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婚俗及西方婚禮面面觀--潘旺眾

中國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且各民族均有各自的婚禮風俗和特色,這裡重點介紹一下主要地域的民間婚俗。

一、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民間婚俗

老北京的婚禮習俗甚為繁雜,繁文縟節很多。欲介紹老北京的民間婚禮習俗,首先就不得不介紹過去幾個與婚禮關係密切的行當。

1、喜轎鋪:

在過去,北京有專門的喜轎鋪,其類似今天的婚慶公司,專門為辦喜事的人家兒提供喜轎、執事、吹鼓手乃至幫助本家兒送彩禮、過嫁妝等服務。過去富足人家兒到喜轎鋪定花轎轎圍、綉片講究用全新的,而且要在娶親的頭天「晾轎」,多少有些顯擺的意思。一般人家兒則看得過去就行。此外,有條件的人家兒送彩禮、過嫁妝是講究多少「抬」的,從六抬到三十二抬之多不等。所謂「抬」就是僱用喜轎鋪,用紅漆的八仙桌將彩禮或嫁妝放到裡面,四周用紅圍子圍好,由喜轎鋪的夥計抬著送到女家或男家(嫁妝),一路上吹吹打打,尉為壯觀。過去北京的喜轎鋪是分片兒的,四九城均有。

2、窩脖兒:

所謂「窩脖兒」就是老北京的一種重體力勞動者。過去,寒窮人家辦喜事是送不起「抬」的,所過的財禮、嫁妝一類只須請一兩個「窩脖兒」便都送過去了。「窩脖兒」除要有好的體力外,也是需要一定技術的:先將物品擺在一條長二尺五寸、寬約一尺八寸,用軟繩捆紮好的長方木板上,然後由二人抬起,放在「窩脖兒」的肩上,「窩脖兒」蹲身低頭將物件「窩」起,送到地方。其在運送過程中要保證東西不磕、不碰、不散。「窩脖兒」除了提供尋常百姓家的服務,大戶人家的精細擺件和傢具往往也請他們。而且也還應過「皇差」——慈禧太后前往頤和園小住的時候,其有一些擺件和用品也是由「窩脖兒」一步一步從紫禁城送到頤和園的。

由於長久以來都是一個地方吃力,所以「窩脖兒」大都留有殘疾——脖子上有一個的肉包,也便成了「窩脖兒」的顯著標志。

3、跑大棚的

所謂「跑大棚的」實際上是「口子攢兒」中的「廚行」。過去一般人家辦喜事能有條件上大飯莊子的不多,北京當時能承辦喜事的大飯莊也不過十幾家,且價錢極貴。故此一般人家兒辦喜壽事均是在家中搭喜棚辦事。普通人家兒多請「跑大棚」的廚子來料理席面(現在農村有些地方辦事還是如此)。一般都是親戚朋友介紹或找「承頭人」介紹「跑大棚」的廚師傅。由於此行是要靠口碑攬生意的,因此一般都會替主家兒著想,做出的菜以既「得吃」又「好看」且「省錢」為原則,一般極少偷工減料或使主家難堪。至於有的相聲段子說跑大棚的在大腸里灌香油,圍在腰上,頭上帽子里頂著泡好的粉絲,身上掛上裡脊肉等等偷本家兒的東西食材,則是一種相聲藝人的戲謔之詞了。儘管俗雲「廚子不偷,五穀不收」,也確實有極個別偷拿主家兒的現象,但大多是小偷小摸一類,還沒有相聲里說的那麼誇張。

滿清入關以後,滿漢的風俗便逐漸融合。特別是滿清王朝統治者對待漢文化的政策調整和推崇,滿漢之間的風俗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差別性日益趨小。因此,北京民間的婚俗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滿人風俗的影子。至清末特別是民國以後,由於八旗的沒落,有的滿人在婚俗等方面便也直接漢化了。不過婚俗差異總還是有的,如滿人婚禮新娘梳「兩把兒頭」、「大拉翅」,而漢女則是戴鳳冠;滿族女子因是天足,故出嫁穿「花盆底」鞋,漢女穿紅繡鞋。滿人下「定」要給女方如意,漢人則無。滿人接親不用花轎,而是用紅呢官轎,漢人娶親則是花轎。。。。。。

把以上內容作一個簡單的交代後,下面就可以介紹一下老北京的婚俗了。由於有一些相關的內容在前面介紹「六禮」的時候已經講述過了,因其大同小異,在此就不再重複了。過去老北京的婚禮也是從由媒人說親、保人保親(納采、問名)、合親(納吉)、放定(納徵)開始的,其大體如古禮,其形式上略有不同罷了。只是北京婚俗「下大定」的時候除其他物品外,還要有「鵝籠酒海」。「鵝籠」即活鵝一對,放在特製的筒子里,上加籠蓋,以代替古禮中的「奠雁」。「酒海」即一個加籠蓋的盒子里放上一壇老酒。還有一種說法是「鵝龍酒海」,指的是四樣東西了:「鵝」,即活鵝一隻;「龍」即鯉魚一尾;「酒」是老酒一壇;「海」即豬肉一塊。更可笑者,有人管這塊肉稱為「離娘肉」,難怪有的相聲作品說「娘身上怎麼掉下豬肉來了?」另外,還要同時送給媒妁豬肘子和羊腿,大概是為了給為說合兩家親事「跑斷腿」的媒人補補腿力吧。

按北京的老禮,女子出嫁的前一天送嫁妝,也稱「陪奩」。這一天,女家由男賓四至八人,雇上喜轎鋪的抬夫,將嫁妝送往新郎家。過去老北京有一首童謠「月亮月亮照東窗,張家姑娘好嫁妝,金皮櫃,銀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錠兒粉,棒兒香,棉花胭脂二百張。。。。。。」,雖略顯誇張,但也道出了嫁妝物品之多。一般來講「陪奩」的多少是根據女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的,普通人家六抬至十六抬不等,富庶人家有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多者有八十抬甚至百十多抬。而極貧者是論不起抬的,只好請一個「窩脖兒」搬走了事。所謂抬,是從喜轎鋪賃來的,用紅漆油桌四面擋上紅圍子,兩邊各有兩根竿子,供二人抬起,即為「一抬」。過去的嫁妝內容極為豐富,一般有放四季衣物及鞋帽的樟木箱子,放有新娘平日的喜愛之物及平時所積蓄的銀錢的「子孫箱」,座鐘、盆景、帽鏡、插有毛撣的撣瓶,插有紅燭的銅燭台,「長命燈」,茶葉罐、帽筒、花瓶、臉盆、腳盆、尿盆、「子孫盆」,條案連三,八仙桌,梳妝台、太師椅乃至頂箱立櫃,古玩字畫,金銀首飾等等。大戶人家甚至有送買賣鋪戶,房產,地產的。嫁妝送到男家,照例男家要有相應的人數迎妝。嫁妝送到後,女家要有熟悉情況的「全和人」到男家按女方的習慣布置、安放嫁妝。

此時男家除個別大戶人家在飯莊子意外(當時北京只有會賢堂、慶和湯、福壽堂、聚壽堂、萬壽堂、富慶堂、惠中堂、同興堂、頤壽堂等十幾家飯莊可接喜筵業務,且價格昂貴,非一般人家可辦得來),一般均已在自家請棚鋪搭好喜棚,準備辦事了。喜棚用布和蘆席搭成,頂上安有欄杆。欄杆下面是類似房檐的掛檐,上繪圖案。棚的四面均安有玻璃窗戶,以利透光。玻璃窗為紅色窗框,四角繪有蝙蝠,取意「蝠」「福」同音,中間繪紅雙喜字,意為「五福捧喜」。晚上,棚內則安置汽燈。棚口兩側均貼紅雙喜字,門口外搭花牌樓。

娶親的前一日,講究的人家還要「亮轎」,即讓喜轎鋪提前一天便將花轎、執事等排列在自家門外,一方面是告知四鄰,另一方面也有顯擺的意思,更講究些的人家,在喜轎鋪定花轎的時候,綉片,轎圍,轎簾等均要求是「頭水兒」,即全新的。其價格與買一頂花轎其實相差無幾了,就是要一個體面的排場。

男家還需請一個懂得娶親的規矩禮節,能張羅應酬,且與新人命不相剋的「全和人」做娶親太太。娶親之前,還須有「響房」,即找一個小男童,坐在洞房裡新人的新床上敲擊銅鑼。(也有一種「倒響房」之說,即花轎接新娘回來到門口時響房)。「響房」過後,娶親太太先到喜堂「天地碼」前上香,新郎此時已然袍褂穿戴整齊,在「天地碼」前行禮。而後娶親太太來到花轎前,用一面小鏡子對著花轎照一照,謂之「照轎」,乃驅逐邪崇之意。然後還要在花轎內撒一些紅棗、花生、栗子、桂圓之類的喜果,各有其喜慶吉祥的寓意。最後,娶親太太盤腿坐於轎內,惟不下轎簾,謂之「壓腳」。此時,金瓜、鉞斧、朝天鐙、掌扇、肅靜牌、迴避牌、飛龍旗、飛封旗、飛虎旗、飛豹旗、大紅傘蓋等執事及鑼、鼓、笙、笛、嗩吶等「響器」俱已排列整齊,八名轎夫身著鑲紅邊的短藍大褂。夏扎「緯令」冬戴「秋帽」。隨著一聲「起轎」,先是銅鑼開道(有條件的人家有八面之多),接著是執事,吹鼓手動起響器,一路吹打。花轎到女家,先要鳴鑼,通知女家接親的來了。女家聞訊後,將街門關閉「避避煞氣」,實際上也是給新娘上妝爭取時間。照例迎親人員由新郎和陪同的娶親官客叫門,大呼「開門啰、開門啰,。別誤了吉時。」女家是不會馬上把門打開的,要點上級收入「跨得勝」、「油葫蘆倒爬城」、「屎殼郎爬主幹一節一節爬」、「麻豆腐大咕嘟」等通俗曲牌。此時新娘絞臉(又稱「開臉」,即用絲線將臉上的汗毛絞凈,從此即為少婦),穿紅色薄棉的上轎襖(無論是冬夏均是棉的),著鳳冠霞帔、遮蓋頭,由送親太太(也須是「全和人」)攙扶上轎。新娘上轎一般是要哭一哭的,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吉利的表現。娶親的轎子往回返的時候是不能走回頭路的,要繞開來的時候的道路,走另一條路。此時花轎抬的要平穩,轎夫要壓著步子,途中若經過廟宇、祠堂、壇、井、河流等,均需用紅氈子將新娘所乘的「寶轎」遮住,以避邪氣。倘遇到出殯的,要高喊一聲「今天吉祥,遇上了寶財啰!」(取意「棺材」的諧音,「升官發財」的意思)。

娶親的隊伍到男家門外,須鳴鑼告知。寶轎打杵後,送親太太先進入洞房外間。男家也須閉門(稱「避避煞氣」或壓壓新娘的性情。)由送親人員上前叩門。合意開門後,寶轎撤去轎桿,摘去轎頂,由轎夫提入門內從院內事先設置好的炭火盆上抬過,謂之「熏煞」,也寓意著過門後新人的生活紅紅火火。寶轎抬至中堂門口,緊堵門停轎。此時堂上已然設置好天地桌,請全福不忌的男客代為上香。而後新郎在轎簾象徵性地放三支箭,名為「射煞」(也稱之曰「桃花女破周公」)。新娘隨即手抱「寶瓶」(木質金漆或景泰藍的瓶子,內裝「金銀米」,即大米和小米,滿人價金銀如意,上蓋紅綢,系以五色絲線)下轎,跨過事先預置好的木質金漆馬鞍,寓意平平安安。新娘此時要足踏紅氈(南禮或有的經商人家須倒面袋於新娘腳下,一直倒到天地桌前,謂之「代代相傳」)。到天地桌前,男左女右立好,旁有人贊禮,新人要同參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均要三拜三叩首,即所謂的「三跪九叩」)。此時吹鼓手動樂,宣告大禮成就。而後新人入洞房「坐帳」,新人雙雙坐在洞房的炕上,將新郎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也是男尊女卑的意思。新郎需用裹著紅紙的秤桿(「秤」「稱」同音,意為「稱心如意」)挑新娘的蓋頭。按北京的「老媽媽論兒」此時新郎要趕緊將挑下的蓋頭壓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以「壓壓新娘的性情」。而後新人同吃「子孫餑餑長壽麵」(餑餑,就是煮餑餑,即餃子)。面和餃子是由女家做好帶過來的。煮「子孫餑餑長壽麵」是有一定講究的,即將餃子和面煮至五六成熟即撈出來給新人吃,吃的時候照例有一個男童在窗外大聲問「生不生?」由新郎回答「生!」表示生育後代的意思。吃畢「子孫餑餑長壽麵」以後,新人行「合巹之禮」(即共飲交杯酒)。而後新人要拜佛祭祖(新媳婦不拜男家祖先是不可能被男家認可的),均行三跪九叩之禮,謂之「廟見」。至此,婚禮方才告一段落。

「回門」「瞧九」

新婚的次日,男家要派人到女家「報喜」,表示新娘是貞潔之身入門的。倘無人報喜,對娘家人來說是一件極為難堪的事情。新婚夫婦三天回門,也稱「回酒」。男家套車將新郎新婦送至女家,見面後,在女家分輩分大小,行叩拜禮。新娘家照例擺酒飯款待新姑爺。飯後,新郎便回家了。新娘則留在娘家,有一番訴說。倘男家及新姑爺尚好,則皆大歡喜。倘公婆脾氣大,小姑子刁鑽,夫婿不成材,婆家外強中乾,幾難以為繼等等,則娘家父母甚至至近親友難免唏噓傷懷的。新娘一般在晚上由娘家套車派人送回婆家。

婚後第九日為單九,十八日為雙九,娘家有人會來婆家看訪,名曰「瞧九」,夫家照例要擺酒盛情款待。

二、少數民族婚俗

土家族哭婚

土家族的姑娘在出嫁的時候,有哭婚的習俗,如果在出嫁時新娘庫得不悲傷,不夠感人,哭得不哀婉動人,是要被人家恥笑的。嚴格來講,土家族新娘出嫁時的哭應當是「哭唱」出來的。成親那一天,迎親隊伍到女家時,新娘便要開始哭。若是眼上無淚,或哭得不動人,則家人(特別是新娘的母親,都會感覺臉面無光。有時候為了挽回面子新娘的母親會乘人不注意偷偷地將新娘掐哭)。因此土家族姑娘一般從十一二歲便要開始學習哭嫁。土家族的哭嫁是要「唱」出來的,因此土家人的哭嫁時專門有《哭嫁歌》的。哭嫁的唱法有獨唱、對唱、合唱之別,可謂唱中有哭,哭中有唱。其講究「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妹哭嫂」、「嫂哭妹」、「哭祖宗」、「哭撒筷」、「哭出門」、「哭上較」等等。

佤族的「串姑娘」

佤族姑娘長到十八九歲的時候,其父母按照傳統習慣,就要在自己的屋邊,為姑娘建上一間小屋子,安置一些簡單的傢具,讓女兒住在裡面,以便小夥子來「串姑娘」。佤族小夥子「串姑娘」之前是要經過一番認真地「偵察」的。因為姑娘的居所是不固定的,故此小夥子一定要搞清姑娘的確切居處,方能準確地去「串」,以免撲空。摸准了情況,小夥子們便去姑娘家門口吹笛彈琴,而後上前叫門。如果姑娘家不開門,小夥子們是可以破門而入的。姑娘的家人則要予以一定的招待。姑娘的父兄可以陪著小夥子們談天論地,聊一聊天。等到睡覺的時候,姑娘的父兄便會自覺離去。留下小夥子和姑娘在壙火邊攀談,此時姑娘會將火撥旺,一方面是示意光明正大,另一方面也為了便於看清對方的容貌體態。攀談一會以後,小夥子會唱起「口頭調」,請姑娘為自己裝煙鍋、點煙。姑娘如果對小夥子未看中,就會比較委婉地拒絕小伙的要求。如果姑娘對小夥子中意了,則會為小夥子親手裝煙點火。第一步的目的達到了,小夥子跟著就會唱起「梳頭調」。此時姑娘會拿起事先準備好的梳子,坐到門外屋檐下。小夥子們則按先後次序請姑娘梳頭。一般姑娘會對自己中意的小夥子盡量為其多梳一會兒,邊梳兩個人邊對歌,內容多是比喻愛情的事物。這時小夥子便會拿出禮物贈送給姑娘。姑娘倘樂意,便可收下,倘不樂意也不能當場拒絕,日後再找適當的時機送還。倘姑娘在選擇到一個最為中意的小夥子為對象後,就會將其他小夥子的禮物統統送還,被選中的小夥子就可以單獨同姑娘約會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倘彼此歡愛,別無意見,則小夥子便可正式向姑娘求婚了。

柯爾克孜族的「捆綁成夫妻」

柯爾克孜民族主要生活在新疆的柯爾克孜自治區,信奉伊斯蘭教。在漢族地區有一句俗語,叫做「捆綁不成夫妻」。然而柯爾克孜族的新婚夫婦卻是捆綁而成的。柯爾克孜族的結婚儀式一般是在女家舉行的。在婚禮儀式上雙方父母要主持叼羊、賽馬、摔跤i、角力的比賽項目,主家對於優勝者均贈與禮物。當新郎在迎親人員的陪同下騎馬來到女家時,新娘家的女眷們會很有禮貌的迎接新郎和客人,男人們則會乘新郎不備,手拿事先準備好的繩索,一哄而上將新郎五花大綁起來。雖事情突然,但新郎此時是不能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和情緒的,因此很快女家的親友們就會將同樣是五花大綁,然而已然裝扮一新的新娘推到新郎面前,把她和新郎拴在了一起。此時新郎的父母則拿出禮物,向女方親友求情再三,懇請「釋放」一對新人。女方親友則也會適時放人。迎親一方在整個過程中都會笑容滿面,耐心懇請,因為每一位客人克孜人都信奉著「捆綁方能成夫妻」的習俗。

哈薩克族的「姑娘追」

哈薩克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大多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薩克人能歌善騎,被譽為有著歌與馬「兩隻翅膀」的民族。哈薩克人性情開朗、豪放,無論男女,均善於騎馬,且往往馬術高超。「姑娘追」便是馬上的遊戲,是以「男逃女追」的方式騎馬進行的。參加的人員一男一女為一組,騎馬同往事先指定好的地點。去的時候,小夥子可以在路上同姑娘嬉笑,表達愛慕之情。此時姑娘是不能氣惱的,回來的時候,小夥子要縱馬疾馳,姑娘則放馬追趕小夥子。此時小夥子便要表現出自己高超的騎術,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姑娘追上,因倘或一旦被姑娘追上,姑娘是可以任意用馬鞭抽打,而小夥子是不許反抗的,不過通常姑娘們即便追上了,也不會真抽狠打,特別是對自己中意的人,只是虛晃幾下鞭子罷了。「姑娘追」是哈薩克民族傳統的活動,得益於這種活動促成許多男女青年走向了婚姻。

畲族「唱出來的婚宴」

畲族小夥子結婚,倘或不會唱歌,恐怕是連酒席也擺不成的。因為畲族習俗婚宴是女家置辦的,而然當客人應邀來到喜筵現場的時候,會發現婚宴現場空無一物,所需物品及菜肴都是要由新郎一一「點唱」出來的,如要筷子、炒鍋、炒勺、木柴、酒乃至火柴一一都要用唱歌的形式「要」出來。一般都是由新郎和廚師傅一唱一和,唱一樣拿出一樣,如新郎唱「四四方方一朵牆」是要灶,唱「中央開出大龍潭」是要大鍋,唱「銅鏡雙雙對月光」是要鍋蓋,唱「金雞沐浴海中央」是要木勺,唱「三腳落地火焰山」是要火爐,唱「兩耳朝天喜洋洋」是要雙耳鍋,唱「仙女點香珠洗壇」是要竹刷,唱「青龍引泉名茶香」是要茶壺,唱「鯉魚扳白湊成雙」是要菜刀,唱「鳳凰伸腰五味香」是要鍋鏟等等等等。此外,婚宴過程中還要唱「對盞歌」「勸酒歌」等,宴席結束後還需對歌。可見,唱歌是畲族婚禮的主題。

哈尼族的「藏姑娘」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區和西雙版納等地。「藏姑娘」主要是紅河地區哈尼族的傳統婚俗。男家接親人員到達女方村寨後,要在事先用竹席和綠色樹葉搭好的「青棚」內休息,進入「青棚」後是不能隨意離開的。女方盛情款待男方接親人員,將嫁妝準備就緒後,臨近出發時,新娘子卻不知何往了。按照紅河地區哈尼族的傳統,此時新娘子已然跑出去躲藏了起來。接親的人則要在故裝焦慮的新娘親友的陪同下四處尋找。找自然是能夠最終找到,然而姑娘並不會很快「就範」,要披頭散髮、衣冠不整地拒絕上妝。此時,新郎跪在岳父母面前先敬煙酒,表達自己婚後一定會對新娘好,新娘才會同意跟新郎一道起程。

裕固族的「帳房戴頭」

裕固族主要居住於甘肅省肅南裕固自治縣。「帳房戴頭」是裕固族出嫁時的一項隆重儀式。「帳房戴頭」一般於佛曉舉行,天剛剛亮,新娘便由兩位伴娘攙扶著進入客廳,走到掛頭面的地方為新娘改妝、戴頭面。所謂「頭面」就是用珊瑚、瑪瑙、海貝克等裝飾而成,寬約五寸、長約三尺的裝飾物,是系在新娘頭髮上的,裕固語稱之為「薩達爾格」。在戴頭面時,由伴娘唱「戴頭面歌」。此時,新娘躲在帳房的一角,用布將自己遮蔽起來,不讓別人看見。戴完頭面以後,新娘由伴娘將其送到為其準備的白色帳篷內休息。從此時起,新娘便不能再進入到自己的家門,有什麼事情均是由伴娘代為料理的。直到天大亮時,吃完豐盛早餐的送親人員,在「多依瓦什志」的帶領下,護送新娘向新郎家進發。

羌族的「戲新郎」

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岷江上游一帶。羌族的婚禮一般是要舉辦三天的。最有意思的是婚後第三天,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新娘家自然要設宴款待新姑爺。不過此時娘家人是要給新姑爺出出難題,戲謔一下新郎的。在宴席上他們特意準備好一雙一米多長的大竹筷子,在一端吊上幾個洋芋讓新郎用。菜大多是成顆粒狀不好夾的,同時桌上還要擺上八盞盛滿油的油燈。新郎用如此長的大筷子去夾菜,其難度可想而知,況且又是顆粒狀的菜肴,故新郎稍不小心,便會將菜掉在油盞內,濺得滿臉是油,甚為狼狽。此時新郎還要接受懲罰,或被女家的姑娘們拋起來摔在地上,或被灌得酩酊大醉,方盡歡而散。

壯族的「卷伴婚」壯族大多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就如同大家所熟知的一樣,壯族的青年男女主要是歌圩的對歌中尋找自己的愛侶的。且壯族與漢族以及其他民族通婚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其戀愛的主要方式有拋繡球、打木槽、趕歌圩、對歌等。其中所謂「打木槽」就是許多青年男女拿著木棍到木槽邊共同敲擊,敲一下,大家一起唱山歌,表達男女之間的歡樂情趣和愛慕之情。對歌也是壯族青年男女的一種戀愛擇偶的重要方式,通過對歌來披露彼此的心聲而相互了解。然而這種「依歌擇偶」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歌圩」初次交往的基礎上經過以後的多次交往感情發展了方才定下終身的。倘或男女青年相互愛慕,而家長又同意這門親事,則可順利走向婚姻。若是女家父母不同意親事,而姑娘又確實愛慕上了小夥子,則很可能出現「卷伴婚」了。這多少有一點漢家女「私奔」的味道。此事事先姑娘和小夥子是議定好了的,選好成親的日子,姑娘偷偷打扮整齊,一俟出門,便被新郎和同來的夥伴們一擁而走,接去男家成親。新娘出門前會偷偷地將男家的婚書、聘禮置於父母的床上,父母發現此事後,聲言要狀告男家,其實並不真正行動。過了一年多以後,女兒生了小孩,會與丈夫攜帶著禮物回娘家。生米已然煮成熟飯,新娘的父母會假意生氣發怒,然而大多早已默認了這門親事。

回族婚禮

同漢族等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回族的婚禮一般是不用喜慶音樂的。回族婚禮大多在「主麻日」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家要帶上羊、大米、饅頭、油香等物到女家去,稱之曰「催妝禮」。女家接到禮物後便要加緊準備了。結婚當天的上午,新娘要「絞臉」,「洗大凈(也稱離娘水)」。然後,無論冬夏新娘均要換上紅色棉襖,頭遮紅綢或紅色紗巾。接親的車將到男家門口時,按照習俗,新郎要由姐夫帶領跑上前去迎接,圍接親車轉一圈,要故意撞一下接親車,稱之曰「撞親」。車到大門口時,排列好的男家親友要高聲與送親人員互道「色蘭」問好,然後請賓客待茶、入席。新娘子的鞋是不能粘土地的,因此有條件的人家要鋪好紅氈子或紅地毯。

新娘子到男家後,要請阿訇給新人念經(「尼長哈」):即在堂屋正中設方桌,正方坐阿訇,左右坐證婚人及新人父母。新人跪在地毯上(現在也有新人與阿訇均站立的),聽阿訇念誦《古蘭經》的有關片斷。而後阿訇為新人撒「金豆」祝福新人。據說原來在中東地區的穆斯林婚禮上,富庶人家確是要由阿訇撒金豆子的,意為有施捨。現在中國的回族婚禮大多撒喜果、糖、花生、核桃等,以祈求真主安拉賜福新人長生到老,早生貴子。次日清早,新郎新娘均要「洗大凈」。

藏族婚禮

藏族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其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四川、甘肅等部分地區。藏族婚禮在結婚的頭一天男方須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裝及巴珠、嘎烏、手鐲等物,用綢緞包好送到女家,以供新娘過門前打扮之用。迎親的時候,男家要請一位在當地有地位和聲望的人物,帶上接親的人馬,同時牽上接新娘子用的裝飾考究的馬匹(須是有孕的母馬),以及帶上彩箭、璁玉、珠飾等到女家迎娶。在接親馬隊到達女方家之前,女方照例要舉行敬「切瑪」、喝青稞酒等告別儀式。男方的迎親隊伍進門後,須有人先將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名花有主」,是男家的人了。而後把璁玉放在新娘頭頂上,寓意新郎的靈魂已有所屬,託付給新娘了。當娶親隊伍離開女家時,新娘家會有一個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樓上不斷高喊「不要把我們家的福氣帶走啊!」直至隊伍走遠。

男家在新娘到達之前,須將大門裝飾起來,為新娘下馬準備專門的墊子。墊子實際上就是裝有青稞、麥子等的口袋,上鋪五彩錦緞,面上畫吉祥符號。男家人此事手捧「切瑪」和青稞酒在門口迎候。藏族婚禮傳統的進門儀式相當繁瑣,從下馬、進門、上樓到入廳,每次都要唱頌歌,獻一條哈達。新娘入廳後,坐在新郎下首,迎親與送親人員也依次坐好,便開始獻「切瑪」、敬酒。新人要給佛像、父母獻哈達,在柱頭上掛哈達。參加婚禮的人歌唱,以為慶賀。新人入洞房後,婚宴正式開始,有的要持續三天之久。

蒙古族婚禮

蒙古族號稱「馬背上的民族」。牧區的蒙古族娶親大多也是用馬的。接親時,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俗新郎須佩帶火鐮、蒙古刀和弓箭。此時雙方親友均著盛裝分別聚集在男女雙方家中。接親的隊伍由新郎、接親親家、伴郎組成。身著艷麗蒙古長袍,腰扎彩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桶皮靴,配蒙古刀帶弓箭的新郎顯得英姿颯爽。新郎及迎親人員飛身上馬後,男方親友在門口以歌聲歡送接親隊伍出發。新郎及迎親人員來到女家後,照例要繞蒙古包一圈,方能下馬。伴娘此時會用毛氈擋住新郎一行,開始對歌。伴娘要拷問男方很多問題,男方的接親親家則需對答如流。直到女方對接親人員的回答滿意了,新郎方可把禮物送上,伴娘則撤去白氈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此時隆重的「烏查(全羊席)」開始了,新郎要在歌聲中向岳父獻上哈達。宴席結束後,新娘就要跟隨迎親隊伍去男家了,娘家人唱「送女歌」為之送行。接親隊伍達到新郎家,男家門口早已點燃兩座火堆,新娘則要拉著新郎遞過來的鞭梢,從火堆中間走過,喻意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未來的生活興旺發達。進入男家蒙古包後婚禮開始,揭去紅蓋頭的新娘一一拜見過公婆及親友長輩,而後新郎手持銅壺,新娘手端放有銀碗的托盤向賓客敬酒,被敬者須將酒一飲而盡,並祝福新人。婚宴到達高潮時,賓客則歡歌起舞,一同祝福新人。

瑤族的「入贅」婚俗

同漢族地區的觀念不同,瑤族男子上門入贅的現象較為普遍,且上門女婿也會受到社會的尊重,女兒有財產繼承權。瑤族婚禮一般辦得較為簡樸,送親迎娶時,新娘一般走路或騎馬到男家,全寨男女屆時均來唱歌表示祝賀。第二天回門住一天,第三日則開始勞動,建立家庭。姑父上門,除有媒人及兩個伴郎陪送外,不用帶什麼東西,只新郎一人去女方家即可,第二天回門之後即住於女家了。

彝族婚俗

按照彝族的婚禮習俗,成婚當日無論路程遠近,新娘必須於結婚當晚黃昏時分到達男家。隆林的彝族新人在拜堂之後,當晚需陪客人飲酒至通宵達旦,不得入洞房。次日一早,新娘需與送親的姐妹回到娘家,半月後新郎才帶著妹妹將新娘接回自己的家中。那坡一帶的彝族的婚禮習俗則是新娘不能夠自己走路去夫家的,路近的須有人背到夫家,路途遙遠的話則要乘馬了。那坡彝族婚禮完畢新娘即可入洞房,並成為此家的主婦,從此不再返回娘家。

仡佬族的「三么台」婚宴

仡佬族的婚俗,男家在求婚時須請媒人攜帶雞、酒等禮物到女家,如禮物被女家欣然接受,則可視為婚姻已然締結。仡佬族在婚禮上要舉辦「三么台」酒席款待賓客,即將酒席按順序分做三台,第一台稱「茶席」,上設香茶以及核桃、板栗、花生、白果、瓜子和糖果、點心等;第二台稱「酒席」,設白酒、各色冷盤、腌菜、香腸、鹹蛋等;第三台稱「正席」,設飯菜。一般情況下客人不放筷子主人是必須陪到底的。

滿族婚禮的「摘他哈」儀式

在前文介紹老北京婚俗的時候曾經提到過,滿人入關後,滿漢風俗在關內多有融合之處。然而關外的滿族婚俗還是更多的保留了滿族自身的傳統特色。其中「摘他哈」便是滿族婚俗中特有的儀式。即新娘家在婚前一個月內,須擇吉日舉行「摘他哈」儀式。舉行儀式時要將室內外打掃乾淨,將祖宗板上的媽媽口袋中的索線取出,一頭拴在祖宗板的斜架上,一頭拴在屋外祭祀用的柳樹枝上。儀式由薩滿主持,準備出嫁的姑娘和全家人向祖先叩頭,主祭人要摘下姑娘出生時拴在索繩上的他哈補丁,扔在河裡或街頭,以祈長命。


推薦閱讀:

不同之同:幾種發現各國民族本性之弊的書
上海青幫真正的老大,讓國民黨避之不及的男人,杜月笙見了都要下跪
瑪雅人稱新紀元如新年開始 長老吁中國民眾莫恐慌
國民劣根性:一個文化的謊言

TAG:中國 | 婚禮 | 西方 | 國民 | 民間 | 婚俗 | 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