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邏輯』-馬克思的認識局限
馬克思的認識局限
1.馬克思不了解人性
在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但是,這一天果真能夠實現嗎?
「按需分配」也就是各取所需,但問題是,人的需要與人的慾望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如果一種需要被滿足之後,引起了更大的貪慾,那麼「需要」就永遠滿足不了,又怎樣按需分配?當然,這決不意味著禁欲主義,這只是表明,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間要達到一種和諧與平衡。
共產主義建立在理想之上,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它消滅了私有制,消滅了階級,消除了人間不平的,這無疑是人類社會最大的進步。這種社會形式,人類將不斷地追求她、趨近它,然而卻無法達到。其原因就在於,一種以滿足人的各種需要為目標的社會理想,在人的慾望不斷擴張的情況下,是永遠不能實現的。
馬克思並不了解人性,並不了解人的內在矛盾。人性是複雜的,也是自相矛盾的。但馬克思並不了解這一點。人的需要本來是有限的,但人慾的擴張卻無止境。這就決定了,在任何一種理想社會中,都不可能完全放縱人慾。這就意味著,即使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抑制人慾也是絕對必要的。因而,一個理想社會的實現,並不絕對依賴於物質生活的豐富,貧富並不是衡量一個社會生活進步的唯一標準。何況,貧富也是相對的,只要達到了社會內部之間的和諧,以及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那麼這就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至於物質生活富足到什麼程度,社會財富是否「充分涌流」,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並沒有一個絕對標準。
把理想社會建立在物質生活的富裕上,這是一種對人性認識的偏失。幸福並不在於物質生活上的絕對優越,而這就要求物質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一種平衡,就在於過一種符合人性自然的生活。如果社會生活失去了和諧,如果人的內心失去了和諧,如果文明和自然之間沒有建立一種和諧關係,那麼這種社會決不會是穩定的,更不是理想的。如果人人都生活在恐懼不安之中,那麼這絕不是理想社會,相反,卻是一個病態的社會。
馬克思和西方絕大多數思想家一樣,對世界的認識方法是外向思維、外向認識。所謂外向認識,是把精神力量投注於外,其思維模式是主客二分的。認識的方向對準外部世界,而對人自身的認識則是一個盲區。正因為忽視了對人自身的認識也就是對人性的認識,所以馬克思才有了理論上的重大失誤。
2、馬克思並不了解科學理性的局限
馬克思把自己的共產主義理論稱為「科學」,以示它的真理性是不容懷疑的。但馬克思並不了解科學的內涵,更不了解科學認識的局限,因而,把共產主義標榜為「科學」,這就更容易使它過時。如果僅僅把當作一個理想、一個信仰,那麼它還可以逃避實證性的檢驗;但如果它是科學,那就意味著,人類永遠可以對它進行再認識。
並非科學共產主義理論不完備。共產主義理論建基於經濟學說和階級分析之上,所根據的正是社會發展規律、經濟運動規律。它的局限性在於,馬克思所採用的理性方法和哲學立場是有局限的。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分析,對經濟運動和經濟發展所呈現出的規律的揭示,都是深刻無比的。沒有哪一家學說能比馬克思的理論更高明、更高瞻遠矚。馬克思早在一百年前就預見到經濟的全球化,晚年,他也曾預料到資本主義社會可能是個相當長期的社會形態,但他所指出的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卻被社會主義運動對她的刺激與相互作用所防止。意識對存在的調控作用,馬克思並沒有認識到。這不是馬克思的過錯,而是由馬克思的體系決定的。
馬克思所採用的方法是辯證法,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前者是從黑格爾哲學中繼承過來的,而後者則受到費爾巴哈和法國十八世紀唯物論的影響,馬克思的哲學集西方哲學之大成,結果合成了他科學的、客觀化的理性方法,這是邏輯理性在他手中最成功的應用。
所有西方哲學都是二元論的。不管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把統一的世界作了主-客二分的理解,人永遠是站在世界之外、或永遠是世界的人之外的發生的。這就是客觀化的理性方法。馬克思所採用的正是這一理性方法。
3、馬克思對社會運動發展中意識因素的忽視
這一方法是有局限的,它把人的因素排斥在客觀世界運動之外。馬克思正是這樣看待社會經濟運動的。在他看來,經濟運動是一種純粹客觀化的運動,它與人的主觀意識無關,是在人的意識之外發生的。這就忽視了人的意識對經濟運動的影響,而在今天看來,這種影響是巨大的。無論股市還是證券交易,都不能忽視人的意識因素。那麼同樣,對於人們已經意識到的資本主義積累的規律,也就等於是轉變這種規律的開始。因為這種規律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的活動形成的,而人的意識又可以影響人的活動,因而人們也就可以採取避免資本主義積累趨勢的行為來防止它和轉變它。這樣,在社會歷史範圍內,人的意識可以轉變社會存在,因而,不僅是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人的意識也可為扭轉社會存在。
這顯然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存在決定意識)的一個顛覆。但是這卻符合量子力學創立以來微觀世界所揭示的新的哲學思想。在今天看來,它已經沒有什麼新奇之處,世界本來就是統一的,統一的世界本來就包括人的意識在內。人的意識是統一世界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會對世界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這是其一。另一方面,在馬克思的歷史觀中,過於忽視了個人存在的意義,個人因素對社會歷史的影響。這種影響絕不像隨機的物質運動那樣簡單,一個有影響、有創造性的個別人物可以引導、觸發、形成一種社會序參量,這序參量足可以引起社會結構的相變,即社會從一種形態轉到另一種形態,從公有制變成私有制,或從私有制變為公有制,這種轉變的發生既是一種客觀過程,又是純粹由人的主觀意識決定的,在這一轉變過程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觀意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4、對社會形態的階段性劃分過於簡單
馬克思對社會形態的劃分有著邏輯理性的十分確定的含義,這種形式上的確定性,使人們把社會歷史階段機械地劃分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以及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但事實上,社會生態是多元並存的,根本無法用邏輯理性人為地強行劃分。對於階級的劃分也是如此。這表明,把用來研究自然科學的理想方法照搬到社會中來基本上是行不通的。社會是一種自然生態,各民族的文化也是一種自然生態,現實的社會生活正是這各種自然生態的混合,各種不同的社會生態,同時並存、和諧共生,這就是人類社會。如果強行人為規劃,實際上就是犯了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的錯誤。在這方面,甚至毛澤東也未能倖免。
在大自然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有三態:氣、液、固態(實際是五態:等離子態、氣、液、固態、中子態),但在相變物理學中,卻可以有「三相奌」,即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可以有三相併存的現象(但五相併不能同時並存,三相併存,說明三相可以歸結為一相,這是經典物理學的局限)。三相併存是一種混沌,這在社會生活中也不可避免。高級的社會形態中存在低級社會形態,本來不可避免,而社會生態的自組織、自演化、自創造,更符合混沌理論的描述。社會歷史的演化具有混沌的特點。存在著社會形態上的不同,並不意味著社會生態都必須符合於這種形態上的階段性劃分,強行劃分,就會形成貼標籤式的認識,這實際是對複雜社會演化的一種概念上的簡化。以便使真實的社會生態符合於邏輯理性的分割,這種分割的弊病,就是雷同化、一刀切,把真實社會強行鑄入一個模子里。
社會是一種生態,它是由不斷活動著的人所組成的。人是鮮活的生命,鮮活的生命組成社會,社會也是有生命的。但社會的管理者卻希望,人是簡單的,是生存工具。例如中國的法家,認為只需要考慮刑法和通過簡單的賞罰手段,就可以規範人群;而儒家則認為必須通過「禮」來區別、規範、固定人與人的關係,使這種關係作為一種秩序永恆地穩定存在下去。
只有馬克思,根據財富佔有的不同情況,以及社會生產方式的不同,把人群和社會歷史形態進行了理性的邏輯分割,從而成為具有近代科學意義上的社會學說。這種學說超越了前人,因為馬克思有新的觀察問題的視角,所以有了創造性。但嚴格說來,這種形式上的劃分過於簡單,真實的社會生態更符合混沌理論所描述的情形,它的發展,並不按照線性邏輯的路線進行;它的存在,也不符合完全理性化、秩序化的想像。
社會現象是整體現象。整體就包含著社會生態的過去和歷史,現實的存在,與歷史因素難解難分,原始與現代混為一體。不存在純粹的資本主義,也不存在純粹的社會主義。至於將來,如果共產主義真的實現,那麼許多歷史文化因素,甚至原始的文化因素也會被保留,「革命」是不可能徹底的。因為歷史與現實就混在一起,構成社會生活的整體畫卷。不要對社會存在中的魚龍混雜感到不可思議,不要對「封建迷信」的存在感到荒唐可笑,真正可笑的應該是我們的大腦,是我們的大腦中迷信著邏輯思維,以為現實中的一切社會生態都可以用它來簡化處理;不可簡化處理的,就被認為不合情理,被認為是荒唐。
社會生態是多相併存的。多相併存,就呈現出某種混沌。正如物理學中的三相併存點是渾沌,社會現象的多相併存也是混沌現象。並不是混沌中完全無序,並不是社會生活中完全可以無組織,而是這種有序中包含不合邏輯的因素,不能簡單地進行邏輯的歸併。而這,這是馬克思的社會學說的錯誤甚至武斷之處。
推薦閱讀:
※商業哲學
※在我生命中的7:07開始崩塌
※《萬無理論》:牛頓相關定律之推論
※狼的處事哲學
※上帝創造了人,那誰創造了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