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看不清 竟是血管出毛病

眼睛不適,問題可能出在血管。

  多發性大動脈炎多見於年輕女性,大眾乃至許多臨床醫生對其知之甚少,易將其誤認為局部疾病

  吳小姐今年25歲。最近一段時間,她經常出現頭暈、發熱、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適。起初,她以為是工作太緊張、太辛苦的關係,沒多在意。到後來,不僅上述癥狀漸漸加重,還出現了雙眼視物模糊,特別是站立的時候,雙眼幾乎看不清東西。為弄清突發眼病的原因,吳小姐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過多家醫院就診,醫生們都認為是普通眼病,開了點葯就讓她回去了。前兩天,吳小姐感覺眼病癒發嚴重,不得不再次去醫院就診。這一次遇到的醫生很細心,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吳小姐除眼底血管有病變外,脈搏摸不清,雙上肢的血壓也量不出來!應該不是單純的眼病!

  後來,眼科醫生請來血管外科醫生會診。果然不出所料,吳小姐經檢查後被確診為多發性大動脈炎,隨即被收入血管外科病房。經手術重建動脈後,她終於康復出院了……

  明明是眼睛不好。怎麼會和動脈炎扯上了關係?多發性大動脈炎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吳小姐為什麼會出現那些奇怪的癥狀呢?讓醫生來告訴大家。(摘自《大眾醫學》)

  醫學指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教授金畢

  現狀:

  多數早期大動脈炎患者被誤診

  多發性大動脈炎多見於年輕女性,發病年齡多在20歲~40歲。起病時,患者多有發熱、食欲不振、周身不適、體重減輕、夜汗、關節痛、胸痛和乏力等癥狀,但少數病例可無任何癥狀。到疾病後期,因動脈血管狹窄或堵塞,特異性癥狀就出現了:有些患者會出現突然暈倒、眼前發黑、頭昏、眩暈等眼部和腦部供血不足的表現;有些患者會有手臂酸軟無力、麻木,一側上肢或雙上肢血壓低或測不到血壓,脈搏消失等上肢供血不足的表現:有些患者會出現腹脹、消化不良、腹部隱痛等胃腸道供血不足的表現;有些患者會出現心悸、氣急、肝脾腫大、全身水腫等右心衰竭的表現;還有些患者會出現因腎臟供血不足導致的高血壓甚至頑固性高血壓的表現等。

  由此可見,多發性大動脈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由於大眾乃至許多臨床醫生對其知之甚少,故很容易把多發性大動脈炎的某些表現誤認為是一種局部疾病,沒有給予正確、及時的治療,最終造成重要臟器功能喪失。吳小姐是幸運的,若醫生沒有及時發現她的眼病另有「玄機」,而是僅針對眼病進行治療,後果將不堪設想。

  提醒

  「供血不足」,當心大動脈炎

  當出現上述「供血不足」導致的非特異癥狀,如頭暈、視物模糊、脈搏消失等時,應警惕是否得了多發性大動脈炎。患者應儘早去大醫院,特別是有血管外科的醫院就診,以便明確診斷,接受正確治療。

  治療:

  藥物為主,必要時需手術

  由於多發性大動脈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故在疾病早期和活動期可用激素治療。

  當出現動脈狹窄後,可使用擴血管藥物以改善癥狀。中醫中藥對該病也有較好療效。患者一旦出現重要動脈狹窄或閉塞後,應考慮手術治療。疾病活動期一般不宜手術,但若肢體或腦組織有明顯缺血癥狀,仍應及時手術。主要方法有動脈搭橋術、動脈內膜剝脫術及介入治療等,術後效果好。

  認識大動脈炎

  多發性大動脈炎於1908年首先由日本眼科醫生高安發現,過去曾稱之為高安病。該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全身主要動脈的非特異性、無菌性炎性疾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動脈炎若持續進展,最終可導致病變動脈出現狹窄甚至閉塞,造成病變動脈血區域的組織缺血。根據病變所涉及的動脈,大動脈炎可分為頭臂動脈型、內臟動脈型、胸腹主動脈型、肺動脈型、冠狀動脈型以及混合類型。


推薦閱讀:

要想人不老 血管保護好
血管硬,會要命!最全血管食物清單送給你
心腦血管疾病預防保健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養生大講堂》節目 )
Nature:血管生成研究的新發現促進癌症的治療
夏天哈欠不斷,小心腦梗突然找你,1種水多喝幾次,通血管遠腦梗

TAG:眼睛 | 血管 | 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