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鴨綠江,直上長白山(補)

二零零七年一月卅一日,在中國長春舉行的亞冬會頒獎台上,五名韓國短道速滑女隊員舉起「白頭山是我們的領土」的字幅,中國外交部次日約見韓國駐華大使館官員,正式提出了抗議。幾個年輕女運動員在韓國會受到「英雄」般地追捧,儘管她們違反體育精神,儘管她們非常幼稚和無知。韓國在上世紀終於擺脫藩屬國地位而徹底獨立後,內心的不安定卻依然是種無法擺脫的夢魘。從電影到教育、從政府到國民,都有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慣性思維,用以掩飾內心極度的自卑。在努力擺脫漢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的同時,其學者研究出的某些結論實在是無恥之極,借用宗主國網民的話就是「在宇宙里還能找到不是棒子的東西嗎」?不屑與他們探討孔子是哪國人這樣無聊的問題,但是就長白山的歷史和歸屬問題,口罩相信自己是比那幾個女運動員更有發言權的。

自兩漢至元末歷十五個世紀,中國對朝鮮半島北部一直領有主權。雖然疆界線呈出從南向北退縮的趨勢,但在遼金元四百餘年間,基本穩定在今朝鮮江原道的永興地區。中國與朝鮮以鴨綠江和圖們江為國界形成於公元十五世紀的明朝時期。高麗原為元朝藩屬,見元室垮台明室初立,企圖趁機擴大北疆,於是遣官向明朝請求土地,要求鐵嶺以北歸其版圖。洪武帝為此「諄諄教導」本朝禮部尚書李原名說:「數州之地,如高麗所言似合隸之。以理勢言之,舊既為元所統,今當屬於遼,況今鐵嶺已置衛,自屯兵為守,其民各有統屬。高麗之言,未足為信,且高麗地壤舊以鴨綠江為界,從古自為聲教,然數被中國累朝征伐者,為其自生釁端也。今復以鐵嶺為辭是欲生釁矣。遠邦小夷,固宜不與之較,但其詐偽之情不可不察。禮部宜以朕所言,咨其國王,俾各安分毋生釁端」,那時朱元璋所言之鐵嶺並非現在趙本山所說的「大城市」,而是今朝鮮境內咸鏡道與江原道交界處,為元朝的鐵嶺衛。不久高麗小國不自量地受封蒙古殘餘勢力,甚至舉兵征討大明,帶兵統帥李成桂自知無法與天朝抗衡,率軍行至鴨綠江附近經過慎重思考和全面溝通,乾脆反戈一擊,廢了高麗國王建立李朝,老老實實地給大明作藩屬;後明朝不再要求原鐵嶺以北、鴨綠江以南之地,於鐵嶺以北數百里處設置新的衛所,管轄今天遼寧和吉林南部以及朝鮮半島東北部,初期治所在鴨綠江東(今朝鮮慈江道),後遷至古銀州(今鐵嶺市,本山大爺他家)。因為各種複雜的原因,初立的大明朝未能完全收復元朝故土,今天看來只能說是種遺憾。

明成祖朱棣繼位以後,繼承其父的遺志繼續在東北各民族地區招撫,設立衛所。永樂三年五月猛哥貼木爾(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在永陵有衣冠冢那位)在回答明欽差招撫使時說,其率部居住在「慶源、鏡城地面」,此地「又濱海,倭寇來往」;他在婉詞拒招中還說,一方面「慮其兀狄哈等乘間擄掠家小,以快其仇」,另一方面「又濱大海,倭寇來往,以此憂疑未決」。明使臣欽差為「不辱使命」住於此地數日,直至猛哥貼木兒等隨其起程赴北京受職。建州左衛始設於此時此地無疑。這裡最重要的地理特徵是濱海,兩次提到濱海與倭寇,佐以慶源、鏡城等地名以及建州女真後來北遷新所的位置綜合分析,建州左衛的原始位置應該在圖們江以南、朝鮮東北部海岸線的某個地方。女真人與朝鮮人關於土地的爭奪已經很多年了,大明朝滿足於朝鮮李朝的「侍大至誠」,又地域廣大不在乎數百里或千里的疆土,只求管住女真人,使邊地相安無事,根本不能考慮其利益,所以女真人抵制驅趕的鬥爭是孤立無援的。到了永樂十三年,猛哥帖木爾因保護遼東都指揮裴俊一行,被楊木答兀勾結的七姓野人殺死,李朝趁機將其邊界擴到已經北遷數次的女真人地盤,幾乎到了今天的圖們江一線。還有很多史料中都有關於這一時期的資料可以參考,中朝兩國邊界在明朝確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河,而且是大明從逐漸讓出的結果。

到了清代,宗主和藩屬兩國依然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兩江中游以下河寬水深,邊界分明,但上游尤其是圖們江上游至江源地帶,河多水淺,源頭不清,造成邊界糾紛。大清朝數次與藩屬朝鮮一起勘定邊界,也達成共識、建立界碑,直到一九零九年,風雨飄搖的大清國與實際控制朝鮮半島的日本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兩國政府彼此聲明:「以圖們江為中韓兩國國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至石乙水為界」。圖們江的正源被定為靠北部的另一條小河,中國因此喪失了一些土地。然而對於《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韓國學者認為「一九零五年以前並非保護條約的乙巳掠奪條約剝奪韓國外交權並開始實施統監政治的日本帝國主義代替我國政府在間島龍井設立統監府派出所,為在吞併韓國之後確保最大的國境線,事先採取劃定假定邊界線等萬全之策。在此過程中,韓、日之間間島問題相修築安奉線問題同時提出,而只能二選其一的日帝,由於絕對不能拋棄作為侵略大陸主要運輸線的安奉線鐵路,所以決定在間島問題上向清國讓步。於是在同清國簽訂《間島協約》,決定將豆滿江上流之石乙水定為國境線,從而將間島讓歸清國所屬。這樣,就在完全無視韓國政府意見酌情況下,通過他國與他國之間的討價還價,我國的寶貴國土間島(指現在延邊朝鮮自治州的南部地區),就被從國土中分割出去」。一九一零年朝鮮被日本正式吞併,中國也是翻江倒海般地政權更迭,期間日本奪我半壁江山,直到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建立了統一大陸的新中國;緊接著朝鮮半島風雲迭起,百萬中華兒女入朝,朝鮮半島的北半部在很長時間內似乎又成了中國的一個藩屬。

至於白頭山天池問題,在康熙所派大臣穆克登勘察之後,雖樹立界碑,但由於人跡罕至,歷經多年之後界碑坍塌,再加之古代繪製地圖方法的缺陷,歸屬問題有些模糊起來。清朝和之後的民國一直認為該地區,包括整個天池,仍然屬於中國;在穆克登之後,中國一直沒再對此地區做過勘察,只提出了大致的領土劃分界限,即西頭水和小紅丹水之間,自朝鮮新德、青峰、大坪、內曲里至鴨綠江一線,整個天池都在中國一方。但此地區居民以朝鮮邊民為主,中國也未對這一地區派出行政和軍事統領官員,而朝鮮則以咸鏡道的惠山和茂山兩府官員管轄此地區,徵收賦稅,勒管邊民。在一九六二年商談《中朝邊界條約》的時候,朝鮮方面提出該地區劃歸朝鮮,還是有些現實上的優勢,而且朝方還提出兩國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國家,說什麼長白山區曾是朝鮮偉大的金日成將軍革命事業的發源地,當年他就在那兒加入的共產黨,還捨生忘死地幫助中國人民打過日本(好像是抗聯的一個排長),他在長白山區留下的「革命聖地」(傳聞金正日出生在「長白山密營」)也應讓朝鮮人民世代瞻仰,希望中方能夠理解朝鮮政府和人民對自己領袖的深厚無產階級感情等等。對藩屬小國在歷史問題上作出些許讓步,也是宗主大國應有的風範,此輪談判對白頭山的歸屬有了一個書面的結論,接近一半的天池被劃歸朝鮮,但界河中的少量島嶼到今天還沒有定論。至於南邊的學者們叫囂金日成為換取中國出兵(1950)而割讓一半天池(1962)給中國,就顯得太滑稽了;他們還應該查詢下幾百年前自己的李朝政府的官方史料《李朝實錄》如何記載,給自己補補歷史課。哦,口罩忘記了,史書是可以更改的,世界上人人都掛玉米穗;知道玉米是怎麼來的嗎?是從韓國起源傳入中國和世界的,不然中國人為什麼叫它玉米棒子呢?由此可見神農氏也是韓國人啊。

推薦閱讀:

長白山界碑
圖說 長白山天池是誰的?(上)
【直江筆記】《李朝實錄》長白山相關內容
長白山
長白山書苑的圖書館【健康養生中的『膳食養生』目錄】

TAG:長白山 | 鴨綠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