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和他的畫作欣賞
畢加索於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市。早露天賦,十幾歲就已成為一個優秀的畫家。1904年在巴黎定居,從此生活在法國。
從十九世紀末從事藝術活動,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後注目於原始藝術,簡化形象。1915-1920年,畫風一度轉入寫實。1930年又明顯的傾向於超現實主義。晚期製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傑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流派有很大的影響。
他於1973年在法國的穆繩去世。
一、童年時期:
1900年之前,可謂之童年時期。在這個階段,他的作品「以人物肖像為主,其共同特點是筆觸細膩、造型簡練厚重,極具主題意識。在表現真實的基礎上延伸了作品的內涵,使得作品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代表作包括《赤腳姑娘》等。
《赤足的少女》又名《赤腳姑娘》,是畢加索在14歲時的作品。畫中的女孩是一個普通的鄰家的姑娘,她隨意地坐在一堵牆壁前,烏黑的大眼睛凝視前方,衣著樸素,不太乾淨的圍巾胡亂地搭在肩上,粗糙的大腳顯示出家境的貧寒。與粗手大腳相對應的是姑娘純凈的眼神、勻稱的臉龐,以及憂鬱、嫻靜的神情。從繪畫技巧上來說,畢加索讓人物正面坐著,卻隱藏了椅子與地面的空間關係;在對女孩衣裙的處理上,他利用光的明暗突出層次感,裙子顏色從紅色到暗紅色漸變起伏,使得二維畫面具有了一種三維透視效果。對繪畫技巧的駕輕就熟可見畢加索「學有本源,非率而命筆也」,這也正是中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拜會畢加索之後的所言。
當然,《赤足的少女》這幅畫並不純粹以技法取勝,難得的是畢加索在那樣一個年齡卻著力捕捉同齡模特兒的內在氣質和生命,從結果來看他的努力亦非常成功。所以,表現在畫中的強烈的視覺和情感對比才是這幅畫引人入勝之處。畢加索本人對《赤腳女孩》也相當滿意,一直將它保留在身邊。
二、藍色時期
1900年至1904年,謂之藍色時期。在這個階段,畢加索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風格。「作品背景藍,人物藍,頭髮、眉毛、眼睛皆藍,藍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而背景簡化」。這與畫家在這一時期生活的拮据,心境的憂鬱息息相關,所謂藝術投影生活,正是如此。這一時期的作品包括《男子肖像》等。
《男子肖像》除了色調較為統一之外,畢加索也開始強調線條的運用,包括五官的刻畫已不再具有圓潤的立體感,眉毛和眼瞼則直接以曲線描繪,背景牆上懸掛的畫作則更明顯地大量運用線條勾勒。
三、立體主義時期1907至1916年,畢加索進入了立體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創作特點是,「不去描繪客觀物體的外表形態,而是把客觀物體引入繪畫,從而將表現具象的物體本身和表現抽象的結構形態綜合起來。」 同時,賦予形式意味的構圖和畫面最終的震撼力,形態穿插閃躲於幾何之間,色彩從單一變成複色。另外,為了更仔細地分解對象的造形,畢加索以及其他立體主義繪畫者也傾向選擇較單純的主題來作畫,比如靜物、肖像、人體等等,至於他以前關心的鬥牛、巴黎夜生活、小丑、窮人等題材,則難以融入到這個新風格中。畢加索以大量的創作來探索這種風格,比如在《斜躺的裸女》、《站立的裸女》等人體作品中,他以濃重的輪廓線勾勒出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強調橢圓形的乳房和折曲的四肢,藉由塊狀的結構組成扭曲的軀體;相反的,在五官的描繪上則簡略得幾乎不可辨識,背景也僅只是布滿筆觸的簡單色塊。
自1911年開始,立體派藝術家們在分解繪畫對象的形體之餘,也同時在實驗新的創作技法。包括布拉克、畢加索等人紛紛在繪畫中加入了印刷字體,這與繪畫傳統中的手繪質感大異其趣,而是一種經過工業生產的、在廣告與新聞媒體中所運用的符號。繪畫空間的深度因此消失了,所有的造形元素就像這些文字一樣並列在畫布這個平面上。起初這些立體派藝術家們只是將文字「畫」在作品中,然而到了1912年以後,他們進一步將平面的材料直接拼貼在畫布上諸如印刷品、織品等等,為了調和拼貼上去的材料與畫布的質感,往往再以顏料加以塗繪。在這個過程中,使畫面中出現了異於繪畫的材質,而被稱為立體主義的「綜合期」。
《有鬍子的男人》這幅作品是畢加索立體主義綜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他在畫布上拼貼印花布,為了妥善地調和印花布和油畫的造形和質感,畫中「人物」的形體也運用大量的方形組合起來,僅以簡單的線條或色塊來表示其五官和毛髮。
四、古典主義時期
《扮丑角的保羅》創作於1925年,畫中的保羅出生於1921年,是畢加索和第一任妻子奧爾加的孩子,也是畢加索繪畫中常見的模特兒。畫作中保羅身穿有著誇張領口的白色小丑服,頭戴尖帽,手持面具。畢加索以輕快的筆調勾畫出保羅的表情以及簡潔利落的身形,構圖單純而富有裝飾性,運用白色、黑色、紅色塑造出強烈的對比。
五、超現實主義時期
20世紀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是畢加索創作的超現實主義時期,其創作特點是將生與死,夢境與現實統一起來,具有神秘、恐怖、怪誕的氣氛。這時期的作品包括《雕塑家》等。
《雕塑家》是以畢加索的情人瑪麗·泰瑞莎的形象為藍本設計的。瑪麗·泰瑞莎的形象被描繪成畫面左邊的胸像,這尊胸像形體巨大、色彩鮮明,和雕塑家身後台座上的白色雕像有著截然不同的魅力。畫中雕塑家正支著頭注視著他的作品,彷佛正思考要如何進行下一步。這種雕塑家及其作品的主題,往往令人想起希臘神話中的畢馬龍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女性興趣缺缺,反而愛上自己的作品。另外,這一時期畢加索正在實驗各種變形的手法,在這件作品中,他對於變形的處理訴諸平面化與圖案化。畢加索運用大量誇張的曲線勾勒出形體的輪廓,其中雕塑家和胸像的臉部造形相對較為清晰可辨,彷佛在強調兩人對望的情景,而遠離頭部的手、腳與傢具等造形則激烈地扭曲、斷裂,甚至和其他形體的線條連在一起。畢加索也將許多輪廓線加以延長,而切割出不同的區域,色彩就如同填色遊戲般塗繪在各區域中。此外畢加索也強調裝飾的效果,他在部分線條的周圍加上點狀裝飾,使得平塗的色塊變的層次豐富。
坐紅色扶手椅的女子
六、蛻變時期1932至1945年可稱為畢加索創作的蛻變時期。這一時期的藝術特點是,畫作多為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相結合的抽象畫。以劇烈變形、扭曲和誇張的筆觸以及幾何彩塊堆積抽象來表現痛苦、受難等感覺。作品包括《坐紅色扶手椅的女子》、《朵拉·瑪爾肖像》等。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女孩與小船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對於作品,畢加索說:「我的每一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賣價的畫作裡面,畢加索的作品就佔據4幅。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幾經變化。也許是對人世無常的敏感與早熟,加上家境不佳,畢加索早期的作品風格充滿了早熟的憂鬱,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在求學期間,畢加索努力地研習學院派的技巧和傳統的主題,而產生了象《第一次聖餐式》這樣以宗教題材為描繪對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調,與羅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會的題材,也是畢加索早年學習的對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畫作中,總看到用羅特列克手法經營著浮動的聲光魅影,曖昧地流動著款款哀傷。畢加索十四歲那年與父母移居巴塞羅那,見識了當地的新藝術與思想。然而正當他躍躍欲試之際,卻碰上當時西班牙殖民地戰爭失利。政治激烈的變動導致人民一幕幕悲慘的景象,身為重鎮的巴塞羅那更是首當其衝。也許是這種興奮與絕望的雙重刺激,使得畢加索潛意識裡孕育著藍色時期的憂鬱動力。
遷至巴黎的畢加索,既落魄又貧窮,住進了一處怪異而破舊的住所「洗衣船」,這裡當時是一些流浪藝術家的聚會所。也正是在此時,芳華十七的奧麗薇在一個飄雨的日子,翩然走進了畢加索的生命中。於是愛情的滋潤與甜美軟化了他這顆本已對生命固執頹喪的心靈,筆下沉淪痛苦的藍色,也開始有了跳躍的情緒。細細緩緩地燃燒掉舊有的悲傷,此時整個畫風膨脹著幸福的溫存與情感歸屬的喜悅。
玫瑰紅時期的作品,人物表情雖依然冷漠,卻已注重和諧的美感與細微人性的關注。整體除了色彩的豐富性外,已由先前藍色時期那種無望的深淵中抽離。摒棄先前貧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徵,取而代之的是對人生百態充滿興趣、關注及信心。在《穿襯衣的女子》中,一襲若隱若現的薄紗襯衣,輕柔地勾勒著自黑暗中湧現的侗體,堅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輕女子的傲慢與自信。鬼魅般地流動著纖細隱約的美感。整體氣氛的傳達幽柔細緻,使得神秘的軀體在氤氳中垂憐著病態美;拼貼藝術形成的主因,源於畢加索急欲突破空間的限制,而神來一筆的產物。實際上拼貼並非首創於畢加索,在19世紀的民俗工藝中就已經存在,但卻是畢加索將之引至畫面上,而脫離工藝的地位。首張拼貼作品《藤椅上的靜物》與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貼手法實現立體主義的最佳詮釋。
後期畫注目於原始藝術,簡化形象。1915-1920年,畫風一度轉入寫實。1930年又明顯的傾向於超現實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畢加索作油畫《格爾尼卡》抗議德、意法西斯對西班牙北部小鎮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這幅畫是畢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體主義、現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手法相結合的抽象畫,劇烈變形、扭曲和誇張的筆觸以及幾何彩塊堆積、造型抽象,表現了痛苦、受難和獸性,表達了畢加索多種複雜的情感。晚期製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畫和陶器等,亦有傑出的成就。畢加索從十九世紀末從事藝術活動,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畢加索是整個二十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畢加索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流派有著很大的影響。
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為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他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在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加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進。
1973年,他靜靜地離去了,走完了九十二歲的漫長生涯,如願以償地度過了一生。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Malaga),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期印象派、野獸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為自己的風格。他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他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在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加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進。也正因此畢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紀正是屬於畢加索的世紀。他在這個多變的世紀之始從西班牙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開始他一生輝煌藝術的發現之旅。在20世紀,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畢加索一樣,畫風多變而人盡皆知。畢加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畢加索完成的作品統計約多達六萬到八萬件,在繪畫、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畫、舞台服裝等造型表現。在畢加索1973年過世之後,世界各大美術館不斷推出有關他的各類不同性質的回顧展,有關畢加索的話題不斷,而且常常帶有新的論點,彷彿他還活在人間。
本文圖片來源:有畫網
多拉·瑪爾(Dora Maar)是著名的攝影師,她與畢加索之間保持了長達9年的情人關係。多拉·馬爾有時被人稱為「哭泣的女人」。她一直被認為是畢加索眾多長期情婦中最撲朔迷離的一個女人.自1936年起,多拉與畢加索同居了近十年。在遇見畢加索以前,她曾是一名專業攝影師,活躍在超現實主義者的圈子內,在與他分手後,她花了近二十年時間孜孜不倦地追求當一名職業畫家。然而,儘管多拉在四五十年代舉辦過個人畫展,但她猶豫不決,不想引人注目,有關她過去的詳細情況似乎快被淡忘了。她的晚年都是在孤獨中度過的,有時呆在她巴黎的畫室中,有時住在畢加索為她在梅內貝斯購買的住宅里。直至1998-1999年間她住宅里的紀念品和藝術品拍賣後,她秘而不宣的許多生活細節才得以顯露出來。多拉對神秘主義的興趣,尤其在晚年,當她篤信天主教,與超現實主義者往來密切時,情況更是如此。德國新聞記者塔尼婭·福斯特在她關於多拉·馬爾的中篇論文中涉及了對多拉朋友們的採訪,其中包括對巴爾蒂斯的採訪。畢加索為多拉·馬爾所作的第一幅畫,該畫註明日期為8月1日,或者那張報紙(1936年7月8日),畢加索在上面一遍又一遍地書寫她的名字:「多拉,多拉,多拉·米婭」。
《裸體梳妝女》
在畢加索與多拉·馬爾相處的最後幾年中,個性都很強烈兩人漸生齟齬。畢加索經常毆打多拉·,許多次打得她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1940年6月,畢加索創作了一幅最凶暴的最有復仇意味的婦女形象:以多拉為原型的《裸體梳妝女》。從奉為掌上明珠到任意踐踏,從縱情作樂到恣意毒打,在給多拉·所作的一幅幅狗面的畫里,他完全把女人變成了馴服的動物。畢加索對朋友說: 「我不愛多拉」,對多拉·馬爾說: 「我愛你是因為你像個男人!」「你並不美……就是會哭!」於是多拉放聲大哭,畢加索就再繼續畫《哭泣的女人》。畢加索和多拉這種時晴時雨的關係,持續了六、七年。一九四二年畢加索畫的多拉·馬爾已精疲力竭,不再哭泣,而是痴呆茫然地看著什麼。1943年畢加索離開了多拉·馬爾,分手時贈給她一套法國南方的住宅作為紀念。從此以後,多拉·馬爾一個人孤單地在巴黎聖母院的倒影下,在塞納河凄迷的林陰小道上消耗著自己的華年,直到五十年後的1997年7月,她以自殺為手段,給自己的生命畫下完美的黑色句號。
《哭泣的女人》
《哭泣的女人》1937年作,布面油畫60.8厘米×50厘米,英國倫敦塔特陳列館收藏作者畢加索。這幅畫刻畫了一位極其悲傷的女人,悲凄的命運和感情由粗放的顏色和勁利的筆觸反映出來。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雜亂無章,支離顛倒,具有常人難以理喻的特點。這幅人物畫是畢加索不朽巨作之一,女人臉部扭曲和斷裂的方式是立體派手法的一個發展。《哭泣的女人》是畢加索於現代派藝術中最具先驗性效應和性格特徵的傑出肖像作品,是立體派理念的一個發展,他在藝術里果斷地把醜化為美,同時又在現實中義無反顧地使美向丑沉淪。《哭泣的女人》,也是畢加索後期畸形女人作品中最動人的一幅。有人說,他把自己給了魔鬼,把畫筆給了上帝,而對於這一幅作品,他把痛苦給了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朵拉·瑪爾。畢加索僅以一些散亂而緊湊的線條、劇烈變化著的粗獷的顏色和挺直有力的筆觸輕而易舉地表現出來。女人的面部因無法控制的情緒而痙攣,悲憤的大眼和前額顛倒支離,眼睫毛是齒輪般的,眉毛是倒懸的鋸齒般的,特別是那引人注目的嘴唇和牙齒之間凄涼的藍白色域上,由於悲傷而破碎;她面色忽黃忽紫,浸透著墨綠的苦澀;她長著鋼絲般的頭髮,頭頂的帽子紅得讓人心焦;她用手撕著自己的臉,淚如雨注,聲嘶力竭地放聲大哭,哭得使人心煩意亂。扭曲和斷裂的,不只是一種線條的表現方式,更是極度痛苦的心靈。
西班牙繪畫大師畢加索一生擁有眾多的情人,對於畢加索而言,俘獲一個新的情人,就是一個新的模特,就會出現一種繪畫創作的新手段。畢加索必須依賴年輕美妙的女人,才可以迸發靈感創作繪畫。「每一次愛情的開始,他作品中的戀人都是被美化的形象,用的色彩也很柔和.繼而,戀人的形象就變得嚴厲和死板;最後,則變成一種畸形的,諷刺的和毀滅性的表現主義了。這並不是因為他喜歡首先取悅於新的情人,然後去征服她,最後毀掉她。而是因為忠於自己的原則,他先尋找最出色的,然後去發現其中未知的深層的東西,最後摧毀她以便解放自己去尋找另一個新的目標。」
當她遇見《阿維尼翁小姐》的作者——畢加索時,已經成名的畢加索當時正處於一生中晦暗的階段,在和俄羅斯芭蕾女演員奧爾格·科克洛娃結婚9年後,他於1927年遇上了一個17歲的純樸而溫柔的少女,她成為畢加索不公開的情人,並為畢加索生了一個女孩,1935年畢加索和芭蕾女演員的感情已經破裂,準備與她依法分手,這時他又遇上了經濟糾紛。那個俄羅斯女人投井下石,把他的工作室也封了,最後她以把和畢加索所生的兒子保羅帶走完事。畢加索後來回憶說:「1935年真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年頭……」就在這倒霉的年頭的第二年,新年伊始,多拉出現在畢加索的面前。她令人愛慕,自由女人的傲慢、學有專長的聰穎、一對如星星般閃爍的眼睛都使畢加索愛莫能釋。到了這一年夏天,他們已經如膠似漆。9月,多拉第一次隨畢加索去藍色海岸度假,她奉獻給他那熊熊的愛情之火,既浪漫,又富有詩意,完全是藝術家的情愛,這是那純樸的小女人所遠遠不及的。她的陪伴激發了畢加索這個十足的情種的創作靈感和才華。很快,多拉的形象就出現在畢加索的畫面上。
為回憶那次愉快的假期,這年11月,畢加索為多拉創作了一幅畫,多拉俯卧在海濱沙灘上,迷人的臉龐擱在叉起的雙臂上,遠處海面碧藍,海風吹起她的短髮,給人以天真爛漫之感。在戀人的要求下,多拉留起了長發,為了討他的歡心,她有時將髮型做成西班牙式:中間分開,披在兩鬢,有時將長發散披在肩上。在密切的生活中,畢加索還發現多拉不僅形象漂亮,而且還是在文化領域頗有見地的對話者,他可以和她談上幾個小時的藝術理論和政治朵拉-瑪爾是一位美麗迷人的畫家和攝影師,才華橫溢,風姿秀逸。她是在法國長大的,父親是一個富有的南斯拉夫人。於一九三五年認識畢加索,朵拉二十九歲,畢加索五十五歲。他們在巴黎一間咖啡館不期而遇,當時,朵拉戴了一副綉著玫瑰花的黑絲手套,玲瓏的面龐和低沉的語聲,烏黑明亮的大眼睛,閃爍著不同尋常的智慧的光輝。朵拉在手裡玩弄一把小刀,遊戲於指間,扎來扎去,不慎割破了手,鮮血直流,她的一舉一動,令畢加索傾倒,吸引畢加索走了過去,朵拉已進入超現實主義者的圈子,久慕畢加索大名,自此,朵拉闖入畢加索的生活。畢加索狂喜的用嶄新的目光欣賞朵拉,利用她的面孔特徵為素材,畫出了她美麗出眾的容貌,有古典風格的素描,也有根據臉部變幻多端的光線與表情而作的變形描繪,創作了一系列生動的肖像畫。與此同時,畢加索的另一個情人泰萊絲與朵拉,兩個女人似互為對手,交替呈現在畢加索的畫布上。畢加索受西班牙政府的委託,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一幅油畫.他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長25米,高11米的巨幅名作《格爾尼卡》,噩夢般的畫面上,有女人,公牛和馬驚恐萬狀的形象,表現了痛苦,受難和獸性,這幅天才之作震撼人心。創作期間,朵拉天天陪伴在他的身邊,她更關心政治,她同他一起討論作品採用的象徵和表現細節,並親自動筆修改,她還拍攝了一份關於這幅油畫創作過程的連貫照相記錄,這套照片獨特生動地記載了構圖發展過程中的變化。所以說,《格爾尼卡》的誕生,不僅僅是畢加索個人取得的巨大藝術成就,背後也融合了朵拉的智慧與勞動。朵拉的形象,越來越成為畢加索創作和重新塑造人物頭部的重要理念,他注意觀察她的表情和姿勢,研究每一根線條和每一個平面,常常把她的容貌和富有詩意的幻想結合起來.朵拉曾以水中似仙女的姿態出現,又曾以幻想的鳥形生物出現,橢圓形的頭部長著角,或者是更嚴重的變形,外表由花朵構成。受寵的朵拉,此時在畢加索筆下,面帶微笑,舒暢愉快,充滿青春的光彩。
泰萊絲早就知道朵拉取代了她的位置,妒火中燒,尋機發泄。一天,不甘冷落的泰萊絲,闖進了位於大奧古斯丁街七號的畫室,情敵相見分外眼紅。她們為爭奪一個男人,怒目仇視,激烈爭吵,而引爆衝突的畢加索,就象是一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默不作聲,埋頭作畫。兩個女人,一個溫柔甜蜜,百依百順,一個聰明伶俐,才華過人,泰萊絲的曲線,朵拉的肖像,畢加索都需要,都喜歡,所以,他採取了不偏不倚的態度,任由她們常常唇槍舌劍,打翻了天。持續幾年的吵鬧爭鬥,朵拉漸漸處於下風,她疲憊不堪,痛苦萬分,畢加索又得益於她的啟發,創作了著名的傳世之作《哭泣的女人》,肖像畫發生的巨大變化,預示著朵拉將面對更加揪心斷腸的不幸,從受寵到失寵,最終遭受遺棄。美麗而頗有天賦的超現實主義畫家朵拉·瑪爾就這樣絕望地愛上了畢加索。而當時的畢加索同時還喜歡著瑪麗·蒂蕾絲。他甚至承認,他兩個都愛,愛瑪麗·蒂蕾絲是因為她的溫柔,而愛朵拉·瑪爾是因為她的聰明。這個在性慾和情感上貪得無厭的傢伙有時候坦率的近乎厚顏無恥。他也大言不慚地說謊,像所有男人一樣,為了讓他還依然葆有興趣的女人不至於決絕地離開他。當瑪麗·蒂蕾絲當著畢加索的面羞辱朵拉·瑪爾的時候,偉大的畢加索不給朵拉任何的偏袒和護佑,倒饒有興味地在一邊作壁上觀。他一點點看著朵拉的清高與自尊是怎樣一層層被撕扯下來。然而朵拉·瑪爾不能不愛。這是最可怕的。她完全被畢加索的天才、自信、強烈的性慾和偶爾流露出的溫情所主宰。後來一個更青春、美麗而又自信的情敵弗朗索娃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雖然弗朗索娃拒絕和畢加索一道沆瀣一氣地羞辱朵拉,並由此還刻意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沒有一個女人能夠拒絕像畢加索這樣的男人。她越是桀驁不馴,畢加索征服她的慾望越是強烈。而在這樣的征服過程中,朵拉·瑪爾作為一個痛苦的旁觀者由精神到氣質一點點破碎了。她必須長住療養院,接受電擊和理療的痛苦。
朵拉獨自隱居法國南部。一九四三年,六十二歲的畢加索又有了二十一歲的情人弗朗索瓦絲,他已經厭倦了朵拉的眼淚,一天,朵拉與泰萊絲再次發生口角,這一次,畢加索輕輕的摟著泰萊絲,莊嚴的對朵拉宣告:「朵拉-瑪爾,你十分清楚,我唯一所愛的,就是瑪麗-泰萊絲.」就這樣,曾為畢加索帶來無數創作靈感,《格爾尼卡》的女神朵拉淪為了門外的一塊兒擦鞋墊。在那裡,畢加索贈給了她一所房子,很少有人能看到她,朵拉珍藏著畢加索送她的所有油畫,雕塑,素描或紙片,甚至是在餐巾紙上隨意塗抹的速寫。她從沒有出售拍賣一幅一件畢加索的作品,直至一九九七年九十歲逝世。
朵拉始終不渝的愛著畢加索,堅強的女人,破碎的心。她藏有畢加索送給她的畫卷,她在漫長而孤獨的生活中,只以這些記錄著她和畢加索之間美好過去的紀念品為伴。然而她的朋友們大大低估了這些藏品數量之豐富,以及她對其情人感情之深切。她把畢加索送給她的每一件東西都珍藏著。在一隻書寫著「畢加索戴過的絲巾中」的信封里,放著一塊已經磨損了的藍色大方巾。在床底下、抽屜里、柜子里有稀有珍本,有素描,有照片;在保險柜里、糖盒裡、鞋盒裡、菊苣罐里又放滿了另一些照片、速寫,還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藝:撕破了的紙片、瓶蓋、小木塊、小卵石。這些財富都誕生於那個曾經鍾情這個漂亮女子的畢加索的靈巧之手,這是他在那個十分甜蜜的年代(1936~1943)隨意創作出來的。
畢加索代表作品《熟睡的農民》
畢加索代表作品《夢》
畢加索作品《夢》簡介:1927年,47歲的畢加索與長著一頭金髮,體態豐美的17歲少女初次相遇,從此,這位少女便一直成為畢加索繪畫和雕刻的模特兒。又過17年,64歲的畢加索給她的生日賀信中說:"對我來說,今天是你17歲生日,雖然你已度過了兩倍的歲月。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這幅畫作於1932年,可以說是畢加索對精神與肉體的愛的最完美的體現
畢加索的人體藝術
畢加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著名畫家、雕塑家。畢加索是現代藝術立體畫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最主要的代表。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
說到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就要說起畢加索一生中的女人。他有過兩個妻子,這是明媒正娶的,還有四名眾所周知的同居情婦,還有眾多的情人。他在1973年逝世以後,從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品里,發現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作品,讓人們看到了畢加索隱秘的一面。那就是畢加索愛女人,愛女人的身體,愛女人身體上的特點。他的一雙炯炯有光的黑眼睛,愣愣地盯著女人的特點,在他的畫筆下表現得纖毫畢露。
畢加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馬拉加,著名畫家、雕塑家。畢加索是現代藝術立體畫派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最主要的代表。畢加索的一生輝煌之至,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
說到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就要說起畢加索一生中的女人。他有過兩個妻子,這是明媒正娶的,還有四名眾所周知的同居情婦,還有眾多的情人。他在1973年逝世以後,從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品里,發現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作品,讓人們看到了畢加索隱秘的一面。那就是畢加索愛女人,愛女人的身體,愛女人身體上的特點。他的一雙炯炯有光的黑眼睛,愣愣地盯著女人的特點,在他的畫筆下表現得纖毫畢露。
1973年4月8日畢加索逝世
畢加索與他的最後一任妻子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對於他的一生,世人的評價可謂眾說紛紜,毀譽褒貶兼而有之。但對於他的作品以及他對藝術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們還是一致認同的。也正是因此,畢加索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
1881年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馬拉加省一位美術教師的家裡。由於受家庭的熏陶,畢加索4歲開始作畫,7歲就嶄露頭角。後來,他進入美術學校學習。15歲時,畢加索的畫《第一次聖餐儀式》在巴塞羅那市展覽會上展出,他的名字也開始為人們所知。
1900年,畢加索第一次去巴黎旅行,光怪陸離的法國社會開闊了他的眼界。他在巴黎作畫,結交藝術界人士。不滿19歲的畢加索,在巴黎成功地舉行了他的第一次畫展。1904年,23歲的畢加索遷居巴黎,此後他一直居住在那裡,直到逝世。在法國,畢加索度過了他一生中四分之三的時間。因此法國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畢加索一生勤奮刻苦,不斷探索和創新,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是「畫,再畫」。他走到哪裡就畫到哪裡,到朋友家作客,有時竟畫得滿牆都是。他習慣於夜間通宵工作,為畫好一幅畫,幾次,十幾次易稿,同一主題的畫有時連畫幾十幅。畢加索為他的畫奮鬥了一生,直到逝世的當天,還作畫到凌晨3點鐘。
由於他的勤奮,畢加索成了一位多產畫家。他逝世後,人們花了5年的時間對他的作品進行了整理。據統計,他的作品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總計近37000件。
在畢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和「紅色時期」的畫風有德迦的影子。隨後,在1909年,他與法國畫家喬治·希拉格一起創立了立體派,進入了他的「黑色時期」。這種立體派創作方法,對西方美術的現代流派影響很大。被譽為「20世紀美術的一位最偉大的大師」。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吸收了東方藝術和西班牙民間藝術的一些表現形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追求比現實還要真實的「理念中的真實」。在畢加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1937年4月,為抗議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壁畫《格爾尼卡》。為抗議美國入侵朝鮮,1952年他又創作了壁畫《戰爭》、《和平》。至於他的《和平鴿》,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畢加索的生活與藝術都離不開女人。畢加索的代表作與女人題材相關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紅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雞》等。
1973年4月8日,這位歐洲畫壇的巨匠帶著和平的願望在法國南部的穆丹逝世,長眠在地中海邊的墓地中。
畢加索與雅克琳(左)在看鬥牛,身後坐著畢加索的子孫(從左至右)帕羅瑪、瑪雅、克洛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