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室報告:重度膝關節炎 別拒絕關節置換

求醫經歷

  66歲的鄧阿姨身高1.64米,體重92公斤。8年前她開始覺得雙側膝關節疼痛,以為是風濕病,用土方治療,但時好時壞,漸漸地疼痛加重,膝關節不聽使喚。兩年前鄧阿姨開始不願行走,偶爾外出也以輪椅代步。鄧阿姨來醫院檢查時發現,雙側膝關節呈內翻畸形(俗稱「O」形腿),合併屈曲畸形,膝關節不能伸直;X線檢查雙側膝關節內側間隙明顯變窄,關節面硬化,骨贅增生明顯;下肢全長X線片顯示典型雙膝內翻畸形,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鄧阿姨接受了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後膝關節的內翻與屈曲畸形完全糾正。現在術後一年,鄧阿姨行走無疼痛,已恢復正常的生活。

  醫患對話

  患者問題:與鄧阿姨同齡的親朋、鄰居,有的健步如飛,有的即使膝關節疼痛也沒有如此嚴重,這是為什麼?

  出診醫生:骨性關節炎的特徵是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骨質丟失,關節邊緣骨贅形成及骨的硬化改變。膝關節是骨性關節炎發生常見的部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最常見的發病人群。有關病因如下:

  1.關節的退行性變: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發生退變,而關節靈活性及柔韌性的下降亦可導致關節軟骨的損傷。

  2.長期過度負重可引起關節面的勞損。

  3.外傷引起的關節內骨折、半月板損傷等導致關節軟骨的破壞。

  4.肥胖:體重的增加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成正比,肥胖亦可加重原有病情的進展。

  5.遺傳:某些家族的骨性關節炎與染色體上某些基因異常有關。

  

  患者問題:中老年人應該怎樣預防骨性關節炎呢?

  出診醫生:針對骨性關節炎的病因,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積極的心態,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拖延病情。

  2.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勞動強度,以保護受損的關節;肥胖者應減輕體重。

  3.關節的靈活性降低時可使用手杖、護膝等保護器具,並注意膝關節的保暖。

  4.多見陽光,均衡飲食,注意補充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品,防止骨質疏鬆,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代謝。

  5.適當運動。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並非活動越少越好,相反,適當的運動能增強肌肉的力量。其中股四頭肌的力量鍛煉能有效地改善膝關節的柔韌性和協調性,從而緩解膝關節的疼痛,減少關節損傷。有益的運動包括散步、游泳、腳踏車以及關節抗阻力訓練。不宜進行劇烈的跳躍式運動、爬陡坡或高山、上下樓梯等,避免因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患者問題:患了膝關節骨關節炎不做手術行不行?

  出診醫生:患了膝關節骨關節炎要及時看醫生,是否需要手術應由醫生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作出正確診斷。一般來說,膝關節骨關節炎可保守治療也可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出現急性疼痛時,可選擇消炎止痛藥物或外用藥控制癥狀。軟骨保護劑可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以及滑膜細胞合成透明質酸,而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則有保護、營養軟骨、緩解疼痛及潤滑關節的作用。物理治療也有助於關節康復。

  手術療法:手術方式應依據關節炎不同的病理狀況做出不同的選擇。其中關節腔清理術可清除炎症因子及脫落的遊離體,修整損傷的半月板及關節面。截骨術則可糾正膝關節內、外翻畸形,恢復正常的生物力線。人工膝關節置換適合於重度骨性關節炎、嚴重退變及關節功能毀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患者問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些什麼?

  出診醫生: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能有效消除疼痛,矯正畸形,顯著提高生活質量,現已成為關節外科的規範手術。「新」關節能使患者重新融入社會,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基於人工膝關節的特點,有以下幾點建議:

  1.均衡飲食,肥胖者應減輕體重或控制體重,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或加重。

  2.人工關節承受異常高的壓力會縮短其使用壽命,所以不推薦跑步、競賽性運動、過度過久的下蹲等。推薦散步、騎腳踏車、游泳等體育鍛煉。

  3.避免外傷和摔跤。

  4.身體如有感染病灶應立即就醫,通常需要抗生素的預防性應用。在做其他手術或介入性檢查時,請告知醫生您曾經接受過人工關節置換。

  5.定期複查,儘早發現可能的一些併發症並及早處理。

出診醫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教授 馬若凡
推薦閱讀:

膝關節半月板和韌帶損傷(三)
膝關節脫位
骶髂關節sacroiliac?joint
科普 ‖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治療
萬萬沒想到,上了鳳凰視頻專訪欄目的竟是這樣的公司!

TAG:關節炎 | 拒絕 | 關節 | 膝關節炎 | 報告 | 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