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人的生命:長度、寬度、深度——花甲之人對生命的雜感
我生於1951年5月1日。2011年5月1日是我滿六十周歲的生日,從這一天起,我就在這個地球上開始我的第六十一年的生活。人們習慣稱六十歲為「花甲」,稱六十歲以上的人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我只把自己稱為「花甲之人」吧,因為我感到自己還沒老。「花甲」是「花甲子」的簡稱,這一名稱的來歷和我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密不可分。這裡的「花」謂之多,謂之錯綜參互。這裡的「甲子」謂之六十個干支配對的循環。
4月30日,在已走過的六十年生涯的最後一天的下午,我從內蒙古的鄂爾多斯飛往杭州。那天天空十分晴朗,空氣也比較通透。透過飛機舷窗,我注視著廣袤起伏、氣象萬千的大地,突然思考起一個人的生命意義。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走過,他的生命應該有如何的意義,這些生命的意義又應該如何體現……
一時浮想聯翩,思念萬千。
人的生命首先自然有長度。生命的長度就是自從我降臨這個世界、自從我來到這個美麗的地球之後,我能在時間上走多遠。在上個世紀的上半葉之前,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一個人能健康地走完六十年,也就很不容易了。如果能走完七十年,那更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了。但是從上個世紀下半葉開始,由於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相對比較輕鬆地、比較健康地走過七十、八十年,甚至九十年、一百年。這就是一個人生命的長度。
在現實生活中,能支撐人們走完生命路程長度的不僅僅是科學技術,還有人們的信念和情感。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歷盡滄海變化、山崩地裂、物轉星移,人類這個物種不僅沒有滅亡,而且越活越強大?那是因為那些歷盡磨難的人有生活的信仰、有追求的理想。這種生活的信仰和理想支撐,不在於高低貴賤,只在於有或沒有。如果沒有信仰和理想的追求,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就會感到很累,就會感到漫漫無盡的生活磨難,我們就會恐懼生命的結束,我們就會害怕自己的死亡。
支撐一個人走完生命長度的還有人的情感。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所愛的人或事,他們可以是親人、情人、朋友、師長、偶像;它們也可以是信仰、事業、興趣、愛好、嗜好。只要這些支撐人的情感的鏈條不完全斷裂或缺失,人就會堅強地生活下去,再艱苦、再困難、再孤單,人也不會被擊垮。只要有這些情感支撐,一個人就不會去選擇用自殺的手段來結束自己生命。
人的生命還應該有寬度。生命的寬度就是一個人在漫漫的生命旅途中所能達到的範圍。如果一個人的生命僅僅有長度,幾乎沒有寬度,他也就只是苟且地活著。人們常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可是反觀這個大千世界,好像道理並不完全在於此。你看,能運動的動物,壽命最長的龜也不過幾百年,一般哺乳類動物的生命也就幾年到幾十年。而靜止不動的植物,壽命最長的可達幾千年。《莊子》里記載的長壽冠軍,植物是大椿,以八千歲為春百千歲為秋;人類長壽冠軍是彭祖,也不過是活了八百歲而已……因此,植物不能運動,就以漫長的時間來造就生命的廣度;動物不能長壽,就以四處遊走來造就生命的寬度。
生命的意義既不在於運動,也不在於靜止,生命的意義在於它所能達到的寬廣度。
一個人生命的寬廣度首先表現在他一生所學習的科學知識、所涉獵的生活範疇。自古以來的古今中外能被稱之為「偉人」的人,他們的生命長度並不比一般人長多少,但他們都是在科學知識領域裡縱貫多種學科、在人類生活中通曉古今上下的人。一個人生命的寬廣度還可以表現在他一生在這個世界上所走過的地方,他在這個世界的山谷島嶼和江河湖海所留下的足印、所帶去或帶來的思想和文化。世界上知名的有游遍神州的徐霞客、七次下西洋的鄭和、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環球航行的麥哲倫……
所以,我們的古人都說人的一生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其實,還有無數的無名生命走出了人類生命的寬廣度。從人種學來說,漢族人屬於蒙古人種。蒙古人種起源於中亞和東亞,在向東遷移的過程中形成了以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為特徵的黃種人。在向北方遷移擴展的蒙古人種後來成為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楚克奇人和因紐特人。在跨過西伯利亞和美洲阿拉斯加之間曾經存在的「陸橋」、來到美洲定居下來的蒙古人種成為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而根據目前的研究,最早的蒙古人種又來自遙遠的非洲大陸。
人類就是在這種遷途和遊走中擴展了生命的寬廣度。
人的生命還應該有深度。生命的深度就是一個人在漫漫的生命旅途中對他人、對社會的奉獻,還有就是對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關於奉獻(注意哦,我不想用「貢獻」,那太崇高、太壓抑人),每個人在生命的旅途中如果只是為了自己而活著,如果沒有能為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奉獻一些自己的所長、所能、所得,那就和一般高級動物一樣了。以教師為例,作為教師,他在自己生命旅途中就是為了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不斷地奉獻他的知識、他的思想、他的時間和精力,工資或報酬所得只是為了更好地延續自己生命的長度和繁衍養育後代。如果生命中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得到報酬,一個人的生命就缺少了深度。從事其它行業的人,哪怕是一個修鞋匠,也應是如此吧。
生命中只要有所奉獻,只要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人的生命就有了深度。
關於對自己的認識和思考,這是個哲學的命題。「認識你自己」( Know yourself )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根據《第歐根尼·拉爾修》的記載,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何事最難為?」 他回答:「認識你自己。」尼採在《道德的系譜》的前言中也曾經說過,我們無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不明白自己,我們搞不清楚自己,我們的永恆判詞是「離每個人最遠的,就是他自己。」
每個人都知道票子、房子、車子、職稱等都是「身外之物」,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可什麼是「身內之物」呢?我想,這「身內之物」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生命歷程的思考。一個人對自己認識的越深刻,他就可以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使自己變得越完善;一個人對自己生命歷程思考的越深刻,他就可以在自己生命歷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財富;一個人越是能不斷地認識自己、思考自己,他就會在自己生命旅途中為他人、為社會更多地奉獻自己。一個人的生命就這樣有了自己的深度。
人的生命長度總是有限的,所以人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生命寬度;人在不斷擴展自己生命的寬度中,人就會不斷地認識自己、奉獻自己,於是人的生命就有了深度。所有生命的長度、寬度、深度的綜合就形成了人的生命意義。
——摘自「悠然走天下」的博客
推薦閱讀:
※初學者瑜伽,拜日式深度講解,看完頓覺:我要這大棒有何用?
※民國三年袁大頭 深度講解(版別、價格、圖片)
※了解一些「絲綢之路」知識吧,會讓你的「西北之行」更有深度!
※深度解析偽佛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及其危害
※我們都需要一個知己!(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