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入門之---氣血

氣血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古代傷科中,更是佔據了主導的地位,一直指導著歷代醫家的臨床實踐。現就氣血理論的淵源、分類作一粗淺探討,以供同道參考。 1 氣血理論淵源 氣和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兩大物質。氣血理論源於《內經》,《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不居集》又曰:「氣即無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氣。」《內經》論疾病發生之理,是基於陰陽而歸結於氣血。傷科疾病,不論在臟腑、經絡,或在皮肉筋骨,都離不開氣血。《醫宗必讀》曰:「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而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於跌打墜墮,可傷及經絡血脈導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經留注,離經妄行,即可出現「傷血」的病理表現。孫氏運用止血、化瘀等法,成為後世骨傷科的治療常規。而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發展了《黃帝內經》的氣血學說,提出了「亡血」之說,西晉葛洪《肘後方》則強調血管損傷後,會導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說:「若中筋交脈血出不可止,爾則血盡殺人。」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古代骨科進入了發展史上的全盛時期。薛己著《正體類要》曰:「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變,臟腑有所不和。」闡明了肢體雖然受損於外,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外連於肢節,內屬於臟腑,必然由外及內使氣血傷於內,引起臟腑功能不和,出現不同的內證。又有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跌仆閃挫源流》記述:「跌仆閃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內,氣血俱傷病也」「氣運乎血,血本隨氣以同流,氣凝則血亦凝矣。氣凝在何處,則血亦凝在何處矣。」說明人體偶發損傷後,必引起氣血之傷。到了現代,氣血理論更是貫穿於整個傷科三期辨證施治的過程之中。 2 氣血理論的分類 2.1 專從血論 古代醫家從其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傷從血治」為主的獨特理論體系,它的根據是:「傷必及血」,血貫整體,故必從血論治。如《傷科補要》曰:「跌打損傷,專從血論」;傷科內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後期宜補血。清代陳士鐸《辨證錄》指出:「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又如王肯堂在《瘍醫準繩》中開宗明義應用劉宗厚觀點:「損傷一證專從血論」,並且闡發「但須分其瘀血停積和亡血過多之證。二者不可同法而治,而瘀血者宜攻利之,若亡血者兼補而行走,又查其傷有上下輕重淺深之異,經絡氣血多少之殊。」《可法良規》指出:「凡傷損之症,乃有形器物所傷,為筋骨受病,當從血論。」李挺在《醫學入門》中指出:「折傷專主血論,非如六淫七情在氣在血之分。」此類醫家專從血論,忽略了人體「氣」之重要性。重視了有形之「瘀血」,忽視了「氣」的功能在傷科治療上的重要性。 2.2 氣血學說 氣血學說源於內經,眾多醫家以此為理論依據去治療傷科疾患。薛己著《正體類要》曰:「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他對跌打損傷或骨折後瘀痛的辨證治療,基本上以氣血學說為理論依據,分別以補氣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在《醫林改錯》中,王清任從氣血立論指出:「治病之要決,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要知初病傷人何物,不能傷臟腑,不能傷筋骨,不能傷皮肉,所傷者無非氣血。氣有虛實,實者邪氣實,虛者正氣虛。」「血有虧瘀,血虧必有虧血之因。」把傷科的病理變化歸因於氣之虛實,血之虧瘀。唐容川在《血證論》中認為損傷內外迥異,當分清內外,外傷出血是氣中之血先動,其病機為「血蘊於氣分之中」,是氣中之血病;內傷出血是血中之氣先動,其病機為「氣蘊於血分之中」,是血中之氣病,前者治法當重視氣分,在表的從氣分發之,在里的從氣分奪之,在半表半里的從氣分和之,從而「以疏發其氣,氣散則血散」,再配以血分藥物以期達到良好效果。對於後者治法,則應重視血分,治宜「清理其血為主」,一則瀉血分之虛,二則滋補陰血之虧,併兼用氣分之葯,可望獲得預期之效。另外,佛家練功、點穴、醫傷專從氣血論。《少林真傳傷科秘方》關於拳傷與氣血關係認為:向上打傷的是順氣,平拳打傷的是寒氣,倒插打傷的是逆氣,其症最凶。人的血隨氣運行,氣順則血順,氣逆則血逆,氣塞則血滯。因此拳傷氣血而導致氣滯、血瘀、氣逆、氣厥。肢體受傷,皮肉筋骨首當其衝,但氣血循行於人體之中,無處不到。骨皮肉筋骨損傷的同時,氣血的運行也受到影響,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機不暢,無以鼓動血行則血瘀,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傷瘀凝,壅塞脈道,必阻礙氣機流通。氣血理論是與損傷有關的基礎理論的核心,也是指導治療的關鍵。 2.3 亡血理論 《金匱》首先從病人反應於外的面色及脈象上入手,了解患者體內氣血陰陽的變化,以推斷出血量的多少,預測疾病的凶吉。如《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載:「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又有《可法良規》「凡傷損之症,出血太多……是血氣虛……當峻補元氣,若皮膚已破,出血過多而昏聵者,氣血虛極也,大補元氣」。指出皮膚破損而出血易致血虛,若出血太多則會造成氣隨血脫的嚴重病理改變。西晉葛洪《肘後方》則強調血管損傷後,會導致大出血而死亡,「若中筋交脈血出不可止,爾則血盡殺人。」這些醫家強調了出血太多的兇險及診治的方法,對氣血理論作了一定的補充。 2.4 「惡血歸肝」理論 「惡血歸肝」之論,在《內經》已有所見,《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素問·繆刺論篇》:「人有所墜墮,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葯。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到了金朝,李東垣《醫學發明》將其繼續深化,其曰:「夫從高處墜下,惡血流於內,不分十二經絡,聖人具作風中干經,留於脅下,以中風療之,蓋肝主血故也。」這裡惡血指瘀血,即離經之血,或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關於惡血與肝的關係,可見「惡血歸肝」論是李東垣宗經大旨,並結合臨床建立的,它對後世影響深遠。雙如明代李挺《醫學入門》:「凡損傷,專從血論,肝主血,不問何經所傷,惡血必歸於肝,流於脅,郁於腹而作脹痛。」清代吳謙《醫宗金鑒》曰「凡跌打損墜墮之證,惡血留內,則不分何經,皆以肝為主,蓋肝主血也,故敗血凝滯,從其所屬,必歸於肝。」肝主身之筋膜,折骨傷筋,內應於肝。肝藏血,指足受血,方能攝步。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為順。骨碎筋斷,血行失度,敗血歸肝,新血不生,遂至筋脈不得養而拘攣作痛。該理論至今仍有效指導著臨床。 2.5 血水相關理論 血水相關理論從另一個角度闡明了血與氣在傷科中的重要性,在骨傷科中有特殊的意義。血水同屬陰液,都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均由水谷化生而成。《靈樞·邪客篇》:「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另一方面,血也能生水,血液經過臟腑氣化蒸騰,轉化為津液,滲於脈外,遍佈於組織間隙中。故《血證·吐膿篇》曰:「血得氣之變蒸,亦化而為水。」骨折損傷後,局部脈絡破損,血溢於肌腠,則見腫脹。正如《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中云:「瘀血化水,亦法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又如清代姜禮《風勞臌膈四大證治》曰:「津液者,血之餘,行乎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滯,則凝聚而為痰。」唐氏指出:「氣與水本是一家,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同時,「血者即是氣,宗氣者即是血」,「血有餘便是水」。水液凝聚為痰,痰瘀互結,新血不生,則骨不能接。治療骨折須注重血水兼理的內治方法。 1.氣的概念:氣,在身體里分宗氣,衛氣,營氣,元氣。又分陰氣陽氣。運行在血管內的叫營氣,和血液的關係就是:氣能行血,血能載氣氣以經絡為途徑,但不完全只運行在經絡上!比如衛氣,循行於脈外,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每個臟腑都有氣,這個氣來源於肺的宣發肅降,這個叫宗氣!元氣,就是先天之氣。氣血的充足對於人體來說異常的重要,「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這是用來形容氣血關係的最常用的一句話。人體的臟器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干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而當人體的總血量不夠,也就是給臟器減了飯量,雖然它們都還在運轉,但因為沒吃飽,就容易疲勞、無力、抵抗力下降,時間一長,各種疾病都會惹上身來。所以補氣血也很重要,現在很多人都非常注重補氣血,經常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還有滋補膏。氣是運行在人體內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極強的能量的活動力,激發和推動機體器官的功能活動,因此也代表五臟之氣和經脈之氣。氣的作用主要是溫養機體和抵禦外邪的入侵,同時參與臟腑功能的新陳代謝。 氣虛:即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氣虛則畏寒肢冷、自汗、頭暈耳鳴、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 2.血的概念:血即流動於經脈中的紅色液體。血的功能有兩方面。其一,即調養臟腑形體經絡和骨竅。血盛則形健,面紅潤、皮膚光滑、毛髮潤澤、關節靈活。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血盛則神清氣爽、思維敏捷。血不足則精神恍惚、心悸不安。氣與血來源有兩個方面。其一,稟受於先天之精氣。即父母的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其二,即後天之精氣,只通過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氣和自然之精氣。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學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故在中醫臨床上一般是氣血雙補。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素問.調經論》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人體內氣血運行狀況,決定了人體生理、病理特徵,形成千變萬化的癥狀,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根據。 氣血運行乃是經絡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以此實現人體整體的物質能量交換。根據生物學基本原理,任何生命的基本活動都是物質交換。例如:人的呼吸系統及功能,實現了「人」與「天」之間的物質交換;消化系統及功能,實現了「人」與「地」之間的物質交換,這些都是人與自然界的物質交換。細胞層次的物質交換,是通過細胞膜與細胞外液進行的。現代醫學生理學已知心血管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擔當體內的物質運輸重任。而擔當物質交換的毛細血管(直徑~8微米)與組織細胞之間的平均距離是20~50微米,它們中間充滿了細胞外液,血液與細胞之間並不能直接進行交換。 我們通過實驗得出「血」是與「細胞外液」直接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細胞外液」與中國經典著作中描述的「氣」,也就是中醫經典著作中所說的「以行榮衛」和「營氣」、「衛氣」。「氣」和「血」是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所謂「氣」,其主要形態之一就是血管外在肌肉間隙緩慢流動的細胞外液。所謂「氣血運行」,是指血管內外物質的交換,即血管內的血和血管外的細胞外液——「氣」的相互作用,實現整個人體的物質能量傳遞,所以氣血運行反映人的整體狀況。淺談「氣血」的認知誤區中國老百姓受傳統醫學的熏陶,頭腦里深深地烙下一些中醫名詞述語和斷章的經文。什麼「氣血」、「腎虛」、「濕熱」等等,和「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精典經文。以上是老百姓或廣告詞中點擊率最高的。本文就「氣血」談談在人們曰常中的誤區。「氣血」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血不足」、「氣血虧損」、「氣血二虧」等,中醫在臨床上講,其實中國的西醫在臨床上也經常講。醫生在治療病人後總經常講:看你臉,氣色好多了;有一段時間未見面的二個熟悉的人,見面後也會說;瞧,你最近氣色多好呀。這裡的「氣色」二字中國人都知道是指「氣血」。「氣血」是健康或者是康復的標誌。  下面談一談「氣血」的誤區  誤區一 :  滿面紅光,不代表氣血好。  在中醫學中,人的正常生理面色表示人體的氣血津液的充盈與臟腑的正常。比如精氣內含,容光外發,所以面部則顯光明潤澤,紅黃隱隱。  而在臨床上,或曰常生活中一些人,特別中年人如果紅光滿面,則就要查一查自已的血壓了。  如果血壓正常,就要再考慮是否肝火旺盛,易急燥,易發人,失眠,口乾等一系列表現。  誤區二 :  臉色好,氣色好,也不等於「氣血」正常,身體健康。  在中醫學中,「氣血」是「氣」與「血」二個概念的組個。因氣與血之間關係非常密切,不可分割,所以往往把氣與血二個概念合在一起,成為「氣血」這一片語。  在曰常生活中經常見到某人一直身體非常好,氣色又好,但突然得暴病而亡。臉色好,氣色好,氣血正常,絕不能代表臟腑等無病,或者某一個器官有先天或後天的疾患。氣血,在中醫學裡只是一個非常乏指的概念,但對某些疾患來說又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概念,對治療疾病起著主導的積極的治療作用。  我在臨床中碰到不少年青的、中年人,他們很健壯,很少有病,但因飲酒而產生胃出血,或腦溢血。所以我這裡提醒氣血方剛的青年人和那些自命健康,氣血旺盛的中年人酒能「浮舟」,亦能「沉舟」!  誤區三 :  氣血,在中醫學中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而我們曰常口頭語中的「氣血」只是局部的,說白了是單指「血」。  比如我們頸痛、背痛、腰腿痛等等痛症,從氣血角度講,只是一個局部的小概念的氣血問題,可見局部氣血不和,血瘀氣滯,更甚者血不養筋,而造成肌肉萎縮等等。  所以,局部的氣血概念,不能代表整體的氣血概念;局部的氣血失調;局部的氣血問題,不能說人體總的健康出問題。這是對局部痛症而言的。但人體一切總是互相關聯的,中醫最優秀的地方,就是「整體觀念」。小問題也不要忽視。  誤區四 :  只認為氣血就是指氣和血,而與其它無關。  這是人們存在的一個大誤區。  其實只指氣和血而言,在中醫學中所指範圍較廣,名稱繁多,概念也不一樣,非常詳盡地從生理及病理角度進行認識和闡明。但是氣血與五臟六腑,與精、津液等有著密切的不可分割的關係,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響,比如:精與血同病、氣與血同病、氣與津液同病、血與津液同病等複雜的病機。  只有清醒認識誤區,才能提高健康意識。
推薦閱讀:

中醫入門(三一)
中醫入門(二五 )
正宗中醫入門第一講 六經陰陽辨證法 (中醫入門第二講) 中藥學(中醫入門第三講)
如何自學中醫(二)
秦伯未中醫入門(四)

TAG:中醫 | 中醫入門 | 氣血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