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以前的語文
07-06
問題的提出先從故事說起吧。某大學教授給大學生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教授從講台下拿出一隻裝滿大石塊的大燒杯問學生:「請問燒杯裝滿了沒有?」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裝滿了。」教授未作評價,伸手又從講台下拿出一隻裝滿小石子的杯子,高高舉起,然後把小石子「嘩嘩」地全倒進了大燒杯里,問:「燒杯裝滿了沒有?」學生有的說「裝滿了」,有的說「沒裝滿」。教授仍不評價,又從講台下拿出一隻裝滿細沙子的杯子,高高舉起,然後把沙子「沙沙」地倒入大燒杯里。教授笑著問:「裝滿了沒有?」學生們沒有聲音了,他們不敢再輕率地回答。教授微笑著又從講台下端出一杯水,高高舉起,然後把水慢慢地倒入了大燒杯里。實驗結束,教授正式發問:「請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有的回答:「看似滿的東西其實沒有滿。」有的回答:「人就如大杯子,說明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教授接著再問:「假如我的大燒杯內先裝滿沙子或者是水,請問大石塊還能放進去嗎?」這個問題如當頭棒喝,讓我震動,我進一步思考──基礎教育,小學教育,小學語文教育的「大石塊」到底是什麼呢?現在語文教科書里選用的一篇篇白話文是語文教學的「大石塊」嗎?如果不是,那什麼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大石塊」呢?這個故事促使我對「13歲以前的語文應該教什麼」有了一個系統的反思。要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啊,童年期播下什麼種子太重要了!而我們現在種的又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不禁要問,人在13歲以前的智力特點是什麼?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13歲之前是人記憶力的黃金時期。所謂少年之記,如石上之刻;青年之記,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記,如沙上之刻。人是自然之子,人之成長也如四季之轉換。13歲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人在學習的春天是記憶的季節,是積累的季節。13歲之後如自然之夏秋,夏天是生長的季節,是人的理解力生長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在13歲之後學習應側重理解能力的培養。基於13歲之前的智力特點,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教語文?是重記憶、積累?還是重分析、理解?這可是個大問題啊。過去的老師是怎樣教語文的呢?梁實秋先生在《豈有文章驚海內》中說:「我在學校上國文課,老師要我們讀古文,大部分選自《古文觀止》、《古文釋義》,講解之後要我們背誦默寫,這教學法好像很笨,但無形中使我們認識了中文文法的要義,體會攄詞練句的奧妙。」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談到背誦的重要性:「中國人學詩向來注重背誦。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不但能領略聲調的好處,並且能熟悉詩的用字、句法、章法。詩是精粹的語言,有它獨特表現方式。學習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綜合,背誦便是這種綜合的方法。」過去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難道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沒有啟示嗎?我們真的要把幾千年來語文教育的精華徹底拋棄嗎?以上反思,使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重構13歲之前的語文教育體系!為了避免自己走入盲目輕率的誤區,我慎重地閱讀了相關書籍,提出了重建體系的幾點理由。重構的理由其一,宏觀教育史的視野。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生導師郭齊家教授認為:中國的教育發展大致走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人文教育的階段,重視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缺點是重道輕藝。第二個階段是近一百年來,鴉片戰爭以後,我們引進了西方的教育,特別是科學技術的教育,這個階段叫科學教育階段,缺點是重藝輕道,或者是學藝忘道。第三階段是從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是把前兩個階段的缺失加以整合,把前兩個階段的優點集中起來,形成一個科學加人文整合的新教育階段。站在宏觀教育史的角度來審視中國小學語文教學,我們不可採用民族虛無主義態度,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一概摒棄。請看一看當下小學語文教材,除了幾十首古詩以外,還有哪些是傳統文化的吸納與傳承?其二,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思。張灝先生在《傳統與現代化》一文中指出:「談到批判傳統,首先我們必須澄清一些對傳統的誤解。我們最需要正視的當然是五四時代所產生的全盤反對傳統思想。這種思想演發到極端,是視傳統為一片非理性的黑暗,阻撓著中國的進步,必須把這片黑暗全部掃除,中國前途才能有光明。這種以黑暗的過去與光明的未來作簡單對照,原是中國知識分子在困難頻仍的刺激下,心理失去平衡後的思想產物。因此而對傳統所作的全面否定,也難免是情緒的反應多於冷靜的反省。武斷的曲解多於耐心的分析。然後,不幸的是,情緒的反應和武斷的結論常常是一般人所歡迎的。這份『五四遺產』到今天仍然在中國知識分子中間有著極為廣泛的影響,就是這個原因。」「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它是現代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分水嶺,它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打倒孔家店,打倒文言文,推廣白語文。它無疑是近代中國文化的一場大革命。但當歷史的車輪走過了一個世紀,我們今天再冷靜審視,它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顯然是失之偏頗的。其實,即使是五四文化運動的健將,哪一個不是在傳統文化中浸染成長的呢?朱自清先生曾在文章中坦承,五四運動之後中學生國文水平下降了!其三,個體學習語言的規律。心理學家朱智賢先生認為:「兒童個體智力發展史是人類種系智力發展史的縮影。」人類種系是怎麼樣發展過來的呢?是靠口耳相傳,靠不斷地傳誦民族的史詩、經典、語言、民族的自然常識和社會常識。所以靠記憶,人類傳承了文明;靠記憶,人類發展了自己的大腦,發展了人類的智慧。心理學家經研究得出結論:13歲以前是人類記憶力的高峰,15歲以後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記憶力慢慢退化。根據這一規律,語文學習在小學階段應以記憶為主!叔本華在《論教育》一文中論述:「相比之下,記憶力在青少年時期是至為旺盛和堅韌的,所以,我們要特別發揮它的作用,但是這需要我們經過謹慎、周密的考慮以後做出一定的挑選……既然每人只有不多的年輕歲月,並且,記憶的能力總的來說相當有限,那麼,把每一學科知識最基本和最關鍵的東西教給孩子,而其他的一概免去,就成為至為重要的事情。」重誦讀,重記憶,重積累應是13歲之前學習語文的重要法則!其四,當代實驗的有益啟示。當代小學語文界,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有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陳琴老師的「素讀」實驗,讓孩子從小「素讀」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取得了很好成效。韓興娥老師兩周教完一本教科書,它重誦讀、背誦的做法給人有益的啟示。擠出時間後,韓老師帶領學生「課內海量閱讀」,她所謂的閱讀就是三大塊:第一為讀熟,第二為背誦,第三為運用。我曾經帶著我校「情智語文組」8位骨幹教師專程赴山東濰坊聽了韓老師兩節語文課。一節課她讓學生背誦120多個成語,方法是熟讀成誦,用各種方法讀,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記誦。另一節課她用半節課給二年級孩子上蘇教版四年級課文《槐鄉五月》,通讀課文後立即背誦優美句段,然後提出一兩個問題,一篇課文就過去了。然後讓我們聽課教師每人上黑板寫一句名言警句,她帶領學生讀一句然後讓學生背誦和名言相近的成語、詩句、警言。二年級學生口若懸河,張口即來,學生豐富的積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韓老師從語文教材中突圍的嘗試給語文教學改革增添了一縷希望的曙光。重構的體系現在我們來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小學語文的「大石塊」呢?這需要謹慎、周密考慮後做出一定的挑選。張志公先生在《傳統語文教育》一文中指出:「傳統語文教育非常重視字的教學,採取的辦法是集中識字。兒童入學後,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集中認兩千多字,以後集中識字課文逐漸形成『三、百、千』那麼一套,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合起來正好是兩千多常用字)……再者,『三、百、千』音節整齊,押韻,也不太艱澀,便於學童記誦。這個辦法不失為一個好的經驗。正因為如此,集中識字,使用『三、百、千』做教材,這個辦法通行上千年。」鑒於此,我認為,小學語文教育的第一塊「大石塊」是國學經典。中國文化是儒釋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為主流、主脈。什麼是經典?《現化漢語詞典》上說:「經典,就是歷史留傳下來的具有權威性、典範性的著作。」那麼,《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聲律啟蒙》、《增廣賢文》就是國學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1995年趙朴初等九位老人,在政協開會的時候提出一個「016提案」,在提案里他們呼籲,要建立幼年古典學校。我們的『經典』一直沒有中斷,如果現在再不重視,我們就面臨著中斷的危險。「經典」的意義在哪裡?它是我們民族智慧、民族心靈的載體,是民族生存發展的依據,它也是幾千年來,我們民族屢遭災難而始終發展的堅強紐帶。這幾位老人呼籲,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此文化遺產在下一代消失,我們將是民族的罪人,歷史的罪人!從小誦讀國學經典意義重大,首先在於傳承延續民族文化。其次在於「蒙心養正聖功也」。蒙童時期應該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造就聖人君子的氣質,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博大境界。再次,「讀書變化人的氣質」。一代人的氣質變化了,就會影響社會風氣。「五四」以來傳統文化失落了,現在我們再把它重新找回來,在現代文明的背景下重建它,重建新的文明秩序。小學語文教育的第二塊「大石塊」是詩歌經典(我把詩歌作為韻文單獨列出)。有人說,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中國教育的核心是詩教。孔子對兒子孔鯉的教育是「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在中國民間,孩子咿呀學語,首先背誦的是琅琅上口的五言絕句。朱光潛先生在《無言之美》中這樣表達他對詩歌的認識:「就文學說,詩詞比散文的彈性大;換句話說,詩詞比散文所含的無言之美更豐富。散文是盡量流露的,愈發揮盡致,愈見其妙。詩詞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離,才能引人入勝。……現在如果要提高文學,必先提高文學欣賞力,必先在詩詞方面特別下功夫,把鑒賞無言之美的能力養得很敏捷。因此我很希望文學創作者在詩詞方面多努力,而學校國文課程中詩歌應該佔一個重要的位置。」小學詩歌怎麼篩選,我個人認為應以中國古代詩詞為主,以現代詩歌為輔。一二年級可以歷代經典絕句為主,約80首左右。三四年級可以唐詩為主,約80首左右,五六年級可以《詩經》、《古詩19首》、《楚辭》、《宋詞》節選為主,大約80首左右。現代詩歌可以名家短篇為主,精選冰心、泰戈爾、普希金等中外名家,適合小學生誦背的名篇約60篇,這樣小學階段古詩加現代詩約300首左右。通過詩教涵養我們的民族氣質,培養有高貴氣質的一代新人。小學語文教育的第三塊「大石塊」是兒童文學經典。如果說國學經典、詩歌經典更多地的是面向歷史的話,那兒童文學經典就是面向現代,面向兒童。因為兒童文學是專門寫給兒童閱讀的文學,它充滿幻想、想像力,充滿情趣和童心。張志公先生在《漢語教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文中說:「文學教育是一種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學教育。同時又是一種非常有利於智力開發的教育。學文學有助於發展聯想能力,想像能力,創造思維能力。」兒童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詩人、哲學家,因此兒童文學是小學文學教育重要的基石。我認為小學階段兒童文學可大致分為:低年級以繪本閱讀為主,中高年級以童話和兒童小說為主。當然教師要給學生精選名家名篇,在激發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鼓勵自由閱讀,共享閱讀,親子閱讀。重構後怎麼教我提出在小學階段增加語文教育的「三塊大石塊」的觀點,一線教師最大的疑問就是內容這麼多該怎麼教?一、時間如何分配?可向韓興娥老師學習,壓縮教材教學時間。韓老師兩周教完一本書,如果我們有困難,能否一個月兩個月教完一本書,擠出一半時間來教國學、詩歌、兒童文學經典。另外,每天早讀時間可讓學生誦讀國學和詩歌經典。每天早上讀10—20分鐘,一年下來時間就非常可觀了。二、現有教材怎麼教?現有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話文組成,學生閱讀理解不是主要問題。因為白話文已寫得很白、很直露了,沒有多少可以值得反覆咀嚼品味的了。一般可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後提一兩個關鍵問題理解課文,接著可背誦其中的精彩成語、句子或片段即可。大可不必在理解課文上挖過來挖過去,浪費時間。這樣一來,大塊時間可以節省下來,為校本教材的學習贏得時間、贏得教學的主動權。《語文課程標準》說得好:「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也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三、國學、詩歌經典怎麼教?國學詩歌經典因其語言精鍊,富有韻味,充滿音律美的特點,教學時應以誦讀、背誦為主,輔以適當講解,讓學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求甚解」、「熟讀成誦」應是國學詩歌教學的原則。對於吟誦,背誦,朱自清也有一段精闢的見解:「這兒可以看出吟誦的重要來。這是詩的興味發端,也是詩學的第一步,但偶然的隨意的吟誦是無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學。那得下一番切實的苦工夫,便是記誦。學習文學而懶於記誦是不成的,特別是詩。」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運用各種方法,像競賽法、情境法、表演法、展示法、師生共讀法、親子共讀法等等都是有效的方法。教師要用靈活多變的方法讓學生樂此不疲,出口成詩。四、兒童文學怎麼教?兒童文學的教學和國學、詩歌經典應有區別,因為兒童文學語言通俗易懂,沒有閱讀障礙。再加上兒童文學是以故事為主,有人物、情節,特別吸引學生。因此兒童文學教學重在積極引導,推薦書目,激發興趣,以孩子自主閱讀為主。為了提高閱讀興趣和效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全班共讀同一本書,共同交流閱讀心得。也可以利用中午午休時間老師讀書,同學聽書。還可發動家長參與,提倡親子共讀。一旦引導孩子走上閱讀的金光大道,養成手不釋卷的良好習慣,我們語文教學的任務也就完成了一大半。五、課內、課外怎麼處理?課內教的東西要適當難一點,要有智力挑戰,要對學生有智力吸引力,課堂內要有緊張的智力生活,這叫「跳一跳摘到蘋果」。我建議國學、詩歌經典大多放在課內教學。課外閱讀的內容可有趣、豐富一點,簡單一點。比如兒童文學讀物,就特別適合學生課外閱讀、家庭閱讀。這樣課內外有機結合,學生閱讀量就會有極大提高。六、語文作業做什麼?魯迅先生早就說過:學習語文沒有什麼秘訣,無非是多讀多寫。語文水平、語文素養不是做作業做出來的,而是在大量閱讀、背誦、積累、運用的語言實踐中鍛鍊出來的。因此,語文作業的「三字經」是「讀、背、寫」,其中「寫」就是寫日記、隨筆、讀書筆記,而不是寫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學生在讀、寫熏陶中自然而然語文素養便提高了。格外提醒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走出來,真正享受語文學習內在的快樂。13歲以前的語文是童年的語文,積累的語文,種子的語文,經典的語文,綜合的語文;是暫時不求甚解、逐步反芻的語文,是為一輩子奠基的語文。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趣味語文——成語之最
※【考前圈重點】語文:詩歌語言賞析得滿分,就靠這個了
※人教版四下語文教案
※語文老師:腹有詩書氣自華!每一個中國人一生都要背會的千古名句(建議家長和孩子收藏!)
※高頻文言實詞整理(四)
TAG: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