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必看5 國際母乳協會小冊子全集

國際母乳會的小冊(全)目錄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一-母乳餵養的好處……………………………………………………2之二-促進奶水的分泌……………………………………………………3之三-給職業婦女喂母乳的建議…………………………………………5之四-如何給嬰兒添加輔食………………………………………………7母乳餵養專欄:「母乳餵養原本艱難」…………………………………………11「為什麼罷奶?」………………………………………………………13「斷奶,請慢慢來」…………………………………………………13「斷奶,別聽偏見的」…………………………………………………14「別咬我,疼」……………………………………………………16「乳房疼痛」(如何防治乳腺炎)………………………………16「難道都是母乳的錯?」……………………………………………17「母乳餵養對母親的好處」…………………………………………18「母乳餵養嬰兒體重增長-質疑體重增長表」………………………20「哺乳之初」……………………………………………………………23「夜間哺乳的難題」……………………………………………………22「看孩子,別看鐘」……………………………………………………26「相信母乳」…………………………………………………………26母乳餵養常見問題解答彙編;……………………………28--36母乳餵養的好處母乳餵養—母子同時受益珍惜親子關係回歸自然哺育當你用母乳哺育孩子時,你在為他提供最好的嬰兒食品。沒有任何一種產品象母乳那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母乳含有新生兒所需要的一切營養,比任何其他嬰兒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其實,營養價值僅僅是你和孩子從母乳餵養中獲得的無數好處之一。分娩後幾分鐘之內讓新生兒吸吮乳頭會引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哺乳產婦的子宮復原比不哺乳的產婦要迅速。當孩子小小的腦袋枕在你的乳房上,你的乳汁溫暖著他的內臟時,你的寶寶和你親密無間。他在獲取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情基礎:愛。當孩子小小的嘴急切地吸吮你的乳頭時,他在進行一項促進下顎和面部結構發育的運動。而吃奶瓶的嬰兒長大以後常有牙齒、嘴型變型的煩惱。你的母乳是為你自己的孩子特殊設計的,吃了你的奶,孩子的體重會正常增長,將來也不會過胖。沒有比母乳餵養更能保護你的孩子不受過敏以及諸多感染的侵襲了。在他生命初始的六個月里,單純吃你的奶,使他的身體更好地為接受其他食品做準備。你奶中特有的活性物質阻止有害細菌和病毒在他尚未成熟的身體里滋長。母乳餵養的嬰兒很少有呼吸道方面的嚴重疾病,但吃奶粉的嬰兒卻常受此類疾病的侵襲,例如支氣管炎、肺炎等等。少了健康方面的問題,你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加快樂。大腦的發育對於嬰兒來說至關重要。母乳含有輔助嬰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的所有正確成分。研究發現,母乳餵養的早產兒在八歲左右比奶粉餵養的孩子智商高。哺乳是隨著懷孕和生育而自然發生的事情。分泌乳汁意味著你的身體在沿著生育的自然過程健康地前進。哺乳的母親都知道,餵奶是自然而快樂的經歷。哺乳是一種自然的計劃生育,尤其不含任何輔食和奶粉的完全母乳餵養。根據醫學統計,在不採取避孕措施的情況下,嬰兒在9個月以前餵奶粉的母親懷孕的機會雙倍於哺乳的母親。哺乳消耗母親體內額外的卡路里,餵奶的母親的新陳代謝會改變,不用節食就能達到減肥目的。哺乳也保護母親不受一些疾病的侵擾。多種研究表明,哪怕僅僅哺乳幾個月,患乳腺癌的幾率大大少於從未哺乳的婦女。哺乳還可預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質疏鬆。和奶粉餵養相比,母乳餵養省時、省力、省錢。母親不用花費很多時間去準備奶粉。新生兒肚子一餓一哭,就需要吃東西,他未成熟的身體不適合等待。母乳可以立即喂,溫度也最理想。奶瓶里的奶雖然可以加熱到一定溫度,在餵食時卻會逐漸冷卻。夜間喂母乳更方便,不需從冰箱里拿奶、弄熱再拿著喂孩子。無論白天黑夜,母乳隨時隨地生產,存儲在乳房裡,永遠新鮮,也不會枯竭。而牛奶則經過煮沸、保存、進口,許多營養已被破壞。即使有些添加了維生素,也同時添加了其它荷爾蒙、酵素之類。母乳使嬰兒腸內產生幫助消化的益菌,因而母乳易於消化;而吃奶粉則產生較少益菌,因而奶粉不易於消化。母乳餵養的嬰孩很少便秘,即使2、3天不大便,排出來的糞便也還是軟的;奶粉餵養的嬰孩卻常常有便秘之苦,而且大便是硬的,排泄十分痛苦。哺乳幫助產婦建立母愛,嬰兒的吸吮刺激產婦體內荷爾蒙的分泌,增建感情。這種荷爾蒙的刺激連沒有母愛的動物都能產生母愛,更何況我們人類。喂母乳時,母親與嬰兒同時享受身體的溫暖,母親漲奶時便想起嬰兒,這都是身體與感情的結合,也培養孩子日後的家庭安全感。-促進奶水的分泌奶水分泌過程許多新媽媽的困惑是,她們將來怎麼會知道寶寶是否得到足夠的奶水,或者自己可能不會有足夠的奶水來喂小孩。讓我們先了解母奶產生的過程吧:奶水的多少由嬰兒吸吮的情形而決定。當孩子吸吮你的乳頭時,他的吸吮刺激你體內的兩種荷爾蒙—泌乳激素及催產素—由腦下垂體分泌。嬰兒吸吮越多,荷爾蒙、蛋白質分泌的越多。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吃的奶超過你現有的產量,那麼他會吃的更加頻繁,努力的吸吮產生更多的奶水。催產素在乳房內引起收縮,擠出奶水供給嬰兒,這稱做「噴乳」反應,這也是媽媽們為什麼在剛開始餵奶時乳房內會有一種麻麻酥酥的感覺。母乳製造是一個最好的供需原理。在剛開始時,你的身體不知道孩子需要多少奶水。在哺乳一段時間以後,你的身體便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來配合你的嬰兒所需。你的孩子獲得足夠的奶水嗎?從以下幾點可以肯定你的嬰孩獲得了足夠的奶水:每天換6到8次很濕的尿片以及排大便約二至五次。稍大時(六至八周以後)排大便次數會漸減,可能一天一次或三、四天才一次,仍可從濕尿片來觀察他是否得到足夠的奶水。他體重每星期平均增加4到7盎司或一個月一英磅(453克)。雖然一般嬰兒一星期增加4到7盎司,但不一定每星期都一樣,有時多,有時少,這都是正常的。孩子第一次檢查身體時切記,大部分的嬰兒在剛出生後體重都會減輕。而體重增加的計算應由嬰兒體重的最低點算起而不是出生時的體重,有些嬰兒過了三、四星期才增加至出生時的體重。他需要時常餵奶—在一天24小時內須喂8到12次或者每2或3小時喂一次。這是平均情況,但有些嬰兒吃的次數多,有些少。吃的次數少不見得是不正常,除非他的體重增加情形不良好。他看起來是健康的—他膚色很健康、皮膚很有彈性,長胖了、長高了而且機警有活力,肌肉有彈性。錯誤的警訊有些媽媽以為她們沒有足夠的奶水,而事實上她們奶水的供應是正常的。她們不了解喂母乳餵養的嬰兒的一些正常的差異,有時會為一點點特別的癥狀而煩惱。其實如果孩子體重增加正常,換尿片情形也正常,那麼便沒有什麼好煩惱的。如果你的嬰兒有以下的情形:·需要時常餵奶:這是許多嬰兒需要時常吸吮或時常與媽媽在一起的需求,這都表示他得到足夠的奶水,而不是缺乏奶水。·似乎老是飢餓:母奶較牛奶易於消化,也不象牛奶給嬰兒未成熟的胃腸增加負荷,所以吃母乳的嬰兒需要更經常餵奶。·你了解自己孩子的餵奶習慣、體重及睡眠,不需與其他嬰兒比較。因為每一個嬰兒都是獨立的個體,一般的正常情形下有著個別的差異。·突然需要時常餵奶,時間也久些:新生兒時睡眠多的孩子突然醒的多而且需要更經常餵奶,往往在經歷「猛長」期(通常差不多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大時)。這時他們需要更加頻繁的餵奶,也刺激你有更多的奶水來配合他們成長的需要。·突然縮短吃奶的時間,也許每次餵奶會減少5-10分鐘。這時他吃奶可能較有經驗了,所以能吸的比較快。·嬰兒表現煩燥:很多嬰兒每天都有煩燥的時候,又常常在同一時間。有些嬰兒大部分的時間都很煩燥,煩燥的原因不是飢餓,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就算餵奶也沒用,試試看用一條薄毯子包他,或者換個位置、走走路、搖搖他,總之,切記不管嬰兒煩燥的原因是什麼,他就是需要你抱抱他。·你只有一點點或者完全沒有漏奶:漏奶和你奶水的多少並沒有關係,通常在喂完奶就停止,這是因為母親與嬰兒的供需平衡了。·你的乳房似乎突然變軟了:這是因為你的奶水已經配合你的嬰兒的需要而不再脹奶了。·你不再覺得乳房有噴奶或麻麻的感覺,或者似乎不再有象以前那麼強烈的感覺。這是因為久了成自然的緣故。有些媽媽們一點感覺都沒有,但她能從嬰兒的吸吮及吞咽感覺到。假如擔心奶水供應不足如果你的奶水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那麼你應當找到缺乏的原因,下列幾個因素會引起奶水缺乏:·添加物:僅僅用奶瓶裝一點點的牛奶、果汁、開水來喂嬰兒都會干擾母乳的產生。這些添加物填飽了嬰兒,使他隔更長的時間再吃奶,減少了他吸吮母乳,也就減少了母乳的產生。一天里他接受的添加物越多,第二天母乳的產生便越少。這些果汁、牛奶、開水等,使母乳減少,而非增加。·姿勢不良:嬰兒應把整個身體面向你的身體,不應該是轉過來面向你的乳房。為了使吸吮正確,母親在把乳房靠近他之前應先把他的嘴張夠大,並讓他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乳頭混淆:使用奶瓶可能讓嬰兒因吸吮方式不同而混淆。如果你的嬰兒未能正確地吸奶,他無法刺激你的乳房產生足夠的奶水。·安撫奶嘴:有些嬰兒以奶嘴滿足他「吸吮」的慾望,很明顯地減少他吸吮母奶的時間,而妨礙母奶與嬰兒的供需狀況。·用「護乳頭罩」:隔著一層「護乳頭罩」,嬰兒的吸吮不能順利地傳達到母親的腦下垂體,奶水的流出變慢,直接影響到母乳產量及孩子能吸到的量。用了護乳頭罩幾天後,母乳產量便會減少。·按時餵奶:固定時刻餵奶延遲了嬰兒需要吃奶的時間,也中斷了母乳的供需狀況。按照嬰兒的需要餵奶,通常可以滿足供應上的需要。·安靜、愛睡的嬰兒:有些嬰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而吃的次數很少,時間也很短。如果他的體重沒有增加,尿片也濕的很少,那你就得常常溫和的吵醒他、動他,盡量讓他至少白天每2小時能吃一點。你也需要替他決定多久吃一次,直到他自己能決定為止。·加長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吸奶吸久一點(20至40分鐘),奶水的供應也會多些,而且能吸到含有高卡路里的「後奶」。你的孩子正需要增加供應時,如果餵奶的時間過短,產量會受到妨礙。·一次只喂一邊:當奶水的供需差不多固定的時候,有些媽媽喜歡每次只喂一邊。如果要增加奶水供應,應該兩邊都喂。因為如果一次只喂一邊,孩子吃的量少,乳房被少吸而受刺激的也少,則供應量便無法增加了。照顧好媽媽疲勞和緊張會影響你乳腺的擴張和奶水的供應,每天騰出一點時間來休息是重要的—特別在你靜下來要餵奶時。煙抽得凶的媽媽戒煙後,會發現她的孩子的體重有所增加。吃避孕藥會減少母乳的分泌,也影響母乳的品質。母乳會的藥物顧問及許多專家都認為喂母乳的媽媽不應吃避孕藥,而樂普、銅T、子宮環等避孕器也有類似的作用。大部分的葯對於喂母乳的媽媽是安全的,但有些葯會影響母乳的分泌以及嬰兒的安全。醫師開藥單時,請記住提醒他,你是個正在餵奶的媽媽。有時候媽媽的健康有問題時,會影響母乳的分泌及嬰兒的體重,所以假如你身體有什麼毛病時或是服用了什麼藥物,可找醫生確定對喂母乳是否有影響。你的身體內需要多量的水分來製造奶水,每天應該至少喝6到8大杯開水。假如你的尿量少且顏色深黃,表明你沒攝取足夠的水分。喝什麼樣的飲料也很重要,最好是開水和不加糖的果汁。營養不良導致緊張、疲勞、也失去健康,並影響母乳的供應。應該建立或重新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許多媽媽寧願每天吃六小餐來代替三大餐,以攝取良好而充足的營養並且能夠經常補充。吃新鮮的水果、沙拉、肉、乳酪、堅果和魚,避免吃沒有營養的餅乾、糖果之類。解決問題如果發現自己由於上述的某些原因而導致奶水供應減少,這裡有幾個很好的方法可以增進你的奶水供應:·尋求幫助:如果你關心奶水的供應,和母乳會的諮詢員聯絡會有幫助。她可以提供對你個別情況更多的建議。如果你的寶寶長得並不好,或體重減輕,你要和孩子的醫生保持密切的聯繫。無論如何,改善哺乳的技巧就能很快解決問題。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體重減輕可能是有嚴重的健康問題。·勤於喂他:並且儘可能地讓他吃久些,試著抽出24到48小時(如你的供應實在太少了,可抽出更久的時間)的時間,什麼事也不要做,專心地餵奶和休息。一個愛睏的嬰兒是需要常常被吵醒和鼓勵吃奶的。·每次餵奶時,兩邊都喂:這樣可確定你的嬰兒充分獲得母乳,同時充分刺激母乳的分泌。·確定嬰兒抱在正確的位置上:為使嬰兒有正確的吸吮,用一隻手托住乳房,大拇指在上方、其餘四指在下方,手要放置乳暈之外。用乳頭去觸碰嬰兒的嘴唇,等他的嘴張得夠大時,把乳頭放進嘴內舌頭之上,而後很快地把他抱近你。但他的舌頭應該是靠著乳暈在乳頭下方。當嬰孩正確地吸時,你不應感到有任何的疼痛。·換邊喂:每次餵奶換邊約2到3次可引起嬰兒的興趣,而且使嬰兒得到極充足的母乳,這樣孩子的體重會增加,你的奶水分泌也會增進。有的嬰兒在一邊吃十分鐘後換邊吃2-3分鐘。確認每次餵奶都兩邊替換。·嬰兒所吸的只是你的乳房:不要讓他吸奶瓶、奶嘴以免混淆,因為吸奶嘴需要和吸乳頭不一樣的技巧。假如你需要暫時給他補充一些其它食物,請試著用湯匙。如果奶嘴取代了吸吮母奶的刺激與分泌,一旦嬰兒需要增加餵奶量時,母奶產量就無法跟上。·只喂嬰兒母乳:避免所有的輔食、開水和果汁。如果你必須暫時喂他奶粉,那麼儘可能少喂,注意嬰兒要有濕尿布來確定他們吃夠了。·多喝液體食物並吃多種營養均衡的食物。儘可能吃各種營養不同的天然食物,每次你餵奶的時候,試著喝一杯水或果汁。·充分的休息與放鬆:如果你有了充分的休息與放鬆,那麼很快就會使母乳分泌增多,在放鬆的時間內要盡量少做工作。切記,時常儘可能的與你的嬰兒一起睡午覺、洗個熱水澡、聽聽輕鬆的音樂、做做運動,或者其他有益於你的事,試著每天撥一點時間做點你喜歡的特別的事情。給職業婦女喂母乳的建議如果你要上班又要喂母乳,那你就得知道如何擠出母乳以及如何儲存。每天擠出的奶可當作第二天上班時嬰兒的食糧,擠出母乳可以保持奶水不斷,且避免漲奶之苦。為孩子儲備母乳母乳的珍貴無可取代。雖然媽媽跟孩子分開,她還是有能力供給孩子足夠的母乳。需要掌握如何適當地儲存奶水,並確認保姆知道怎樣處理你預先為嬰兒留下來的母乳。三到五天之內要食用的母乳可存在冷藏室。若要保存久一點則要存於冰箱冷凍室,單門冰箱可冷凍2個星期。如果冷凍室維持華氏00F(攝氏-180C)以下,則可在經常開的雙門冰箱內冷凍四個月,在單獨的冷凍櫃內可保存六個月之久。奶水一定要先冷卻了才可放進去冷凍。儲存擠出的母乳要用乾淨的容器。如消毒過的塑膠筒、奶瓶、塑膠奶袋。儲存母乳時,每次都需另用一個容器。冷藏奶要與冷凍室的奶水加在一起時,切記新加的要比原來已冷凍的奶水少,否則已冷凍的會被新加入的奶解凍。給裝母乳的容器留點空隙。不要裝得太滿或把蓋子蓋得很緊,以防冷凍結冰而脹破。當你用塑膠袋時最好套兩層以免破裂。擠出空氣,並留有1寸的空隙(不要裝滿)然後弄緊直立,放在圓筒形的容器內,冷凍結冰時起立成型(如欲長期存放母乳最好不要用塑膠袋裝)。分成小份約2至4盎司為一份來冰放母乳(60到120毫升),這樣方便保姆根據嬰兒的食量餵食且不浪費,並且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貼上標籤並記上日期。如果保姆看的孩子多,則每份須寫上名字。擠奶市面上現在有許多擠奶產品,但大部分媽媽覺得用自己的手擠更方便更容易。怎樣用手擠呢?先洗乾淨你的手並準備好消過毒的容器。用姆指放在乳暈(深色的區域)上方,其他四指放在下面並托住乳房,握成一個C型,身體做有規律的一擠一放的動作,擠放時手指不要滑動,以免磨擠皮膚而紅腫,要繞著乳房周圍擠,使所有的奶汁都能擠出。這樣一邊擠3到5分鐘,再換另一邊擠3到5分鐘,如此交替。不要因為母乳在剛開始擠的比較少而灰心。練習多次後,可在15分鐘內擠出好幾十毫升,而且每一次擠的量都不一定一樣。媽媽可以在產假結束前先練習,將擠好的奶存於冷凍室,讓照顧孩子的保姆來喂他。用吸奶器使用吸奶器須遵照製造商的說明書。每天要清洗與消毒,買前最好也請教有經驗的媽媽看那一種較理想。國際母乳會建議不用一種帶橡膠圓球的吸奶器,因為用力大小不好掌握,吸奶效果也不好。使用吸奶器前,先進行乳房按摩,會有助於擠奶。按摩時以小圓圈旋轉從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按摩,然後用姆指及食指輕輕地揉揉乳頭,這樣也有助於用手擠奶。何時、何地擠奶比較適當有些媽媽在重返工作崗位前先擠好奶汁並儲存,預作庫存。還有些媽媽只在前一天擠出足夠的奶汁留給孩子隔天吃。通常媽媽們都在早、晚各擠一次,以備白天不在時有足夠的奶留給嬰兒。有些媽媽在餵奶以後,會再擠出1-2盎司的奶汁出來。擠奶的次數要看你離開嬰兒多久而定。通常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小時不擠奶,如果你的嬰兒剛出生不久且餵食的次數較頻繁,那麼你擠奶的次數就要更多,才不會有漲奶的痛苦或者常常溢奶的現象。如果你的奶水在不適當的時候溢出來,可用手臂,稍微施力壓住你的乳頭1至2分鐘。但這種方法不能常用,最好是擠點奶水出來。以後你的胸部會自然調節乳量,使你不再有漏奶的現象。視情況而定找一個比較適當的地點擠奶,在你私人的辦公室、儲藏室或化妝室,讓你覺得較輕鬆且有隱蔽性的地方。擠奶時靠近洗手台,使溢出的奶汁不弄濕衣服,最好穿兩截式的衣服比較方便擠奶。最新的研究表明擠出來的乳汁可放置於室溫六至十小時,因為母乳中的成份不適合細菌繁殖。若要放置更長的時間,請放在保冰容器內。怎樣喂孩子吃奶不要因為你將回去上班而急於在頭幾個星期給嬰兒用奶瓶,有些嬰兒知道媽媽在旁邊而不願意吸食奶瓶,但母親不在的時候,他(她)能很自然地從保姆那裡接受奶瓶。若你的孩子不願吸奶瓶,可暫時用杯子做為餵食器。最好在你上班之前讓保姆和嬰兒相處熟一點,並讓保姆在你要真正開始上班之前嘗試用奶瓶喂你的嬰兒。需向保姆解釋你的寶寶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奶瓶餵食。倘若你的嬰兒不願意吸奶瓶,你可以怎麼做?·在嬰兒還沒餓之前先用奶瓶餵食。·用奶瓶餵食時,拿媽媽的衣服包著嬰兒。·不要將奶嘴放進嬰兒的嘴裡。把奶嘴放在旁邊,讓孩子自己找尋奶嘴,主動含入嘴裡。·用溫水沖奶嘴,讓它和人體溫度接近。·讓嬰兒試用不同形狀、大小、材質的奶嘴,並調整奶嘴洞洞的大小。·試著用不同的姿勢給嬰兒餵食。有些嬰兒喜歡吃奶瓶時,喂他的人把腳抬高;有些則不喜歡看著保姆的臉,喜歡背向著保姆的胸前。·試著抱抱他、搖搖他、走一走等,使他安靜下來。·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把奶瓶放入他的嘴中。·繼續嘗試,但當孩子仍然拒絕奶瓶時,可用杯子、湯匙或滴管來餵食。幫助保姆喂母乳讓保姆理解你要讓孩子吃母乳,應該有喂母乳的常識,確定保姆明白你不要孩子吃奶粉或未經你允許的其他東西。保姆必須抱著你的嬰兒喂你留下的母乳,而不是放在床上任他哭。母乳冰過便會沉澱,須輕輕地搖勻它,假如母乳是一小袋一小袋冰的,那吃時可混在一起。要溫母乳時,用流動的溫水沖幾分鐘,使其達到室溫,不要直接放在爐火上面或微波爐內加熱,以致溫度過高,破壞養分。溶化冷凍的母乳,須放進流動的冷水裡,逐次加入熱水直到溶解至與室溫相同。如果兩、三袋都溫了,可混在一起吃。要確定所有的奶瓶、奶嘴、湯匙都是乾淨的。母乳分小量裝,最佳容量約為60至120毫升。可讓保姆視嬰兒需要的奶量來準備。吃奶粉的孩子通常習慣每次吃的量都一樣,但吃母乳的孩子胃口時有改變。如果孩子吃了奶還覺得餓,保姆可再溫一些母乳來喂他。如果孩子在母親快回家前餓了,先喂他吃一點,等母親回來就可以親自喂他。溫熱過的奶不可再冷凍。如果停電要趕快把冰箱的奶吃掉或丟掉。照顧你自己用鬧鐘提前20分鐘把你叫醒,然後用這時間來餵奶,(即使你的小孩還未全醒)這樣他滿足了,你可以打扮你自己,準備一天的東西,然後再喂孩子一次才出門。安排在你回家後的30分鐘內好好坐著或躺下來跟孩子玩或喂他,這樣一家人都會比較放鬆、愉快,做晚餐時不會混亂。隨時為孩子及家人準備一些營養豐富的點心。孩子通常在清晨、晚上和半夜需要頻繁餵奶。整個晚上寶寶和你睡在一起是最好的,不然,每天晚上一小段的時間也好。職業婦女大多都在假日期間完全自己餵奶。如果你平常上班時擠奶,那你的母奶是足夠。(你可以把星期五上班時擠的奶冰凍至星期一讓保姆來喂)你應在周末不斷地喂母乳,這種刺激會產生更多的母乳,你星期一上班時會稍有脹奶的情形,這樣更有利於擠奶了。多喝液體的食物,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每天多喝些水、果汁或牛奶,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咖啡、茶、可樂一天勿超過二、三杯)。巧克力、可可也都含有類似咖啡因的化學物質,母親吃過多的咖啡因會引起嬰兒不良的反應。盡量參加母乳會的聚會。喂母乳的上班媽媽,通常需要更多有經驗的哺乳媽媽的支持。哺乳的職業婦女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疲倦。充分的休息較能勝任許多事情而使生活更為圓滿。記著你有3個角色要扮演:職員、家庭主婦、媽媽。了解自己的極限,多請求別人的幫助。那是值得的嗎?放棄喂母乳會比較容易嗎?有一個職業婦女,她前一個孩子餵奶粉,而現在這一個孩子喂母乳。她這樣說:「喂母乳使很多事情簡多了,而且我一回到家就自然而然地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其他的媽媽說:「喂母乳使我的孩子身心兩方面都獲益匪淺。」還有媽媽說:「我才不願意因工作而使我的寶寶失去吃母乳的好處。」如何給嬰兒添加輔食母乳是你給你的寶寶一生最好的開始。眾所周知,母乳是嬰兒頭四到六個月最完美的食物。有幾個很好的理由支持你等到至少半歲時才給嬰兒添加其他食物:·既然母乳是最完美的,健康及足月的嬰兒不需要在頭幾個月吃其他食物。·太早給輔食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因為嬰兒的消化系統還無法接受母乳以外的食物。·當嬰兒開始吃其他食物後,會減少吸吮母乳,導致奶水分泌減少,等於孩子吸收了較差的食物來取代數千年來自然界最完美的東西—母乳。·在第一年裡,母乳仍然是嬰兒營養的重要來源。幾十年以前,人們通常認為愈早給嬰兒加輔食愈好。現在的科學研究承認了媽媽們一直知道的事,即在嬰兒半歲以前還未添加輔食時,母乳是嬰兒最完整的食物。對於健康、足月的嬰兒,營養品的添加通常是不必要的。如果媽媽從自己所吃的食物里得到好的營養來源,產生的乳汁就能供應嬰兒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喂輔食?當嬰兒差不多六個月大時,你大概已經知道餵奶應該根據他的需要,而不是根據時鐘。嬰兒會讓你知道他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飽了不想再吸奶了。同樣,他會讓你知道他什麼時候準備好要吃輔食了。他會顯現出一些徵兆表示他已準備好要開始接受其他食物了:·約半歲大時,每次伸出手來想抓東西或抓到了東西就往自己的嘴裡送,或是喜歡抓媽媽正要吃的東西。·嬰兒背部發展到稍加扶持便可坐著,可能已經開始長牙。·當嬰兒準備好接受輔食時,舌頭及嘴部的肌肉已發展至可以將舌頭上的食物往嘴巴後面送,一起來完成這個咀嚼的動作。你開始發覺他突然餓得很快,常常要吃奶。若嬰兒小於六個月但餵奶需求增加,並不意味著他已準備好要接受輔食,這是「猛長期」對母乳短暫的需求增加,只要勤喂三、五天,奶水的供應便會增加,嬰兒的需求也會回到正常。對於睡前給嬰兒一餐讓他可以睡整夜覺的傳說,有人對此進行研究,把提早給輔食的嬰兒與沒有提早給的做比較,結果兩組嬰兒睡整夜覺的年齡都一樣。如果有人向你證明她的孩子在給了輔食之後便能睡整夜覺,那很可能這嬰兒在添加輔食之前已經開始睡過夜了。嬰兒食品佔有廣大的市場在我們曾祖母那個年代,準備輔食是非常簡單的。嬰兒剛開始的輔食是從家人吃的食物中拿來製作的,製成糊狀或切成小小塊。如今的媽媽們卻對準備嬰兒輔食感到困惑。於是有製造商來磨碎食物做成小罐裝,並宣傳其為嬰兒食品而大賺其利,因此大部分媽媽有關嬰兒添加輔食的信息來源於嬰兒食品公司為促銷其產品而印刷的宣傳小冊子。製造商在他們的廣告里,強調輔食要從嬰兒體重增至出生體重兩倍或到達13磅(5.8公斤)便要開始,這對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添加輔食的時間並不適當。因為有些吃母乳的嬰兒,體重在一開始增加得很快,他們經常是二至四個月大時便增至兩倍或是到達13磅,這個體重和他們是否有能力消化輔食毫無關係。某些製造商強調,母乳餵養的嬰兒在24小時內需要喂八至十次的奶時便要開始給輔食。這種餵奶次數對於眾多新生兒來說其實十分普遍,並不表示嬰兒需要提早給輔食。當媽媽們愈來愈懂得他們嬰兒的營養所需,他們對於用廠商製造好的嬰兒食物也愈加感到疑惑,那些罐裝食品通常含有添加物、人工合成物、糖、鹽及防腐劑。罐裝嬰兒食品和新鮮的水果、蔬菜相比相當昂貴。如果你要用市售的嬰兒食品,購買時要確定看清楚標示上的說明以避免不必要的添加物。如何開始餵食給嬰兒添加輔食伊始,你的態度比別人告訴你的經驗更重要。你不需要把孩子喂得很飽,剛開始只是幾湯匙的量,再慢慢地增加。當然啦,要以孩子的意願為根據。切記嬰兒在極度飢餓時是沒有心情去嘗試新的食物的,在最初的幾個星期,最好在吃完母乳後再餵食物,兩個最合適的時間是上午9-10點和下午3-4點,因為那時你不必擔心耽誤做飯的時間。給嬰兒吃新的食物,首先,一次只一種,每次1/4匙,一天吃一次或二次,每次逐漸增加份量。這樣過一星期,如果沒有過敏現象,才能再試另一種新的食物。嬰兒在滿六個月以前很容易對食物過敏而引起不良反應,在滿六個月以後,有時也有可能過敏。如果某種食物有過敏反應,如氣喘、皮膚紅腫、屁股痛等現象,那麼就得停吃一星期。如此嘗試兩次或三次,如果還是過敏,則須停吃六個月以上。切記,有點髒亂本來就是每個遊戲里所少不了的。在開始添加輔食時,整個過程對嬰兒來講是個遊戲,他會想要跟他的食物在一起玩,他能學到:感覺、搗碎、塗抹及品嘗食物。你要做好準備,不因為他經常抹得滿臉都是且以此為樂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他吃東西時,你可以給他用大圍兜或是脫掉他的衣服(僅剩下尿布),吃完後再帶他去沖洗。可以用舊報紙或塑膠墊放在高腳椅下面保護你的地板和地毯。在前幾個星期,有的媽媽喜歡用攪碎機、食物處理機或嬰兒的食品研磨器來把食物弄得和罐裝嬰兒食物一樣碎。通常從六個月大開始吃食物的嬰兒不需要如此做,只需在準備家人的食物中留下一些不加鹽的部分,把它切成小塊狀即可。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時的嬰兒對於任何不同的餵食方式有極大的情緒反應。你的孩子練習自己抓取食物時,不要將他獨自留在那裡而離開。確認在他躺著時嘴裡沒有食物,以免卡在喉嚨里被嗆著。鮮奶及奶製品遺傳性對牛奶過敏的嬰兒,或嬰兒已產生對牛奶過敏的反應時,不要喂牛奶。這兩種情形都沒有的嬰兒也要等到一周歲才讓他開始吃牛奶,因為嬰兒是可以從其他的食物得到營養的,何況他也一直都在吃母乳,牛奶是製造給小牛吃的,你的母乳是專為你的嬰兒設計的。只有人類是斷奶後還在喝奶的哺乳動物,世界其他角落的人吃的食物,一樣健康並富有營養。乳酪和酸奶可在九、十月大時給,可提供較高的鈣質及營養,但要小心這些比鮮奶更容易引起過敏。其它飲料孩子八至十個月大有興趣用杯子喝時可以給飲料。當然,他們無法完全靠自己拿住杯子。很多嬰兒在此時開始學慣用杯子,因此用杯子裝開水最好(母乳除外)。偶爾可以給他一點天然的果汁喝,剛開始要稀釋過,而且不可以喝過量。席爾斯醫生說:「未稀釋過的果汁含有和鮮奶一樣多的卡路里,但較沒有營養,而且缺少了果肉的果汁,沒有水果本身那麼有營養。」他還認為喝大量的果汁是引起兒童期肥胖的原因之一。只要開始給嬰兒添加果汁,要讀清楚標示來確認它是百分之百不加糖的純汁。許多果汁添加了糖、人工調味料、色素,而只含非常少量的純汁。最好用純果汁加以稀釋。其它食物雖然黃油不是必須的,有時也可塗一些,而麵包塗上乳酪會更有營養。嬰兒食物不需要加調味料,例如芥末、蕃茄醬、胡椒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味道很重的佐料,且有時含糖量高。嬰兒會注意到別人吃這些含有佐料的食物,也想要吃,到那時你可誇張的只給他一點點就夠了。不要給嬰兒吃布丁、蛋糕、餅乾之類的甜點,新鮮的水果才是最有益全家健康的食物。嬰兒剛開始吃的時候,什麼都喜歡,所以不要以為你不喜歡的他也不喜歡,很多嬰兒很喜歡吃肝或腰子或豆製品。通常,嬰兒喜歡吃的食物一輩子都喜歡它。成熟的香蕉香蕉又滑又軟而且新鮮,是嬰兒所喜歡的最初食物。它的營養比殼類食物高,也不易引起過敏反應。你可以試著拿點香蕉泥放在湯匙或指頭上喂小孩,他很快就會把它吃掉。孩子坐在附有托盤的高腳椅上吃東西,你可以把他要吃的微量食物放在托盤上讓他自己吃。如果他好象需要幫忙(而且也不反對的話),你可以有時偶爾幫他握握湯匙,但是不要整個拿過來喂他,而破壞了他的喜好。如果剛開始幾次,嬰兒都沒有興趣的話,可以停下來,過一段時間,再試著給他。因為有些嬰兒在八、九個月以前,不會對食物有興趣。如果嬰兒是健康的,你也不用著急,因為你的母奶足夠維持他的營養,直到他接受食物的餵食。繼續喂他食物並保持愉快的態度,不可因有時他拒絕接受食物而生氣或受挫。要知道,嬰兒也是具有社會性的,有時他可能喜歡與家人一起進餐,而不是專門用另外的時間,然後模仿大人吃東西。所以也可以把他的小椅子放在你旁邊,讓他模仿,你可以把香蕉放在他的托盤裡,或假裝是從你的盤子里拿過去一樣,那麼他會吃得更高興。如果嬰兒不喜歡香蕉,可改換番薯或洋芋,這兩種食物也都很有營養。但是最好整個的烤,以保存養分。另外有一樣可供選擇的食物是鱷梨,它和香蕉的柔軟度一樣,且含有更高的鐵質及維生素,每次切一片下來用,其餘的連外皮整個放在冰箱里冷藏。嬰兒用米粉你可能對於我們建議你用香蕉做為開始而不是米粉感到懷疑。嬰兒用米粉是細緻的加工物,若不添加鐵質及其他維生素便幾乎沒有營養。雖然母乳中的含鐵量很低,一般人都誤以為母乳餵養的嬰兒需要額外添加鐵劑或加強含鐵的食物。根據威廉~席爾斯醫生的建議:雖然母乳中的鐵質不如其他食物多,但其鐵質比較活、比較容易被吸收。近來的研究指出:太早給輔食會減少從母乳中吸收鐵質的量。為什麼以前醫生總是建議用米粉做為嬰兒的第一道食物?因為他們不了解母乳中的鐵質是嬰兒可以完全吸收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幾世紀以來米粉已習慣地被用做嬰兒的第一道食物。全麥麵包和麥粉在兩餐之間或者是你做晚飯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遞給孩子吃一小片烤全麥麵包,也很容易咬。確認麵包標籤上的成分說明沒有添加蛋、牛奶、糖或其他的食物,那些你都還沒有讓他嘗過的東西。烹調全麥黍片時不要加糖、果糖或鮮奶,這是嬰兒很好的食物,因為嬰兒較無味覺,有的喜歡無味的米飯及麵食。市售的嬰兒麥粉都很貴,也不如自己家裡做的有營養。如果你的家庭有遺傳性的對小麥或玉米過敏,那麼你可先以米或燕麥來代替,等以後再讓他嘗試小麥食物,在他的新食物里加一點香蕉泥,較容易被接受。當你的孩子已習慣全麥麵包,而且沒有過敏反應,你便可以在麵包上塗抹有營養的花生醬、奶油之類的食物(注意:花生醬、奶油之類的東西,只能塗在麵包或餅乾上給嬰兒吃,不能單獨一湯匙一湯匙地喂,以防噎住不能呼吸。)嬰兒長大些可加上乳酪或其他食物,不要給孩子吃那種所謂可以幫助嬰兒長牙的硬餅乾,因為這種餅乾嬰兒吃起來弄得滿嘴滿臉的,而且含有糖、果糖及防腐劑,這些都不是嬰兒所需要的。馬鈴薯如果你尚未給他嘗試馬鈴薯,現在可以開始了。地瓜和馬鈴薯很有營養,而且味道和鬆軟的質地都是嬰兒所喜愛的。整個地煮或烤可保留維生素,然後弄成泥摻在開水裡或母乳里,也很理想。盡量不加奶油,直到嬰兒開始添加奶製品。如果嬰兒較愛用手抓食物,把馬鈴薯切成小塊。新鮮水果新鮮削皮的蘋果,可用湯匙刮成細塊磨碎給嬰兒吃,或煮成不加糖的蘋果醬,這樣很快他就可以自己吃去心、削皮、切成小塊的梨或水蜜桃、香瓜等水果。如嬰兒已八個月以上,可以吃其他的水果,但須小心。較大嬰兒喜歡葡萄,但是要切半去籽以免嗆著。有些莓類的籽有危險,有的水果太早吃會引起皮膚過敏。橙、柑、橘、檸檬之類,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嬰兒不到一周歲最好不吃。水果罐頭過度加工,沒有新鮮水果有營養。如果買不到水果,可以給他吃水果製成的果汁,至於葡萄乾、棗子干、酸梅干、柿子乾等曬晾的水果必須限制量,因為這些食物雖然有營養但糖分高,而且容易粘牙,小孩吃了會長齲齒。蔬菜磨成末的紅蘿蔔對於嬰兒來講是很好的食物,因為它富含維生素和鈣質。但是不能剁成塊或切成條給三歲以下的嬰兒吃,因為那會噎住或有細塊吸入肺里。比較適合做成長條狀的食物是梨,孩子可以拿起來之後直接放入嘴裡。讓嬰兒嘗試煮熟的蔬菜也要一次一種,等吃了幾天再給他另一種,蔬菜應該煮熟,雖然生吃更有營養,但對嬰兒來講生菜有絲,不容易咬斷也不容易消化。不過做熟的蔬菜有時嬰兒也難以消化,所以如果你發現糞便里有未消化的蔬菜,不要驚慌,有時那是難免的。肉類及其他蛋白質食物肉類富含鐵質和蛋白質,在開始給孩子食物之後便可以給,不過若是素食者,可以用豆腐類來代替。像燉肉、碎牛肉,或者容易撕成絲,也可用肉汁或熱開水拌成泥的雞、鴨、鵝肉等都比較容易咬。在給嬰兒肉類食物時可考慮用攪碎機、食物處理機或嬰兒的食物研磨器。如果你的孩子最初不喜歡肉,可先摻一點在他熟悉的食物或是他的香蕉泥、薯泥或鱷梨里讓他嘗試。許多嬰兒喜歡無刺激味的原味豆腐,可切成小方粒讓嬰兒以既有趣又有營養的方式自己吃。如果和其他已熟悉的食物拌在一起,則味道更佳。當你給小孩嘗試一種肉時,一個星期只須一種,而且可以一小包、一小包地包好放進冷凍庫里,這樣如果家人的食物有不適合他吃的內容,你可以很快很方便地換另一種。魚類魚是另一種極佳的蛋白質。它豐富的營養絕對適合嬰兒。如果你家的菜單里經常有魚,你也可以添加在嬰兒食物中。要小心魚刺,喂嬰兒之前放在手上檢查過。等嬰兒大一點時,再添加煙熏及醃漬的魚或殼貝類海河鮮。應該避免什麼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味的食物都要避免。「糖」是指再製作、過度加工過的糖類,不含維他命、礦物質或蛋白質,又會導致肥胖,影響孩子的一生。同時,使人的胃口受到影響,因為吃了糖,什麼也不想吃了,妨礙到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也屬於糖,經常使用於加工食物中,要避免標示中有此類添加物。母乳里或天然的食物里,也含有一些糖,這些就足夠嬰兒(或我們)所需。蜂蜜是一種像水果一樣天然的含糖份食物,但它卻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糖,所以也會產生其他糖類會產生的問題。嬰兒未足一歲不要吃蜂蜜,因蜂蜜內含有一種波特淋毒素,而一歲以下嬰兒體內的抗體無法控制這種毒素。糖蜜也是純糖,同樣是不好的,加工的甜食製品並不適合給孩子。尤其須避免糖果及甜的點心,如布丁、果凍、蛋糕、餅乾、水果罐頭(買不到的水果才可用不加糖的純水果罐頭)。不要讓他吃磨牙的餅乾、硬餅乾等,因為這些都是不含營養的碳水化合物,你的孩子不需要。而嬰兒可咬全麥土司的邊或雞腿骨(沒有骨刺),或不會破裂沒有銳角的牙膠。避免喝清涼飲料、碳水化合物之類,因這些都含太多糖份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還有那種減肥低卡路里的健怡飲料也不該讓孩子喝。給嬰兒開始吃東西,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一次一種,而且有時需加點湯或開水拌成泥狀。然後,漸漸地他也吃和家人一樣的食物,很快你會看到大部分他所吃的是從飯桌上夾過來的食物,只是切得比較細或磨成泥而已。嬰兒開始吃東西時,最初,一次一種你就放一塊或一堆的食物在他托盤裡讓他吃。然後,你把單樣的食物放在打不破的盤子里,或給1/3杯的果汁或水(杯子也是打不破的)。但這兩種不可同時給,如果你要一次給兩種食物時,最好的方法是將他們混合成一種,而且需混合些吃過的食物,加一樣新的,這樣會引起他的好奇才易於被接受。最後你才可一次給他多樣食物,和家裡的人一樣一次吃著各種不同的食物。如果他表示想吃什麼,你可以給他吃,但如果他不想吃的,你不要用哄騙的方式或勉強他吃,如果他不想吃某種特定食物,你應試著改換別種,因為嬰兒自己會選擇他所需要的營養的食物。過敏有些嬰兒天生對某些食物具有遺傳性過敏,所以如果一個家庭里有人對某些食物過敏,嬰兒也可能會有。父母尤其應該注意要等到嬰兒六個月以後才開始喂吃食物,而且須注意嬰兒一周歲內不可吃的食物。對過敏體質的嬰兒來說,一般只有兩種食物會引起過敏,就是蛋白和牛奶。通常任何一個嬰兒在未滿一周歲時,吃牛奶或蛋白都會引起過敏。其他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有:小麥、玉米、豬肉、魚(包括貝殼類)、蕃茄、洋蔥、包心菜、草莓、核桃、香料、柑橘類和巧克力,應在嬰兒至少一歲才讓他吃這些食物,我們也建議父母多多與醫生商量有關嬰兒過敏與食物的事宜。總結開始進食對嬰兒一生來講是個很重要的基礎,從添加食物開始,父母要知道怎麼讓他養成對營養食物的喜好。盡量地給你的孩子接近天然的食物,做到在剛開始的時候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而讓他一輩子受益。母乳餵養原本艱難女兒Miranda出生三周,我帶著她去參加當月的國際母乳會活動,主持人Serena邀請前來的各位媽媽做自我介紹的同時,說一說自己在母乳餵養的一開始都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多長時間後才適應哺乳並感到舒適自如。在場的二十幾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媽媽們紛紛訴說,在哺乳之初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適應過程長短不一,短的一個星期,長的居然經歷了兩個多月的「艱苦奮鬥」。不過大家一致同意,只要你有足夠的毅力,堅持下去,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女兒出生之前,有朋友對我說,你這是第二胎,有經驗了,母乳餵養一定會很順利。我自己倒沒有這麼樂觀,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孩子之間個體差異很大,新的孩子就意味著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我會吸收餵養兒子Sam時的經驗教訓,盡量不重犯上一次的錯誤,但這並不能保證第二個孩子的餵養過程就會一帆風順。虧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Miranda的餵養過程,較之Sam的,更加充滿艱辛。Sam哺乳初始,我經歷了整整六個星期痛苦萬分的乳頭皸裂,事後總結經驗,那是由於剖腹產產後行動不便,餵奶姿勢不正確而引起的。生Miranda之前,我就痛下決心,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忍著傷口疼痛,擺正了姿勢餵奶。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Miranda出生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她根本不會吃奶。正如書上說的,有的孩子天生會吃奶、有的孩子卻不會。Sam屬於前者,生下來就知道怎樣找到奶頭、找到奶頭一口叼上就象一匹小狼一樣狠狠地吸吮。Miranda則屬於後者,咧著小嘴、晃著小腦袋左搖右擺就是對不準奶頭,即使最終叼上了,也只是輕飄飄地抿幾口,我自己感覺不到任何吸吮力。Sam是不管有奶沒奶,都使勁兒吃,給我的乳房充分的刺激,促進乳汁分泌。Miranda則相反,吃了幾下,沒有奶出來,就鬆口了,再給她吃,她就不耐煩,不接受乳頭,並且大哭。我的第一個擔心是,沒有足夠的刺激,怎麼能夠下奶?當時十分後悔沒有帶吸奶器到醫院來。幸運的是,這一次雖然也是約定日期剖腹產,我卻在半夜先破了水,加上這是第二胎,我的身體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生兒,因此產後不到30個小時,我的奶就下來了。奶下來了,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Miranda吸吮無力。我的乳房漲的象兩塊硬梆梆的石頭,她也努力地吃啊吃,可是吃上半個小時,也不見乳房消軟,儲存在乳房裡的奶連十分之一都沒吃進去,更不用提吃空一邊、吸出後奶了。此時我又開始擔心,總是這樣漲奶,總是這樣吃不進去,她的營養不夠,我的乳汁分泌量也會下降。在她不吃奶的空隙,我試著把奶擠出來一些,為緩解乳房的腫脹,也為保持乳汁的分泌。產後初始的奶,象橙汁一樣呈金黃色,我一邊擠一邊念叨,「寶貝兒啊,這就是黃金啊!這是比金子還貴重的初乳啊,你怎麼不吃啊!」為了保證哺乳姿勢的正確,我沒有象上一次那樣躺著餵奶,而是忍著傷口的劇痛掙紮下床來坐著喂。即使如此,我的乳頭還是很快又皸裂了。於是我更加註意擺正自己的姿勢、注意糾正Miranda的銜乳方式,做到她的臉完全對準乳頭、身體完全側過來,做到她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下頦緊貼著乳房、下方的乳暈含的比上方多(因為乳汁是依靠嬰兒下頜擠壓乳暈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過來貼在下頦。要做到這一切,其實十分困難,因為Miranda總是左右搖擺腦袋,根本無視正前方的乳頭,而且她永遠不張大嘴,只是咧開一條小縫,無論我怎樣撥弄她的下巴頦,也無法讓她的嘴張大到足夠含住大部分乳暈。女兒出生不到48個小時,就問題堆積如山,每一次的哺喂都是一番痛苦的掙扎:先是忍著疼,一點兒一點兒慢慢蹭下床,坐在椅子上,背後墊好枕頭,讓自己的上身處於直立狀態;而後懷裡墊一隻枕頭,以免孩子的重量直接壓迫傷口。這些準備工作就緒,才能從陪住的阿姨手裡接過孩子。此時開始了更艱苦的掙扎:一隻手托著孩子的頭,努力讓她對準自己的乳頭,另外一隻手擺成蘭花指(dancer』shandposition),拇指和中指將乳房擠壓成扁狀,以縮小需要叼含的體積,食指則去撥弄孩子的下巴頦,以期她能夠張大嘴。Miranda卻不能夠很好地配合,她的頭總是左右搖擺,同時小手總是跟著塞進嘴裡,她的手指頭經常刮到我的乳頭,便是一陣鑽心的疼。此時我恨不能自己再多長出兩隻手來,好握住她的手不給我搗亂。往往我要等到她不耐煩了,急的張開嘴大哭,才能夠將她的頭扣到我的乳房上,將乳頭送進她的嘴裡。一旦她合上嘴,咬住皸裂的乳頭,我就會低聲喊一句「疼死我了!」每一次讓她吃上奶,我們娘倆都要奮戰十多分鐘,每一次,我都大汗淋漓,精疲力竭。與此同時,女兒的體重急劇下降,到了第五天,她已經從出生的四千克,降到三千六百克,整整下降了10%,基本上是新生兒所允許下降的最低點。護士們說,要是再繼續下降,體重紀錄表上就沒有地方畫了。我所能做的,就是強忍著疼痛與疲憊,堅持讓孩子多吃奶。那幾天夜裡,孩子沒有睡,一直在鬧著吃奶,我也沒有睡,一直在餵奶,到最後,我簡直是癱在床上,爬都爬不起來了。這樣的艱辛,得到奇蹟般的回報,第六天早晨,情況開始好轉,女兒一夜之間增長了100克體重。到了第七天出院時,她的體重已經達到三千八百克,看來是會繼續回升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出厚厚的國際母乳會「母乳餵養答案手冊」,查詢這次母乳餵養的問題。我心中一直感到蹊蹺的是,我的哺乳姿勢絕對正確,為什麼還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乳頭皸裂?書里羅列了乳頭皸裂的不同部位,需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種。我的屬於乳頭頂端皸裂,可以看到一條橫向的裂口。導致這種皸裂的原因,不是哺乳姿勢不正確,而是嬰兒沒有正確地運用自己的舌頭——她沒有做到把舌頭伸到乳暈與下牙床之間,而是停留在口腔內部,不斷地摩擦乳頭,導致皸裂。嬰兒不能夠正確運用舌頭的原因也有幾種可能,最常見的是舌頭或者舌系帶過短。我仔細觀察了Miranda的舌頭,發現它的確總是在口腔內部向上捲曲,很少平放下來。我懷疑她是遺傳了我的舌系帶過短,但是有時候她的舌頭又能夠延伸到下唇外。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嬰兒在子宮內曾經吸吮自己的手指,這一點倒是確切的,有一次B超就看見Miranda在吃手指頭。由於舌頭的位置不正確,嬰兒也不能夠保持有效吸吮,吸吮力經常斷開,吃奶時總是發出「咂!咂!」的聲音。Miranda吃奶的聲音就很響亮,我也能夠感覺到她的吸吮力有節奏地斷開。家裡的阿姨說,「你聽這孩子吃奶多香!」我卻發愁地告訴她,這種聲音不是什麼好消息。無論什麼原因導致Miranda不能夠正確運用自己的舌頭,我的首要任務就是採取措施糾正她。按照書上的指導,我在每次哺乳之間給女兒進行「壓舌練習」(pushthetonguedownandout):將洗乾淨的手指伸進孩子的口腔,指甲朝下,讓孩子吸吮30秒,而後慢慢地將手指翻過來、指肚朝下向下壓孩子的舌頭,同時慢慢地抽出手指。練習過程中我明顯地感到Miranda的舌頭在吸吮時很少延伸到下牙床外。這樣的練習幾乎是立竿見影,如果馬上餵奶,孩子的舌頭就會平鋪並且外伸。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吃奶有了經驗,效率也大大提高。她的舌頭位置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所幸這並沒有過多影響她對乳汁的吸收。按照書上說,象Miranda這樣的孩子,體重增長會很緩慢甚至下降,但是我的女兒倒象氣兒吹的似地茁壯成長。她出生時的身高是48公分,按照體重比例算是矮個子,月子里簡直是直線上升,到了滿月,她已經躥到了57公分、5.5公斤。我的乳汁功不可沒,當初一切的煎熬,都是值得的!這次的經歷使我更加理解前來找我諮詢母乳餵養的媽媽們,她們中間有許多人體驗著比我艱苦數倍的困難。如果Miranda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堅持下來。陪住的阿姨曾經問過我,為什麼不放棄,給孩子餵奶粉,除了眾所周知顯而易見的原因外,其實Miranda的特殊情況,讓她吃奶粉會更加困難,因為她的舌頭會堵住奶嘴的出口,無法進行有效吸吮。奶嘴只有一個出口,乳頭的溢奶口卻有十幾個,母乳餵養是唯一的選擇。現在餵奶,早已沒有當初那樣的困難,我的乳頭也癒合了。我仍然需要協助女兒張嘴銜乳,她吃奶也還是「滋咂」有聲,但是曲折的道路已經走到盡頭,光明的前程已經來到。胖嘟嘟的女兒經常含著奶頭睜著美麗清澈的藍眼睛溫柔地望著我,好像在說「媽媽的奶好香好甜!」哥哥Sam吃母乳一直到兩歲三個月,妹妹Miranda肯定也會吃到兩歲多。一想到還有兩年這樣溫馨的哺乳時光,我的心中就充滿了甜蜜。為什麼「罷奶」?你可否聽說過「罷奶」(nursingstrike)這個詞?就是說,有些時候,小寶寶——尤其一歲以下的嬰兒——在沒有任何明顯理由的情況下突然拒絕吃母奶,把媽媽弄的莫名其妙。這就叫做「罷奶」。這是小寶寶在用他自己獨特的手段來告訴媽媽:有什麼事情出差錯了!罷奶期通常延續2到4天,需要媽媽的特殊智慧來分析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何分辯孩子是「罷奶」還是準備好了自我斷奶?一般來說,真正準備好自我斷奶的孩子都在一歲幾個月以上、已經吃很多固體食物並且用杯子直接喝水,而且一次只對一天中的某一次餵奶失去興趣,需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時間才完全斷掉母乳。「罷奶」的孩子則往往輔食或者水的進食並不多,他頭一天吃奶還很正常,第二天突然完全拒絕哺乳,並且明顯表露出煩躁的情緒。他需要媽媽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幫助他解決。媽媽們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可能性:·寶寶是否在長牙?·寶寶是否感冒了?嗓子疼或者鼻子堵都會讓他在吃奶的時候不舒服。·寶寶是否耳朵疼?吃奶的時候更加疼。·你自己是否對什麼事情感到焦慮或者難過?寶寶對媽媽的情緒很敏感的。·吃奶的時候是否外界干擾過多?·你是否沒有讓寶寶對吃奶時間作主、而是自我主張規定寶寶應該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停?·寶寶是否過多依賴安撫奶嘴或者自己的手指頭、吸吮他物時間過長?·你最近的哺乳方式是否有所變化,給寶寶造成混淆?·寶寶是否奶瓶吃多了?·寶寶是否和保姆在一起的時間過長、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不夠?·你是否多次在寶寶哭著要吃奶的時候拒絕哺乳?·你是否已經重返職場?或者擔心自己回到工作崗位後的事情?有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咬了媽媽的奶頭,媽媽疼的叫喚,寶寶被媽媽強烈的反應嚇著了,就不再吃奶,以免再次受到驚嚇。也有一些意外事故會導致寶寶暫時無法吃奶,比如跌破了嘴唇或者傷著了舌頭,有時這些傷痛不一定馬上能夠看出來。另外一個引起「罷奶」以至於突然斷奶的常見原因是節假日或者其他繁忙的日子,比如搬家等等。當生活中有許多需要媽媽的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時,媽媽會很容易推遲與寶寶安靜相處的機會。在烹調、待客、購物的熱鬧之中,哺乳的親密被暫時甚至永久性地丟失掉了。寶寶被輔食或者奶瓶暫且敷衍著,耐心的寶寶就那麼等著等著,直到突然間,寶寶再也不吃奶了。即使不能夠馬上識別出寶寶為什麼拒絕吃奶,媽媽仍需要儘快地幫助寶寶回到乳頭上來。可以試著在寶寶昏昏欲睡或者睡著了的時候餵奶,許多醒著不吃奶的寶寶在困了或者睡眠中不會拒絕母乳。有些孩子不喜歡媽媽坐著餵奶,而是喜歡媽媽抱著自己走來走去。無論是怎樣的情況,媽媽都應該騰出幾天的時間把全部精力放在寶寶身上。多抱一抱、多愛撫寶寶,多與寶寶有直接的肌膚接觸,都會有濟於事。讓寶寶遠離家庭的嘈雜,單獨安安靜靜地和媽媽相處一段時間,也有助於鼓勵寶寶回到媽媽奶頭上來。當寶寶拒絕哺乳時,不要強迫他吃奶,讓寶寶在你的懷抱里入睡。記住,哺乳不僅僅意味著「餵食」,更意味著「安撫」。有時寶寶需要被寵愛幾天後才能夠返回以前的哺乳日程上來。在「罷奶」期中,媽媽需要定時頻繁擠奶以保證母乳分泌量不下降。同時也需要家裡人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媽媽的耐心和毅力,堅持幾天,把寶寶重新贏回到自己的奶頭上。一位媽媽這樣說,「尤其要警惕節假日斷奶癥候。在星轉月移的人生中,這些歡慶的日子會周而復始,但是對於寶寶來說,吃奶的季節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一次。」斷奶,別聽偏見的凡是餵過母乳的媽媽,都在不同的階段面臨過斷奶的問題。斷奶,遠非字面意義上那樣簡單,而是母子關係的一種重大轉變。順利地斷奶,對於母子雙方的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斷奶方式掌握不當,很容易給母親遺留終生的遺憾,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關於斷奶,最根本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對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是每一對母子之間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做出來的私人性決定,旁人沒有權利對其指手畫腳。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一個最佳時機,回答是,這要視乎孩子的成長情況,最好等到孩子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自然地斷奶。這樣的斷奶方式最順利最容易,會避免諸多由於提早強行斷奶而必然出現的母子之間的矛盾、爭鬥、哭鬧、傷心和煩亂。你會問,孩子一般什麼時候才會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呢?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自動斷奶發生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一歲以下的嬰孩,不會有自動斷奶現象。即使孩子表現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絕吃奶,也是因為吃奶環境不夠安靜,干擾過多,或者因為心理原因而導致的「罷奶」。也許這時候你要吃驚了:一歲半到三歲之間?難道可以讓孩子吃這麼久的母乳?那為什麼我周圍的人、包括醫生,都在勸我六個月就給孩子斷奶呢?他們說,六個月以後的母乳就沒什麼營養了,而且,如果不斷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飯。的確,對於許多人(包括一些醫生)來說,延續到一歲以後的母乳餵養是一件新鮮事。而且,在他們的頭腦中,對母乳有兩個根深蒂固的偏見:第一個常見偏見是,「X個月之後,母乳就沒營養了。」大量的研究證明,母乳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富含營養,如脂肪、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等等,尤其是對孩子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兒自身的免疫系統要到六歲左右才健全,在這之前,長期的母乳餵養,等於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夠有效地預防諸多疾病的侵襲,比如耳道、腸胃和呼吸道等幼兒常見感染,以及幼兒癌症、少兒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重症。那些過敏體質的嬰兒,更是應該母乳餵養至一歲以上。特別神奇的是,隨著孩子月份的增長、對輔食攝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頻率有所降低,母乳卻會自動濃縮養分和抗體,將孩子所需要的營養絲毫不差地輸送進來。與營養價值相等重要的,是長期母乳餵養對於幼兒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徹底滿足。延長母乳餵養,有助於鞏固母子親密關係、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勞、受驚、煩躁或者悲傷時,吸吮母乳能夠給予孩子最及時最有效最溫馨的安慰,讓孩子在需要幫助時,得到的是人的幫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吸吮動作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這個需要直到三歲左右才淡化。長期母乳餵養,使得孩子在母親的懷抱里徹底滿足這項生理需求,母親的乳頭也不象其他吸吮替代品(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頭髮等等)那樣會變質、壞掉、或者弄髒。從母親那裡得到吸吮滿足的孩子,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將所有拿到手裡的東西放進嘴裡,也因此減少感染疾病的幾率。長期的母乳餵養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比如有利於幼兒口腔的發育、從而提高語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獨特的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另外也有利於母親自身的健康。這就是為什麼國際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等權威機構,呼籲全球的母親們將母乳餵養堅持到孩子滿兩歲。人們對延長母乳餵養的第二個常見偏見是:不斷奶,孩子會因為依戀母乳而不好好吃飯。這樣的說法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又嚴重缺乏邏輯性。母乳和輔食添加以及過渡到正式吃飯,從來都是水乳相融、相輔相成的朋友,根本不是勢不兩立、不共戴天的仇敵。母乳餵養有助於孩子接受固體食品,因為母親的飲食成分與味道會滲透到母乳里(因此專家都勸告母親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嬰兒的不適、過敏甚至拒絕吃奶),孩子從母乳中已經遍嘗人間百味,十分樂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時會挑食,因為奶粉的味道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孩子習慣了單一的口味,不願意接受新花樣。還有人說,如果不斷母乳,孩子就永遠不會接受奶粉或者鮮牛奶。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慣了母乳的孩子當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這絕對不是一種「永遠」不變的狀態,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更無需採用斷奶這種笨法子。有一些孩子,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確實存在不好好吃飯的問題,但這和他們吃的是什麼奶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大人在餵養方面的失誤造成的。極有可能是在添加輔食階段,家長沒有採用科學餵養方式,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或者是因為家長總以為孩子吃得不夠、逼迫孩子多進食而造成孩子厭食;或者是因為家長過於頻繁督促孩子吃東西,甚至不惜端著碗到處追著喂,而導致孩子失去了飢餓感。飲食是嬰幼兒學習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徑,父母一定要謹慎行事,把握好這方面的餵養關係。小孩子天生自知饑飽,無需大人在一旁過多操勞,餵養原則應該是讓孩子做主,餓了就吃,飽了就停;吃飯時在餐桌上認真吃,吃完了離開餐桌再去玩兒。當孩子出現進食方面的問題時,如果不是病理原因,家長應該審視自己的餵食手段和態度,從中找到問題根源,而不要將責任推諉到母乳身上,強迫孩子斷奶,給孩子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傷害。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你們讓他們「斷」什麼呢?斷了母乳之後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飯,你們又要誰來負這個責任呢?那麼,有沒有貪戀母乳,不愛吃飯的孩子呢?有!但是,這仍然不是母乳的錯。大多數見了媽媽就粘在奶頭上不肯吃飯的孩子,是由於母子關係出了問題,是因為孩子從母親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母親除了餵奶之外,陪伴孩子的時間無論是質還是量都不夠高,孩子以無休止地要求吃奶來滿足自己對母親的需求。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斷奶,豈不是與孩子的願望背道而馳?這時候斷奶,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傷害最深。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因素,導致母親提早斷奶。比如需要上班的母親,其實無需斷奶,工作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奶瓶里,白天讓看護人餵給孩子,下班後母親直接哺乳。工作單位沒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白天吃奶粉,母親在家時則吃母乳,對孩子的健康遠遠強於完全斷奶。還有母親需要短期出差,也無需斷奶,可以提早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冰箱冷凍室里,母親離開的那幾天給孩子吃。母親在出差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擠奶,以保證乳汁分泌量不下降。斷奶是每一位母親在了解延長母乳餵養的優勢之後,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謹慎決定別咬我,疼相信不少把孩子母乳餵養到5個月以上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懷抱著吃奶的寶寶,很舒適地享受著餵奶的愉悅,內心一片安詳,突然間,乳頭上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你幾乎失去控制地慘叫一聲,低下頭看看,原來是小傢伙剛剛咬了你一口。這時,如果小人兒沒有被你的慘叫聲嚇呆或者嚇哭,就是被這樣的反響逗樂了,正看著你壞笑著呢!如果是後一種情況,估計你會一股怒氣衝上心頭,第一個本能的反應就是拔出乳頭,狠狠地批評小傢伙一通。其實即便寶寶被你的慘叫聲嚇哭了,你可能也挺生氣:明明是你咬了我、我疼,你哭什麼勁哪?媽媽們的這種強烈反應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但是它帶來的後果卻往往事與願違—·首先它不能夠有效地防止寶寶再次襲擊,很多寶寶對於媽媽的過激反應感到好玩兒,以為這是一場遊戲,從此更加喜歡刺激這樣的反應。而乳頭本是十分嬌嫩的器官,咬上幾次就會受傷,給餵奶帶來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媽媽因此放棄哺乳。·其次,也是更加難以調理的後果,就是寶寶被媽媽的強烈反應嚇壞了,或者由於不理解媽媽的痛苦、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對自己這麼凶,反而生了媽媽的氣,從此以後的幾天之內拒絕吃奶,母乳餵養的術語稱其為「罷奶」(nursingstrike)。了解寶寶為什麼咬奶頭能夠讓媽媽們更好地掌握如何防止被咬。一般來說無非以下幾種情況:·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寶寶在長牙,牙床又癢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見什麼咬什麼;柔軟的乳頭,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膠。·比較少見的情況是,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寶寶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當,快要掉下去了,也會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十分罕見的情況,是那些天生有神經性缺陷的寶寶,無論什麼東西碰到自己的嘴,都會本能地「咬緊牙關」;這樣的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咬奶頭,而不是等到5個月以後長牙期間才咬。媽媽們要記住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一個奶吃得正香的孩子是不會咬奶頭的。咬的時候,寶寶已經結束了吃奶。因此那些挨過咬的媽媽在餵奶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看到寶寶已經吃夠了奶,吞咽動作減緩,開始娛樂性吸吮時,就可以試著將乳頭拔出來,防止寶寶咬。有些時候,寶寶用咬奶頭來告訴媽媽:我吃飽了。另外兩種方法也比較有效:感覺到被咬,平靜地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撤掉乳頭,並且堅定地對寶寶說「不可以咬媽媽」;被咬時,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你的乳房,堵住他的鼻子。寶寶會本能地鬆開嘴,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夠一邊咬人一邊呼吸。如此幾次之後,寶寶會明白,咬媽媽會導致自己不舒服,他就會自動停止咬了。媽媽同時要注意觀察,到底寶寶因為什麼咬乳頭。如果是長牙,就準備一些牙膠或磨牙玩具放在冰箱里,或者冰凍一隻香蕉,平時多給寶寶咬這些不會感到痛苦的物品,甚至在餵奶之前先讓寶寶把這些東西咬個夠。挨了咬、停止餵奶,也應該及時地讓寶寶咬這些磨牙的東西,緩解寶寶牙床的不舒服,同時也是告訴寶寶:不可以咬媽媽,但是可以咬東西。無論是用哪種方法終止寶寶的咬,都最好語氣和緩地告訴寶寶:別咬媽媽,媽媽疼。對於那些生來就咬奶頭的寶寶,如果只是屬於肌肉張力亢進,建議媽媽在餵奶前先給寶寶洗一個溫水澡或者輕輕地按摩寶寶的四肢,用冷熱水交替擦寶寶的臉。並且嚴格控制寶寶銜乳姿勢,用手指頭堅定地按下寶寶的下唇或者下巴,阻止寶寶咬牙;餵奶過程中始終把手按在寶寶的下巴上也會讓寶寶吃奶吃得更舒服。如果咬牙情況持續6-8周以上,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神經性的天生缺陷。難道都是母乳的錯?我在《父母》雜誌上主辦母乳餵養專欄已有8個月,在某育兒網站上主持母乳餵養主頁也有半年,來訪率已經突破一萬人次,回答了幾百個問題。回頭看看,對於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已經反反覆復說了無數遍,但是仍然有一些媽媽告訴我,無論怎樣按照我的指導去做,她們的奶就是不夠寶寶吃,寶寶就是要哭,無奈她們只好添加奶粉,用不了多久,他們自己的奶就幹了,母乳餵養就此宣告失敗。縱觀這些媽媽們的留言,我發現其中一些相似之處:1、她們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經歷過下奶的困難;2、看到她們「沒有」奶,孩子餓的直哭,家人(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就來干預,給孩子直接餵奶粉;3、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會出現餵奶後孩子哭鬧的情況,家人便說這是因為媽媽的奶「不夠」、或者是奶「不好」,孩子沒有吃飽,繼續給孩子添加奶粉;4、有些嬰兒睡眠時間不長,一兩個小時就醒,有些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如其他嬰兒迅猛,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質量上,不僅家裡人,就連一些醫生都勸告媽媽不要繼續哺乳,改餵奶粉吧;5、這些寶寶們每次吃完母乳後,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斷為母奶沒有吃飽,需要奶粉。如果母親不主張餵奶粉,家人會批評她是餓著寶寶了。迫於這樣的壓力,也因為沒有經驗,心裡沒有底兒,媽媽們屈從了,餵了奶粉,從而導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堅持母乳餵養,有時候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最大的困難,其實不在於乳汁分泌不足,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來自外界的壓力。最大的干擾和壓力,來自於一些對於母乳餵養有很深的誤解的家人或者知識老化的醫生。中國有老人幫助照看第三代的傳統,對於新生兒的看護,餵養是最重要的活動內容。但是如果母親選擇喂母乳,每一次的餵養僅僅需要嬰兒的母親參與,勢必將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會感到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感到不安和焦慮,因而會抓住母乳餵養一開始都會產生的困難和問題,有意無意地將其誇大,試圖阻攔母親在哺喂母乳方面進行努力。她們往往明明知道母乳餵養的巨大好處,內心深處卻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因為這樣她們就能夠為孩子的餵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老人的心情我們固然能夠理解,但是她們的行為卻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因為她們的地位和權威,新手媽媽們往往迫於壓力,不敢違抗,匆忙地添加奶粉,釀成惡果:孩子出現「乳頭錯覺」,偏向於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不願意費力吸吮母乳,甚至拒絕乳頭;吸吮頻率的降低,導致乳汁分泌量急劇下降,最後真的沒有奶了。另外,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容易偏聽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觀念,比如一位媽媽告訴我,她不想給孩子加奶粉,家裡老人就指責她會把孩子「餓細了腸子」。這是一種毫無科學道理的說法,卻會產生足夠的壓力,讓媽媽屈服。老人的說三道四,會讓媽媽心裡產生焦慮,這種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導致媽媽的身體即使有豐盛的乳汁,卻不會分泌出來。越是擔心、著急、心虛的母親,乳汁分泌越有困難。母乳最無辜,卻又最冤枉。人們對母乳的偏見十分深重,無論孩子出現怎樣的問題,人們首先要怪罪母乳,—孩子哭鬧、睡眠不良、煩躁不安、體重增長看似緩慢,等等、等等,人們第一要批評的,就是母乳。很多人說這樣的話往往不假思索:「是不是奶不夠、或者奶不好?斷了奶,吃奶粉吧!」其實這樣的思維缺乏邏輯。吃奶粉的孩子也經常出現以上的問題,而且概率絕對不亞於吃母乳的孩子,為什麼人們不首先怪罪奶粉呢?為什麼沒有人說,「是不是奶粉不好?斷了奶粉,改吃母乳吧!」儘管很多人都明白,母乳大大優於奶粉。母乳不是萬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萬事大吉了。嬰兒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細心觀察、耐心體察、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能夠什麼都一古腦推諉到母乳身上,彷彿母乳要為孩子養育的一切承擔責任。新手媽媽們要切記的是我說過無數次的一句話:孩子哭,或者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就是因為餓了。新生兒對於一切需求和不滿的表示,只有一哭。所以當孩子哭起來時,別急著下結論,認定是飢餓導致,還可以從以下原因中找一找:--寶寶需要母親的懷抱,需要滿足額外的吸吮要求;--尿布髒了;或者小屁屁上長了尿布疹;--穿的太多,感覺太熱;或者相反,感覺冷;--吃奶時肚子里進了氣,感覺不舒服;--媽媽吃了某種孩子過敏的食物,比如芥藍、蔥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製品;--媽媽心情過於焦慮,導致孩子煩躁不安;--其他身體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適。很多人不了解的一個事實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即使吃飽了母乳,還能夠再吃下去50到100毫升的奶粉。這並不表明他們仍然餓,而是新生兒的一種天性。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靜了,家人誤以為這是因為母乳沒吃飽,奶粉餵飽了。實際上孩子只是需要額外的吸吮,奶粉不過是滿足了這個吸吮要求,所以孩子安靜下來,孩子其實並不需要這些額外的卡路里。最好的滿足,依然是媽媽的奶頭。另外,有些孩子睡眠時間長,有些短。母乳本來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兩個小時吃一次是很正常的。國際母乳會的權威建議那些奶水不足的母親,無論孩子多大,都可以採用以下辦法:1、象喂新生兒那樣頻繁哺喂,24小時之內喂12次以上;2、如果有條件,安排幾天時間,讓孩子不離自己身體,把孩子整天抱在懷裡,一有機會就餵奶;這樣堅持三天,肯定見效;3、喂完一邊乳房,如果孩子哭鬧,不要急著給奶粉,而是換一邊繼續喂。一次餵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乳汁不會被吃乾的,而是越吃越多;4、如果已經混合餵養,逐漸減少奶粉次數,而且不要先喂母乳、再餵奶粉,而是在確認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另外加一頓奶粉。要讓孩子有幾頓純粹吃母乳,不期待著奶粉。當然最最重要的,是媽媽們要頂住壓力,相信自己,放鬆心情,保證乳汁順利分泌。母乳餵養對母親的好處我們對於母乳餵養給小寶寶帶來的好處耳熟能詳,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數出母乳餵養帶給媽媽的巨大好處呢?有些新手媽媽在度過母乳餵養最初的難關時,往往會感到精疲力竭,好像乳汁和耐心都快被懷裡的小人兒榨乾了。個別媽媽甚至會對母乳餵養產生厭煩情緒,感到喂母乳似乎就是要永無盡止地付出;自己作為母親,不僅一點點好處沒有得到,反而還要承受諸多艱難,又聽說今後還會造成乳房下垂等體型方面的改變,不禁要打退堂鼓。其實,哺喂母乳是母子雙方之間的共同付出、相互饋贈。西爾斯醫生說,媽媽贈送給寶寶乳汁、營養和愛;而寶寶的吸吮反過來刺激媽媽乳頭的神經,將信息傳送到腦下垂體,促進泌乳素的分泌。泌乳素是激發母性本能的激素之一,這種神奇的物質在媽媽身體里的高速公路上暢遊,告訴她該在哪一處轉彎,激發她作為母親的感受。讓我們來更加仔細地看一看母乳餵養帶給母親的好處吧:·哺乳有助於產婦子宮復原。分娩後幾分鐘之內讓新生兒吸吮乳頭會引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寶寶的吸吮動作刺激催產素的分泌,促進子宮恢復到孕前的大小。哺乳產婦的子宮復原比不哺乳的產婦更加迅速、徹底。·哺乳有助於產婦的體型恢復。懷孕期間母親身體積蓄的脂肪,就是大自然為產後哺乳而儲存的「燃料」。哺乳消耗母親體內額外的卡路里,餵奶的母親的新陳代謝會改變,不用節食就能達到減肥目的。正如母乳讓寶寶有一個健康正常的體型,寶寶也同時幫助媽媽恢復體型。而且,哺乳並不會改變乳房的形狀,那些改變是懷孕造成的。更何況,即使不餵奶,到了一定的年齡,乳房依然要下垂的。·哺乳保護母親不受一些疾病的侵擾。多種研究表明,哪怕僅僅哺乳幾個月,患乳腺癌的幾率會大大少於從未哺乳的婦女。與從未哺乳的婦女相比,哺乳期超過25個月的媽媽們患乳腺癌的幾率要減少三分之一。而且,母乳餵養的女嬰今後患乳腺癌的幾率也少於沒有吃到母乳的女嬰。哺乳還可預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質疏鬆。·哺乳是一種自然的計劃生育。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採取一定方式的純母乳餵養,至少在寶寶出生後頭6個月里,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一項對哺乳起碼一年以上的美國母親的調查發現,有些母親在6個月左右開始來月經,有些母親卻在兩年半以後才重新有月事。平均無月經期是14.6個月。月經期的減少,與減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絕症的幾率,有著直接的關聯。·哺乳既滿足寶寶又方便媽媽。餵過奶的媽媽們都知道,沒有什麼比母乳來的更方便。寶寶一哭,媽媽抱起來撩開衣服就能喂,而不必手忙腳亂地燒開水、沖奶粉、熱奶或者等待奶粉降溫。嬰兒的心理特點之一是,一旦有需求,就必須馬上滿足,他們未成熟的身體既不懂得也不適合等待。肚子餓時馬上吃到香甜的母乳,會讓寶寶更好地建立起對人生的信任感。喂母乳既能省卻準備奶粉的麻煩,也能夠免除孩子的哭聲而引起母親的內疚與焦慮。特別是在夜間,喂母乳能夠讓全家人都睡的更安穩。尤其方便的是在旅行途中,不必擔心開水供應、奶瓶消毒、餵奶用具的清潔等等問題。·哺乳令母親身體放鬆,心情愉快。凡是觀察過哺乳媽媽的人都會發現,餵奶中的媽媽非常安詳,寶寶也吃著吃著就安靜地睡著了,好像兩個人都服用了天然鎮靜劑。事實恰好如此。母乳中含有一種天然促進睡眠的蛋白質,能讓寶寶安然入睡;而寶寶的吸吮動作也會使媽媽體內分泌有助於放鬆的激素。許多工作繁忙的母親都反映,忙碌一天之後,餵奶能夠讓自己放鬆下來,勞累疲乏的感覺會隨之自然消失。哺乳同時又是一件讓媽媽們感到愉快的事情,母愛隨著乳汁輸送進寶寶的小嘴裡,寶寶的臉蛋變得光澤紅潤,媽媽的心裡也會升起難以比擬的自豪感。媽媽們通過哺喂母乳,更加細膩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也更加深刻地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哺喂母乳為家裡省錢。近些年來由於人們對母乳餵養的認識不足,造成奶粉需求量上升,從而引起奶粉價格上漲,其速度是牛奶價格上漲的六倍。一個吃奶粉的嬰兒,每個月要吃掉600到1000元人民幣,一年就是7000到12000元。這對於中等收入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另外還要再算上在奶瓶、消毒用具、提早添加輔食、避孕工具等等方面的附加費用,還有為燒開水和消毒奶瓶而繳納的電費、煤氣費等等。如果通過母乳餵養而把這些錢都省下來,一年之內家裡就可以添一台數碼攝像機,拍攝寶寶的成長過程,豈不更加划算?·哺喂母乳有益環保。全球範圍內的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婦女放棄母乳餵養,對其經濟會產生觸目驚心的影響。英國營養學家蓋波麗兒~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餵養的政治學》一書中指出,「母乳是一項被普遍忽視的產品,但卻在進口和醫療費用方面能夠為一個國家節省數以百萬計的美元。莫三比克政府在1982年統計過,假設該國奶粉餵養率僅僅上升20%,在兩年內將會使國家花費一千萬美元,而且這個預算不包含燃料、運輸以及醫療費用。他們還計算出來,用於燒開水的燃料將會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林。節能汽車的發明者得到獎賞,為什麼不獎勵節省能源的哺乳婦女呢?每三百萬名吃奶粉的嬰兒就會消耗掉四億五千萬桶奶粉,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七萬噸金屬並沒有得到回收。」最最重要的一點:哺乳幫助母親做一個好媽媽。雖然母乳是寶寶重要的食品,並且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的侵襲,母乳餵養卻遠遠不止於一種餵養手段。母乳餵養是母親理解和滿足寶寶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一位有經驗的媽媽說,「餵奶是學習當一個好媽媽的自學工具。」首先,哺乳的母親在生理上迥異於不哺乳的母親。哺乳母親體內旺盛的荷爾蒙—泌乳素和催產素,激發她們產生更加強烈的母愛。已故的美國行為學教授耐爾斯~牛頓曾經深入研究催產素,並稱之為「母愛荷爾蒙」。他發現催產素的分泌是一種條件反射,哺乳的母親不僅在嬰兒直接吸吮乳頭時分泌催產素,而且在接觸到與哺乳有關的熟悉的景象、聲音和活動時,體內也會自動分泌催產素。其次,哺乳時母子身體之間的親密接觸與交流,使得媽媽和寶寶在身心兩方面感到合二為一,在寶寶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母親對於愛撫和關懷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母子息息相關,相依為命。西爾斯醫生說,哺乳的母親對於寶寶需求的反應更加直覺,較少約束。寶寶飢餓和焦慮的信號在母親體內引起生理反應(泌乳),她感覺到一股馬上要抱起寶寶給他餵奶的衝動,這種及時的反應給母子二人帶來溫馨的感覺。母親通過餵奶,更加深刻細緻地了解寶寶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養育自己孩子的訣竅。儘管母乳餵養看上去是母親付出巨大的精力與時間,其實這些付出在哺乳的當時、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甚至在久遠的未來,母親都會得到難以估量的回報。母乳餵養嬰兒體重增長最近經常有媽媽問,「我堅持母乳餵養,但是我的寶寶的體重增長卻不夠標準。家人說是我的奶不夠好,保健醫則建議我改餵奶粉。我該怎麼辦?」許多新媽媽對寶寶的體重增長十分上心,因為在某些傳統的觀念看來,寶寶體重的增長是衡量一個母親是否稱職的標準。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這方面承受的壓力,比餵奶粉的媽媽更大。母乳餵養不象奶粉餵養那樣有一些「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則,每一位喂母奶的媽媽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獨特性,建立起和諧的餵養/供需關係,每一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僅僅適應自己的特殊「旋律」,所以在出現問題時,根源並不一目了然。然而,一旦寶寶的體重不「達標」,人們首先要怪罪媽媽沒喂好孩子。如果因此而放棄母乳餵養,改餵奶粉,更會令媽媽感到自己做母親是失敗的。一般來說,測量寶寶體重增長的標準,都是一些書上所提供的「增長表」。這些表格也許對於忙碌的保健醫來說比較方便,但是卻有諸多弊端。比如,它們絲毫不考慮地區、遺傳基因以及人種等方面的差異。而且最大的缺點就是,所有的數據都是根據奶粉餵養的嬰兒來制定的。由於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兩到三倍,又由於奶粉餵養的嬰兒普遍輔食添加的早,在成長速度相同的情況下,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比奶粉餵養的嬰兒「苗條」。奶粉餵養的嬰兒往往有超重的擔憂,過多脂肪的攝入,會導致今後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嬰兒體重增長表」是根據成千上萬個嬰兒的體重增長情況而總結出來的「平均值」,「平均」並非等同於「正常」,只不過「常見」而已。根據增長表,你的寶寶的體重落在某一個百分比上。雖然大多數寶寶的體重在50%左右,卻並不意味著達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寶寶的發育,應該根據多方面觀察,綜合測評;而不是刻板地參照一個表格,單方面判斷他是不是「不夠格」。一個愛笑、警覺、皮膚滋潤光鮮、肌肉緊湊結實、情感智力等方面發育良好的寶寶,就是正常的。什麼是正常體重增長呢?首先,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頭三、四天內,會因為排除體內多餘的液體和胎便而丟掉一些體重,大約是出生體重的5%到8%,二到三周內會恢復回來。因此,計算寶寶體重的增長,要從他體重最輕時開始計算。新生兒從出生到三、四個月之間,體重增長最迅猛,大約每周113到227克,到了五、六個月左右,就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從四個月開始,體重增長緩慢下來。四到六個月之間,母乳餵養寶寶體重的每周大約增長85到142克;六到十二個月之間為每周42到85克。滿一周歲,母乳餵養寶寶的體重一般為出生體重的2.5倍,身長增長50%,頭圍增長33%。但是,有個別寶寶的確存在體重增長過於緩慢的問題。以下兩點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寶寶是否屬於這種情況:·寶寶在兩、三周之內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或者·寶寶在頭四個月內體重增長不足每月450克。在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前提下,我們要仔細觀察一下寶寶的吃奶模式以及其他生活習性,從中判斷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體重增長緩慢。國際母乳會的專家認為,體重增長緩慢的最常見起因是母乳餵養方法不得當,寶寶的奶吃得不夠多。其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以下幾種:·餵養次數不夠頻繁:有些媽媽被告知每三、四個小時喂一次奶就夠了;還有一些媽媽誤以為寶寶應該按時餵奶,人為地制定寶寶的吃奶時間;而有極少數寶寶則天生比較安靜嗜睡,不是很積極地吃奶。新生兒應該平均每24小時餵奶10到12次。有些寶寶不用吃這麼頻繁,有些寶寶卻需要更頻繁的哺乳才能夠成長。如果寶寶每天吃奶次數在10次以下而又體重增長緩慢,媽媽應該採取措施,增加餵奶次數,以增加寶寶對養分的攝取,也同時增進乳汁分泌量。·熱量攝取不足:有些媽媽的乳汁雖然十分充足,但是由於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沒有得到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即使小便數量正常,發育也良好,仍然會體重增長緩慢。有些時候是因為媽媽誤以為應該人為地限制寶寶對於每一邊乳房的吸吮時間;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對於前一種情況,媽媽應該盡量讓寶寶長時間吸吮,讓寶寶決定什麼時候吃夠了,吃空一邊再換到另一邊。對於後一種情況,媽媽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喚醒寶寶繼續吃奶。比如先讓寶寶盡情吸吮,在瞌睡來臨時換到另一邊喂;還可以在寶寶將要睡著時換尿片,以便喚醒孩子。有些寶寶只需要一邊乳房的奶就吃飽了,有些則需要兩邊乳房的奶才能夠滿足成長的需要。·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吮效率不高:每次餵奶時,寶寶一開始的吸吮刺激媽媽的乳汁「下來」。媽媽乳汁「下來」之後,寶寶的每一次吸吮都應該伴隨著吞咽。最初的飢餓感被滿足後,寶寶的吸吮會緩慢下來。如果媽媽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可能寶寶沒有正確地銜住奶頭,也可能沒有進行有效吸吮。這時最好斷開,重新讓寶寶銜叼。·其他添加物干擾了寶寶對母乳的吸收: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喝水或果汁。母乳中含有寶寶成長中所需要的一切液體和營養。錯誤地添加水或者果汁,只會稀釋母乳的熱量,導致體重增長緩慢。添加奶粉,也會減少寶寶對母乳的吸吮,引起母乳分泌量下降。又因為奶粉不容易消化,導致寶寶減少奶量以及哺乳的頻繁度。過早添加低熱量輔食也會降低寶寶攝取的營養質量。·其它因素:煩躁不安的寶寶、早產兒等,容易產生哺乳無力,甚至拒絕哺乳;分娩過程順利與否、是否剖腹產等,有時會影響最初的哺乳;寶寶的健康狀況,是否黃疸、低血糖,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母親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是否生病、吃藥、懷孕、使用口服避孕藥,有否荷爾蒙問題病史,是否規律性吸煙、飲酒,是否為了恢復體型而節食,乳房是否動過手術,是不是心情緊張焦慮(即使有充足的乳汁,緊張的情緒會阻礙乳汁的泌出),等等,等等,都會影響哺乳。另外需要觀察的是寶寶的大小便情況。新生兒在頭六個星期之內,每天應該至少尿濕6到8片尿布,有2到5次甚至更多的大便。兩個月以後的嬰兒的大小便會減少頻率,但是量仍然保持。如果寶寶的排便量明顯稀少,並且出現皮膚乾燥鬆弛、頭髮枯乾、無精打采、囟門下陷等脫水和生病癥狀,則需要和醫生聯絡。解決體重增長緩慢,不僅需要在哺乳方面做出努力,還需要母親經常地與寶寶有親密的皮膚接觸。美國的育兒專家推薦用嬰兒抱帶將寶寶每天數小時、甚至整天掛在媽媽身上,摟在媽媽懷裡,一方面增進寶寶的哺乳頻率,一方面協助媽媽更好地掌握和滿足寶寶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刺激寶寶體內的生長荷爾蒙,促進寶寶的成長。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對於寶寶的體重增加,有著「神奇」的效果。最後強調西爾斯醫生在《育嬰手冊》中有關章節里的觀點:「讓你的寶寶制定標準,而不是什麼成長表格。如果寶寶體重增長有持續而合理的速度,他表現的健康、滿足,那麼他就挺好的。」英國著名的育兒書籍作者MiriamStoppard在列出體重增長表格前強調說,「衡量寶寶成長的最重要的標準是快樂和總體發育良好。當這些是顯而易見時,你沒有必要擔心他的測量數據。…我相信一個生長良好的孩子不需要被測量。」夜間哺乳經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孩子夜裡總要醒來幾次吃奶,弄得自己疲憊不堪。有些媽媽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寶寶的睡眠。也有些媽媽十分厭煩夜間被寶寶吵醒,乾脆地問「怎樣才能改掉這個壞毛病?」在這些媽媽心目中,讓孩子睡一整夜覺不醒來,是最理想的狀態。這種情況之所以成為問題,源頭恐怕在人工餵養那裡。是啊,吃奶粉的孩子一旦夜裡醒來,做父母的就要睡眼惺忪地去沏奶粉、熱奶瓶,一邊等著奶粉升溫(或降溫),一邊要哄住因不耐煩而哇哇大哭的小人兒,一邊還要注意自己別困得扶不住奶瓶或者把孩子摔了。因此,餵奶粉的父母都巴不得孩子一覺睡到大天亮。幸運的是,喂母乳的媽媽就不必有這樣的麻煩和負擔。嬰兒的睡眠迥異於成年人,沒有一個孩子能夠睡一整夜不醒。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成年人的輔助入睡,而這種輔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喂母乳。有關夜間哺乳,可以分幾個階段來看:一、嬰兒出生後頭幾個月里,由於生長迅猛,夜裡起碼要起來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10個月大的嬰兒,對於母乳的汲取也有25%是在夜間。另外,如果夜裡間隔5、6個小時不餵奶,母親的乳房會因漲奶而腫脹,到了早晨再喂時,寶寶會叼不住奶頭。而且這樣也會引起乳汁分泌量的下降。對付嬰兒夜間哺乳需求的一個妙方就是學會躺著餵奶。有些媽媽在一開始可能不大習慣,需要嘗試各種不同的卧姿,背後多墊幾個枕頭。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一天中起碼有8個小時做母親的辛勞就被大大緩解了。寶寶夜裡醒來時,把他抱到媽媽的床上來,一邊喂他,一邊母子一同重入夢鄉。國際母乳會以及以西爾斯醫生為代表的諸多育兒專家,都鼓勵母嬰同床而眠這樣一個流傳於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習俗。不僅有利於哺乳的方便、有利於母嬰雙方的睡眠,更會增進母子感情聯絡與交流,增進母親對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對母親的信任感。夜間同床哺乳使得嬰兒得到與母親更多的肌膚接觸,對於寶寶大腦的發育有著得天獨厚的促進。人類學家蒙太古就此題目曾有專著,他指出,「嬰兒有著無比強烈的對於身體接觸的需求。」有些媽媽可能擔心自己會壓著孩子,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諸多母親的經驗以及調查研究表明,健康正常的嬰兒會在不適時向母親發出信號,母親也會開發自身的第六感,在睡眠中保證寶寶的安全不受侵害。二、一般在寶寶六到十個月之間,媽媽的產假就會結束,需要重返職場。這個時期的嬰兒,已經結束純母乳餵養階段,在六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但是母乳仍然是寶寶最主要的營養來源,有能力和條件的母親,應該將母乳擠出來,交給白天的看護人餵給孩子。這個時期,也最容易出現寶寶在夜間頻繁醒來吃奶。可能不少媽媽都遇見過這樣的情況:下班回家後,看護人很得意地向你彙報,「這孩子可乖啦,上午一覺睡三個小時,下午一覺睡四個小時,一點兒麻煩也沒有。」但是入夜之後,麻煩來了,寶寶一夜醒七、八回,要吃你的奶。本來上班就很辛苦,夜裡也不得安寧。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寶寶是在故意將白天黑夜睡顛倒了,把他珍貴的清醒時間留到夜裡,跟媽媽親熱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這很煩,但是要記住,嬰兒所做的一切都有原因,你的寶寶不是成心跟你過不去,而是在告訴你:「媽媽,我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和寶寶同床而眠,享受和寶寶親密無間的夜晚。你會發現,寶寶醒來的次數很快就減少了,而且即使醒來,你也不用費什麼勁就能滿足他的需求。夜間的哺乳對於保持乳汁分泌量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你白天一整天都不在家,喂不著孩子,乳汁產量會因此下降。千萬不要因為怕夜裡餵奶而採取斷奶這個辦法,因為你白天已經沒有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時間了,再不餵奶,就更失去建立牢固親情關係的大好機會。不用擔心夜間哺乳會影響你的睡眠,其實恰恰相反,你奶中含有天然的催眠成分,有利於寶寶的睡眠,同時,夜間哺乳提高你體內有鎮靜作用的荷爾蒙水平,你也會更加放鬆。真可謂一箭雙鵰。三、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都提倡母乳餵養到兩歲。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母乳餵養對於孩子來說,情感和心理的功用要大於以前。有些孩子喜歡夜裡長時間「賴」在媽媽奶頭上,有些孩子不是因為飢餓,也一夜要起來多次吃奶。我們先要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從他生命起始到現在,你的寶寶已經習慣了這樣一個規律—在他無論因為什麼(飢餓、乾渴、孤獨、焦慮、長牙等等)而煩躁時,得到安撫的形式是媽媽的奶頭。其實你也習慣了,只要寶寶一醒,你就會把奶頭送到他嘴裡。也許他只是需要幾分鐘來安定下來,重新入睡。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首先是要適當增加寶寶白天的進食量。大一些的寶寶,有時白天忙於玩耍,忘記吃奶吃飯。到了夜裡才感到肚子餓,媽媽的乳房又是24小時都開張的小吃店,隨時都可以補夜宵。寶寶需要知道:白天是吃飯玩耍的時間,夜裡是休息睡覺的時間。其次是要寶寶學會,夜間生活除了吃奶之外還有別的花樣。不要寶寶一醒就給他奶頭,而是採用一些其他安撫方法,比如抱著他、拍他、唱催眠曲等等,同時也可以讓他觸摸到媽媽的乳房,獲取一些安全感。也可以試著讓爸爸來安撫寶寶,要讓寶寶明白,「奶奶」(或者其他寶寶對乳房的昵稱)在夜裡也要睡覺的。一般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都會明白這個道理。總之—如果你聽說別人家的孩子已經開始睡整夜覺,而你自己的孩子還要夜裡起來吃奶時,不要馬上覺得自己的情況不如別人,而是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睡整夜覺對我來說很重要嗎?」最重要的,其實是寶寶的滿足和快樂,是你能夠滿足他白天以及夜晚的需求。對於一個嬰兒來說,太陽升起和落下沒有什麼區別,他對於母親的需要在白天和夜晚都是一樣的。做母親是一件24小時的工作,沒有上下班之分。附:寶寶夜間頻繁醒來的各種原因有些寶寶是因為飢餓,有些因為個性使然,也有些是因為正在經歷某個成長階段的關鍵時刻。但是令寶寶夜間醒來,還有很多其他原因:1、身體方面的不適:*出牙的痛苦在夜間尤為明顯;*過濕或糞便污染的尿片—大多數孩子在撒尿時會醒來;*穿的睡衣不舒服,皮膚對某種纖維過敏;*鼻子堵了—尤其小嬰兒,尚不會用嘴呼吸;*感覺太熱或者太冷。2、環境方面的原因:*溫度和濕度忽高忽低;*空氣中含有令寶寶煩躁或過敏的成分,比如煙味、爽身粉、油漆味、香水味、植物、粉塵,等等;*床單太涼;*不熟悉的聲音。3、隱藏的病理原因:*感冒;*耳朵發炎;*胃食管迴流;*發燒;*過敏以及由其引起的腸胃不適;*尿路感染;*蟯蟲。哺乳之初凡是見過餵奶媽媽的人,都會覺得給孩子餵奶,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你看她們,一邊說著話吃著飯,一邊撩起衣襟,把孩子放到胸前,多麼自如多麼嫻熟,好像喂母乳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連醫護人員有時都會有這樣的錯覺,似乎只要把產婦和寶寶放到一起,她倆就能配合默契,乳汁橫流,寶寶添膘。可是一旦落到自己身上,許多新媽媽們卻發現,沒有任何一樣事情是自然而成的。首先,無論你怎樣努力,都無法讓寶寶叼住奶頭,更不用提吸吮了。孩子急得哇哇叫,你急得一身汗,過不了多會你們倆都涕泗滂沱。其次,你喝了好多豬蹄湯、鯽魚湯等等傳說中下奶的湯水,增加不少脂肪,卻不見一滴奶下來。這時,旁邊家裡人看不下去了,一聲「算了吧,你沒有奶,還是給孩子吃奶粉吧。」即宣告你作為母親的最基本功用的失敗。今後你再見到那些嫻熟自如哺喂母乳的媽媽們,只能尷尬地說一句,「唉,我當初沒有奶。」北京和睦家醫院美國助產士喬伊的一句名言就是,「每一個女人都是一頭母牛,都有奶。」就看你是否掌握下奶的幾點要素:一、早早開始如果條件允許,孩子剛一出生,就抱到懷裡讓她吸吮你的乳頭。新生兒在出生後有45分鐘的時間,十分安靜而又警覺,直視父母的臉,並且對說話聲做出反應。出生後20到30分鐘之間,新生兒的吸吮反射最為強烈。在出生後的第一個小時里,大多數寶寶們都準備好了、甚至急於吃到媽媽的奶頭。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寶寶的吸吮反射在今後的一天半之內會有所減弱。早早的吸吮,對於寶寶和產婦都有很多好處。吸吮幫助消除寶寶在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緊張,幫助寶寶適應新環境。吸吮有助於宮縮,有利於胎盤的分娩以及產後恢復。二、和寶寶同室相處母乳餵養是需要你和寶寶兩個人一起進行的事業。要是你和寶寶分離,還怎麼餵奶呢?無論你喝多少湯,如果寶寶不頻繁地吸吮你的奶頭,還是於事無濟。最理想的情況是媽媽和寶寶同室相處,不必依靠護士定時定點地把孩子抱過來,而是想什麼時候餵奶就什麼時候喂。母乳餵養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按需餵養,只要孩子一哭,媽媽馬上就可以把孩子抱到懷裡餵奶。而且也可以保證孩子吸吮的只是母乳,不是什麼別的添加物。三、刻苦練習、頻繁吸吮大多數新媽媽和新生兒都需要學習成功母乳餵養的技巧:正確的哺乳姿勢(positioning)和正確的銜乳方式(·atch-on)。並且在一開始,母子倆要經過一番磨合,才能達到默契自如。就把奶下來之前的餵養當作練習吧,不要擔心孩子得不到養分。首先,你的奶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生產的,新生兒在頭幾天需要很少,他們的小小的胃承受不了太多的食品。其次,即使你看不到有明顯的乳汁分泌出來,你的乳房其實在分泌初乳,裡邊含有豐富的抗體,是給寶寶的天然預防針,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吃上。寶寶的吸吮,刺激你體內催乳素和催產素這兩種激素的分泌,這兩種激素繼而敦促你乳房內的腺體生產母乳。因此,頻繁的吸吮有助於乳汁的分泌。吸吮的越勤,乳汁分泌的越旺盛。四、拒絕奶瓶有些醫院為解脫醫護人員的負擔,常規給新生兒喂葡萄糖水;有些父母或者老人急於平息孩子的哭聲,給孩子餵奶粉。這些都會破壞母親喂母乳的努力。添加物會滿足孩子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使得孩子更想睡覺,而不是吃媽媽的奶。吸吮母乳是一件比較費勁的活動,而吸吮奶嘴卻會很容易地吃到東西。一旦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就不再願意花費力氣去吸吮媽媽的奶頭。吸吮頻率的降低、吸吮時間的減少,都會導致乳汁分泌不順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新生兒脫水或低血糖),必須喂添加物,一定要讓寶寶先吸吮媽媽的奶頭,然後再喂糖水或奶粉。最好不用奶瓶,而是用小勺或者針管。要給寶寶培養成習慣,就是必須經過吸吮的努力,才能吃到東西。五、耐心等待、持之以恆沒有任何一對母子是在第一天就順利地建立起成功的母乳餵養關係。寶寶肯定是初出茅廬,你大概也是一點兒經驗都沒有的新手。你們倆都需要學習,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耐心。一般來說,成功地產奶,需要三到七天的時間。在母子的供需關係達到默契之前,肯定會經歷一些困難與錯誤。不要著急,不要氣餒,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而且要記住,如果分娩過程不很順利,下奶的過程可能就會更加緩慢。尤其如果分娩過程中使用了麻藥,產婦和新生兒都昏昏欲睡,沒有精力去學習母乳餵養的藝術,那就睡足了再說吧。六、保持冷靜、心情舒暢對於一個新手媽媽,這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中國的產婦,產後環境十分不如人意。往往是七八個產婦和新生兒一間屋子,病房裡人來人往,鬧哄哄亂糟糟,令人無法平靜。中國又有老人越俎代庖照顧新生兒的傳統,使得一些媽媽雖然有決心喂母乳,卻苦於沒有權利決定孩子的起居。但是,保持心情舒暢,對於成功母乳餵養至關重要。焦慮會妨礙乳汁的泌出,也就是說,即使你的身體生產了母乳,如果你不放鬆,乳汁就不會流出來。因此,最好在產前就取得家裡人對於母乳餵養的理解和支持,在產後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努力。盡量放鬆,保持心情愉快。「萬事開頭難」。每一個成功喂母乳的媽媽,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初始階段的各種困難。恆心、耐心、和信心這些精神因素,比多少魚湯骨頭湯都更起作用。就象《完全母乳餵養手冊》里所說的,成功母乳餵養的訣竅在於這樣一種信念:IthinkIcan.IthinkIcan.IthinkIcan.我認為我能。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能。一旦度過了最初的難關,奶下來之後,當你懷中抱著溫暖的小人兒,你心中千絲萬縷的母愛化作香甜濡熱的乳汁,奔涌而出,輸送進寶寶著急的小嘴中;當你感覺到小寶寶急促的吸吮、聽到他響亮的吞咽、看到他的小臉因為這樣貼近媽媽的身體而流露出無比舒適無比幸福的表情,你心中的感覺啊,用我的一位當了媽媽的朋友的話來說,「就好比在天堂一樣。」正確的哺乳方式要點:1、媽媽要坐舒服了:全身的肌肉要放鬆,腰後、肘下、懷中都要墊好枕頭。如果坐在椅子上,踩一隻腳凳,將膝蓋提高。如果坐在床上,就用枕頭墊在膝蓋下。不要前傾身體將奶頭送進孩子嘴裡,而是利用枕頭將孩子擁抱到你胸前。2、寶寶要躺舒服了:橫躺在你懷裡,整個身體對著你的身體,臉對著你的乳房。注意寶寶不應該扭轉頭和脖子來找奶頭,他的頭應該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窩裡,你的前臂托住他的背,你的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者腿。3、將乳房提供給寶寶:用另外一隻手握住乳房,拇指在上方,另外四隻手指頭捧住下方,形成一個C字。注意手指頭要離開乳暈一段距離。4、鼓勵寶寶正確地銜住乳房:用乳頭逗引寶寶的下唇,或者,如果寶寶的臉轉向另一邊,輕輕地划過他的臉頰,覓食的本能會令寶寶轉頭向你。再次逗引他的下唇,輕聲鼓勵寶寶張大嘴。等到寶寶嘴張的最大時,迅速地將乳頭送進他的嘴裡,壓在他舌頭上方,同時用抱寶寶的手將寶寶緊緊地摟向你。你可能要試幾次才成功,如果寶寶不耐煩,暫時停下來,帶到寶寶平靜下來再試。5、含住乳暈:寶寶不僅要含住你的乳頭,更重要的是,要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你的乳頭應該完全越過寶寶的牙床。僅僅吸吮乳頭不僅不會讓寶寶吃到奶,而且會引起乳頭皴裂。一旦發現寶寶的銜乳方式不對,應該用小手指伸進寶寶下唇和乳方之間,斷開銜接,重新來。6、有效的吸吮方式:注意寶寶應該吸吮你的乳房,而不是他的舌頭或下唇。如果發現寶寶的下唇窩在嘴裡,可以用手輕輕撥弄他的下巴和嘴,將下唇釋放出來。寶寶吸吮的,應該是你的乳暈,這樣才能有效地刺激乳腺分泌乳汁。7、協助寶寶的呼吸:寶寶的下頜應該緊貼你的乳房,鼻子輕輕地碰到你的乳房。這樣他的呼吸還是很通暢。如果你的乳房阻擋了他的鼻孔,可以試著輕輕按下乳房,協助寶寶呼吸。8、母親要多攝取液體:每次餵奶之前以及中間,最好喝一杯水、果汁或其他有益液體,有助於乳汁的充盈,免得母親自身脫水。9、按需餵奶、多喂、勤喂:在奶下來後的最初一段時期,平均每24小時至少哺乳8到10次看孩子,別看鐘某天在朋友家書架子上發現一本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版的《赤腳醫生手冊》,頁面已經發黃,這在今天可是希奇物品。翻到生孩子那一章,看到章末有關母乳餵養寫著這樣寥寥幾句話:「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開始喂母乳,每4小時喂一次,兩次餵養中間可以喂糖水。」看見這樣的過時信息,不禁啞然失笑。不過,就平時經常聽到的有關母乳餵養的問題而言,其實在21世紀的今天,還是有不少人糊塗地信守著這種陳舊觀念,就是給孩子餵奶要按時按點喂。總有人問我,「我應該多長時間喂一次?每次要喂多久?」「看孩子,別看鐘」(watchthebaby,notthec·ock),這是國際母乳會的一句著名格言,就是說,母乳要按需餵養,而不是按時餵養。「母乳餵養不是一場數學演算,」西爾斯醫生在《育嬰手冊》里說。「小寶寶們和有哺乳經驗的媽媽們可都沒有寫過任何嚴格的規則。」那這樣的傳統觀念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是把餵奶粉的經驗套用在母乳上了。但是母乳餵養迥異於奶粉餵養,其中包括以下這幾個原因:-嬰兒出生伊始的頭幾個星期里,母嬰之間要建立起恰如其分的餵養方式,嬰兒要以頻繁的吸吮來刺激母親的乳汁分泌。寶寶吃的越頻繁,乳汁分泌量越旺盛。而且在大約三個星期和六個星期左右,嬰兒會經歷「猛長期」,需要的養料比平常多,也會通過頻繁吸吮來提高母乳的分泌量。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關係,因此母親要在嬰兒需要時餵奶。-每一個嬰兒都有其天生的獨特性格,首先就表現在吃奶方式上。有的嬰兒吃的又快又猛,吃飽後可以等待兩三個小時再吃下一頓。有的孩子卻吃得溫柔緩慢,一頓奶要吃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有時還會吃著吃著就睡著了,過一會兒醒來又要吃。而且大多數嬰兒在吃飽肚子後還會在奶頭上耽擱一陣,獲得娛樂性吸吮。新生兒的胃口也隨時有所變化,有時吃的多,有時需要的少。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自己寶寶的獨特性而設計的,根據寶寶不同的需要情況,每一次餵奶時,乳汁的分泌量、濃度和成分都有所調節。因此哺乳的媽媽要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來餵奶。但是奶粉卻千篇一律,其中含有數倍於母乳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新生兒不成熟的消化系統無法完全承受。由於無法根據個性安排奶粉量,人工餵養就需要人為地製造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以防過飽或消化不良。-母乳較奶粉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餵食的次數也自然多一些。作為新手媽媽,最好做好思想準備,你的寶寶在最初幾個星期里,基本上要平均每兩個小時吃一次奶,或者是在24小時階段內吃10到12次奶。一般三個月之後,乳汁分泌量達到孩子的要求,在按需餵養的基礎上,母嬰之間建立起令雙方滿意的餵養關係,孩子也會接受頻繁吃奶之外的安撫方式。至於多長時間喂一次、每次喂多久這樣的疑問就不會再出現了。其實就象一位母親的著名言論所說的那樣,「成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位女人女性氣質的自然表現,她不需要計算給孩子餵奶的次數,就象她不需要計算親吻孩子的次數一樣。」相信母乳引子:女友海蒂的寶寶剛滿45天,一直純母乳餵養。只是最近一個星期以來,海蒂感覺到他吃奶十分頻繁,基本上每個小時都要吃。睡覺也不安穩,睡一個小時就會醒,但是如果爺爺奶奶抱著睡,就能一口氣睡幾個小時。為此海蒂諮詢了一些育嬰專家,她們說這是因為她的母乳質量不好,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建議她給孩子添加奶粉。剛剛舉行的一次國際母乳會活動中,討論的主題是「怎樣克服母乳餵養中的困難」,尤其是當孩子啼哭不已、頻繁吃奶時,媽媽應該怎麼辦。主持活動的母乳會北京分會會長Serena在開場白中說,「喂母奶的媽媽好象總是面對著很多的質疑,每當寶寶頻繁啼哭時,總有人立刻說,那是因為你的奶有問題,寶寶不夠吃,應該加奶粉。可是當餵奶粉的孩子出現同樣現象時,卻沒有人去懷疑是不是他的飲食方面有問題。」翻開母乳會出版的《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會看到這樣的信息:你根本不必擔心的一件事,就是你的母乳的質量。你的奶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絕對能夠滿足你的寶寶的需要。除非你自己患有極度營養不良,那時你的奶才可能出現「質量」問題。人類幼兒的生存是如此地重要,大自然已經做好特殊安排,確保你的奶的質量。比如,你在孕期所增加的脂肪,就是為了寶寶出生後給你的母乳添燃料。另外還有研究發現,為保證嬰兒攝取的營養量,母乳製造過程有時會剝奪母親自身的營養而滿足母乳的養分。因此喂母乳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休息,多吃營養豐富的食品,尤其是鈣的補充。至於寶寶突然比以前更加頻繁地哺乳,很多新媽媽都有類似的抱怨:「他怎麼除了吃奶就是吃奶!」在《育嬰手冊》里,作者西爾斯醫生說,新生兒頭幾個月里,總有頻繁哺乳的時候,他將這樣的孩子昵稱為「馬拉松運動員」。這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個「猛長期」。一般來說,「猛長期」出現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和六個月左右。這時嬰兒所需要的養分比較多,他就通過頻繁吸吮來刺激母親製造更多的乳汁。在這種時候,堅持勤喂幾天,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他的吸吮自然會降低頻繁程度。「猛長期」這個辭彙,對於中國媽媽來說相對比較陌生,卻是國外育兒領域裡耳熟能詳的一個普遍概念。在《第一年都應該期待些什麼》一書中,幾位身為兒科專家的作者不無幽默地比方道,「母乳跟水井可不一樣,不會因為過分抽取而乾涸。事實上,恰恰相反,你的寶寶吃的越多,你的乳房就會生產越多的奶。」接下來,作者也解釋了嬰兒「猛長期」現象,並總結道,「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大飯量不過是大自然保證母親身體增加母乳分泌量以滿足孩子生長需求的手段。」那麼,新媽媽們該怎麼辦呢?「放鬆一些,把你的乳房放在垂手可及之處,」這本書的語氣總是令人忍俊不禁,「別沉不住氣,慌忙給孩子補奶粉(甚至更糟糕地去添輔食)以滿足他的胃口,因為哺乳頻率的降低,會導致乳汁分泌量的下降,而這和寶寶訂購的恰恰相反。這樣的行為模式—以寶寶需要頻繁哺乳開始,引發母親對於自己乳汁供應量的焦慮並給孩子補充奶粉,跟著就是母乳分泌下降—是提早放棄母乳餵養的一大起因。」另外新媽媽們應該牢記的一點就是,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並不一定意味著他餓了。新生兒除了吃奶之外,還有滿足快樂的吸吮要求,這是他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媽媽很快就會分辨出寶寶的吃奶,哪一種是滿足飢餓的迫切吸吮(伴有急促吞咽),哪一種又是為了安慰自己的輕緩吸吮,陶醉其中。很多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是為了能夠在媽媽懷裡舒舒服服地躺一會兒,聽聽媽媽的心跳、感覺媽媽的體溫,在媽媽熟悉的氣味中,感受母愛,獲得安全感。新生兒從溫暖舒適封閉的子宮中,猛然來到一個開放寬敞冷風颼颼的陌生世界,會經歷焦慮、煩躁和恐懼等心理,有時身體也會有一些不適,比如吃奶時吞咽的空氣讓小肚子感到不舒服。不會說話的寶寶,這時對於任何不滿意的表達都是哭泣。這就需要我們做母親的有一顆特別敏感的心,同時也需要耐心,來觀察寶寶,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覺得委屈。而且,有些新生兒,天生就是愛哭,無論大人窮盡任何辦法,都不能有效地止住他的哭鬧。這種現象,英語稱為co·ic,中國也有個老話,叫做「夜哭郎」,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從下午開始哭鬧,一直延續到夜裡,有時甚至整夜。做父母的無比煩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往往首先懷疑自己做錯了什麼,哺乳的母親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奶有問題。其實,這種哭鬧現象,醫學上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解釋,是一個謎。一般到了四、五個月時,哭鬧就會自行消失。海蒂的孩子的表現,就比較典型。首先他45天,也就是說正好6個多星期,正處於「猛長期」,吃奶頻繁是正常現象。其次,從他睡眠的情況來看,孩子確實是需要更多地跟養育者有身體的接觸,以感覺安全。因此有人抱著,他就能睡得安穩。我建議海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試著跟孩子一起睡覺,看看寶寶是否在母親身邊會睡得好一些。海蒂接受了我的建議,沒有倉促地給孩子添加奶粉,而是堅持勤餵了幾天,乳汁分泌量提高了,寶寶吃奶的頻率也很快下降。並且她讓寶寶睡在自己和丈夫的大床上,果然小傢伙不再頻繁醒來,而是能夠一次安睡幾個小時了。其實與很多新生兒相比較,海蒂的寶寶在「猛長期」的哺乳頻繁度算是適中,而不是過度頻繁。我的兒子Sam在「猛長期」內,簡直是長在我的身上了,幾乎沒有撒口的時候。我那時因為溢奶過多,基本上是躺著喂他。往往是,喂著喂著我就睡著了,醒來後發現小人兒還在咕嘰咕嘰地吃。即便是這樣,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奶有什麼質量問題,我從來都堅信自己有足夠的乳汁來喂孩子。事實是,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有足夠的乳汁來喂自己的寶寶。母乳餵養常見問題解答彙編;有關母乳餵養的各種問題答疑問:孩子出生後頭兩天,我的奶沒有完全下來,只有很少的一點點,應該給孩子吃嗎?答:這極少的一點點,恰是比金子還珍貴的「初乳」(co·ostrum),它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卻含有大量活性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對你的寶寶有益的成分,最最應該給孩子吃。新生兒出生伊始,體內帶有從母親胎盤中得到的免疫球蛋白,但是這些免疫球蛋白只是短暫地起到保護作用,九個月左右就消耗殆盡。新生兒自己的免疫系統在六個月之前處於不成熟狀態,缺乏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寶寶出生後自身也會製造一些抗體,但要到九個月甚至一歲左右才達到保護性標準。這個時候,母親的乳汁是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病毒侵襲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初乳,好比給新生的寶寶打了第一道預防針。乳汁分泌起始,要經歷一個變化的過程。有些媽媽在孕後期或者臨產前就開始分泌初乳,更多的媽媽是在生產後開始分泌,新生兒越早吸吮母親的乳頭,越有益於乳汁的儘早分泌。國際母乳會推薦,在沒有生理和病理障礙的前提下,孩子出生後幾分鐘之內就應該送到母親乳頭上開始吸吮。即便你看不到或感覺不到有乳汁分泌,還是有涓涓滴滴的初乳進入寶寶的身體。你真正的乳汁在產後二到五天之內出現,這之前,寶寶得到的,是初乳。在一個星期內,你的乳汁處於轉型階段,從基本上是初乳轉變為基本上是奶汁。到了十天至十四天左右,你的乳汁穩定下來,成為成熟的奶。問:每次餵奶,看到我的乳汁都是灰顏色,很清淡,老人說我的奶「太稀、不好,喂不飽寶寶」,讓我斷奶,改餵奶粉。請問為什麼母乳不象奶粉那麼白、那麼濃稠?答:你看到的,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是給寶寶解渴的(這也是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孩子不需要額外喝水)。寶寶越吃,母乳越濃,到最後,會分泌象奶油一樣的「後奶」,是給寶寶解餓的。母乳會根據寶寶的成長情況,自動調節每一次的分泌,滿足寶寶的需求。奶粉則是千篇一律的,沒有變化,而且含有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會給寶寶今後的健康留下隱患。不要把母乳和奶粉做比較——母乳是給小寶寶吃的,牛奶是喂小牛犢子的,你的寶寶不是牛犢子,牛犢子生下來就會走,所以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問:寶寶剛出生時,我沒有奶,家裡人怕他餓,就給他吃了奶粉。後來我的奶下來了,但是寶寶卻不吃我的乳頭。他餓的時候給他乳頭,他吸兩口吃不到奶,就吐出來大哭。再給他,他就堅決拒絕。我特別著急,因為我太想用我的乳汁喂寶寶了。我可怎麼辦?答:你遇到的是母乳餵養媽媽最最忌諱的現象:乳頭錯覺。吸吮乳頭和吸吮奶嘴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技巧,而且吸吮奶嘴會比吸吮乳頭更快地得到乳汁。新生兒6個星期之前混合餵養,最容易引起乳頭錯覺,要麼孩子拒絕乳頭,要麼因為銜乳姿勢不正確,導致乳頭皸裂,給媽媽帶來痛苦。你的家人當初不應該急著給孩子餵奶瓶,即使需要也應該讓孩子先吸吮你的乳頭,再吃奶瓶,讓他知道,必須通過努力吸吮才能吃到奶。現在你需要一些耐心來更正寶寶,由於他還小,一切都來得及。要孩子接受你的乳頭,不要在他飢餓的時候讓他吃母乳,那樣他只會因為憤怒而更加拒絕乳頭。最好在他還沒餓的時候,試著給他乳頭。新生兒吸吮要求很高,單純奶瓶餵養無法滿足所有的吸吮要求,所以孩子都很喜歡額外的乳頭吸吮。在他接受乳頭之前,你需要把奶擠出來給他吃,每次餵奶你自己來,不要別人幫助,讓孩子儘快熟悉接受躺在你懷裡靠近你乳房的姿勢和感覺。你還可以試一試把奶嘴用消毒棉球堵上,讓孩子感到吸吮奶嘴也無法吃到奶,不如吸吮乳頭。祝你好運!有一些實際的操作手法,在國際母乳會的小冊子「給職業婦女喂母乳的實際建議」里,你可以參考一下。[同類問題的另外一次回答]你的孩子是典型的乳頭錯覺,並且由於奶嘴添的早,導致不願意吸乳頭。因為吸吮奶嘴比吸吮乳頭省力,一旦習慣奶嘴,就不太願意費力吸乳頭。更因為吸吮奶嘴和吸吮乳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技巧,你的孩子可能不太會吸吮乳頭,吃不到母乳。你可以試著在他不很餓的時候訓練他吸乳頭,會比較困難,就看你能不能堅持下來。讓孩子有正確的銜乳姿勢:做到她的臉完全對準乳頭、身體完全側過來,做到她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下頦緊貼著乳房、下方的乳暈含的比上方多(因為乳汁是依靠嬰兒下頜擠壓乳暈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過來貼在下頦。其他技巧請參閱成長檔案里的文章「哺乳之初」。問:我的寶寶5個星期了,開始是純母乳餵養,但是第5個星期他的體重沒有增長,我很著急。我妹妹的孩子從出生就吃奶粉,長的又大又胖。我擔心自己的孩子吃的不夠,因為我的乳房從來沒有漲過,就在每次喂完母乳後給孩子加了奶粉,他每次都能吃下80毫升的奶粉,是不是真的我的奶水不夠?我很想做到純母乳餵養,還有可能嗎?答:我認為你的奶粉添加得太匆忙,沒有給母乳足夠的機會來表現自己。一個星期沒有長體重就嚇壞了,這也未免太沉不住氣了。吃奶粉的孩子的確更容易胖,因為奶粉中含有數倍於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質,是寶寶不需要的,而且會造成體重過量,給將來的健康埋下高血壓等定時炸彈。你現在的觀念和操作手段也有誤區,母乳是隨吃隨產生的,不是說你覺得乳房裡有奶才行。即使母乳暫時不夠,也應該做到純母乳餵養幾次,而後另外單添奶粉一到兩次,而不是每次喂完母乳就加奶粉,因為即使孩子吃母乳吃飽了,也能再吃下去100毫升的奶粉,這是母乳餵養嬰兒的天性,你無法判斷他到底是不是仍然飢餓。還有,心情過度緊張的母親是分泌不出多少乳汁的,因為焦慮的荷爾蒙會阻礙乳汁的泌出。建議你放鬆心情,相信自己,增加母乳餵養次數,堅持下來,逐漸減少奶粉次數。只要你有信心和恆心,操作得當,堅持頻喂,就能夠做到純母乳餵養。問:我家寶寶才8周大,吃奶後常愛吐,特別是吃完母乳不夠再加點奶粉時。發現幾次了,有時還噴出來,可把我們嚇壞了。去醫院檢查過。可這裡的大夫也看不出什麼,只是懷疑,就給打抗生素,還住了幾天醫院。後來回家好了,可現在又鬧過幾次,我們可擔心吶。答:這樣的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西爾斯醫生勸告新手媽媽們說,這倒不是醫療問題,而更是衣服問題,而且它並不困擾孩子,反而只是大人覺得這是件麻煩事,因為要收拾洗涮。所以餵奶時最好穿花一點兒,別穿深顏色,以免被吐奶染髒了,看著太明顯。新生兒的賁門很松,胃裡的內容比較容易返回來。有時是因為他吃得太多,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來扔掉多餘的奶;有時是因為他吃奶時吞咽進空氣,沒有打出嗝來,胃一旦收縮,就會漾奶。待到孩子長大一些,賁門長結實一些,自己會坐立會打嗝時,吐奶現象就會自然消失。防止的手段有幾條:一是注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如果奶脹、噴射出來,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二是餵奶中以及吃飽後注意拍嗝;三是餵奶後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鐘,也別急著忽悠寶寶玩兒。吃母奶的孩子在這方面要優於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會吞咽大量空氣,吃母乳則不會,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侵入,這也就是為什麼你的寶寶在吃奶粉時吐奶比吃母乳時更加嚴重。至於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實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會因此而餓肚子。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不適,也沒有減少體重,或者出現大量頻繁嘔吐、顏色發綠、哭鬧咳嗽等等異常現象,就不必看醫生。另外建議你完全母乳餵養,不要另加奶粉。有時你以為母乳不夠孩子吃,有可能是誤解,匆忙加了奶粉,倒會適得其反。問:我的孩子出生兩個月了,從出生至今一直都吃的是母乳,但是在她45天左右時開始出現常常放屁。2--4天才有一次大便,請問這是為什麼?有何解決辦法?答:在WhattoExpecttheFirstYear一書中,美國的育兒專家這樣幽默地解釋:新生兒的小屁屁經常發出的消化性驚嘆,雖然象成年人那樣響亮有力,並且有時會讓父母感到難為情,卻是完全正常的。一旦他的消化系統成熟一些,吞進肚子里的空氣就會在釋放時降低頻率與音調。關於排便的問題,國際母乳會出版的《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一書中說,每一個嬰兒排便的頻率都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嬰兒的排便頻率也會從上一周到下一周產生變化。一開始,你的寶寶有可能每吃一次奶就排一次便。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這絕不是腹瀉,而是他得到了足夠母乳的標誌。長到六個星期以後,他也許一個星期只有兩到三次豐盛的排便,有時甚至一周一次或更少也是正常的。頻率減少的同時,排便量會增加。母乳餵養的正常嬰兒在排便頻率上因人而異,差別很大。因為母乳中含有足夠的水分滿足嬰兒的需要,母乳餵養的孩子沒有便秘的憂慮。排便之間的時間間隔和便秘沒有必然聯繫。母乳餵養嬰兒的大便和奶粉餵養嬰兒的大便不同,因為母乳容易消化,母乳寶寶的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比較頻繁,有些寶寶一天排10次以上。母乳寶寶的大便也比較稀,呈黃顏色,象芥末醬,有顆粒狀奶瓣。問:我的寶寶100天了,最近吃奶,只吃一邊就不再吃了,以前都是吃兩邊。我擔心她吃的不夠。答:孩子只吃一邊,不說明她吃的少,而是你的乳汁分泌量已經能夠充分滿足她的需要,只吃一邊就夠了。100天,正好三個多月,在這個時期,你的身體已經適應了孩子的需要規律,你和孩子之間達到了供需和諧。要記住,目前你的小娃娃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奶,而不是考TOFE·什麼的,所以她肯定知道什麼時候肚子餓,什麼時候吃飽了,根本不用大人多操心。問:孩子沒滿月,我的乳房經常漲奶。3個月過去了,我的乳房反而不那麼漲了,是不是奶水分泌不足?不漲奶,還夠孩子吃嗎?而且,我的乳房比較小,是不是不能夠儲蓄足夠的奶水給孩子?因為擔心孩子吃不飽,我給他加了一些果汁。答:乳房不漲並不說明奶少了,而是在3個月左右,你和孩子之間已經達成默契,身體知道該生產多少奶,不象剛剛開始餵奶時,那麼慌裡慌張拚命產奶了。孩子吃的奶,大部分是現吃現產的,所以漲不漲沒有什麼關係,和乳房的大小也沒有關係。但是不應該這麼早給孩子添加母乳之外的東西,一是孩子的消化系統尚不能承受這些額外的礦物質和糖分(柑桔類、獼猴桃等水果也容易引起過敏),二是任何添加物都會導致孩子對母乳吸吮的減少,從而導致母乳產量降低。6個月之前,母乳可以提供孩子生長所需一切養分,包括水。問:我的寶寶3個多月了,最近開始夜裡一睡就7個多小時,不再起來吃奶。我是不是要叫醒他餵奶?現在是夏天,天氣那麼熱,我怕寶寶口渴,是不是應該喂一些水?我們這裡有人說,我的孩子長得快,個子大,光吃母乳不夠,應該提前添輔食。1、母乳餵養的原則是按需餵養,在沒有影響成長速度的前提下,如果寶寶表現的不要吃奶,就不必強求。良好的睡眠也是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你的孩子的睡眠習慣,不一定會這樣保持下去,也許只是一個階段。你自己要注意的就是要擠奶,保持乳汁分泌量。2、母乳餵養的孩子和奶粉餵養的孩子不同,不需要額外喂水。你的奶中水分含量很高,奶粉卻是濃縮的。我們勸媽媽們不要喂水,不是因為水本身有什麼不好,而是如果新生兒用奶瓶喝水,容易引起「乳頭錯覺」,並且由於減少對乳頭的吸吮,進而破壞母乳餵養的和諧。孩子每次吃奶,首先分泌出來的乳汁比較稀薄,叫做「前奶」,是給孩子解渴的。在夏天,母乳會自動變得更加稀薄,水分更多,因此即使很炎熱的天氣,也不必加水。3、無論你的孩子的成長速度有多快,你的母乳能夠在6個月內滿足她的全部需要。提前添加輔食,不僅無助於事,反而會給孩子造成過重的腎負荷,而且破壞她對母乳營養的吸收,適得其反。問:我的孩子4個月了,最近吃奶沒有以前那麼頻繁了。以前2、3個小時吃一次奶,現在4、5個小時不喂,他也不餓,即使吃奶,也不象以前那樣吃30多分鐘甚至快一個小時,而是不到10分鐘就停下來了。這是怎麼回事?答:小嬰兒在頭3個月的成長速度最快,第4個月開始緩慢下來。而且,你和寶寶的餵養關係已經建立起來,孩子的吃奶效率大大提高,以前吃半個小時才能吃夠的奶,現在10分鐘就吃到肚子里去了。並且,每個孩子的吃奶方式都不同,有些孩子吃得快,有些孩子吃的慢。甚至同一個孩子,隨著月份的增長,也會改變吃奶方式,從慢到快。另外,研究發現,4個月大的純母乳餵養寶寶,比奶粉餵養的孩子需要的卡路里,要少25%。換句話說,就是吃母奶的寶寶需要的奶,比吃奶粉的少。但是他們的成長速度是相同的。研究者將此歸功於母乳餵養的孩子比奶粉餵養的孩子的心律低、心跳更加穩定,因此需要的能量少。問:很多人,包括醫生,告訴我,六個月以後,我的奶就沒有什麼營養了,應該給孩子斷奶,改為喝奶粉並且給孩子吃固體食物。她們說的有道理嗎?答:這個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誤傳。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完全依靠母乳餵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全部營養,不必添加任何輔助食品,包括水。六個月以後,嬰兒成長所需養分,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夠,需要添加輔食。輔食之所以稱為「輔」食,正是因為它是輔助母乳的食品。嬰兒在一歲之前,母乳仍是主要食品和營養來源。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她的寶寶特別設計的,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變化,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比如說,當寶寶的身體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襲時,會通過吸吮乳汁將這個新敵人傳送到媽媽身體里。媽媽的身體會立刻根據「敵情」製造免疫球蛋白,再通過乳汁傳送給寶寶,在寶寶體內建立屏障,保護孩子不受感染。六個月也不是絕對的底線,有些早產兒或者過敏體質的嬰兒,由於身體的原因,拒絕或不能接受輔食,完全依靠母乳餵養到八、九個月甚至更長,也一樣營養俱全,健壯成長。我認識的一位兒科醫生,最小的孩子因為過敏體質,完全母乳餵養到兩歲才開始吃固體食物。其實,直至上個世紀初,絕大多數的嬰兒在一歲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餵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母乳在任何階段會失去營養價值。美國前衛生部長Dr.AntoniaNove··o說:「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因為除了提供正確的養分之外,還含有協助克服腸胃、呼吸系統以及耳道感染的白細胞和蛋白質。美國兒科學院提倡嬰兒應該由母乳餵養至一歲。我個人認為,被餵養到兩歲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問:寶寶7個多月時我開始來月經。有些人說,我的奶變味了,不應該繼續喂寶寶,而是應該斷奶。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答: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採取一定方式的純母乳餵養,至少在寶寶出生後頭6個月里,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一項對哺乳起碼一年以上的美國母親的調查發現,有些母親在6個月左右開始來月經,有些母親卻在兩年半以後才重新有月事。平均無月經期是14.6個月。在母親重返工作崗位而又做不到頻繁擠奶、寶寶開始進食其他添加物、或者以前夜間吃奶的孩子突然開始睡整夜覺時,隨著寶寶的吸吮率降低,母親體內的荷爾蒙水平會受到影響,無論是否先行排卵,月經都有可能回來。然而,至今沒有任何研究表明,來月經後的母乳在質量上有什麼變化。來過月經的母親應該繼續哺乳。但是要注意,應該採取非荷爾蒙類避孕方式。含雌激素或黃體酮的荷爾蒙類避孕方式,的確會改變母乳的成分,降低乳汁分泌,因此最好避免。問:這兩天不小心自己感冒了,而且看來一時半會還好不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可不可以給BABY餵奶?會不會傳染給寶寶?我自己可否吃藥?感冒藥對BABY餵奶有否影響?答:母親患了象感冒或流感這樣的小病,不必考慮打斷餵奶。病菌或病毒不會通過母乳傳染給嬰兒,而且孩子在你發病之前就已經接觸到了病菌或病毒。當你感冒時,你的母乳其實能夠保護你的孩子不生病,它會根據你的孩子接觸到的病菌或病毒而生產相應的抗體,並通過母乳傳送給孩子。繼續哺乳也會幫助你得到適當的休息,而突然斷奶對母親和孩子都是有百敝而無一利。吃藥之前最好諮詢一下大夫。通常,滲透到母乳中的藥量非常小,不會對嬰兒產生影響,不過還是謹慎為妙。如果大夫給你開藥,一定要讓他知道你在哺乳並且了解繼續哺乳的重要性。有些大夫例行要母親斷奶,而事實上,只有極少量的藥品被證明對嬰兒有害,比如放療和化療藥品以及非法毒品等。而且,如果某種藥品對嬰兒可能有害的話,大多數醫生都能找到替代藥品。如果你實在不放心,最好諮詢一位了解藥物並支持母乳餵養的專家。如果你的大夫不能滿意回答你的問題,最好諮詢一下你孩子的兒科醫生,他也許更了解藥物對母乳餵養的嬰兒的影響。問:我的奶水很好,有時因為有事需要外出時,我會把奶擠出來放在冰箱中冷藏,等到寶寶餓的時候給她吃,但是用微波爐來加熱,請問這樣是否會影響奶的質量?答:加溫冷藏過的奶,可以把藏奶的容器在流動的熱水中沖幾分鐘,讓母乳達到室溫,或者在一盆熱水裡泡一泡。最好不要在爐子上或微波爐里加熱母乳,以免溫度過高,破壞奶中的養分。問:因為孩子吃母乳,我也餓得快,吃得多,身材恢復一直很慢,請問我能健身嗎?我的孩子5個月了,最近不好好吃奶,總是叼著奶頭東張西望,這是怎麼回事?答:哺乳期間當然可以健身,只是健身後半個小時之內不要餵奶。孩子5個月,世界充滿好玩兒的事物,簡直沒有工夫吃奶。白天你可以試著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餵奶,杜絕一切干擾。問:我的孩子總是吃著奶入睡,請問怎樣才能夠改掉這個毛病?總是吃奶入睡,會不會讓他牙壞掉?答: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吃著奶入睡,幾乎每個孩子吃奶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昏昏欲睡,因為母乳中有令他們放鬆的荷爾蒙,也是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這不是什麼毛病,而是正常表現,沒有必要改掉。吃母乳睡覺,不會給孩子造成齲齒。吃奶粉含著奶瓶入睡,的確會損傷孩子的牙。另外,我查了一下有關牙齒保護的資料,發現連牙醫們也在鼓勵長期母乳餵養,說是吸吮動作有助面部肌肉和牙床的發育,有助於寶寶長一口健康牙齒和漂亮的臉蛋兒。牙醫圈子裡有這麼個說法,「你的孩子在母乳餵養方面所做的努力會在今後他的面孔上顯現出來(yourinfant』sbreastfeedingeffortwi··be·aterref·ectedonhisface)。」問:我的寶寶11個月,我現在正為是否應斷奶而苦惱。寶寶四個月前為純母乳餵養,之後逐漸加喂輔食,一直很樂意接受。現在每天吃三餐爛飯(每餐大半碗),其中加有蔬菜和肉。300—400毫升牛奶,60毫升果汁,一個蒸蛋,另外白天吃兩次、晚上三次母乳,母乳量尚可。不知有無不妥?我曾考慮斷奶、增加牛奶量,又擔心本不愛喝牛奶的寶寶不配合,到時兩頭空。我應怎麼辦?答:不知道你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而要給寶寶斷奶?既然你的母乳量尚可,為什麼不繼續喂下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和美國衛生部,都號召母乳餵養到兩歲。如果寶寶本來就不愛喝牛奶,何必強求他呢?看來寶寶更知道什麼是對他最好的:媽媽的奶!關於你寶寶的輔食,我想多說幾句。首先,美國兒科學會告誡,一歲以下的嬰兒不應該喝牛奶,因為牛奶不僅含鐵量少,而且會引起寶寶體內鐵的流失,導致缺鐵性貧血。即便一歲以後的孩子,每天喝牛奶也不應超過710毫升。其次,育兒專家也倡議不給嬰兒喝未經稀釋的果汁,因為果汁中的營養成分和其所提供的熱量不成比例,遠遠比不上吃水果本身。應該避免給嬰兒橙子、柚子、檸檬等柑橘屬水果,因為其中所含大量的酸會讓寶寶不舒服甚至引起過敏。最後,在你的寶寶的飲食中還應該取消的是雞蛋,尤其是蛋白,是過敏症的一大起因。建議你堅持母乳餵養,給寶寶吃新鮮水果。如果你認為孩子對於應該從奶中攝取的營養吸收的不夠,可以從輔食彌補。孩子滿9個月就可以開始吃酸奶,另外還有乳酪、豆腐、魚、肉等等富含蛋白質、脂肪、鈣、鐵等營養元素的食品。關於酸奶,西爾斯醫生在《親密育兒百科》里說,酸奶含有牛奶的所有營養價值,但比牛奶問題少。酸奶是由向牛奶里加一種培養菌而製成。這種培養菌使牛奶發酵,將奶中的乳酸分解成簡單的糖類,從而更加容易吸收。尤其孩子拉肚子時吃這個最好。大多數嬰兒在9個月左右很愛喝酸奶。不要買果味酸奶,裡邊糖分太多,可以自行添加新鮮水果或果汁以使它有甜味。問:寶寶快6個月了,我的產假也將結束,要上班了,因為單位沒有條件擠奶,我準備白天讓孩子奶奶給她餵奶粉和輔食,晚上我再直接喂母乳。我遇到的困難是,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接受奶粉和奶瓶,我該怎麼辦?答:吃母奶的孩子拒絕奶粉,是普遍現象。你要從孩子的角度來想這個問題:1、媽媽的奶又甜又香,既是新鮮的,又是恰好的溫度。奶粉則帶著罐頭的氣味,溫度也不合適。2、媽媽的奶頭是溫暖的,帶著媽媽的氣味,令孩子感到無比親切。奶瓶和奶嘴…是什麼東西呀?所以,要訓練孩子接受奶瓶,就要有十二萬分的耐心。而且,不要一次性地過渡,而是慢慢來。我個人建議你先訓練孩子接受奶嘴,用奶瓶喂母乳、水、果汁等,等到孩子適應奶嘴了,再讓他接受奶粉。另外,在孩子接受奶粉之前,可以多添加輔食,從中補充營養。[同類問題的回答摘抄:]我想,你們這些同病相憐的媽媽們,可能也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是沒有將從母乳轉向奶粉這項艱巨的工作,當成你們和寶寶要一起配合來做的事情,而是將寶寶放到了你們的對立面,展開「殊死搏鬥」,甚至連孫子兵法都用上了:)!別忘了,這是你懷胎10月生下來的骨肉,是你最親最親的親人,應該和你在同一個戰壕里。寶寶的一切作為,都有充足的理由,需要我們當媽媽的仔細觀察、細心分析、耐心解決。讓我們從寶寶的角度來看看這件事情:嬰兒第一年的生命,吃(奶)是他最最主要的活動,吃不僅滿足肚子的飢餓,而且滿足精神的需求。每一個寶寶都把吃奶與母愛畫上了等號。那麼,你現在要把最直接的母愛輸送方式換成陌生的奶瓶奶嘴,還不許寶寶反抗,這合理嗎?明白了這一點,你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你就不會總盯著寶寶是否接受奶瓶,而是以理解、諒解、同情的態度來接受寶寶的反抗,同時更加耐心體貼地進行轉變工作。建議你下次試圖餵奶瓶時,挑一個寶寶不太餓的時間,先和寶寶玩兒一段時間,讓寶寶心情愉快,特別想「討好」你的時候,輕輕地用奶嘴挑逗寶寶的嘴,而不是直接塞進去,就好像你喂母奶時,也要用乳頭摩擦她的嘴,使得她轉過頭來,自動叼上一樣。如果寶寶拒絕,就馬上放棄,耐心等一段時間再試試。要讓寶寶感覺到,你尊重她的意志,不勉強她。一旦她認定這件事情對她來說不是一個威脅,她不感到被脅迫,就會願意配合你的。問:我的乳房在生孩子之前就一大一小,但是差別不是很明顯。現在寶寶更喜歡吃大的那一邊,不愛吃小的這一邊。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才不至於斷奶後身材「不平衡」?答:寶寶對乳房「挑食」,是常見現象,可能比較大的那邊乳汁泌出比較通暢,所以寶寶喜歡那一邊。如果寶寶拒絕幫忙,你就用一下吸奶器,促進小的那一邊的產量。如果寶寶堅持拒絕,你就堅持用吸奶器,免得今後一大一小。我查的資料說,即使寶寶一直prefer一邊,也不會對今後的身材有太多影響。問:我一給孩子餵奶,另外一邊的乳房就汩汩地向外漏奶,等到孩子吃這一邊時,奶都漏光了,乳房也軟了。大家都說我的寶寶吃不到第二邊的奶,會餓著肚子,我就給他加了奶粉,結果我的奶現在也不漏了,好像快沒有了。答:我不知道大家都是從哪裡來的這個錯誤觀念:如果奶漏得多,等到寶寶吃的時候就沒有了。要真是這樣的話,只有超級波霸媽媽才有足夠的奶啦?你漏出去的奶是多餘的,寶寶吃的時候,你還有無窮無盡的奶給他,他一邊吃,你一邊產,源源不斷,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我個人認為你根本沒有必要給孩子添奶粉,反而是你這個沉不住氣加的奶粉讓你的奶越來越少了。要讓奶多,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寶寶多多地吃、吃、吃!關於早產兒餵養的回答:你說你的朋友什麼下奶的方子都用了,但是我沒有看到她使用了最有效的辦法:頻繁吸吮。無論吃多少湯,孩子吸吮的頻率不夠高,也沒有用。吸吮時間長,不如吸吮次數多。這個孩子出生體重5斤多,在早產兒中算是體重高的。早產兒比足月兒更加需要母乳餵養,因為他們更加難以消化奶粉,也更加需要母乳中的抗體。的確,早產兒吸吮力量不夠、容易疲勞,所以應該減少吸吮時間長度,增加吸吮次數。足月新生兒需要每天吃奶12次,你的朋友應該餵奶次數比這個還多。另外建議她使用吸奶器,頻繁吸奶,促進乳汁的分泌。最後建議她使用現在國外十分流行的早產兒哺育方式:袋鼠哺育法(Kangaroocare),就是象袋鼠那樣把孩子整天裸體地(除了尿布之外什麼都不穿)抱在懷裡,讓孩子的皮膚緊緊地帖在媽媽的皮膚上,一有機會就餵奶,促進孩子體內生長素的分泌,也促進乳汁的分泌。這些方法會讓媽媽十分辛苦,但是你說你的朋友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子,我相信她能夠成功。祝你的朋友好運關於母乳性黃疸的回答:母乳性黃疸是怎樣診斷出來的?孩子的膽紅素有多高(20以上還是以下)?斷奶一周她吃了什麼?你在這一周里有沒有用吸奶器保持乳汁分泌量?即使確診是母乳中的酶引起的黃疸,如果不是十分嚴重,就沒有必要在接受治療時停止哺乳,因為母乳有助於消除膽紅素。我不知道給孩子吃了什麼葯,因為國外的治療法中沒有吃藥這一項,一般是烤燈或者裹光纖毯子,嚴重的要換血。由於膽紅素是通過糞便排泄的,你要盡量提高孩子的排便次數,辦法就是多喂、勤喂母乳,餵奶時間長,讓孩子多吃到高熱量的後奶,同時避免陽光直射、避免給孩子喝水/糖水。有些孩子的黃疸要三個月左右才完全消除。關於輔食添加時間的回答:世界衛生組織、美國衛生部、美國兒科學會、國際母乳會等等權威機構,根據最新研究結論,推薦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6個月之前,母乳能夠滿足嬰兒生長的一切需要,任何提早的添加物都會破壞嬰兒對營養的吸收);國際母乳會的輔食添加原則是:不是看月份牌,而是看孩子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四大表象:脖子直立、舌頭推吐反射消失、吞咽能力成熟、嚮往固體食物);不是別人添什麼我就添什麼,而是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過敏與否;簡而言之,就是·istentoyourbaby,讓孩子做主!大量的事實表明,很多孩子到了6個月,8、9個月,甚至更晚,還沒有準備好接受輔食;有些過敏體質的孩子,到了1歲甚至2歲左右,才能夠接受輔食;在這之前,他們被純母乳餵養,照樣健壯,不缺營養。可悲的是,我看到許多母親,仍然教條地到了4個月就拚命往孩子嘴裡塞吃的,不管孩子樂意不樂意;即使孩子出現嚴重的過敏現象,仍然想方設法把蛋黃、果汁之類的易過敏食品a··ergenicfood往孩子身體里塞,根本無視孩子的需求。在育兒論壇,經常能夠看到母親詢問「怎樣才能把蛋黃喂進去?」儘管孩子吐了又吐,不是過敏,就是根本沒準備好接受固體食品。淳淳媽:你提供的信息量不足,我只有鼓勵你堅持下去。孩子的身高體重很好,如果必須混合餵養,就先這樣做下去。睡眠的事,不知道他夜裡睡得怎麼樣?我家妹妹也是白天不睡,平均一小時吃一次,有時一個小時內吃數次。這並不意味著母乳不足,我的奶水其實非常好,她夜裡睡7個小時不起床,長得也非常出色。孩子吃的頻繁有助於提高你的乳汁分泌量,我經常帶孩子出去邊曬太陽邊餵奶,你不妨也試試。很多嬰兒都偏愛一側乳房,沒什麼關係。Yuyuner:你對寶寶特別關注,也許有些過於緊張,給寶寶心理壓力。寶寶拒絕吃奶,多數是心理原因,建議你自己先放鬆一些。看寶寶的進食情況,不要一天一天地看,而是一個星期綜合觀察,看看整個星期的營養攝入情況。單側肋骨外翻,不一定是缺鈣,Sam以前也單側外翻,是睡覺偏向引起的。你說菲菲睡覺很好,沒有其他缺鈣指征,那就不要怪罪自己。寧寧媽:看到你在母乳寶寶的留言,不要著急,寶寶突然24小時有媽媽在身邊,當然要「惡補」一下對媽媽的依戀,過一些日子就會規律起來。觀察一陣子這樣的吃法,看看孩子的成長情況,再確定營養是否充足。個人認為應該沒有問題。既然你要做全職媽媽,就不用操心孩子不吃奶瓶的問題,現在開始可以訓練她用杯子喝水,一歲之後也不必斷奶,再大一些就可以直接喝鮮牛奶。有空把母乳寶寶主頁內容多看看,裡邊對你的許多問題都有解答。悠悠媽:我不明白的是,你的女兒8個半月,吃母乳、吃奶粉、吃輔食,你感到有問題,且不說你的擔憂是否有道理,為什麼不去怪罪奶粉、輔食、或者養育手段的其他方面,而一口咬定是你的母乳的過錯?看了成長檔案里我的文章「難道都是母乳的錯」沒有?嬰兒過了4個月,成長速度明顯緩慢下來,到了8個月以後,當父母的經常會感到孩子一點兒都沒長。你自己說,她其他方面發育十分正常,其實就不必過分擔心身高體重,請參閱我的文章「質疑體重增長表」。建議你花一些時間,仔細研究本主頁的所有內容,你的那些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了。(2、3都是無稽之談,不知道你聽誰說的,不用相信)。寶寶:告訴你媽媽,吃奶睡覺是你們所有小孩子的天性,而不是什麼壞習慣,不必要改掉。能吃到母乳,就有免疫因子給你,不願意斷,就繼續吃。小寶媽:不要擔心,孩子才4個月,一切都來得及。從留言來看,你的乳汁十分充足,如果再多一些刺激,肯定能夠做到純母乳餵養。要是孩子的刺激不夠頻繁,可以在兩頓之間用吸奶器輔助刺激。奶粉比母乳更不容易消化,營養也不夠,所以告訴孩子爸爸,不要太得意嘍!:)另外,那些醫生給你接二連三的錯誤信息,大可不必相信他們。孩子哭,就是有問題,憑什麼要違背他的意願「灌」他?什麼叫做孩子哭不壞?這是什麼GP理論?他心理的損傷這些醫生負責嗎?你是媽媽你不忍心,他們那些醫生哪裡會象你這樣心疼孩子?相信你自己作為母親的直覺吧。Gir··ucky:判斷孩子是否吃飽不在於他吸吮時間的長短,孩子越大,吃奶效率越高,吃奶時間也比剛出生時縮短許多。建議你觀察孩子的大小便、一段時間測量他的身高體重,以此決定孩子是否吃夠了。你習慣了用奶瓶衡量他的進食量,一旦完全母乳餵養,你就不放心。混合餵養(你也算是,因為是乳頭奶瓶一起來)的孩子到了三四個月都會拒絕其中一樣的。你的孩子聰明,願意直接吃媽媽奶,這樣吃出來的奶,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比較多,抗體也更全,強於吸奶器吸出來的奶不要著急,再堅持幾天,乳汁分泌量就會提高,象你這樣的情況,總會有一個過渡期。孩子以前夜裡不起床、現在起床,不意味著沒有吃飽,而是他的睡眠規律在第一年總會有所變化。其實以前不起床不是好事,嬰兒對母乳的吸取,有25%是在夜間。Horsegood:才4個月,當然可以靠吸吮做到純母乳餵養。不要每次餵奶都是混合,而是保證大部分時間純母乳,最後判斷確實不夠(乳汁分泌量提高之前)可以另外單獨加一兩次奶粉。奶粉吃得越多,對乳頭的刺激越少,母乳分泌量當然也越低。嬰兒的天性是,吃飽了母乳,還可以再吃進去100毫升的奶粉,並不表明母乳不夠吃,所以不能夠以此斷定他還餓。我的建議就是堅持,讓孩子多吸吮,相信自己,相信母乳。一燦媽媽:Sam以前沒有飲食表,我從來沒有紀錄過他吃母乳的時間。吃飯一般是早中晚三餐跟著大人的時間(先喂他),兩餐之間加一些水果、酸奶類小吃。體重表是一本書里的圖,我無法放在這裡。一歲之後可以吃一些糖和鹽,市場上所謂無糖酸奶,還是有添加的人工甜味,這些成分更不好,還不如吃含糖的。我所說的無糖酸奶,指的是完全沒有甜味。北京只有一家生產,賣給大飯店和外國人,中國人的商店沒有賣。Sam三個多月學會翻身後就沒法用側睡枕了。大人孩子不都是這樣,不愛吃的東西就不吃?他不愛吃,就別給他吃,也許他對這樣東西過敏。如果是營養方面必須的食物,就換一種做法。Sam一直不愛吃青菜,我們就給他做餡,包子餃子他都愛吃。戀奶的問題你自己說的很好,有時孩子吃奶就是因為無聊,如果你感覺是這種情況,不妨跟他一起玩兒,轉移他的注意力。但是這麼大的孩子,有時也就要兩口安慰,只要你不煩,沒什麼不方便,就讓他吃。要謹慎拒絕他的吃奶要求,請參閱我的斷奶文章。Yajingma:孩子的體重增長沒有問題啊!在正常範圍的50%以上(中等偏上),你瞎擔心什麼?四個月以後,體重增加開始緩慢,以後越來越慢。通篇看來,你的奶水足而又足,就是你的心理缺乏自信。去找只大號的氣筒子來,給自己好好打打氣!夜裡餵奶,要是孩子睡著能吃,就給她吃。這你自己根據情況決定,反正不給她吃也要擠出來。如果你用吸奶器更順手,就用吸奶器,有無噴乳反射都沒關係。吸奶器力量比較大,所以你有噴乳反射。你馬上要上班,如果現在擠出來的奶孩子現在不吃,不妨冷凍起來,你剛上班那幾天,也許用的上。Sunny媽:我沒有明白你說的產後恢復慢和給孩子餵奶粉之間的關係,產後恢復並不應該影響哺乳。孩子頻繁吸吮(不是吸吮時間長,而是頻率高)就能夠刺激乳汁分泌量提高。哇哇哭不一定是餓,也有別的原因。要是餓,就給他吃奶頭。餵奶之間再用吸奶器輔助刺激。堅持一段時間,情況一定會好轉。
推薦閱讀:

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論道
法國女裝成衣協會 將在杭州設立代表處·杭州日報
終於有時間來寫了,美國兒醫協會寫給新手爸媽之輔食添加建議,擇要翻譯之,長文慎入
2015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第五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京召開
全球人類史:歷史教育學的新趨向——評國際歷史教育協會會長蘇珊·波普報告

TAG:國際 | 母乳 | 產後 | 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