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愛上《菊花台》 愛上語言

愛上《菊花台》愛上語言

程予東

隨意地在不同班級做了調查,發現十之八九的學生都喜歡周杰倫的《菊花台》,當問及原因時回答基本一致,好聽,唱得好歌詞好。這很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對人的評價。可是歌詞好在哪裡呢?他們都是搖頭,臉上張揚著深愛而又無法探究的迷茫。搜索到《菊花台》歌詞。覺得它那麼風靡是有原因的。感覺那裡熔鑄了淡淡的憂傷迷離,心思的凄楚迴轉,情意的纏綿悱惻。學生不大喜歡龐龍的《兩隻蝴蝶》覺得它屬於市井而《菊花台》給他們提供了審美的愉悅。可是你再看他們的作文里語言表達又多陷枯瘦披侈的荒涼中。歌詞是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屬大語文的範疇,為什麼不能讓學生像愛唱歌一樣愛上語文愛上語言表達呢?

只是《菊花台》里運用到的修辭手法在中考語文知識考點中大多沒有涉及,高考也不例外。歌詞里涉及到的修辭手法集中在通感、比喻、擬物、移就等類型。為了把他們喜歡的東西化為他們自己語言素養的實在組成,不能把自己狠拴在考試上了,忙裡備了這些修辭宴饗自己和他們。

比喻是學生相對熟悉的一種修辭手法,不具體分析。

通感:又叫「移覺」,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把適用於甲類感官上的詞語巧妙地移植到乙類感官上,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覺彼此相通。一種感覺與另一種感覺之間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點,是感覺轉移的條件,符合這一條件亦即運用移覺修辭方式原則。「通感」作為一種修辭方式是由錢鍾書先生最先提出來的。常見有兩種類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風過去,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通感典型例句:

1、「晨鐘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鐘聲,所聞之鐘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味》)聽琴聲而知志在高山流水,聽覺與視覺相互勾通。

3、「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李白),詩人把「雪花」與「春風」聯繫起來,把「雪」說成春風中的花,當然就香了,視覺通於嗅覺,寫出了層次豐富,令人玩味的立體意境。

4、「避鳥聲如剪,隔岸奇花色慾燃」。前一句寫鳥語之快有如剪刀,由此聽覺與視覺勾通;後一句寫花色慾燃,花色濃艷,像要燃燒,視覺向觸覺挪移。寫鳥聲,寫花色,卻聽之有音,視之有溫度,形象異常具體。

5、「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絲鋼線拋入天際……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腰盤繞穿插……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於白道五色火花,縱橫散亂」。(劉鶚《老殘遊記》)視覺與聽覺相勾通,寫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藝。

6、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來得及返身進屋去沏一壺茶,待他進來時,你喝住狗的嚎叫後引他進屋,他會馬上品到飄逸的茶香。(遲子建《原始風景》)

7、黎明的雞血紅又熱辣辣的在東方散發出奔放的晨光了。(遲子建《原始風景》)

8、暮色灰黃而涼爽,本來就寧靜的黃昏,靜止了一般。(陳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9、突然有鐘聲緩緩飄上來,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輕柔。(陳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10、蓮妮好快活,銀鈴似的笑聲把個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燦爛。(金曾豪《野種》)

11、一個渾身只有一條短褲的男孩子,揮著一根樹枝,樹枝掛滿綠葉,歌謠般親切、柔和。(高風《金黃的大斗笠》)

12.、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彷彿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的,輕輕的,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魯彥《聽潮》)

通感與比喻的一般區別: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為了把抽象的說得具體,把生疏的說得熟悉,把深奧的說得通俗。通感不具備這個特點,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並沒有比原來更具體、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側重點不同:比喻著重從讀者的角度考慮,運用比喻是為了喚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著重從個人角度考慮,運用通感是為了表達作家在特定條件下個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體色彩不同:比喻適合於一般文體,通感具有較濃的文學色彩。

比擬: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例如:百合花靜靜地笑;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接著飛出了宏兒)和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具體為具體:鱷魚裝扮成一堆亂石伏在河岸;抽象為具體:臉上的渴望一點點綻放)的形式。

移就(移用):甲乙兩項關聯,把原來屬於形容甲事物的修飾語移屬乙事物。移就的種類:移人於物和移物於物。

一、移人於物,就是把原來形容人的修飾語移用於物。

郁達夫《還鄉記》中:「我女人經過的悲哀的足跡,現在有我一步步的踐踏過去!」「悲哀」原是表現人的心情悲涼、哀傷,這裡用來修飾「足跡」。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是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形容人含情的樣子,有「脈脈含情」「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之詞句,這裡卻用來修飾「流水」。

陸遊《過採石有感》:「明日重尋石頭路,醉鞍誰與共聯翩。」「醉」的本是放翁,表現其情態,這裡卻移用於「鞍」。

二、移物於物,把形容甲事物的修飾語移用於乙事物。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把描摹顏色的「濃黑」用來修飾「悲涼」,表現「悲涼」的沉重濃烈:「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

峻青《海濱仲夏夜》中「晚霞」原不會「燃燒」,這裡卻把此詞移用來形容「晚霞」的形態和色彩。「西邊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

李瑛《一月的哀思》中把描摹顏色的「蒼白」同來修飾「日子」,表現「日子」讓人傷慟:「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曆,會埋藏著這樣蒼白的日子。」

移就是一種超乎常格的語言現象,也是詞語搭配的創造性運用。通過詞語的移用,將人的情緒、狀態同事物聯繫起來,不需要耗費更多的筆墨,極簡練地把人的情緒、思想、性格鮮明地表達出來,或將事物的形狀、本質突出出來,而且使語言出奇制勝,富於變化,饒有情趣。

比擬和移就的區別:形式上,移就的移用詞語常作定語(修飾語),擬人所選用的詞語多作謂語。例如:寂寞的花朵是移就修辭而花朵寂寞就是擬人修辭了。雖然兩者都不限於此,但也是一個較為明顯的區別。

通感和移就的區別:

①修飾語和後面的中心詞在感官上存在感覺轉移的情形,這樣的句子在修辭手法上既是通感又是移就。例如: 「沉重的晚雲」、「響亮的香味」「驕傲的麥子」等。

②沒有運用修飾語,但是句子中確實存在把適用於甲類感官上的詞語巧妙地移植到乙類感官上的情形,在這個時候只能理解為運用了通感的修辭而非運用移就。例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是想把事物的無聲的姿態描摹成好象有聲音,表示在視覺里彷彿獲得了聽覺的感受。在這裡就談不上是修飾語,不能叫移就。

這就是說,移就常常兼有通感,而有的通感就不一定有移就,因而通感又和移就不完全一樣。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通感這種修辭格與比喻、移就、比擬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繫。如果一個句子有了通感,又有比喻或移就或比擬,這是兼格。修辭學上一直是承認有兼格存在的。

「微風過去,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鈴上奏著的名曲。」應是兼用比喻和通感兩種修辭格,是把「通感」的感覺用比喻句的形式表現出來。「紅杏枝頭春意鬧。」應是兼用通感和擬人兩種修辭格,用擬人的手法勾連起兩種相通的感覺。「我將深味這濃黑的悲涼」、「甜柔的笑聲」應是兼用移就和通感兩種修辭格,是把「通感」的感覺用移就的譴詞方式來表現。「一陣響亮的香味迎著父親的鼻子直叫喚。」應是兼用比擬、通感、移就三種修辭格。從把「香味」當成能「叫喚」的人來寫的角度看,是擬人,屬於比擬;從運用「響亮」去修飾「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從嗅覺的「香味」訴諸聽覺感受的「叫喚」、把嗅覺的「香味」訴諸聽覺的「響亮」的角度看,是地道的「通感」。

附學習材料:

(菊花台歌詞)運用所學的修辭知識感受其意境美、形象美。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地絕望

雨輕輕彈硃紅色的窗/我一生在紙上被風吹亂/夢在遠方化成一縷香/隨風飄散你的模樣

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躺/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凋謝的世道上命運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輩子搖晃

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天微微亮你輕聲的嘆/一夜惆悵如此委婉


推薦閱讀:

70條最新網路語言,輕鬆一下
澳大利亞人的語言啟蒙,關於繪本你要知道的事
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英語未上榜,第一無可撼動!
格非的「後先鋒」時代:新的語言,極簡的風格
【健康·愛·財富小語】愛有5種語言,你會表達嗎?

TAG: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