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語修持方法及咒語
轉載▼標籤:信佛學佛念佛咒語修持方法及咒語金剛念誦是唇齒不動,而以舌根彈動。舌根就是心苗,心氣合一,心平如鏡,念的很慢,但不能太慢,太慢又多成唱誦了。唱誦也是開口念誦之一種。唱誦每句最後一個字音拉長,在這音的平上去入音節內舌頭去彈動。調子雖是固定的,但腔可因人而異。入聲的氣是往內部下沈,吸進氣內不往外散。念得如法,喉輪自開,而且因耳通氣海,耳根自然向內反聞自性,不往外求,心氣合一自然而得,得止得觀並不難。唱誦修好了,氣息深長微細,睡時無呼吸聲,這就是龜息。佛教梵唱不僅是清凈的音樂,要懂華嚴字母,要通聲明,而且是修鍊身心的法門。修鍊得法,一開口就梵音清凈,人一聽妄想雜念就沒有了。能修到如此境界,這種軟修法門的唱念就功德無量了。這軟修法門的方便力,要同時與華嚴字母的咒音配合研究,迴轉過來自己聽自己的聲音,內聞心聲,達到「入流忘所」的境界,再進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會發生種種感應和種種成就。金剛念誦也是一口氣一口氣唇齒不動地念,音聲氣脈都在身體裡面念,猶如一身千百萬個細胞都在動、都在念,全部身心都投進去了,成為金剛誦。因為人身體的障礙、四大的老化全在一口氣,所謂習氣也是一口氣,習氣不能轉化就是氣質不能轉化。氣質是個真東西,它不改善,身上的情愛欲、業力就難克服。這所謂的「氣」,不是呼吸之氣,但要轉化它,倒先要從呼吸之氣開始。金剛誦就是心氣脈震開,完全融合在一片音聲海里,然後轉為光海,即由氣、聲而光。修定與念誦,一般都容易犯兩種毛病。一種是散亂,就是攀緣不止,由甲想到乙,由乙想到丙,由東事想到西事,由南地想到北地,念頭不易集中。一種是昏沈,就是昏昏欲睡,沉沉不起,不肯用心,提不起正念,甚至身口意觀想的念頭都沒有,那是嚴重的昏沈。很多畜生,尤其是低等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昏沈中、在睡眠中、在冬眠狀態中。天氣冷打坐,覺得很清凈,很舒服,那是細昏沈,一種變相的冬眠狀態;氣候太熱也會昏沈,只想睡眠。一個是陰的,一個是陽的,天氣冷的昏沈是內斂的,天氣熱的昏沈是外耗的。對付昏沈的有效辦法之一就是閉氣。閉氣不是寶瓶氣,做法好像差不多,實則有別。氣一閉精神就來了,然後提神衝上來,氣勢就不同了。真修持人的聲音,句句從胸襟中流出,每個聲音從丹田發出,自自然然的,不假造作。所以常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一口氣一口氣地金剛念誦,如同煉九節風(藏密修鍊氣脈的一種功法)一樣,念到後來,連肚皮都癟進去了,沒有了,還在念,最後放鬆,自然吸氣,充滿了再開始煉,很有奇效,身體精神越來越健旺,乃至兩腿坐不住。氣脈念好了,一直念到下面氣通了,自然經過會陰那裡,一路一路都會自己震開了,到了大腿、膝蓋、足底心,連十個足趾都在發樂,最後沒有身體感覺,完全在一片音聲海中。音聲海是什麼?空的。念念皆空,念念皆有,然後法界同聲、此身同空,投入本尊佛母與我合一的心海中。這時念速等同光速,念速比光速還快,沒有進程,當下成辦,不假方便,自然感應。為什麼念咒能感應諸佛菩薩?佛教中的咒,是梵語詞Dharani採用「格義」的方法翻譯的,在佛經中多數都採用音譯「陀羅尼」。這個梵語詞的字面意思是「總持」。佛經中的咒有實際的意義或內容嗎?有。首先,這些咒是佛、菩薩、羅漢、瑜伽士、持明仙人、大成就者等聖賢在甚深禪定境界中發出的密語。可以這樣說,每個咒語都是一首「心靈交響樂」。咒語體現了這些聖賢在那個禪定境界的心境以及迴向眾生的願力。譬如我們欣賞交響樂時,所感受的是作曲家的思緒,進入了他的心靈世界,於此同時身心必也起了微妙的物理化學反應,得到了一種情緒上的感應,甚或是身體上的感應。同理,持誦咒語的時候,也是通過音韻的感召,而獲得佛、祖的三昧加持。不僅如此,佛教密宗興起後,在保持核心部分的傳承基礎上,咒語的編排更加規範化,有了嚴格的格式和體裁。編排依據密宗的胎藏界、金剛界兩大曼陀羅,以及五部如來(佛頂部、金剛部、蓮花部、摩尼部、羯摩部)的系統來進行,這種系統就彷彿創作交響樂的範式。其中每個完整的咒語都有一個咒心,作為全部咒語的濃縮(通常咒心也是該咒語最原始版本的核心部分),就彷彿交響樂的華彩樂段。從語音上看,咒語主要是使用梵語辭彙,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純表音的詞(沒有具體字面意義)。從梵語字面意義上看,每個咒語的內容彷彿一篇晦澀的祈禱詞,裡面充滿各種佛經術語、佛菩薩名號、護法神王名號等等。但是,在這層字面意義之下,必定具有更豐富的、供信徒參悟的深層含義。這是因為,在佛教中,佛菩薩名號往往都有象徵意義(佛教術語叫「表法」),通過「擬人化」的包裝,表達深湛的法理。所以,咒語的意義分為深淺個層面:淺層--執持音韻和觀察字面意義,可使弟子安心,獲得加持;深層--住於三昧定境同時觀照諦理,可使弟子由「止觀」而證果。當然,按密宗說法,咒語必須結合上師灌頂、觀想曼陀羅等等複雜的修行儀軌才可以達到修證「止觀」的效果。但據信,一般顯教的信徒僅持誦咒語也可以獲得加持而滅罪積福、啟發智慧。也可以說,咒語是諸佛菩薩以慈悲願力、留在世間普度眾生的引子。願力就是度盡一切眾生的菩提心。不同的行願是因為因地修行的緣分不同,每個人的修行都不一樣所以成就的功德也不同。諸佛在法身本體上相同,在利生的行願力不同所以顯現不同的報身。咒語正是利生的行願力所現。行願力不僅是咒語,而是一切行願所攝的利生行為,而咒語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利生事業。念咒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菩提心是一樣的但不一定要行一樣的行願的,修文殊法也可以求生凈土,念觀音也可以入地獄救眾生。西方凈土是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進了凈土還要修到同一法身常寂光凈土,所以也可以說諸佛菩薩共同的利生事業。僅作參考,阿彌陀佛。分享:
1
喜歡0
贈金筆閱讀(22)┊評論(0)┊收藏(0)┊轉載(1) ┊喜歡▼┊列印┊舉報已投稿到:
排行榜前一篇:咒語修持方法及咒語之一一切諸法本無相去邪心存正心心無雜念,持咒必靈佛法沒有末法,是「人」末後一篇:咒語修持方法及咒語之二
推薦閱讀:
※奇門凡需要破獲阻止一類,定應期用庚格的方法
※幾種通俗選股方法詳解
※手提包、手拎包的編織方法圖解教程
※痣的江湖,你必須知道:祛痣的理由與方法
※16種自製花肥方法大全
TAG: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