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影像學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除了病史與查體體征的改變之外,一項重要的診斷依據就是影像學檢查。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之中,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有X光片、CT和MRI檢查,而不太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有CTM與脊髓碘水造影;那麼,如果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選用哪種影像學檢查好呢?MRI檢查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一、X線平片表現

腰椎間盤突出青壯年多發,20~50歲者多發,男女比4~6:1,20 歲以內佔6%。因外傷及椎間盤纖維環退變、撕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除了病史與查體體征的改變之外,一項重要的診斷依據就是影像學檢查。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之中,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有X光片、CT和MRI檢查,而不太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有CTM與脊髓碘水造影;那麼,如果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選用哪種影像學檢查好呢?MRI檢查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腰椎間盤突出青壯年多發,20~50歲者多發,男女比4~6:1,20 歲以內佔6%。因外傷及椎間盤纖維環退變、撕裂、髓核脫出、壓迫脊髓及神經根而發生一系列腰腿痛癥狀。X 線平片是最簡便又經濟的檢查方法,雖然檢出率只有60 % 左右,但可發現有無結核、腫瘤等骨病,有重要鑒別診斷意義。

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以L4-5,L5-S1,最多見,其餘部位少見。平片發現較少,所見徵象如下:

1、椎間隙狹窄,可均稱或不均稱。不均稱時,間隙較寬的一側大多是椎間盤突出的一面。

2、椎體邊緣骨贅形成,此症並無特殊診斷意義,因骨贅在肥大性脊柱炎更為常見。

3、脊柱生理曲度異常(側位片),或出現脊柱側彎(正位片)。

4、髓核突入椎體:髓核經過軟骨盤的受損破裂處突入其上、下椎體的骨松質內,形成椎體邊緣黃豆與蠶豆大小的壓跡,稱之為許莫氏(SCHMORL)結節。許莫氏結節不合併向椎體後緣突出,臨床可無神經根受壓體征,無需治療。在X線片顯示為在椎體的上下邊緣有邊緣清晰的陷窩狀切跡。椎體缺損的邊緣骨質常硬化增白。髓核突入嚴重者,椎間隙可變窄。

二、腰椎間盤突出CT表現

應用CT檢查脊椎與椎管內病變在臨床上已廣泛開展,解析度相對為高的CT圖像,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形象,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肥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並可以三維技術重建椎管與根管的立體形態。

1、腰椎間盤變性和膨出:變性和退變的腰椎間盤可產生氮氣,所謂真空現象,CT值為負值。在CT圖象上腰椎間盤膨出表現為超出椎體邊緣均勻光滑對稱的軟組織密度影,輪廓完整其後緣呈凹陷狀,也可隆突。硬膜囊前緣變平,或有淺壓跡。

2、腰椎間盤突出:分三型。

①中央型,指位於中線者,

②側後型,指位於中線兩側椎管內者,③外側型,指突出的中心位於椎管外者。

直接徵象:

①腰椎間盤後緣向椎管內限局性突出的軟組織陰影。其密度與相應的腰椎間盤密度一致,形態不一,邊緣規則或不規則。

②突出的腰椎間盤可有大小、形態不一或鈣化。

③椎管內硬膜外可見遊離髓核碎片其密度高於硬膜囊。

間接徵象:

①硬膜外脂肪間隙移位、變窄或消失,

②硬膜囊及神經根受壓移位。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MRI表現

MRI可以說是影像學中的重大進展,是非侵入性和無放射性損害中以往任何檢查手段都無法相比擬的,其對人體組織結構的影像顯示,較之CT檢查更為確切和真實。MRI檢查對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可以觀察病變椎間盤突出的形態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係。

MRI圖像上所表現的信號,大體上分為高、中、低三種強度。通常,在T1加權條件下,骨皮質、韌帶、軟骨終板和纖維環為低信號強度;富有脂肪組織的椎體、棘突等骨松質則表現中等信號(由於含多量骨髓組織之故);椎間盤介於前兩者之間。脂肪組織為高強度信號,脊髓和腦脊液次之。T2加權對椎間盤組織病變顯示更明顯,在T1加權圖像上顯示較低信號,T2加權反而加強。由於T2加權腦脊液信號強而發亮,致使椎間盤突出壓迫硬膜囊時的顯示更加清楚。

MRI檢查除了可以獲得三維影像用於診斷(陽性率可達99%以上),更為重要的是此項技術尚可用於定位及分辨「膨隆」、「突出」與「脫出」,從而有利於治療方法和手術的選擇。

1、在T1WI椎間盤呈息肉樣或半圓形自正中或後外側突入椎管,其信號強度與該變性椎間盤相同,與高信號強度的硬脊膜外脂肪及低信號強度的硬脊膜囊形成鮮明對比。在T2WI突出物與高信號硬脊膜囊內的腦液對比清晰。

2、MRI矢狀面圖像便於證實及定位髓核碎片,位於椎間隙的上或下方。

3、髓核疝出的上下可見線形高信號,是硬脊膜外靜脈叢受壓使血流緩慢所致。

4、平掃CT易將聯合神經根或不對稱的神經鞘與疝至側隱窩內的髓核相混淆,而MRI可清楚證實神經周圍有腦脊液間隙,藉以區別於疝出的髓核。

5、椎間盤變性正常椎間盤隨年齡含水分減少而膠原纖維增多,MRI反映椎間盤信號逐漸減弱且不均勻,椎間隙可變小,T2WI上早期變性表現為髓核信號逐漸減弱。

四、腰椎間盤突出的影像學表現與臨床結合的有關問題

CT、CTM、MRI等現代診斷技術應用,使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有了更加客觀的依據。但對其臨床意義不能過分依賴,以免犯診斷擴大化的錯誤。單憑X線、CT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或膨出顯然不能完全診斷本徵。如CTM和MRI發現有神經根受壓也不能確立診斷。影像學上的變化必須與臨床癥狀相符合才能確立診斷,如果影像學上有腰椎間盤突出或膨出,而缺乏相應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如果盲目手術,不但療效不佳反而能增加病人的痛苦。

來源: 包頭第四醫院康復科


推薦閱讀:

LEE LEE NAM | No Zuo No Die,請停手吧
【影像基礎】多發性硬化的MRI診斷
【影像病理】顱內感染性疾病--結核性腦膜炎、結核瘤
肩關節解剖與損傷的u000BMRI影像
百年城門影像(03)正陽門

TAG:腰椎間盤突出 | 檢查 | 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