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儒學大會共識:儒家思想應為世界提供兼濟天下的精神力量
07-06
光明日報11月2日消息,2015年9月27日,秋高氣爽,惠風和暢。第七屆世界儒學大會在孔子故里曲阜隆重舉行。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位儒學研究者匯聚一堂,在民主、開放、和諧的學術氛圍中,圍繞「儒家思想與當代價值建構」這一主題,就「儒家思想的當代哲學使命」「儒學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構」「禮樂文化與社會道德」「儒家思想與公共文化空間」等議題展開廣泛深入研討,為新世紀人類社會的和諧進步發掘重要的思想文化資源,推動世界範圍內儒學進一步發展。世界儒學大會:一個高端國際學術交流平台自2007年舉辦發起國際會議以來,世界儒學大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八次。世界儒學大會的宗旨是在世界範圍內組織、舉辦儒學研究活動,推動各國、各地區儒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類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增強各國各民族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本屆大會,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馬其頓、埃及、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蒙古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與會,並提交論文。同時,於比較視野中,開展對會議主題及相關議題的學術研討,也成為中外學者普遍的治學特點。這一切無疑彰顯和增加了當代儒學研究的國際性。世界儒學大會業已成為弘揚儒家思想、研討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高端學術交流平台。儒家思想應為當今世界提供正心正德的文化維度和兼濟天下的精神力量。這是與會中外學者的廣泛共識。北京大學杜維明先生不無感慨地提起1948年聯合國起草《世界人權宣言》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中國代表張彭春先生以其深厚的儒學素養,創作了《宣言》第一句話:「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這句話中的「良心」二字,強調所有的人都應該獲得尊重,而這正是仁愛價值的世界體現。美國夏威夷大學安樂哲先生從全球視野出發,指出自由主義和民主理念在21世紀所具有的明顯局限性,認為「當我們在考慮可用來應對全球困境必需的文化資源時,首先想到的,是要摒棄人們熟悉的、個體玩家競爭模式的、只追求一己私利的文化資源,代之以協同合作形式的、加強對跨民族、倫理和宗教的界限協調可能性的、恰當文化資源。正像當今為人廣為理解的,儒家文化弘揚謙恭與相互依存關係的價值觀」。俄羅斯聖彼得堡馬卡洛夫國立海運大學尼古拉·米諾夫和中國中央編譯局鳳玲從文化比較的角度,辯證地探究儒家思想乃是一種和諧而內在超越的話語體系。越南歷史研究院阮國生回顧了儒學思想傳入越南兩千多年來的發展歷史和對越南民族文化留下的深刻印記,強調儒家仁政思想、重視教育和注重道德等有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為了實現越南現代的社會目標,需要利用儒家積极參与現代社會思想的交流融合,使儒學思想重新迸發出生機活力。德國大衛·巴拓識通過回顧歐洲對儒家思想的接收和認識歷程,提出儒家的寬容之道和以仁愛為根本的治世方針,超越教派爭端,具備作為國際化思維的天然優勢。儒家「求同存異」的治世觀與「天下和諧」的理念,作為中國以和平、中立的身份在世界舞台上參與各項活動的出發點,充滿正向能量,有利於解決當代與未來各種國際問題。澳大利亞邦德大學李瑞智對此深有同感。他說,面對中國的覺醒,西方很多人還沒有做好準備,有意識地拒絕了解中國文化。而那些目光短淺、掠奪有限資源、利用金融槓桿、追求短期利益的人,就是儒家傳統理論中的「小人」。與之相反,儒家思想的發源地中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堅持「君子」政府,基於合作,超越宗教,實施善政,帶領人民過上繁榮富強的生活,這個對比是非常鮮明的。而「君子」的概念正是來自於《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代表。日本愛知工業大學史文珍也以《論語》為核心,力圖從孔子思想中尋求人和社會的理想狀態以及實現的方法和途徑。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帕特里克·孟迪思則從中美關係角度回顧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對美國建國所產生的相關影響,並藉此表達希望儒家思想對推進雙邊關係以及推動建設更加和平繁榮世界的美好展望。天、道、仁:中國文化的內核與會專家學者就「天」「道」「仁」等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清華大學張豈之認為,中國作為在氏族、血緣關係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國家組織,形成了以宗法制度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周人在此基礎上提出敬天、孝祖和保民這一政治倫理範疇,是中華文化較早的理論基石。而根源於漫長的農耕歷史所形成的中華文化主題,即天道與人道的關係,強調的是天與人的和諧,以及人的地位、人的責任和人的特點。湖南大學朱漢民強調,在儒家思想中,「天下」是一個涵蓋又超越了個人、家庭、民族、區域、國家的宏大的空間概念。在這個空間中,應該追求、信仰同樣超越具體區域、國家權力利益的普遍性文化理念和最高的文化價值——「道」,也即意味著「天下」首先是一個文化空間,而非政治空間。所以「孔子追求的最理想的世界就是『天下有道』,這個道的具體思想內涵和價值體系包括『仁愛、民本、仁政、大同、忠恕、中和、道義等一系列價值理念』」,而這些都具有普遍價值,可以亘古流傳,有益四方。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存山則具體總結出「崇尚道德、以民為本、仁愛精神、忠恕之道、和諧社會」這五點內容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常道」。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2月24日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這裡說的「固有的根本」「自己的精神命脈」,應當就是中國文化的「常道」。「『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六句話,可以說是對儒家文化乃至中國文化之『常道』的一個精闢概括和表述。」仁,作為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核心思想,來源於人,並延展至國家社會。仁不僅是基礎的做人準則,也是普遍的道德精神,更是社會的治理良策。對此,中外學者皆有共識。中國人民大學宋志明認為孔子把「仁」視為一種內在的價值源泉,一種普遍的道德精神,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則。「孔子以後,儒家皆圍繞著『仁』字做文章。儒學從『仁』講出『和』,再講出『禮』,進而講出『用』,從『點』到『線』,再到『面』,乃至『體』,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仁』既是儒學的核心,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核心。一個『仁』字,把古今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打通了,它是我們無法割捨的精神基因。」中國政法大學林存光指出儒家在歷史上建構了一套以仁為核心的話語、理念與實踐,「通過回顧仁學思想的發生與開展,其實踐論意義體現為歷史上的儒家大都強調自家庭之孝親開始,而逐漸由近及遠地不斷擴充踐行仁道的範圍,推己及人乃至於最終達到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高遠境界」,只有「從仁學實踐論的進路推進和深化儒家仁學思想的新開展,才能真正實現其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北京大學杜維明對「仁」的解讀更具國際視野。他指出,「面向未來,何為仁」是當今哲學研究的重大課題。當孔子與顏回提出「仁」的時候,沒有階級性,沒有地域性,也沒有其他特殊性,所以「仁」能夠體現人文精神最高的價值,這一做人道理本身也具有普遍性。同時在各大軸心文明中,儒家傳統沒有排他的原教旨主義,自始至終都體現出開放多元的大氣。「所以在文明對話中間,湧現了一批自我定義為儒家式的基督徒,儒家式的伊斯蘭教徒(『儒回』),儒家式的猶太教徒。不是儒家有什麼特殊性,正因為大家都在呼喚一種人類都能接受的具有精神性質的人文主義。」在仁的基礎上儒家創造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不僅是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自我反思的反饋系統,更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金科玉律。「仁義禮智信」作為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塑造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道理,相信也是將來人類共存共生不可或缺的學做人的道理。此外,與會部分專家學者堅守學術原點,紮根基礎研究,對於儒家學術和思想的基本義理、基礎問題追問溯源,孜孜以求。大連大學葛志毅以「《春秋》素王說」為例,通過漢儒的視野,考察孔子地位在漢代得到官方確認的歷程,展現其與漢代社會之關係。山東師範大學王鈞林對孔子「用之則行」和「舍之則藏」的兩種為政方式進行了頗具意味的論述。北京大學朱雷提出應該以儒家形而上學為新的人類經驗奠定基礎。山東大學鄒曉東通過辨析《大學》「教—學」論與《中庸》「教—化」論,力圖剖析傳統儒家政治的困境與出路。台灣政治大學陳逢源對朱子後學北山一系的學術思想、上海師範大學石立善對萬斯同的儒學史表《儒林宗派》、中國石油大學張瑞濤對黃宗羲的《孟子師說》、陝西師範大學李敬峰對李二曲《中庸》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王俊彥對程瑤田著作《論學小記》、台灣銘傳大學田富美對方宗誠等宋元明清時期儒家思想發展歷程中的特色問題也分別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和闡述。德、禮、孝:中國人的精神風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1月視察山東時,特別提到修道立德的重要意義,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何為德?孔子研究院楊朝明回憶總書記在孔子研究院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認為中國傳統的「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儒家道德學說的深刻凝練,其中「孝、悌、忠、信為第一個層面,即正心誠意的內在修為;禮、義、廉、恥為第二個層面,是個人修為的外化,是修身的體現」。二者緊密相連,層層遞進,可謂「融入了古代中國思想精英關於德性問題的全部思考」。作為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傳統美德,「八德」已經沉澱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構成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因此我們不能淡忘「八德」的歷程,應該繼續講好「八德」的故事。禮是道德成熟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大學韓星認為「禮教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在禮儀形式中懂得做人的道理,更好地完成人生的責任和義務,塑造高尚的人格,完成健全的人生」。對於舊禮教中糟粕的部分我們應該摒棄,但對於那些「反映的是人類生存環境的共性,反映的是人的共性,反映的是中華民族的共性」的人文禮教精神,我們應該尊重和倡導,尤其是早期儒家思想強調禮教內在的精神價值——仁,更是當今社會重塑道德共創和諧的必由之路。中央民族大學牟鍾鑒從教育的目標考慮,呼籲重鑄君子人格——「有仁義,立人之基;有涵養,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擴人之胸;有坦誠,存人之真;有擔當,盡人之責」,以此「六有」培養道德精英,肩負孔子所言「人能弘道」之重任,禮義之邦的和諧社會一定能夠實現。韓國中央大學梁承武對近代以來韓國傳統禮義教育的衰微進行反思,指出東方文化圈在21世紀進入知識信息社會後,「整個社會領域都以為西方化就是先進化、發展的終極,自顧不暇地奔跑,甚至達到喪失自我認同性的地步。雖有失時之嘆,還是醒悟到這一點,正在為找回自我文化的正體性而東奔西走」,而解決之根本還是應該從為人教育開始。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陳啟生也認為「孔子視推行禮樂為達到國泰民安的最佳法門」,建設禮樂社會,應該從教育著眼。教育是立德樹人的基礎。曲阜師範大學李建從教育的資源著眼,指出儒家仁禮傳統展現了從自我人格修養向家庭、社會、國家、自然乃至宇宙天道擴展的過程,強化了人的道德自主和社會承擔意識,奠定了儒家道德人文主義的思想基調,是當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可以依託的重要文化資源。傳統禮教思想精華不僅對於教育而言是寶貴的財富,對於法律和商業也極具資源意義。西南政法大學俞榮根指出:「依法治國」是現代政治文明的一大標誌,也是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我國百餘年移植西方的法制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現代民主法治作為一種制度和機制,需要文化內核的支撐,需要道德文明的基礎。沒有這些基礎的承載和依託,民主法治就只是空中樓閣」。所以我們需要尊重以儒家思想為靈魂的中華「禮法」文化的智慧,努力融匯中西文化創建新的中華法系,從而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成功。山東師範大學丁鼎也對中國古代「禮法合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進行了分析,強調其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提供寶貴政治智慧和法律資源的巨大作用。山東工商學院房秀麗和楊家珍則認為「現代商業倫理的構建具有傳承性和延續性」,積澱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的儒家文化,尤其是「以義取利,仁者愛人,誠實守信,忠恕之道,正己修身,自強不息及以和為貴」七個方面的思想作為儒家倫理思想的精髓,對現代商業倫理的建構具有重要影響,對市場經濟也是有益的文化源頭和智慧寶藏。禮樂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和標誌,多位與會學者也從樂的角度對此進行解讀和闡釋。華僑大學馮兵將以禮樂為研究對象的思想上升為禮樂哲學體系。吉林師範大學叢連軍認為樂教作為治國理政、道德踐履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治心」「蘊德」「定俗」「知政」等功能價值,足以彰顯出其對人與社會的重要性。陝西師範大學李河對「樂治」在法理社會中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中央財經大學左漢林具體介紹了唐代郊廟雅樂的創立與沿革及祭孔禮樂的相關問題。北京大學呂明烜以《繫辭傳》中「聖王制器」所表現的將技術視為禮樂社會的先行準備為例,證明儒家理論中含有豐富而獨特的技術思想。台灣佛光大學李紀祥、台灣師範大學林素英、孔子研究院孔祥林、濟寧學院劉振佳則聚焦於孔廟,對台北孔廟尊崇六藝文化的成功再生經驗、「孔廟世界」與「鄉祠先賢世界」「祭如在」如何可能的形而上學議題、明朝嘉靖九年的釐正文廟祀典事件、孔廟展現出的民族文化信仰等問題進行了闡釋。孝在傳統道德層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濟大學曾亦認為孔子依據親親精神提出孝道原則,並折中四代之禮改造周禮,這一過程對儒學之今日轉化有所借鑒。孔子研究院劉續兵也認為儒家孝悌之道來自於「親親」「尊尊」,其所內含的「愛」和「敬」這兩種深刻的情感展現儒家由「內聖」到「外王」的發展路程。曲阜師範大學周海生則強調義對於孝的維繫意義,「諫親從義」才能彰顯傳統孝倫理文化的真諦。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從經典出發對「禮」進行基礎研究,中南財經大學黃燕強對《禮記》的祭祖儀式與成德思想、浙江大學楊逸對朱熹的鬼神觀及其《家禮》實踐等問題的闡釋都令人耳目一新,華東師範大學楊柳和宋健則介紹了美國學者芬格萊特對「禮」的重視以及其所充滿的「公共之美」,藉此反思國人對禮的歷史批判並以之追尋「公共性」表現人類思想的願景與難題。多元、秩序、公共性、軟實力:儒學的時代維度在新的時代,如何客觀、深入地認識儒家學說的當代價值,推動實現創造性轉化,造福世界?這些問題激發了與會學者的深度思考。北京大學干春松從傳統儒學和現代儒學的概念爭議著眼,認為「如果我們期待儒學思想的現代展開,那麼重新釐定現代儒學的開端,是其必要的一步」。台灣政治大學曾暐傑則透過西方波士頓儒家的發展,提出「當前儒學的發展應該放棄單一道統,從過去港台心性儒家的一元線性發展,轉為百花齊放的現當代新儒家的多元發展樣貌」,只有港台心性儒家、當代新荀學、大陸新儒家並列齊鳴,才能激蕩出最適宜儒家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準則。清華大學方朝暉分析指出,中國的文化心理結構雖然經過新文化運動以及社會結構和制定模式的改變,卻依然無所動搖。「未來中國文化中的秩序問題,即權威、制度及價值建設的方向,應當從中國過去的歷史傳統特別是充滿了深厚自由精神的儒家傳統中來尋找」。曲阜師範大學邱文元提出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重構大同儒學的觀點。華東師範大學陳喬見則對儒家公私理念的歷史誤解進行了釐正。他認為,「儒家『公私』之辨的主要內涵是『合私成公』,所表達的是藏富於民的社會理想和治理方式」,儒家的道德體系中充滿了社會性公德的元素,如仁義禮智信忠恕等都具有非常鮮明的社會性和公共性。這種公共性對現實社會中的諸多亂象具有針砭時弊的意義,對現實中存在著的一些結構性問題的解決和改革具有范導性意義。文化軟實力也成為與會學者關注的焦點。濟南大學趙薇從古老的《周易》出發對「保合太和」「遵道貴德」「盛德大業」等思想進行具體分析,指出《周易》與文化軟實力的體用關係以及相關啟示。中國藝術研究院王巨川通過分析「易」「仁」「祖」「是」及其分別代表的漢民族的宇宙觀、社會觀、倫理觀和價值觀,認為漢文化的核心觀念和思想精髓完全蘊含在漢字之中,漢字以「蹤跡」的形式羅織成漢民族的文化範式,永恆地守護著漢民族的精神疆界。濟寧學院王欽鴻從大眾文化的負面影響著眼,認為儒家文化必須以其核心的價值觀發揮對大眾文化的引領作用和積極影響,使當代社會文化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此外,中國傳媒大學劉慶從公共空間的建構與企業家的文化責任、濰坊市委黨校蓋立濤從儒家思想視域下的公共文化空間構建、山東社會科學院孫聚友從儒家養民富國思想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意義、濟寧市委黨校胡愛敏從「一帶一路」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傳承、孔子研究院李翠從孔孟之鄉的文化軟實力建設等角度也對儒學當代性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時遷移,應物變化。儒家思想憑藉自省的態度和審慎的精神,彰顯出穿越時空地域的生命力量。台灣中華孔子聖道會高秉涵詳細論證了儒家「大一統」思想,指出孟子提出的「一天下」和荀子提出的「一制度」思想,作為國家、民族統一理論和社會制度統一理論,是長久維持「大一統」的根本保證。「大一統」是中國歷史永遠不變的目標,也是台海兩岸關係的大綱和總綱。感悟傳統,融匯新知。第七屆世界儒學大會傾力建立儒學研究、交流、合作的國際化平台,在各方代表的交流和溝通中取得了豐富的學術成果。今後,世界儒學大會將繼續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精神,為推動世界範圍內儒學研究的深入發展以及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不懈的努力,為促進人類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作出更大貢獻。(作者任慧 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結石相關尿路感染,專家共識教你如何用藥
※A型肉毒毒素注射共識(全球版)
※多發性硬化影像診斷標準:中國專家共識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療的爭議與共識
※永遠的耀邦,無盡的懷念——《胡耀邦》讀書會丨共識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