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公望【跋趙孟頫黃庭經】端雅舒展秀勁飄逸

黃公望書法,一方面吸取晉唐的用筆、結字和章法,另一方面積極地吸收了同時代趙孟頫的書法藝術的部分元素,並形成了自己的個性特色。黃公望學識淵博,工書法,通音律,能詩文,頗有成就。黃公望被推崇為元代畫家「元四家」之首,在繪畫史上獨樹一幟。黃公望在書法也有一定的成就,與他在山水畫創作上開創蒼秀雅逸、渾厚華滋的畫風一樣,顯示出師古而化,自出新意的藝術風貌。黃公望《跋趙孟頫臨黃庭經》帖,行楷書,140字,分13行寫,書於至正五年三月,此是黃氏僅存的書跡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字間、行間既能互相穿插顧盼,又能顧及到大小變化和整體風貌,有端雅舒展、秀勁飄逸之感,格調清朗,觀之爽心悅目。正如明人張丑對黃氏書法的評價: 「如飛鳥依人,翩翩可喜。」 字體聚散得宜,開合分明,點畫用筆,全出自晉唐。在吸收了趙字妍秀風韻的同時,又增加蒼勁。在章法上,卻反趙書的顧盼輕靈、精熟整飭的習氣,字勢多取左散斜式,結字時,撇、捺及主橫畫誇張而伸長。

黃公望書法作品《跋趙孟頫臨黃庭經》黃公望書法作品多為行書,也有少數為小楷書,皆風華自然,率性適宜,與畫作若相映帶。黃公望墨跡一般出現在為自己的畫作題識,或給他人的題跋中,在四家中存世書跡最少。黃公望年輕時做過書吏,想必書法也有過人之處的,其早年書法作品已不存在,但從現存的墨跡:黃公望題《天池石壁圖》上的小楷款識,以及《跋趙孟頫行書千字文》、《跋趙孟頫臨黃庭經》等墨跡來看,黃氏的書法受到了同時代且比他年長的畫壇領袖趙孟頫的影響。(趙孟頫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黃公望在書畫方面得到趙的指授。)黃公望書法作品《跋趙孟頫行書千字文》中雲: 「經筵仁皇全五體,千文篆隸草真行,當年親見公揮灑,雪松齋中小學生。黃公望稽首謹題。至正七年夏五月書於龍德通仙空松聲樓,時年七十九。」這裡描述了其回憶了仁宗皇慶、延祜年間,他親眼觀看趙孟頫書寫五體千字文的情景。在黃氏晚年的時候對趙孟頫《黃庭經》所題的跋文中說:「近世人學書,自少小塗抹成形,至長大方解事,乃習書法,由是不得不為俗筆所紊,雪松翁時習字時,便自黃庭始,不知其臨幾千百本矣。中年收得鍾紹京墨跡,筆意道勁,不拘楷法。」從這跋文中可看出,黃氏寫的文字語氣皆誠摯恭謹,可見他對趙氏的敬慕之情可見一斑。這也是因為黃氏對趙孟頫及其書學淵源是十分熟悉的, 在交往中受趙孟頰影響也頗深。

黃公望書法欣賞1黃公望的繪畫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響極大,畫史將他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以黃氏為冠。其中倪瓚和王蒙都曾向他請教過,可見其在畫壇上的影響。他的畫風對宋代以來的畫法有創新(南宋山水畫之變,始於趙孟頫,成於黃公望,遂為百代之師),繼趙孟頫之後,他徹底改變了南宋後期院畫陳相因的積習,開創了一代風貌,對明清的山水畫發展有很大影響。其代表繪畫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山水訣》、《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等傳世。黃公望著《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等。黃公望的山水畫有兩種風格,一種是「淺絳山水」(此始創自黃公望),一種是作水墨。晚年水墨畫,運以草籀筆法,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在創作風格上主張學習前人,並提出見到好山好水就隨時寫生,不被動繪畫創作。在作畫觀察山水時,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為藝術而藝術」的迷狂心態,值得後人學習。

黃公望書法欣賞2黃公望50歲後始畫山水。在作畫上,黃公望師法趙孟頫、董源、巨然、荊浩、關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其畫注重師法造化,常攜帶紙筆描繪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勝景。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其雖受趙的影響,但他專意于山水畫。黃公望曾說:「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其更多地著意於董源、巨然,水墨紛披,蒼率瀟洒,境界高曠,皆超出趙孟頫之上,並把董、巨一派山水畫推向畫壇主流地位。(董源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其所創造的水墨山水畫新格法,當時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隨,後世遂以董巨並稱。)黃公望的山水畫,很多創作於70歲以後。在黃公望的繪山水畫的作品中,不得不提其在富春江畔創作的《富春山居圖》,這足以代表他一生繪畫的最高成就。這圖在構思時,他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置畫具,跑遍了春江兩岸,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用六、七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富春江兩岸秋景事用水墨技法描繪中國南方富春江一帶的秋天景色,筆法上取董、巨,又自出新意,多用披麻皴,干筆皴擦,叢樹平林多用橫點,林巒渾秀,似平而實奇,整個畫面,似融有一種仙風道骨之神韻。

黃公望書法欣賞3黃公望(1269—1355),著名全真派道士、畫家,字子久,號一峰,又號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江蘇常熟人,一說浙江平陽人。黃公望本姓陸,名堅,父母早逝,家貧無依,過繼永嘉(今溫州)黃氏為義子,遂改姓名。關於他名與字的來歷,頗有趣味。因黃公望父親得子後,友人來賀,說:「黃公望子久矣!」,因而黃父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黃公望自幼聰敏勤學,年輕時曾做過書吏等職,辦事勤奮認真,但宦途坎坷,因受累入獄,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出獄後隱居江湖,後人全真教,易姓名為苦行,號「大痴」,以道士身份,靠卜算、賣畫維持生計,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卒年86歲。黃公望從小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少時穎悟明敏,博聞強記,稔經史,工書法,通音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畫。為紀念黃公望這位畫壇巨匠,常熟市實施黃公望祠修繕工程,並依託該建築辟設黃公望紀念館。修繕工程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構件,盡量採用原材料、原工藝、原風格,力求使其恢復原貌。
推薦閱讀:

趙孟頫的行書到底有多好?可以從《止齋記》中看出來
【名帖收藏之0169】元代卷(趙孟頫書法二十六)
初學不建議你學趙孟頫,如果非要學,最好練此帖
元 趙孟頫小楷《道德經》下

TAG:趙孟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