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一貫在做的學習方式多錯,特別是關於複習多少次的判斷基準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在初中低年級時期完成。

至於為什麼不說在小學階段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原因很簡單,小學的學習內容和初中的學習內容有大不同,小學時候的學習方法大都不適合升了初中以後的學習。

學習習慣則可以,父母從孩子入小學開始就應該通過各種方法來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很值得期待的事。

但是如果這步沒做好,那麼到了初中前期必須要完成,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孩子此後的學習,甚至影響到終身。

1、只顧向前的學習,其實是效率最壞的學習方法

這個世上,有正確的學習法和錯誤的學習法。

錯誤的學習法,也就是效率不好的學習法的意思,常見的有,「只顧往下學,學過的內容只複習1~2次了事」,「1冊的問題·習題集完成後,不複習,直接開始下一冊的問題·習題集」等等。

學校或者輔導班大都採用的上述的學習法,於是連帶學生也自然形成了這樣的學習作風——但這是效率很不好的學習方法。

為什麼?

因為人本來就是易忘動物,只複習1、2次,1~2個月過後,解不了的問題還是一樣不會解,已經記住的知識和理解的內容則會遺忘大半,曾經能讀解的英文文章還是不能閱讀。

比如,英語教科書的學習,大考小考結束後,不太會有學生進行考試後的複習,考試一結束的瞬間,為了考試記住的內容差不多都會忘得一乾二淨。

一個月後,遺忘一半以上,教科書上的內容一半以上不能理解的學生實在很多—教科書中,塞滿了這個學年學習的語法、單詞、短語片語等知識,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同樣,輔導學校輔導班的教授的內容,一半的學生最多也只是在當天看一下,無數次再重複這些內容進行複習的,也很少很少。

2、把學過的內容變成長期記憶的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的內容,為了能應對考試,必須進行複習,然後讓這些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時效只有(幾小時~數天),從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之後,輕者會保持數個月,重者則會跟隨自己到老死。

為了能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通常,

夾雜著睡眠後的複習次數,至少也要保證在7次以上。

也就是說,學習者的必須的學習目標之一,「不管什麼學習內容,至少都要複習7遍以上,包括教科的複習,包括習題問題的複習。」

3、用正確的學習法,學完後的衡量標準只有一個—流利、順暢!

那麼,學習的內容,複習的內容是否變成了長期記憶,很難忘的記憶的判斷基準是什麼?

那就是「流利、順暢」的狀態。

如果達到了「流利、順暢」狀態的學習內容,長時間,至少數月之內都不會被忘記。

然後,「流利,順暢狀態」到底是什麼種狀態和感覺?

* 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問題集中的全部習題,「看到題目就能馬上想到解法」,「看到題目能流暢地解答」的狀態。

#

* 英語單詞,「看到單詞時,馬上能說出中文意思;看到中文意思,馬上能拼出英語單詞和發音」,和中文一樣,變成「常識(知道是當然)」的狀態。

#

* 英語語法問題的話,「看到問題,馬上能回答」的狀態。

#

* 讀了英語文章·例文後,「馬上能明白意識」的狀態。

#

* 作為英語作文的前提的例文暗記,「看了中文,瞬間能說出英文」的狀態。

#

* 英語長文閱讀練習時,無數次的音讀後,直到「能流利地朗讀英文文章,能順暢地理解文章意思」的狀態,當然,長文後的問題也要,「有根有據、順暢地正確回答出」的狀態。

#

* 語文的問題集,能理解並解釋得通文章,並「根據理解邏輯性地閱讀,能順暢地說出論點根據,高度要約」的狀態。

#

* 語文或者古文的字詞等,要能「看到詞語,馬上讀出發音,說出意思」的狀態。

#

* 古文·詩詞,甚至語文文章等,必須做到數十次的音讀朗讀,直到能「非常流暢快速音讀內容,看文看詞能馬上明白意思,能活用」的狀態。

#

* 地理、社會等科目,「看到問題就能舒暢想到解法,馬上說出答案」的狀態。

這就需要做到,

在所學知識變成如常識一樣的條件反射為止,要不停地複習複習再複習。

複習的次數,1次2次肯定是不行的,最低也要5次以上—這裡關係到的是科學上的「記憶牆壁」的問題,只要越過這個壁,記憶就能變得分外快速和牢固,下文我會重點介紹」。

要牢固掌握學習知識,你一定要把學習內容學成「常識」,到條件反射般能脫口而出,急速想起為止,要不停地重複地複習......

總之,「流利+順暢」是一切學習內容掌握與否,是不是已經成為長期記憶的判斷基準,而讓內容如反射般地自動化,是複習要達到的最終目標。

這是針對所有所學科目的一概論。

我在說英語的時候,或者你在說英語的時候......我們不會考慮英語語法,想說什麼就脫口而出,因為不會有意識地去星期在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說話看書,聽後理解都只是條件反射的過程而已。

所以,不管學什麼,重要的是如何把在桌前、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即所謂的「動的記憶」讓它們「自動化」再現。

這個變換過程,還有練習,才是我們的學校的英語教育上極其欠缺的地方。

然後,這個自動化訓練才是習得第二語言時最重要的過程。

能讓英語產生加速度的東西,就是這個複習的判斷基準的「流利、順暢」。

一文一文,一詞一詞地,通過反覆讀背寫看,達到能流利和順暢程度—這其實是學習英語,還有其他學習都必須到達的目標。

為了獲得「流利、順暢」的感覺,踏踏實實地反覆音讀的複習是絕對不能少的。

大部分的學生都在不自覺地逃避這個行為,其實很大成分上是因為他們都不明白音讀和複習的重要性。

一般,學校的老師也不會認真地告訴學生學習上做這些事的重要性,老師只教授知識,不教授可取可行的方法。

4、徹底的複習還能節約時間

過了1~3個月後在複習,等同於從頭開始學,是效率非常壞的學習方法。

這樣的複習法,要把1冊的問題集完成3~5次的複習,會變得很困難,而且這麼做不太容易完全掌握學習內容,對於複習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淡薄。

但是,如果能把當天所學內容,在2周內複習,那麼因為還能記住的緣故,只要第一次學的60%的時間就能再次複習完,第3次複習時也只要第2次複習的60%的時間,就能達到複習效果。

這樣一來,第5次複習時,只要第一次複習的十分之一的時間,第10次複習時,只要第一次的百分之一的時間就能完事,這就是說已經達到了「流利,順暢」學的狀態了。

比如,1冊的問題集,第一次做完學完需要30小時,那麼接下去的複習情況基本如下,

第一次30小時,第二次18小時,第三次11小時,第四次7小時,第五次4小時,第七次1.4小時,第十次18分鐘,合計約75小時

也就說,第一次的2~3倍的時間就能完成10次的複習,而這本問題集已經成為了你的「囊中之物」了。

如果能做到如此複習並達到「流利,順暢」的程度時,那麼如果開始第2冊問題集,因為其中很多問題會相像相似,自然學起來記起來會非常高效。

相反,只進行了1~2次複習的學習,即使很快開始第2冊的問題集,因為記憶和理解都是「曖昧」的狀態,會和第一冊問題集開始時一樣花時間,效率絕對不會搞。

大部分的學生,甚至老師都只知道「要複習」,沒錯,但是要複習到什麼程度可以歇手,其實連很多老師都不清楚這個判定基準,而學生自己也不理解這種「流利,順暢」地解答解題的感覺,因為基本上大家都不會這麼去做到「條件反射」程度。

但是,如果你這麼複習了,這麼學了那麼你就能體會到這種任何學習上的「流利,順暢」的快感,是無與倫比的,欲罷不能的,而且能讓你真正一點一滴滴掌握到牢不可破的知識。

【一句話】

「到這裡可以不複習了」的判斷基準是各種「流利、順暢」,條件反射般自然,這才是是不是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的唯一標準。

推薦閱讀:

>攝影學校:照片剖析課堂129 | FOTOMEN
教師親身證明:學校都是精神病院!
加強課題「校本化」研究  突顯學校科研特色
【特色學校】涵德養行 茁壯成長 | 煙台市市級機關幼兒園「五維德育」課程特色側記
探訪「戒網癮」市場:學校年招300人 收入超千萬

TAG:學習 | 學校 | 方式 | 判斷 | 複習 | 關於 | 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