十一年,公曆是1746年,江蘇常州人,窮苦家庭出生,想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在乾隆五十五年的這一年考上了進士,而且殿試的名次是榜眼。全國第二,差一點兒就點了狀元,從此進入仕途。從翰林院編修做起,干過一段貴州學政,主管一省教育級別不低,嘉慶元年調回北京做了京官之後,仕途就不順利了。洪亮吉官兒當得一般,但學問非常好,精通歷史地理學、音韻學、經學,詩做得也很出色。他是個學者,當然有學者的脾氣,架子比較大。也不是很通達人情世故,說起話來,反正就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喝起酒來不管什麼長官、上司,想評論誰就評論誰,而且一般不大說好話。《清史稿·洪亮吉傳》裡面有這麼一句很形象的描述,說他「長身火色,性豪邁,喜論當世事」。「長生火色」就是說他個子很高,紅臉大漢,性情豪邁,喜歡評論熱點問題。這樣的人在官場里是不大可能一帆風順的。

解說:洪亮吉喜好談論時政,對乾隆末年和嘉慶朝面臨的嚴峻的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在經過廣泛的考察研究後,他寫了許多關於國計民生的作品,對當時社會動蕩、人民被迫鋌而走險的原因做了深刻的分析和闡述。但是,洪亮吉畢竟是中下級官員,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隨後,在一次朝廷大考翰林學士時,洪亮吉的答卷呈現在嘉慶帝的面前。那麼,嘉慶帝是如何看待洪亮吉這個人的呢?

早在嘉慶三年,朝廷就以考試的形式出了道題,讓中下級京官答卷,為鎮壓白蓮教大起義徵集對策,開卷考試,可以拿回家答。洪亮吉借這個機會寫了幾千字,指陳時弊把大清朝說得一團漆黑。據說嘉慶帝很生氣,但是生氣也沒有用,因為嘉慶帝手裡邊沒有權,權力在乾隆太上皇那兒,想要處分官員必須得經過他父親乾隆太上皇。嘉慶又不願意讓他父親煩心,結果便宜了洪亮吉。洪亮吉不但不感到慶幸,反而憤憤不平。為什麼呢?你們不重視我。不幹了走,回家。於是就找了個借口辭官回家了。不久太上皇駕崩,嘉慶帝清算了和珅,這讓洪亮吉很興奮,感覺國家又有了希望就又回到了北京。大家說,你想走就走,想回來就回來?原來洪亮吉早年做過朱珪的哥哥朱筠的幕僚。朱珪現在是吏部尚書,嘉慶帝的親近重臣,所以洪亮吉就找朱珪求他給安排個工作。吏部尚書管全國的幹部嘛,於是朱珪就跟嘉慶帝說,這個「小洪」啊,就是洪亮吉,嘴不大好但是學問非常好,乾隆太上皇是很看重這個人的,曾經國家的「青年後備幹部」,現在比較困難,看能不能安排個工作。嘉慶帝說,這個人我知道,不大著調,嘴不好是肯定的,可以給他找一個不動嘴的工作,讓他去編《乾隆實錄》,這麼個活編書。洪亮吉興奮了一段之後,感覺國家跟原來好像也還差不多,沒有多大改觀,白興奮了。再加上出了個什麼事兒呢,他不是編書嗎,嘉慶帝對他這個編書的工作不大滿意,否定了他的階段性成果。這本來很正常,人家是皇帝當然有權力批評你,但是洪亮吉牛脾氣又上來了,不幹了走,回家!

解說:性情耿直的洪亮吉,懷著一腔熱情想為朝廷盡職盡責,怎奈官場失意,所以無心留戀職位俸祿,想辭官回家。就在此時,嘉慶帝下詔尋求治國之策,各級官員都可以進諫上書。一直苦於報國無門的洪亮吉又看到了希望,於是他寫下幾千字的進言書上呈皇上。那麼,這個進言書都寫了些什麼?這些進言給他帶來的是福還是禍呢?

嘉慶帝親政初年,下詔求言,號召各級官員給朝廷建言獻策。洪亮吉官兒小,只是個實錄館的編修,他沒有權力上奏摺,於是臨行之前就寫了一份幾千字的奏摺。寫好了之後抄了三份,分別投給軍機大臣成親王永瑆、吏部尚書朱珪,還有吏部右侍郎劉權之一人一份,請他們轉奏皇帝。為什麼抄三份呢?我感覺他是豁出去了,無論如何要把這份奏摺遞到嘉慶帝的桌子上,抄三份是為了保險,他估計三個人裡邊至少能有一個人給他遞上去。朱珪和劉權之收到洪亮吉的奏摺之後先看一遍,因為代遞者也負連帶責任,所以要看一看,看適不適合代遞。這一看非同小可,說這個奏摺一旦遞上去肯定是一場波瀾,怎麼辦,遞還是不遞?還沒拿定主意,不知深淺的成親王永瑆已經把奏摺遞上去了。嘉慶帝打開洪亮吉的轉奏看,一看,洪亮吉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嘉慶皇帝,我把洪亮吉的奏摺翻譯成現代漢語您聽聽。他說:「現在皇帝想治理好國家的願望是有的,而且很迫切,普天下的老百姓想過太平盛世生活的願望那更是迫切。但是,皇上忙活了好幾個月並沒見到什麼好轉的趨勢。為什麼呢?我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皇帝應該更加切實地效法祖宗的勤奮,但是還沒有完全效法;第二,用人行政應該改變和珅時期的作風,但是也還沒有完全改變,現在社會風氣、官場風氣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下流」;此外,你賞罰也不嚴明,言路似開未開,想肅清吏治實際上並沒有肅清。」就這麼個意思。嘉慶帝看到這裡,心裡哇涼哇涼的,寒心啊。你看洪亮吉把全國一片大好形勢說得一團漆黑,而且這一團漆黑的原因全怪嘉慶皇帝。硬著頭皮往下看吧,洪亮吉又說:「何以言勵精圖治尚未盡法也,自三四月以來視朝稍晏,竊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清史稿》)。」就是說在勵精圖治方面你比你祖宗差遠了,最近這三四個月以來,你上朝比較晚,而且我還擔心你退朝之後跟那些「俳優」,就是「文藝工作者」混在一塊兒,受他們的蠱惑。看到這兒,嘉慶有點壓抑不住滿腔的怒火了,這不完全是誹謗嗎!我什麼時候上朝晚了,我天天按時上朝,我一天到晚疲於奔命,哪有時間去接近什麼所謂「文藝工作者」?不過再往下看,更氣人的話還在後邊。洪亮吉接著說,說咱大清的官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他說:「以模稜為曉事」,說這個官員真懂事,怎麼懂事?他模稜兩可;「以軟弱為良圖」說那個人見識真高,為什麼高呢?他軟弱;「以鑽營為進取之階」,進取靠鑽營;「以苟且為服官之計」,當官兒靠的是苟且。這句話說得太好了。我給歸納一下子,大清朝官場作風按洪亮吉先生的意思是四句話,十六個字:模稜兩可、軟弱退讓、鑽營投機、苟且偷安,行了,這四點要能做到,這官就能做得很大。洪亮吉用了幾千字把大清王朝做了不遺餘力的抹黑之後,用這樣一句話做了結尾——根據《清史稿》記載洪亮吉說,「亮吉以為今日皇上當法憲皇帝之嚴明使吏治肅而民樂生,然後法仁皇帝之寬仁」。就是說,你先學學你爺爺雍正的嚴厲,然後你再學學你太爺爺康熙的仁慈。這句話把嘉慶氣壞了。我不如我爸爸乾隆,我不如我爺爺雍正,我不如我太爺爺康熙,不錯,但是這話只能我自己說,你們當臣子的不能說。我說,那是謙虛,是對祖先的崇敬;你們說,就是沒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裡。嘉慶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親政這半年來受的窩囊氣。前兩天皇后出宮,在神武門那個地方出了點兒事兒,一個貴族見到皇后的大駕不給讓道,反而搶道,差點兒「追尾」。現在洪亮吉又指著鼻子教訓自己。拿那些捕風捉影的推測之辭質問自己。自己在天下人眼裡哪裡還是個皇帝。俗話說拿豆包不當乾糧,可自己不是豆包,是一言九鼎的皇帝。小樣兒,我收拾不了你!嘉慶帝拍案而起,來人把洪亮吉給我拿下!

解說:洪亮吉勇敢地站出來揭發時弊,抨擊僚臣,甚至有些言辭直接指向嘉慶帝。內心對於洪亮吉早有怨氣的嘉慶帝看後勃然大怒,立即傳軍機處會同刑部將上書直言的洪亮吉緝拿歸案。可是,等抓住洪亮吉之後,嘉慶帝又顧慮重重,不知該如何處置洪亮吉。那麼,嘉慶帝到底怕什麼呢?

其實,這個時候真正騎虎難下的是嘉慶帝。不抓洪亮吉,心中這口惡氣難消;但是抓起洪亮吉之後怎麼辦呢?他上書畢竟有一個大背景,是你皇帝號召大伙兒來建言獻策。一旦嚴辦洪亮吉輿論肯定對自己不利。滿朝官員不明真相,今後的言路可就堵塞了。所以儘管心裡一肚子氣,還得設法挽回。這皇帝真不是個人乾的活,里外不是人。這個時候,吏部、刑部、軍機處的官員正準備開審洪亮吉。陰暗的大堂上官員們表情肅穆,衙役目露凶光,各種刑具擺滿了一地。洪亮吉像個小雞似的被拎上來,然後扔在官員們的腳下。這時候,一個太監大搖大擺地走上堂來,高喊「皇上有旨」。所有官員立即起立,面向北方做虔誠的表情。太監說:「皇上說了,洪亮吉讀書人,體弱,毋許用刑」。話音剛落,洪亮吉趴在地上痛哭失聲。刑部尚書趕緊命令人把這些刑具都搬走,然後現場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下子,然後開審。第一個問題,要問洪亮吉這個作案動機,(當然也不能說是作案,)上奏摺這個動機是什麼。這話怎麼能這麼樣問呢?不是你皇帝號召人家上奏摺嗎。所以洪亮吉回答得很乾脆,一句話就頂回去了。洪亮吉說,「庶人傳語,況翰林乎」(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就是說,老百姓都可以向政府反映意見,何況我還是個翰林呢。好了,這個問題提完了,提第二個問題:你說皇上上朝晚,退朝之後解決「俳優」,就是「文藝工作者」,依據是什麼?洪亮吉說得也很乾脆。他說,一時糊塗信筆混寫,自請治罪。好了,這個問題也問完了。第三個問題:你說咱們大清朝的官兒貪污腐敗,到底誰貪污腐敗你給我指出姓名來?這個問題問得很刁鑽,但也不能說他問得就不對,你在法庭上嘛,你還是要拿證據的。洪亮吉回答得也很乾脆。他說,誰腐敗誰知道,我不知道,也說不出姓名來。主審官員一拍桌子說:「大膽,你不知道你就敢胡說,分明是在誹謗。」然後換了副面孔說,各位還有什麼要問的。大家說,沒有了。這個案子本來線索清楚、情節簡單,沒什麼要問的。沒什麼要問的,那就退堂,拿今天話就是「休庭」。一個時辰後宣判:洪亮吉大不敬罪、誹謗罪罪名成立,判處「斬立決」。

解說:在對洪亮吉興師問罪之後,以「大不敬」罪判洪亮吉「斬立決」。結果上報嘉慶帝後,嘉慶帝感到左右為難。本來,嘉慶帝是想通過洪亮吉一案殺一儆百,以解心中之恨。可是,如果殺了洪亮吉,「廣開言路」的大好局面可能就會被葬送,到那時朝廷大臣將如何看待言而無信的皇帝呢?那麼,處於兩難境地的嘉慶帝該如何發落洪亮吉呢?

嘉慶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公曆是1799年的9月26日,嘉慶帝發布上諭。根據《清仁宗實錄》記載,這道上諭有三層意思:第一,嘉慶說,我親政以來,上書言事者不少,「從未有匡及朕躬者」。就是說,你們批評誰也不能批評我,專制皇帝是不受批評的,他只能做自我批評。洪亮吉是第一個站出來批評皇帝的人,必須嚴懲,否則還有沒有王法了。第二層意思,嘉慶說,洪亮吉也不是什麼善意的批評,「語涉不經,全無倫次,肆意妄言,有心誹謗」(《清仁宗實錄》)。第三,嘉慶帝表示,洪亮吉畢竟是上書言事,為了不堵塞言路,所以將他的死刑改判為流刑,發往新疆伊犁。完了。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叫司馬光,他寫了一部偉大的作品叫《資治通鑒》,那裡面有一個著名的觀點,他說,臣子要「善諫」,君主要「納諫」。所謂「善諫」,就是說臣子要善於給皇帝提意見。比如說給皇帝提意見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時機、場合,否則搞得皇帝下不來台,建言者也要跟著遭殃倒霉,還不如就不提。當然,對君主的要求是,無論是多麼難聽的話,只要是有價值的意見,你都要接受。這叫「納諫」。在洪亮吉事件上,嘉慶帝跟洪亮吉都有責任,可以說洪亮吉沒有做到「善諫」,嘉慶帝沒做到「納諫」。但是,誰的責任更大呢?我感覺嘉慶帝的責任更大。洪亮吉上書言事,就算他話說得難聽,說得沒有依據,但畢竟是你先號召人家給你提意見。人家響應號召,你把人家發配伊犁——當初的號召不就成了陷害人的圈套了嗎?今後誰還敢給你提意見,誰還敢相信你的話呢?更何況,洪亮吉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你如果讓洪亮吉為他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他可能拿不出根據。但是你要說他是瞎說,那也不客觀,洪亮吉說了很多石破天驚的大實話。嘉慶帝不是昏君:洪亮吉說得真大膽、真露骨,但是冷靜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呢?所以把洪亮吉發配新疆之後,嘉慶帝就有點後悔。正趕上伊犁將軍進京覲見,嘉慶帝順便談起洪亮吉這個事兒。伊犁將軍是個馬屁精,他估計嘉慶帝是怕背黑鍋,不敢殺洪亮吉。所以他跟皇帝表示說,我要見義勇為,為皇帝出氣,殺洪亮吉。而且他表示,這個事兒其實誰都不用背黑鍋,很簡單,比如說製造一場交通事故,製造什麼醫療事故之類的,事兒就辦完了。最後,伊犁將軍一再跟嘉慶帝強調,雖然很簡單,但是我從來沒幹過。雖然是沒幹過,但估計不難辦。嘉慶帝把眼睛一瞪,說了句:大膽!糊塗!然後狠狠教訓了這位將軍一頓。然後喚來軍機大臣,把批評伊犁將軍的這些話寫成上諭發往全國。嘉慶帝這樣做,我感覺根本意圖是為了保護洪亮吉,因為這些話就向天下公開了。伊犁將軍暗自叫苦心想:這不是拍馬屁拍馬蹄子上了嗎?這回可好,還背個大包袱!等洪亮吉到了伊犁,還得給配兩個保鏢、配兩個保健醫生,萬一洪亮吉在伊犁期間有個三長兩短,自己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解說:洪亮吉因言獲罪,差點丟掉性命,雖然嘉慶帝赦免他一死,但還是被流放新疆伊犁。洪亮吉上書一案是嘉慶帝親政初年的一件大事,在嘉慶帝藉助封建社會不可逾越的君臣之禁忌,來發泄對洪亮吉不滿的同時,也葬送了親政後言路大開的大好局面。此後,上書言事的人日漸稀少,嘉慶帝不得不重新思考對洪亮吉一案的處理。那麼,對治理朝政仍抱有希望的嘉慶帝會還洪亮吉一個清白嗎?命運多舛的洪亮吉最終的結局將會是怎樣的?

嘉慶五年春天北方大旱,春播無法進行,來年的日子怎麼過?老百姓設壇祈雨,哭求上天降下甘霖,但上天不為所動;各級官員出面祈雨不下;王公貴族出面祈雨不下;皇子親王出面祈雨還不下。北方驕陽似火,人心浮動,謠言四起。嘉慶心裡憂心忡忡,萬一老百姓走投無路揭竿而起,如何收場?不得已,嘉慶只好親自設壇向上天祈雨。這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工作,萬一老天爺還不下雨,那就是不給皇帝面子了,那麼皇帝的面子往哪兒擱?結果可能更糟,可怕的事情出現了——皇帝祈雨依然不下。看來老天爺不給皇帝面子。嘉慶帝心急如焚,他感覺自己是什麼事兒沒做好激怒了上天,於是下令赦免囚犯。不下雨。嘉慶帝下令,開設粥場賑濟災民。還不下雨。嘉慶帝決定無論如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求來一場透雨。終於,嘉慶五年閏四月初三日,公曆是1800年的5月26日嘉慶帝做出了個艱難的抉擇——為洪亮吉平反。根據《清仁宗實錄》記載,嘉慶帝召來軍機大臣命令他們擬一道誠懇的上諭,這道上諭要表達三層意思,嘉慶帝向他們交代第一,你要表達什麼呢,要表達洪亮吉的奏摺「實無違礙之句,仍有愛君之誠,惟言視朝稍晏及小人熒惑等句,未免過激」,就是說洪亮吉這個奏摺沒有政治錯誤,有對皇帝的忠心,只是他說皇帝上朝晚以及受小人蠱惑這兩點未免說得過激,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洪亮吉所論實足啟沃朕心,故置諸座右,時常觀覽……而勤政遠佞,更足警省朕衷」。就是說,洪亮吉的奏摺具有重大的啟發價值,現在已經成了皇帝的座右銘,天天看。至於說勤政和遠離小人這兩點,更具有重大的借鑒價值。第三層意思,希望滿朝官員今後繼續上書,給朝廷提意見。為了表示虔誠,嘉慶帝決定把平反洪亮吉的上諭親筆抄一遍,他寫得很工整,心情很沉重也很委屈:自己做錯了事兒,自己改。眼裡奪眶而出,他咬緊嘴唇,不讓眼淚滴到紙上。這道上諭的最後兩個字是「欽此」。當他寫完最後一划的時候,一道閃電劃破長空,一連串的驚雷壓倒了太監的尖叫,一場大雨從天而降。一百二十年後,中國修《清史》,在《洪亮吉傳》裡面寫了這樣四個字:詔下而雨。總管太監把嘉慶帝請到廊下,然後命令太監們在雨水中奔跑,歡呼。嘉慶帝看著眼前的蒙蒙雨霧,聽著頭上的滾滾春雷,一想到這是來自上天的聲音,一種恐懼感就壓上心頭。根據《清史稿》記載,嘉慶帝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天鑒捷於呼吸,益可感畏」就是說,我治理天下,上天監督我,兩者敏感得像呼吸那樣緊密,太可怕了。洪亮吉剛剛抵達伊犁不久,伊犁將軍就送來了赦免他的消息,然後表示要派人把他送回故鄉。洪亮吉嚴詞謝絕。洪亮吉用兩隻腳,把中國的北部邊疆走了個來回。他寫下了《伊犁日記》、《天山客話》兩部作品,寫下了大量感人的詩篇。真不愧是學者,讓人判了流刑,還寫了那麼多作品。洪亮吉直接走回了故鄉,從此閉門不出,專心研究學問,不再關心清朝的政治,成為清朝的著名學者。在洪亮吉這個事件的處理上,我感覺嘉慶帝最終的選擇還是值得肯定的。明清兩代因為給皇帝上書,獲罪的人很多,比較起來,洪亮吉的下場還是好的,就此來說,嘉慶帝知錯就改,氣量不小。嘉慶帝執政初年雄心勃勃,想一展宏圖,使大清朝走上中興之路,他還將有哪些舉措呢?請看下集,謝謝。

推薦閱讀:

清仁宗(嘉慶)
《清代皇帝傳略》之嘉慶帝顒琰(4)
嘉慶來到大牢問和珅:為何要貪污,當和珅說出原因,嘉慶無地自容
翰林院舊址有一塊「嘉慶詩碑」--楊斌
乾隆那麼多兒子,為何把皇位傳給嘉慶?

TAG:王朝 | 嘉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