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和慾望
Less is more專註極簡生活態度,定期分享極簡生活心得、極簡設計、相關影視及著作解析。每周二及周五更新。
(一)
連續幾天的"斷舍離"式的整理,扔掉了無以計數的衣服、玩具、紀念品、廢舊產品,最後,把雙層床上的厚墊子也抽走後,我才發現舒服的家應該沒有冗餘,舒適的床就應該是硬邦邦的。"Less is More",東西少了,空間多了,清靜素雅重新回歸。自從生活進入了減法模式後,我才發現家真正成為一個讓人感到安全和舒適的地方。即使在我鋪著白色床單的床鋪上躺一會兒,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每一次棄物,都是一次艱難的價值判斷過程,認清物品存在的本質和意義後,毫不猶豫地丟掉它,太TMD爽了。
1.潛在有用的東西扔掉,富足留下。
比如被褥,總是想著哪一天家裡來的人多了,可能會打地鋪,但家裡有三個卧室,四個床,一個沙發,如果還要打地鋪的話,那家一定是個避難所了。即使真要打地鋪,把床墊上的褥子揪下來就行了。為了一個一輩子都可能遇不到情況,我卻需要做一生的準備,累不累?四鋪四蓋過去是婚禮的標配彩禮,換取了多少富足的感覺。如今,早已豐衣足食,它又能標識什麼?所以,不管裡面裝的是棉花還是羊毛,墊子扔掉扔掉扔掉。
2.禮物扔掉,好意留下。
如果我送別人的禮物被別人扔掉了,那我會怎麼想?有一盒白茶從未開封,已經放到快過期了。鄰居家送了我一箱飲料,我們全家人都沒有喝飲料的習慣,而送過來又不能推辭。送禮物到底是滿足了誰?人說他也是一片好意,可是送禮物不考慮對方真正的需求,只是想表達"我對你好"的意思,把昂貴而多餘、一方想送一方不想要的東西挑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時機送來,這也是好意嗎?特別是把那些自己富餘的有市場價值的東西大批量的拿來,用價格衡量禮物的價值,這是真情實感還是用對他微不足道的東西換取別人的感恩和虧欠,還是在把自己本已想清理的負荷順便轉移換個人情?媳婦曾經送過我一個打火機,我說你明知道我不抽煙,而且你也極其反感我抽煙,難道你是讓我拿著它去縱火嗎?她說這是女孩子送給對象的禮物,還有就是皮帶。可見,她只是想送我一件東西表達心意,然後百度了一下什麼會令我開心,最終認定了這就是我的需求。
如果真心想對別人好,那就要完全拋開自己和潮流,站在對方的角度研究他的需求是什麼。如果你想換取一些回報,那這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但對於一個真心愛他的人來講,這是件非常愉快幸福的事。我不愛吃,不喜穿,不好玩,不貪財,清心寡欲,油鹽不進,喜歡什麼禮物呢?就是那些卡片還有郵箱里的祝福。如今看到孩子過十二歲生日,孩子會收到成堆的禮物,我知道那絕大多數會變成無法丟棄的家庭垃圾,所以要麼不送,要送就要全家人一起構思,一起尋找,絕不能乘著大好日子強人所難。不管東西有多值錢,也不管誰給的,用不著就扔掉扔掉扔掉。
3.紀念品丟掉,回憶留下。
有人說每一樣物品都記載了一段記憶,實際上不是,它只是一段記憶的線索而已,真正的記憶都在大腦里。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是不會被忘記的,但凡忘記了,就說明是可有可無不必留戀。如今,喚醒記憶的線索太多了。自從我恢復了每天記日記的習慣,加上隨處可以用照片記錄生活,就再也不會惶恐忘記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了。
在整理自己衣服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我居然有三箱子舊衣服,多少次嘗試扔掉但卻下不了手。當孩子抱怨爸爸媽媽的衣服比她多的時候,我無力辯駁。如果我無法把自己的衣服減少到比孩子的更少,那我就只能滿足她的慾望。
穿在身上的,就是自己喜歡的,這跟檔次、質量和價格沒有關係。真正不願意的捨棄的,就是那些自己一直在用的東西。我的一件毛線衣,穿了15年,不是因為它的紀念意義,而是因為它的確是我的菜。15年來,每年都要穿上它跨越深秋、隆冬和初春三個季節。我的一個運動短褲穿了22年,這可能是最年長的一件了,那是因為每年運動會我至少要穿上它馳騁。買它的時候,我還是初三年級,現在穿上很短了,也更適合短跑。這是真正自己不願意丟掉的也是令自己舒適的衣服,其它的,一年中穿著得概率微乎其微,假如哪天被盜了,我絲毫不會惋惜,甚至無法記起,可見也是可以丟掉的身外之物了。當把衣服整理到只剩下生活所需的時候,我們開始反思還要繼續購買衣櫃的想法。
4.電子垃圾丟掉,空間留下。
這些東西毫無用處,之所以保留,就是扔的過程中產生的那種暴殄天物的負罪感,還有不願意徹底否定一段時間的購物決策。有一個理由把它扔掉:既然它已經成為垃圾,留在家裡和丟在垃圾堆有何區別?留在家裡保存著,最終的歸宿一樣是垃圾堆,這些壽終正寢的電子屍體應該儘快入土為安,而不是暫存在太平間維繫那些難捨難離的情感。屋子清空了,思想的負擔也隨之卸載。
(二)
我每年期末考試出卷子,都會給大學生出一道題:什麼是需求(needs),什麼是慾望(wants),用實例說明二者有何區別?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考題,有些人窮其一生也找不到答案。我的評分標準就是看學生是否通過課程學習提升了自己對物人關係的看法。"斷舍離"的過程就是迫使自己不斷地尋找需求和慾望的分界線。在這個被感性、快樂和美女驅動的消費環境中,人們沒有穩定的精神活動,經常把慾望和需求混為一談,把"想要"和"得到"掛在嘴邊,可如果真正想要的得到了,那又為何不滿足?
什麼是需要?馬斯洛說需求金字塔由低向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個的需要理論雖然有缺陷,但也能概述一個人需要的構成。我發現,只有最低層面的生理需求是純物質化的,其它需求都是非物質的,最終所獲的的都是一種主觀感受而已。當然物質能夠換取一時的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但物質卻不是最終的目標。這些需求都可以通過堅不可摧的信任關係、分工明確的職業合作和艱苦卓絕的勞動過程獲得,有些人通過強有力的信仰而獲得。這也讓搞清楚了我為什麼擁有那麼多東西,就是因為過去多少年來我沒有由信任而生的安全、沒有因合作而起的社交,沒有從勞動獲得的尊重,還有因沒有信仰而嘗試的信仰。我用一個看似萬能的購買行為試圖構築我生命的基礎,結果發現我沒有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卻站在了搖搖欲墜的垃圾堆上。如今之所以能夠這樣快刀斬亂麻似的清理,就是能夠在安全、社交、尊重和人生意義方面獲得持續的滿足感,不必尋找替代物。
"我們對物質生活的關切漸漸演變成一種偏執。我們沉溺於構造一種世俗的,物質的安全感,來代替已經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精神的實際狀態如何」這類問題慢慢地被擱置起來,最終完全被消解掉。我們慢慢地忘掉了我們生存的根本問題,我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活著。"
——《塞萊斯廷預言》
需要是滿足生存的必備之物,而慾望人們喜歡擁有之物。(needs are things people must have to live, and wants are things people would like to have.)生存是永恆的,而喜歡卻是即時多變的。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就說明完整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其中本我像是一口沸騰著本能和慾望的大鍋,按照快樂原則行事,他要求得到眼前的一切。它是"一個原始的、與生俱來的和非組織性的結構,它是人出生時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礎。本我過程是無意識的,是人格中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我們對它幾乎什麼都不知道。不過,只要當一個人有衝動的行為時,我們就可以看到本我在起作用。"
這不難理解女兒一見到東西就要買,那就是不考慮現實自我和道德超我約束的慾望了,教育過程就是教會孩子如何約束本我衝動的過程。讓我有些驚愕的是,我有時也會被感性的慾望控制,買了一些毫無用處的東西。再多想一下就有些膽寒,我這樣自律到節衣縮食都會被慾望控制,那些恥笑我窮困寒酸的人豈不是集體返童?在慾望的驅使下過度佔有,過了新鮮感後大量囤積,最後拋棄的時候毫無顧及。這樣說人家一定會招人非議反感,唯一的意義就是反觀並提醒自己:慾望永遠都無法滿足,這一生都要去抑制本我,這才會獲得持久的滿足和幸福。
如果問我有哪個旅遊的地方值得我反覆去,我毫不猶豫地會說是草原。我很慶幸自己在一個離草原不遠的地方工作,山後面的那片草原即使去過多次,仍然對它充滿嚮往。沒去過草原的朋友問我草原有什麼好,我說,那裡除了你,什麼都沒有。現在找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可真的很難啊!琳琅滿目的商品、風味各異的餐廳、形形色色的人群,你就要在這裡不斷過濾信息,淘到你的心愛之物,選擇你的菜,找到認識的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慾會使人神昏意亂,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在草原,你無需選擇。正是它的單純使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官復甦,大腦清空,得以辨別真假善惡與好壞美醜。注意力是個很有限的心理資源,沒有注意力的參與,一切有目的的活動都無法實施。如果它都被感官過濾、辨別和選擇所佔去,又有多少留給意識的聚焦?在家裡也同樣如此,物品擺在眼前,很少用到,但它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著現代社會本已緊缺的注意力資源,當它瀕臨枯竭時,我的耳朵還能否聽到家人在跟我說什麼?"我的家裡什麼都沒有",我多想這樣和遠方的客人形容我的家啊!
扔掉舊物千百件,我待新物如初戀。如果抱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觀念清理物品,把丟棄當作再一次購買的理由,那仍然是給慾望謄地方。重要的不是扔掉,而是扔掉之後該如何做。糾結於末端治理早已經被證明這是無能也無效的,只有從入口處仔細規劃、謹慎購買,使用中惜物如寶、收納有序,這才是持續之道。
文 | 楊春
圖 | 楊春
如果你也在記錄自己的極簡生活
推薦閱讀:
※拒絕借錢的經典的話 啊我要買房;啊我要到國外留學,需求用錢
※人生的兩種需求
※滿足幼托需求應開放市場追求專業
※孩子情緒背後的感受和需求,家長你get到了嗎?
※老年人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