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在中獸醫學中的應用

在中獸醫學中,五行學說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說明動物體臟腑、組織器官的五行屬性,以五行的生克制化關係來分析臟腑、組織器官的各種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係,以五行的乘侮關係和母子相及來闡釋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並指導臨床的辨證論治。(一)生理方面1.按五行的特性來分別臟腑器官的屬性 如,木有升發、舒暢條達的特性,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主管全身氣機的舒暢條達,故肝屬「木」;火有溫熱炎上的特性,心陽有溫煦之功,故心屬「火」;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故脾屬「土」;金性清肅、收斂,肺有肅降作用,故肺屬「金」;水有滋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有藏精、主水的作用,故腎屬「水」。2.以五行生剋制化的關係,說明臟腑器官之間相互資生和制約的關係 例如,肝能制約脾(木克土),脾能資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約肝(金克木)等。又如,心火可以助脾土的運化(火生土),腎水可以抑制心火的有餘(水克火),其它依此類推。五行學說認為機體就是通過這種生克制化以維持相對的平衡協調,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二)病理方面疾病的發生及傳變規律,可以用五行學說加以說明。根據五行學說,疾病的發生是五行生剋制化關係失調的結果,五臟之間在病理上存在著生與克的傳變關係。相生的傳變關係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種類型,相剋的傳變關係包括相乘為病和相侮為病兩條途徑。1.母病及子 指疾病的傳變是從母臟傳及子臟,如肝(木)病傳心 (火)、腎(水)病及肝(木)等。2.子病犯母 指疾病的傳變是從子臟傳及母臟,如脾(土)病傳心 (火)、心 (火)病及肝(木)等。3.相乘為病 即相剋太過而為病,其原因一是「太過」,一是「不及」。如肝氣過旺,對脾的剋制太過,肝病傳於脾,則為「木旺乘土」;若先有脾胃虛弱,不能耐受肝的相乘,致使肝病傳脾,則為「土虛木乘」。4.相侮為病 即反向克制而為病,其原因亦為「太過」和「不及」。如肝氣過旺,肺無力對其加以制約,導致肝病傳肺(木侮金),稱為「木火刑金」;又如脾土不能制約腎水,致使腎病傳脾(水侮土),稱為「土虛水侮」。一般來說,按照相生規律傳變時,母病及子病情較輕,子病犯母病情較重;按照相剋規律傳變時,相乘傳變病情較重,相侮傳變病情較輕。(三)診斷方面五行學說認為,動物體的五臟、六腑與五官、五體、五色、五液、五脈之間是存在著五行屬性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臟腑的各種功能活動及其異常變化可反映於體表的相應組織器官,即「有諸內,而必形諸外」,故臟腑發生疾病時就會表現出色澤、聲音、形態、脈象諸方面的變化,據此可以對疾病進行診斷。《元亨療馬集》中提出的「察色應症」,便是以五行分行四時,代表五臟分旺四季,又以相應五色(青、黃、赤、白、黑)的舌色變化來判斷健、病和預後。如肝木旺於春,口色桃色者平,白色者病,紅者和,黃者生,黑者危,青者死等。又如《安驥集?清濁五臟論》中所說的「肝病傳於南方火,父母見子必相生;心屬南方丙丁火,心病傳脾禍未生;…心家有病傳於肺,金逢火化倒銷形;肺家有病傳於肝,金能克木病難痊」,即是根據疾病相生、相剋的傳變規律來判斷預後。(四)治療方面根據五行學說,既然疾病是臟腑之間生克制化關係失調,出現「太過」或「不及」而引起的,因此抑制其過亢,扶助其過衰,使其恢復協調平衡便成為治療的關鍵。根據相生規律提出的治療原則是「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若按相剋規律,其治療原則為「抑強扶弱」。後世醫家根據這些治療原則,制定出了很多治療方法,如「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結合)、「培土生金」(健脾補氣以益肺氣)、「滋水涵木」(滋腎陰以養肝陰)等等。同時,由於一髒的病變,往往牽涉其它臟器,通過調整有關臟器,可以控制疾病的傳變,達到預防的目的。如《難經?七十七難》中說:「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即是根據肝氣旺盛,易致肝木乘脾土而提出用健脾的方法,防止肝病向脾的傳變。
推薦閱讀:

畜牧獸醫>愛說篇
獸醫微生物複習資料
看牙齒估算年齡——馬
獸醫講解你聽過多少關於寵物醫院的傳言?萌寵速來!
犬瘟熱的戰鬥歷程

TAG:醫學 | 獸醫 | 五行學說 | 五行 | 獸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