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剖你沒商量?
中國剖腹產率世界第一:46.5%中國採用剖腹產分娩的產婦30年增加9倍已持續多年剖腹(剖宮)產術,是人類創造的用來解決難產及母嬰併發症、拯救和解決分娩中母嬰危險的一種技術,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分娩中母嬰的安全,有其嚴格的適應症。但目前臨床上,卻被濫用成一種普遍性的、替代自然分娩的醫療手段。據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到2008年的調查統計:取樣中國北京、浙江、雲南三省21家醫院,結果顯示,中國總剖宮產率為46.5%,最高的一家民營醫院達68%,是世衛組織推薦上限15%的3倍以上。至今這一數據並無實質變化。…【詳細】據有著30年接生史的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高凌介紹,中國人的生產觀念經歷了如下歷程:上世紀70年代末,能自己生就自己生,孕婦和家屬拒絕剖腹產;上世紀80年代,孩子珍貴了,剖腹產的安全係數也越來越高,到上世紀90年代,剖腹產也還只是醫學問題,與社會因素基本無關;但進入21世紀後,形勢發生了顯著變化,人為因素推動了剖腹產,患方要求100%完美,在醫患雙方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導致剖腹產暴增,壓也壓不住。…【詳細】而一些地區的絕對比例甚至更高其實,我國剖腹產率過高的情況早已存在。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網站2006年刊登的一篇文章顯示:在20世紀50到70年代,我國剖腹產率僅在5%左右,此後不斷攀升,20世紀80年代以後快速上升至30%~40%,到20世紀90年代,上升更為明顯,幾乎達到了40%~60%。21世紀,在中國,剖腹產效用被無限放大。當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醫院剖腹產率在40%~60%以上,少數已超過80%,某些醫院甚至上升至90%以上。國內也有專家認為,世衛組織的數據保守了,中國剖腹產率實際已高達50%~60%,比號稱「剖腹產王國」的韓國還高出近兩倍。2011年,在瀋陽市52家生育保險定點醫院就醫的孕產婦當中,選擇剖宮產的總人數已經達到11996人,比例高達68.51%。雖然與2009年的75%和2010年的74.96%相比略有下降,但依然居高不下。這只是中國地區中心城市剖腹產「泛濫」的一個縮影。…【詳細】儘管政府開始干預,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這一趨勢的形成有其客觀的時代背景。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龐汝彥認為,其一,出自於當前麻醉、輸血等與剖宮產相關手術技術的改善;其二,在計劃生育政策效用下,獨身子女增多,產婦父母對醫護人員承擔的責任期望值增高,希望提高子女孕產安全性。此外,也暴露出當前社會對剖宮產危害性等方面的認知盲區。受衛生部委託,中國婦幼保健協會2010年起開展為期五年的「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安康」項目,從國家層面進行干預,為畸高的剖宮產率降溫。但目前總的趨勢還沒有明顯扭轉。…【詳細】剖腹產率飆升的現實危害和潛在威脅
醫院逐利,「鍾愛」剖腹產?對母子的身心傷害首當其衝剖腹產相當於中止了一個生理過程,對母親和嬰兒的不利是多方面的。對母親來說,剖腹產是一項大手術,會增加產婦大出血和感染的機會,產後出現各種併發症的概率是自然產的10~30倍。產婦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必須承受麻醉及手術意外的風險。增加今後懷孕子宮破裂的風險,影響未來母子安全。另外,剖腹產創面大,產婦易患羊水栓塞,即羊水進入血液,極大地威脅著產婦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剖腹產還不利於婦女內分泌的平衡,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如絕經期之後加速陰道萎縮等。對孩子來說,剖腹產嬰兒死亡率比自然分娩要高,出生後易發生窒息、肺透明膜等併發症。剖腹產往往在預產期前,可能因未真正達到胎兒成熟而造成醫源性早產,引發一系列早產兒併發症,如顱內出血、視網膜病變或殘廢甚至死亡。如果醫生不能確定預產期,嬰兒就有早產幾周的風險,早產兒在成年之後出現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剖腹產孩子聰明是誤讀,事實正好相反時下,不少產婦誤以為剖腹產的孩子聰明,其實正好相反。因為剖腹產省略了自然生產的一些步驟,比如胎兒順產時受到擠壓的過程。胎兒受壓的同時也對腦部血管循環加強刺激,增強腦的功能。胎腦在胚胎8周開始發育。大腦發育在懷孕後的最後3個月到出生後的3個月最為關鍵。子宮內的環境是子宮外所無法替代的,在母體內沒有完成的某些發育(包括腦細胞發育),在出生之後是很難補償的。這也是很多早產兒存在健康問題(雖然他們中有不少在年幼的時候還是健康的)的原因之一。…【詳細】迷信剖腹產終將威脅民族的整體素質學者易富賢認為,對人工餵養、剖腹產這些新技術的迷信,將威脅到我國下一代的整體素質,帶來不盡的煩惱(如很多隱性疾病要等成年之後才發生),並額外增加生育和養育成本。本來,順產是一種生理過程,是育齡婦女與生俱來的本能,破壞這個過程而通過剖腹產讓孩子出生,等於是「出生缺陷」。一段時期以來,政府一方面在強調優生優育,降低出生缺陷,並且花費巨大;一方面卻又放任剖腹產比例不斷攀升,這讓人難以理解。任何旨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努力都難以抵消剖腹產對人口素質的破壞作用。中國50%左右的剖腹產比例,是非常危險的,需要站在國家戰略高度來審視這一問題。是誰讓剖腹產如此蔚然成風?
政府在干預剖腹產率畸高當有所作為自然因素僅是表因產婦嬌弱背後,其實是對相關知識的匱乏和誤解網上有一篇流傳甚廣的帖子——《產房裡的尷尬事兒,你知道多少?》,描述了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遭遇到的各種尷尬事:插尿管、肛檢、剃毛、大小便失禁等。儘管帖主表示:「告訴你這些,並不是為了讓你緊張和難堪,只是想讓准媽媽們事先有個思想準備」,但大部分女性網友感到的只是恐懼:「我沒有勇氣看完……」「嚇死我算了。我希望我生孩子的時候直接暈倒,然後醒過來的時候一切都OK了。」自然生產產程長,確是事實,但是在年輕一代嬌氣,怕疼痛的背後,隱藏著對科學知識的匱乏和誤讀。有的產婦擔心順產會影響體型,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自然順產反而更有利於產婦的全面恢復。山東大學醫學院徐永萍教授指出,身材的恢復與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沒有任何關係。「其實人的身材恢復情況,是與個體差異有關的,有的人生完孩子很快就能瘦下來,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很難再瘦下去。」據徐永萍介紹,懷孕後,大多數准媽媽會不斷的吃,以此給腹中的胎兒補充營養,而多餘的營養則變成了脂肪附著在產婦身上,因此加強鍛煉才是身材恢復的正確方式。…【詳細】社會因素佔大頭1、選擇良辰吉日剖腹產愈演愈烈,其實大可不必此前,小S(徐熙娣)就是以剖腹產方式產下第一個寶寶的,她的生產期比預產期提早四天,主要是覺得16日是個吉日,而20日則是「諸事不宜」。香港「千億媳婦」徐子淇,在2007年7月17日下午6時剖宮產誕下一8磅女嬰,時間為18時48分。堪輿學家說,這個時辰出生的寶寶,財星強,旺父親。在胡靜、李湘、陳慧琳、張柏芝等明星的「表率」下,不少普通人也開始選擇「良辰吉日」剖腹產子,以獲得好意頭。其實這屬無稽之談。即便真的存在良辰,那也是老天安排的,老天安排的是一系列活動,包括受孕、發育、出生,你選擇剖腹產等於違背天命,哪裡還有什麼好命運?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為了追求「天時」(好的年份生辰),卻去破壞「地利」(用手術刀破壞子宮孕育環境),實在得不償失的。…【詳細】2、醫德上去,剖宮產率下來剖宮產率居高不下,更主要的因素在於「醫生說法」推高了剖腹產率。剖腹產本有相關指征,不應是產婦想剖就剖,更何況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在一些醫院,醫生先以技術性解釋自然分娩的疼痛和風險,給產婦和家人造成心理恐慌,接著聲稱剖宮產對母嬰的好處,經過這番褒貶分明的誘導之後,有多少產婦還會或者還敢選擇自然分娩?其實,「醫生說法」是「利」字作祟:剖宮產的費用是順產的2至3倍甚至更多。對醫生而言,剖宮產快且安全,又來錢。利益驅動之下,剖宮產成了投入少產出多的「生意」,醫生「剖」得越多,獎金也就越多。「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醫德不彰的問題不解決,即使用所謂經濟槓桿按下了剖腹產率飆升的葫蘆,也一定又會有惟利是圖的瓢浮起來。…【詳細】政策因素才是根本1、計生政策在一定程度強化了剖腹產預期政府層面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政府的手可以隨意伸進婦女的生育器官,更加不可能保護生育器官。最後的必然結果是:政府不保護生育器官,醫生也不保護,個體也不保護,在這種文化氛圍下,剖腹產率不高才怪。在一胎化政策之下,大多數人只能生一個孩子,並且生育意願在下降,沒有超生的意願,子宮成了一次性器官,沒有必要珍惜。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但這條原因往往被各界忽視。…【詳細】2、必要的政策引導和制度支撐,可最大程度避免剖腹產在這方面,政府可以大有作為:其一,降低婦女勞動參與率,比如提高工資收入佔GDP的比例(中國目前的工資總額只佔GDP的11%,非常不合理,而發達國家普遍在50%以上),讓丈夫一個人的工資就能夠養家。其二,出台醫療規範制度和醫療標準,明文規定剖腹產比例,作為醫療評估和投資、醫院等級評定的重要指標。其三,出台醫療價格標準,降低醫院剖腹產的盈利空間,讓醫院覺得剖腹產「不值得」。其四,培訓更多的助產人員,而不是剖腹產醫生,在職稱待遇、收入待遇上傾斜,讓助產士無後顧之憂。最後,大力宣傳剖腹產的危害,形成公眾心理。…【詳細】該向發達國家借鑒什麼?
發達國家剖宮產率穩定在5%~20%範圍內歐美國家剖腹產率一般較低,更沒出現大起大落情況歐美國家剖腹產比例一般都較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充足的醫護人員為產婦服務,特別是產中,專業的助產師可以很好地引導產婦順利分娩,減輕痛苦,選擇順產的孕婦自然就很多。而在中國許多醫院,產科醫護人員與產婦的比例嚴重失調,根本做不到為產婦提供貼身貼心的服務,順產的時間最長的可能要一天,醫院抽不出這麼多人來陪著。相比之下,剖腹產就成為一條「捷徑」。例如,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剖腹產率為5.5%,到80年代末約為25%,幾乎為70年代的5倍;英國的剖腹產率20世紀60年代初是6%~8%,到90年代末,這一比率超過20%的產科機構約佔41%。日本則由於強調做好臨產陪伴,剖腹產率一般不超過5%~8%。進入21世紀以來,上述國家的剖腹產率都基本保持在5%~20%的範圍內,波動不大。…【詳細】有一套合理有效的制衡制度我國剖腹產率快速上升,為世界衛生組織所詬病。為什麼歐美未發生類似情況呢?這主要得益於制度安排合理。在他們那裡,剖腹產有嚴格的、明確的醫學標準;不符合標準,對不起,保險公司拒絕付款。…【詳細】美國雖然也存在過度醫療問題,但是保險公司仍然有制約(大多數美國人擁有完善的醫療保險保障)辦法。因為剖腹產的醫療成本是自然生產的兩倍多,如果哪家醫院剖腹產比例太高,保險公司就有意見,今後可能就不選擇你這家醫院了,醫院的病人就將大減。由於保險公司的制約,美國醫院有些方面很保守,比如普通孕婦,就只在5個月的時候做一次B超,此後的時間,家長要求再做B超,但是醫院不肯,因為保險公司會有意見的。(參見:易富賢《透視剖腹產率畸高的背後》)結語《詩經》說:「天生烝民,有物有則」。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規律,非到萬不得已,別輕易破壞這種規律。對人類自身的生產來說,也大致如此。
推薦閱讀:
※(12)剖腹產與八字命理
※產科醫生告訴你剖腹產痛不痛及剖腹產如何坐月子恢復快
※因為剖腹產,婆婆在月子里罵我
※四大理由讓准媽放棄剖腹產
※順產還是剖腹產,誰來決定?
TAG:剖腹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