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給孩子帶來的神奇改變
編者語:放假了,孩子在家通常是整天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看累了就嚷著:好煩好無聊啊!除了給孩子安排些家務和玩樂時間,就讓她多讀一些童書吧!你以往擔心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不愛學習等問題,這時正透過閱讀悄悄開始矯正啦!
張紹梅,兒童學習輔導專家,心理諮詢師常常有家長問我:「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我給出的答案是:「給他讀書吧!」還有家長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我的答案是:「給他讀書吧!」還有家長問:「孩子最近不太好溝通,不願意跟我說話怎麼辦?」我給出的答案也是:「給他讀書吧!」
家長們可能有點奇怪,為什麼不同的問題,給出的卻是同一個答案,難道「閱讀」是能包治百病的良藥嗎?我想說的是,雖然閱讀未必包治百病,但它確實有著神奇的魔力。
閱讀能讓孩子和書成為朋友, 一個願意親近書本的孩子,才會願意愛上學習。試想,一個根本不願意親近書的孩子怎麼會願意愛學習呢?據說,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小時候就是一個不愛學習的淘氣男孩。小布希的媽媽也和我們每一個家長一樣非常著急。這一天,她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當小布希下午放學回到家的時候,媽媽正坐在桌邊讀書,邊讀還不時發出一陣陣開心的笑聲。連續幾天,媽媽天天如此,這讓小布希非常好奇。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小布希走近了媽媽。媽媽看見小布希過來,邊笑邊說,你看看這段,太好玩了。媽媽邊說,邊給小布希念起了書里的內容。那果然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講的正是一個淘氣男孩湯姆索亞如何淘氣歷險的故事,小布希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他開始還是站在媽媽身邊,接著就在媽媽旁邊的椅子上坐下來,出神地聽起來。
從那以後,小布希愛上了讀書。小布希當上了總統以後還在全國推廣兒童閱讀,他的妻子勞拉也是一位專業的學校圖書管理員。
讀書還是孩子自我教育的一種有力力量一個愛上讀書的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書籍教給他的道理,他會非常容易接受並在不知不覺中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下來。
我的好朋友家蕙小朋友有過這樣的切身經歷。家蕙六歲的時候,和父母回了一趟老家,在奶奶的墓碑前,家蕙對爸爸說:「爸爸,奶奶忘了跟你說一句話。」爸爸詫異地問:「什麼話?」家蕙悄聲說:「奶奶忘了跟你說再見了。」瞬間家蕙爸爸的眼淚噴涌而出,繼而痛哭失聲,縈繞在他心間24年的那道坎終於打開了。
因為家蕙奶奶是在她爸爸少年時代突發急病去世的,家蕙爸爸一直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反覆做著同一個夢,媽媽到哪裡去了,怎麼還不回來?家蕙的一句話,給了爸爸一個找尋多年的答案。難道家蕙真的有特異功能嗎?不是,只有家蕙的媽媽知道原因。
有一天,家蕙媽媽和家蕙在「 親子悅讀館」里讀書,她找來一本書讓媽媽讀,名字叫《爺爺變成了幽靈》,裡面講的是小男孩艾斯本最喜歡的爺爺在大街上突發心臟病去世了的事。對他來說,爺爺還沒有真正地離開,他不能割捨對爺爺的依戀。因此,他每天夜裡都會夢到爺爺變成幽靈,回來找東西。於是艾斯本就幫助爺爺尋找。終於有一天,爺爺說:「我想起我忘記什麼了,我忘了和你說再見了,我的小艾斯本。」接著他倆都哭了。後來爺爺讓艾斯本靠近自己,他捏住艾斯本的手,用溫柔的聲音說:「再見,艾斯本。」「再見,爺爺。請代問奶奶好。」他們非常鄭重地做完這件事,然後爺爺開心地走了,艾斯本也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家蕙的媽媽當時淚流滿面,不過媽媽並沒有跟家蕙說這是一本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的書。但是,在奶奶的墳前,她能想到那句話,能從書中的爺爺聯想到現實中的奶奶,家蕙已經懂得了這本書的真諦。
讀書還能給全家帶來溫馨快樂的美好時光有一次,我參加日本著名的童書出版人、兒童閱讀專家松居直先生的講座,當時他已經是年近八旬。小時候留給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卻是兩三歲時媽媽給他讀書。那時媽媽只有晚上睡覺前會給他讀故事書。但媽媽白天工作實在太累了,常常給他讀著讀著就睡著了。幼小的松居直就趴在媽媽一起一伏的肚皮上,自己翻著書給自己讀。這樣的一幕,成為松居直先生一生美好的記憶。正是由於童年這美好的記憶,讓他成年之後致力於為孩子出版更多的好書。
那麼,如何進行親子閱讀?我的經驗是三個詞,儘早讀、多讀和每天讀。儘早讀就是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開始給孩子讀,多讀是書的內容和品種越多越好,還有就是每天都有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
試想,在溫暖而柔和的燈下,爸爸或者媽媽拿著一本優美的書,孩子依偎在父母身邊,在讀書之中,孩子提問,在讀書之後,父母和孩子為故事人物而產生熱烈討論。這溫馨的一幕,美好的體驗,難道不值得每一位父母嚮往並努力去追求嗎?
推薦閱讀:
※閱讀方法論 | 閱讀的100種可能
※《白鹿原》:一代人的閱讀記憶
※為什麼學過畫畫的孩子,更有可能是學霸?
※我們為什麼讀書?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