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擊綜合征—搜狗百科
1.X線檢查
X線攝片應常規包括上臂中立位、內旋位、外旋位的前後位投照及軸位投照,顯示肩峰、肱骨頭、肩盂及肩鎖關節。X線平片可以識別出肩峰下鈣鹽沉積、盂肱關節炎、肩鎖關節炎、肩峰骨骺發育異常和其他骨疾患。
岡上肌腱出口部X線投照(Y位像)對了解出口部的結構性狹窄以及測量肩峰-肱骨頭間距是十分重要的。
X線攝片對1期、2期及3期撞擊征的診斷無特異性,但在具有下列X線徵象時,對肩峰下撞擊征診斷具有參考價值。
(1)大結節骨疣形成。因大結節與肩峰反覆衝撞所致,一般發生於岡上肌止點嵴部。
(2)肩峰過低及鉤狀肩峰。
(3)肩峰下面緻密變、不規則或有骨贅形成。喙肩韌帶受到衝撞,或反覆受到拉伸而使肩峰前下方骨膜下形成骨贅。
(4)肩鎖關節退變、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贅,致使岡上肌出口狹窄。
(5)肩峰-肱骨頭間距(A-H間距)縮小。正常範圍為1.2~1.5厘米,<>動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間距縮小。
(6)前肩峰或肩鎖關節下方骨質的侵襲、吸收;肱骨大結節脫鈣、被侵襲和吸收或發生骨的緻密變。
(7)肱骨大結節圓鈍化,肱骨頭關節面與大結節之間界線消失,肱骨頭變形。
上述1~3點X線表現結合臨床肩前痛癥狀和陽性撞擊試驗,應考慮撞擊征存在。第4~7點X線徵象屬於撞擊征晚期表現。
除了採用不同位置的靜態X線攝片及測量外,還應做X線監視下的動態觀察。在出現撞擊征的方向、角度,使患臂做重複的前舉、外展等運動,觀察肱骨大結節與肩峰喙肩弓的相對解剖關係。動態觀察法對於診斷動力性撞擊征尤為重要。
2.肩關節造影術
對撞擊征晚期階段並發肩袖斷裂,造影術仍為目前完全性肩袖斷裂特異性最高的診斷方法。
肩關節造影時若發現對比造影劑自盂肱關節溢入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即可診斷肩袖完全性破裂。可觀察肱二頭肌長頭腱的形態及腱鞘的充盈度判斷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有否斷裂。小型的肩袖斷裂及不完全性肩袖斷裂在造影時難以顯示。肩峰下滑囊造影也有助於完全性肩袖撕裂的診斷,但由於肩峰下滑囊形態的變異以及顯影的重疊性,其實用價值受到限制。
3.MRI檢查
無創診斷方法MRI檢查對軟組織病變有很高的敏感性,隨著經驗的積累,MRI檢查對肩袖損傷診斷的特異性也在不斷增高,已逐漸成為常規診斷手段之一。
4.關節鏡檢查
像a 關節鏡檢查術是一種直觀的診斷方法,能發現肌腱斷裂的範圍、大小、形態,對岡上肌腱關節面側的部分斷裂及肱二頭肌長頭腱病變也有診斷價值,並能從肩峰下滑囊內觀察滑囊病變及岡上肌腱滑囊面的斷裂。此外,在診斷的同時還能進行治療,如肩峰下間隙的刨削減壓、病灶清除和前肩峰骨贅切除,並可進行前肩峰成形術。關節鏡檢查是損傷性檢查方法,需在麻醉下進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