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自1960年起至1984的每屆總統選舉問題。競爭對手中,最後淘汰者是因為什麼原因?
第三十五任美國總統:
1960年美國副總統里查德·尼克松和參議員約翰·肯尼迪競選總統,最後,肯尼迪贏得大選。尼克松失敗的原因是在1960年9月26日進行的第一次電視演講中贏得尼克松,其實他倆的票數差距不是很多,這次電視辯論給肯尼迪加分不少,肯尼迪就曾因微弱優勢擊敗尼克松而沮喪。肯尼迪能夠在電視演講贏得尼克松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 辯論前,尼克松獨自躲在旅館鑽研辯論、答問攻防,流於閉門造車,而肯尼迪則與智囊團一起砥礪,而且專門鍛煉風采及身體語言;二) 尼克松天生怕熱,遇熱額頭便會冒汗,肯尼迪幕僚看準這點,哄騙CBS加強打燈,令尼克松在辯論中不斷抹汗,狀似緊張。再加上固執的尼克松上鏡前拒絕化妝,結果鏡頭前容貌枯萎憔悴;三) 尼克松因膝蓋受傷不耐久站,肯尼迪的幕僚卻要求候選人於辯論過程中全程站立,令尼克松膝蓋作痛,表情痛苦,與神態自若的肯尼迪,可說相形見絀;四) 尼克松身穿灰色西裝,在當時的黑白電視熒光幕前,效果不如肯尼迪的黑色西裝。
第三十六任美國總統:
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由副總統按美國憲法林登·約翰遜接任總統直至1968年。
第三十七任美國總統:
1968年休伯特·漢弗萊與理查德·尼克松對台競選總統,對美國來說,1968年是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到這一年的4月19日,美國在越南的兵力已經增至54.9萬人,陣亡人數達到22951人;這一年,偉大的非暴力主義者馬丁·路德·金遇刺,隨之而來的縱火毀壞了168個城鎮,僅在首都華盛頓,縱火事件就有711起。
無論如何,總統大選都要進行,但這一年在初選階段就出現了意外,在芝加哥的民主黨候選人提名大會上,反戰的民主黨人大鬧會場,在越戰問題上民主黨分裂,給了共和黨人反戈一擊的良機。
1968年8月,民主黨看上去全然無望獲勝,民意調查中民主黨候選人漢弗萊落後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兩位數。不久,尼克松競選團隊傳出醜聞——他派特使勸說南越總統阮文紹不要和美國政府簽署和平條約,而是等他就任後再簽。此事一曝光,尼克松支持率下降,漢弗萊支持率上升。10月底,幾位重量級人物宣布支持漢弗萊,更使得選舉懸念迭出。
11月5日,大選結果揭曉,尼克松僅以0.7%的微弱優勢領先。「民意調查的曲線說明,選舉前夕漢弗萊支持率迅速攀升,如果大選推遲一個月舉行,獲勝的就可能是漢弗萊。」康艾黎說。
1968年大選,加利福尼亞、俄亥俄和伊利諾伊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州。在這3個州,尼克松均以不到3%的優勢獲勝。
美國大選講的是「勝者通吃」,也就是說,在某個州哪怕是比對手多一張票,也將獲得該州的所有選舉人票。這就決定了熱熱鬧鬧的大選其實只是在幾個搖擺不定的州展開,因此,佔據這些州的地利,便可距離總統寶座近些。
搖擺州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密蘇里州。自1904年至今的美國總統選舉中,除了1956年的選舉外,贏得密蘇里州的候選人都當上了總統。唯一一次例外的是艾森豪威爾,1956年,他在密蘇里州僅以0.22個百分點的劣勢輸給了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森。 最終總統寶座屬於尼克松。
1972年1月尼克松連任第47屆總統。1972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當時尼克松可能是害怕撤軍會對美國國內產生重大衝擊乃至危及連任,因此暫緩了從越南撤軍。這份錄音顯示,尼克松對南越政府垮台對美國國內造成的不良影響非常擔心。在一份最近解密的錄音里,尼克松就已明了戰爭無法獲勝,即使對北越進行幾個月的連番大規模轟炸,南越政府「也不可能倖存下來」。但是他卻告訴基辛格:「我們必須面對現實,贏得大選才是最最重要的。」他表示,這就需要一個「可行的外交政策」。
而基辛格當天給總統的建議則是,美國應該保持其外交政策的可信度,而這需要南越政府再多支持一段時間,達到所謂的「有分寸的時間段」。「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些理由讓戰事再拖上一兩年」,讓越南戰爭就處於「停滯狀態」。如果過了這段時間雙方能夠達成協議,「在1974年1月以前就不會有人因此而譴責我們了」。
第三十八任美國總統: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後,傑拉爾德·福特繼任為總統
第三十九任美國總統:
1978年時任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和吉米·卡特競選總統,因為1974年,美國經濟開始下滑,進入衰退期。福特不得不拋棄他長期推崇的「遏制通貨膨脹」措施,轉而竭力振興經濟。同時,越南內戰中的北越一方終於佔據絕對優勢,1975年,福特下令美軍全面撤出西貢,為可悲的越南戰爭畫上句號。
1976年,所有的焦點集中在總統選舉上。然而福特並沒有佔到「現任總統」的優勢而順理成章地成為共和黨候選人,他在黨內初選中面臨的一個強勁對手是羅納德·里根。
曾是一名出色演員、後又成為加州州長的里根在尼克松垮台後,便緊鑼密鼓地籌備競選總統,在里根眼裡,福特只不過是「水門事件」後的一個過渡總統。據說里根曾親自給總統辦公室打電話,火藥味十足地對福特宣稱「我將和你爭奪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福特總統的政治顧問斯圖亞特·斯賓塞對里根的優勢和弱點了如指掌。斯賓塞注意到,里根的演員天賦使他的言辭充滿了感染力,「一旦里根的花言巧語充分發揮出來,他幾乎戰無不勝。」
言多必失。福特的競選班子決心在里根成百上千場演說中「挑骨頭」,他們也確實等到了這個機會。里根在一次演說中提議,將聯邦計劃方案中的900億美元資金轉由各州來承擔———這意味著各州將承受沉重的稅收負擔。福特陣營很清楚,這對於極端反感稅收的新罕布希爾州來說簡直是一味「政治毒藥」。
果然,接下來,里根的「巧言善辯」也無法抵擋媒體苛刻質問和嚴厲批評。福特最終以微弱優勢贏得了共和黨初選的第一站———關鍵性的新罕布希爾州。當勝利的消息傳來,福特昂首挺胸走進白宮宣布說,「我希望,再沒有人說我只贏得過地方議會的選舉。」
福特和里根的對峙幾乎成為共和黨有史以來分歧最大的爭奪,儘管兩人的執政方針多有相似。最終共和黨一致認為,不能讓「水門事件」導致的黨內裂痕擴散,福特終於熬過艱難的初選,成為共和黨總統提名人。
而此時的民主黨空前團結,福特的對手是曾任喬治亞州州長的吉米·卡特,此前大多數美國人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卡特利用民眾對「水門事件」等醜聞的厭倦情緒,成功地將自己「經驗不足」的弱點轉化成優勢,他的口號是「我絕不會對你們撒謊」。
1976年大選是「水門事件」後的第一次總統選舉。福特在接任尼克松後的首次演說中曾保證,「水門事件」醜聞徹底結束,「長久以來困擾美國人民的噩夢結束了!」但事實上,白宮並沒有完全洗凈「水門事件」的污點。
1974年9月,福特在擔任總統不到1個月就頒布特赦令,「徹底地、無條件地」赦免尼克松在任總統期間可能犯下的任何罪行。福特的支持率瞬間跌至谷底。許多人認為,正是赦免尼克松的舉動讓福特丟掉了大選,甚至福特本人也不否認這點。
福特並不擅長演說或電視辯論,一份秘密備忘錄顯示,福特競選班底決定掩藏這個弱點,發動一場「沒有競選活動的競選」。福特只要盡心儘力地履行自己的總統職責即可,他的競選搭檔代替出席大部分競選活動,福特看起來竟像是置身於衝突之外。
由於卡特並沒有任何外交經驗,福特便在外交舞台上大顯身手。他與蘇聯展開限制戰略武器談判,前往中國和日本作「友誼之旅」。1975年他促成簽訂了《赫爾辛基人權公約》,然而,正是福特引以為傲的這份外交協議令他陷入困境,協議引起美國的保守派以及東歐人後裔的強烈不滿。
隨著選舉的臨近,福特陣營受到來自經濟方面最嚴重的打擊。1976年夏天,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警告說,美國經濟正從衰退中反彈,將達到一個「停滯期」,這是經濟復甦必經的階段。
9月,7.8%的失業率已成為各大報紙的頭條。10月,「停滯期」來到了。卡特猛烈攻擊福特是「美國歷史上大蕭條時期以來創造出最高失業率的總統」。福特只能無力地回應說整體的經濟形勢正在好轉,但這聲音顯然太小。福特最終未能通過選舉堂堂正正地成為總統。吉米·卡特最終成為美國第三十九任總統。
第四十任美國總統:
1980年羅納德·里根挑戰上屆總統吉米·卡特,11月4日,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已經揭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納德·里根獲勝,他成為美國的第40任總統。卡特總統當天承認競選失敗,並祝賀里根獲得「出色的勝利」。他保證將「在今後幾周為實現政府有條不紊的過渡給予最充分的支持與合作」。
根據95%選區的計算結果,里根在結果已揭曉的48個州中,在42個州獲勝,卡特只在6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贏得了選舉人票。里根得到選民票4,114萬張,占投票人的51%,得選舉人票469張,遠遠超過了當選總統所需的票數——270張。卡特得到選民票3,325萬張,占投票人的41%,得選舉人票45張。獨立候選人安德森得到選民票530萬張,占投票人的7%,沒有得到選舉人票。
美國當選總統羅納德·里根1911年出生在伊利諾斯州一個皮鞋推銷商家庭,畢業於伊利諾斯州的尤雷卡學院。30年代,他最初擔任體育廣播員,後來從1937年起就成為好萊塢的電影、電視演員近30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美國陸軍航空隊任軍官,在40年代和50年代,還擔任過電影演員協會主席和電影工業理事會董事。
里根早年參加過民主黨,1962年改入共和黨,開始活躍於政壇。1967年至1974年兩度被選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州長,曾因扭轉了加利福尼亞州的赤字財政而顯示出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州。隨著美國中西部財團勢力的崛起和發展,它在美國政治、經濟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里根在擔任州長以後,曾分別於1968年、1976年兩次爭取被提名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都未成功。今年,里根再度宣布參加競選,終於在今年7月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提名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
里根被稱為共和黨中的保守派人物。在國內經濟問題上,他自稱屬於供應學派,不同意凱恩斯學派強調政府干預經濟的理論,主張實行自由企業制度,削減政府開支,平衡預算。在對外政策上,他強調蘇聯對全球的威脅,主張要加強美國力量,「通過實力取得和平與安全」,因此他主張大幅度增加國防預算,建立美國軍事力量的優勢。
1984年里根和沃爾特·蒙代爾競選總統,從里根和蒙代爾的電視辯論上,便可看出他們是如何地塑造自己的形象。不論是衣著、打扮、講話、手勢等,都在顯示他們是美國人民心目中最足堪領導他們的總統候選人。 在第二次里根與蒙代爾的電視辯論中,里根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極為成功。在前一次的辯論里,他的年齡曾被蒙代爾當成攻擊的話題,希冀在選民心目中造成里根老邁,不堪擔任國家領導者的重任。其實人們早就知道里根的年齡,不過經媒體的凸顯,可能會成為里根競選連任的潛在危機。在第二次辯論中,蒙代爾又故技重施,觀眾們都屏息以待看里根如何回應。里根當時從容不迫,以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說道,他之不願拿年齡做為競選的話題,乃是不希望選民認為他借年齡之便,來欺負對方的年輕而經驗不足。就這麼一句話,他就把原先處於劣勢的年齡問題打發掉,未成為他當選的致命傷 。
自從電視普及以來,人們往往會把一些電視廣告里特別吸引人的詞句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幾年前在美國,有一個快餐店在電視上做廣告,廣告里是一個老太太在另一家快餐店裡買了一個漢堡寶。她打開一看裡面只有小小的一塊肉。她既驚奇,又生氣地問:「Where"s the beef?」
Beef 就是牛肉,where"s the beef?也就是:牛肉在哪裡?意思就是:這個漢堡包里的牛肉太少。幾乎在一夜之間,人們就把這個電視廣告里的問句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了。連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蒙代爾在1984年總統競選時都用這句話來攻擊他的對手裡根總統。里根當時已經擔任了四年總統,正在競選連任。蒙代爾認為里根在任職四年期間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就,所以他在競選演說問了這樣一句話:
"Where"s the beef,Mr. President -- where"s the beef?"
從字面上來翻譯,這句話的意思是:牛肉在那裡,總統先生--牛肉在那裡? 當然,蒙代爾並非真的要牛肉。他說那句的意思是:你不要盡說空話,我們要看實質性的成就。可是這句話並沒有幫蒙代爾的忙,里根總統在那次選舉中非但打敗了蒙代爾,而且還贏得了美國有史以來空前的競選勝利。
我們來比較一下里根與柯林頓,他們是那樣相同的一類人:高大、平民出身、善於表演並博取公眾的歡心,在對待前任的態度上異乎尋常地徹底反動,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成就不容置疑———里根上任之初,美國國內通貨膨脹高達兩位數,利率高達20%,而在他卸任時,美國經濟已經進入繁榮時期,通貨膨脹和失業率都比上任之初大幅度下降。同樣的,柯林頓在其任內則創造了美國歷史上經濟連續增長的新記錄,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的完美實踐甚至足以顛覆經典經濟學,在他離任時,美國政府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預算盈餘,醫療體系與教育體系的改革也成績斐然。
里根於1988年卸任
至此
自1960年起至1984的每屆總統選舉問題。競爭對手中,最後淘汰者是因為什麼原因,回答完畢
下來,該上照片了:
1960年的當選總統約翰·肯尼迪
約翰·肯尼迪的對手查德·尼克松
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由副總統林登·約翰遜接任
1968年當選的理查德·尼克松
理查德·尼克松的對手休伯特·漢弗萊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傑拉爾德·福特繼任為總統
1987年大選獲勝的吉米·卡特
吉米·卡特的對手傑拉爾德·福特
1980年獲勝總統羅納德·里根
羅納德·里根對手吉米·卡特
贏得1984年連任的羅納德·里根
1984年里根的對手時任副總統的沃爾特·蒙代爾
推薦閱讀:
※土總統:若俄飛機再來犯 照打不誤
※菲律賓總統將派特使來華 釋放出什麼信號?
※總統八卦:奧巴馬還有生子計劃嗎
※為什麼美國人選了個老炮當總統?
※經典韓劇|三星帝國太子被捕與大韓民國總統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