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羅盤詳解-第十七層 二十四節中氣

中國羅盤詳解-第十七層 二十四節中氣第十七層 二十四節中氣【詳解】據曆法資料,年有三種,地球繞太陽一周,歷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時九分九秒,謂之恆星年。太陽過地球近地點,循黃道東行一周,復過近地點,歷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時十三分四十八秒,謂之近點年。太陽過春分點,循黃道東行一周,復過春分點,歷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謂之回歸年,亦稱歲實。因二分點即春分點和秋分點,每年沿黃道向西逆行約五十秒,故回歸年較恆星年的時間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謂之歲差。這三種年的時間不同,欲使每年的氣寒暑不變,所以取回歸年為制歷的年。地球繞太陽旋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因而接近太陽的近日點就有遠有近,因此,氣溫就也有高有低,近日點短的氣溫就高,近日點長的氣溫就低,這種隨地球運行軌道而變化的氣溫高低與時間,我國古人通過豎桿觀日影而創製的土圭來測定的,這種回歸年一年中地球沿黃道運行的時間與氣溫變化的情況,分為二十四個階段,即二十四氣: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二十四氣,每月二氣,基本上是固定了的,是指農曆而言,即通稱的陰曆而言。而陰曆是根據月球運行軌道即白道而制定的。地球運行的軌道稱為黃道,白道與黃道是地球在天體中的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需的時間,謂之恆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因地球公轉其位置亦有變動,計逆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所以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即俗稱的陰曆一個月,所以陰曆一個月是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由於地球繞太陽一周,即月球繞地球十二周又三分之一周,所以陰曆一年十二個月只有三百五十四日,較之歲實差十一日。陰曆就以置閏月來補足這個差距。陰曆的每個月,以合朔之日為月首,往月的月終與令月的月首的分界,即分節。所以每月二氣,為首一氣的到來,即為令月的開始,稱為節氣,第二氣為月中之氣,稱為中氣。二十四氣是通稱,本應稱為二十四節中氣,或稱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二十四氣稱呼的含義,據明代萬民英說:「四立者,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時之節氣也。二分者春分、秋分陰陽相半之謂也。二至者冬至,夏至,至有二義,子至已為六陽,午至亥為六陰。至者,介乎已午亥子之間也。冬至陰極,故曰子,子者,止也,陽於此生,故亦曰至。夏至已陽極,故曰午,午者忤也,陰於此生,故亦曰至。自秋分,水始涸,冬至水始冰。冬至水泉動,大寒水澤腹堅,為今之雨水者,先是為露為霜為雪,皆水氣凝結以至於寒之極。春則暑氣順行,而又為暑之始也。況天一生水,人物之生皆始於水。春屬木,木生於水,立春後繼以雨水宜也。卦氣正月為泰,天氣下降,當為雨水。二月大壯,雷在天上,當為驚蟄。先雨水而後驚蟄亦宜也。驚蟄者,萬物出乎震,震為雷也。清明者,萬物齊乎巽,巽為風也。巽潔齊而曰清明,清明乃潔齊之義。穀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至此又雨,則土脈生物,所以滋五穀之種也。小滿四月中,先儒云:小雪後陽一日生一分,積三十日生三十分,而成一畫,為冬至。小滿後陰生亦然。夫四月,乾之終,謂之滿者姤。初六贏大,豕孚,躅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贏豕喻其小,躅喻其滿,履霜喻其小,堅水喻其滿。易言於一陰既生之後,歷言於一陰方萌之初,慮之得深防之預也。小雪後有大雪,此但有小滿無大滿,麥必要其成之終,麥種於秋,得金之氣,成於夏火克金也。六月節小暑,六月中大暑,夏至後暑已盛,不當又謂之小,殊不知易曰:寒住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則歲成矣。通上半年之半皆可謂暑,通下半年之半皆可謂寒。正月暑之始,十二月寒之終。而曰大暑小暑者,不過上半年之辭耳。六月中暑之極,故謂大。然則未至於大,則猶為小也。七月中處暑,七月暑之終,寒之始,大火西流,暑氣於是乎處矣。處者隱也,藏伏之義也。白露八月節,寒露九月節,秋天屬金,金色白,金氣寒,白者露之色,寒者露之氣。先白而氣始寒,固有漸也。九月中霜降,寒露始潔為霜也。立冬後曰小雪大雪,寒氣始於露中,於霜終,於雪霜之前為露,露由白而始,寒霜之後為雪,雪由小而至大,皆有漸也。至小寒大寒,幽風云:一之曰發,二之曰栗烈,發風寒,故十一月之餘為小寒,栗烈氣寒,故十二月之終為大寒,大抵合而言之,上半年主長生,曰雨曰雷曰風,皆生之氣。下半年主生成,曰露曰霜曰雪,皆成之氣。下半年言天時不言農時,農時莫急於春夏也。先儒云: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立春雨水後,寒氣漸變,至立夏則寒盡化為水至。然曰小暑大暑,其化固而漸也。立秋處暑後,暑氣漸變,至立冬則暑氣盡化為寒矣。然曰小寒大寒,其化亦有漸也。又曰日月運行而四時成,以其有常也。故聖人指物以候之。實六氣終始早晏五運大小盈虛,原之以至理,考之以至數,而垂示萬古,無有差忒也。經曰:五日為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又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經云:日常於晝夜行天之一度,則一日也。共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一,而周天度乃成一歲,常五日一候應之,故三候成一氣,即十五日也。三氣成一節,節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四節也。三八二十四氣,而分主四時,一歲成矣。春秋言分者,以六氣言之,則二月半初氣終而交二之氣,八月半四氣盡而交五之氣,若以四時之分言之,則陰陽寒暄之氣到此可分之時也。晝夜分五十刻,亦陰陽之中分也。故經曰,分則氣異,此之謂也。冬夏言至者,以六氣言之,則五月半司天之氣至其所在,十一月半在泉之氣至其所在,以四時之令言之,則陰陽至此極至之時也。夏至日長,不過六十刻,陽至此而極。冬至日短,不過四十刻,陰至此而極,皆天候之未變。故經曰:至則氣同,此之謂也。天自西而東轉,其日月五星循天從東而西轉,故《白虎通》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日月五星在天為陰,故右行,猶臣對君也。日則晝夜行天之一度,月則晝夜行天之十三度有奇者,謂復行一度之中,作十九分分之,得七,大率月行疾速,終以二十九日,計行天三百八十七度有奇,計月行疾之數比日行遲之數,則二十九日日方行天二十九度,月已先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反少行七度而不及日也。陰陽家便謂日月之行,自有前後遲速不同,固無常准,則有大小月盡之異也。本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當為一歲,自除歲外之餘則有三百六十日,又余小月所少之日六日,只有三百五十四日,而成一歲,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閏。為十二月之制,則有立首之氣,氣乃三候之至,月半視斗建之方,乃十二辰之方也。閏月之氣,則無立氣,建方皆他氣。但依歷以八節見之,推其所余乃成閏,天度畢矣。故經曰: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此之謂也。觀天之杳冥,豈復有度乎?乃日月行一日之中,指二十八宿為證而記之日度。故經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謂度也。天亦無候,山風雨霜露草木之類應期可驗而測也,曰候。言候之日亦五運之氣相生而直之,即五日也。如環之無端,周而復始,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即其義也。由萬民英的文章看來,仍然是現代中國曆法的依據。二十四氣在中國羅盤盤面的方位,是由縫針先天十二支方位變換為正針十二支方位,隨十二月立建的,即以太陰曆,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搖光星所指的方位而立建的,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復還於寅位,因而俗諺稱春正為「斗柄回寅」。即:大雪,自壬中至子中。冬至,自子中至癸中。小寒,自癸中至丑中,大寒,自丑中至艮中。立春,自艮中至寅中。雨水,自寅中至甲中。驚蟄,自甲中至卯中。春分,自卯中至乙中。清明,自乙中至辰中。穀雨,自辰中至巽中。立夏,自巽中至乙中。小滿,自已中至丙中。芒種,自丙中至午中。夏至,自午中至丁中。小暑,自丁中至未中。大暑,自未中至坤中。立秋,自坤中至申中。處暑,自申中至庚中。白露,自庚中至酉中。秋分,自酉中至辛中。寒露,自辛中至戊中。霜降,自戊中至乾中。立冬,自乾中至亥中。小雪,自亥中至壬中。


推薦閱讀:

中國古錢幣是絕無僅有的,古錢幣大珍
移民官親自上門逮捕賴昌星近日內遣返中國
中國歷史皇帝年號西元對照表
中國茶葉的種類
中國版絕望主婦:做不到這一點,你也會和伊能靜一樣進入喪偶式育兒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