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治癒難 京城名醫有經驗

中醫學家趙心波(1902-1979),字宗德,北京人。出身於中醫世家,受家學熏陶,曾在北京安定門餘慶堂藥店學徒,後師從清末名醫王旭初為師,學徒四年,1925年起掛牌行醫。初疹治內、婦、兒科,後專攻兒科,因療效卓著,譽滿京城。

例1

劉某,男,1歲

一個月前曾患水痘,支氣管炎。四日來突然高熱達40.3℃,咳喘發憋,驚惕不安,神昏嗜睡,口乾思飲,乳食難進,咳甚則嘔,大便兩日未行,小溲短黃。

住院檢查:體溫40℃,脈搏162次/分,嗜睡重度呼吸困難,兩肺滿布啰音,心音鈍、腹軟,肝肋下3厘米,脾肋下1厘米,足部浮腫,胸部透視有肺炎改變,咽培養肺炎雙球菌生長,白細胞9 2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64%,淋巴球36%,舌絳有刺,口乾唇裂,兩脈數急,診為支氣管肺炎。

證為風寒外感,化熱中潛,火極劫陰,逆犯神明之險證。

立法:清肺止咳,佐以生津。

方葯:麻黃2.1克 炒杏仁5克 生石膏15克 甘草3克 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蘇子5克 橘紅3克 川貝3克 冬花5克 麥冬6克 石斛3克

甲壬金散0.4克,日服2次。

曾先後配合金黴素用藥2天,土霉素用藥4天,青黴素用藥5天,洋地黃毒苷給飽和量等治療。

原方加減服3劑,並配用局方至寶丹,但無效,仍高熱40℃,弛張不解,喘憋亦甚,面色發紺,涕淚俱無,舌絳有芒刺,中心苔垢,老黃,兩脈沉實而數。

急請趙老會診,認為風溫入里化熱,郁阻肺竅,熱在陽明,急投辛涼解毒、清肅肺胃之劑。

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生石膏18克 麥冬10克 鮮生地12克 炒杏仁5克 大青葉6克 蔓荊子6克 薄荷1.5克 焦軍3克 知母3克 生麥芽6克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3次。

1劑而效,次日體溫降至38℃,再1日降至正常,涕淚初現,諸症大減,但尚有精神煩急,舌質尚赤、根部黃苔已去,脈象沉細而數,毒熱去其大半,病勢好轉,余焰未盡,並有傷陰之象,

再予清余邪,滋陰解毒之劑:

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花粉10克 麥冬10克 桃杏仁各3克 鮮生地12克 焦麥芽6克 炒梔衣3克 黃芩6克 炒枳殼5克 焦軍3克

又進2劑,精神食慾正常,體溫無波動,輕咳有痰,肺內啰音減少,繼予竹葉石膏湯類善後調治,逐漸康復出院。

按:表邪入里,邪毒亢盛,直陷陽明胃經,毒熱閉肺,火熱爍金,陰津已耗,初時僅以寧肺止喘為治,不效。趙老改投解毒清熱,養陰生津之劑,以金銀花、連翹、大青葉以清熱解毒;知母、生石膏以清陽明結熱;焦軍、麥芽以泄陽明之腑實;杏仁開肺化痰;重用生地、麥冬,花粉以甘寒清熱,生津養陰救逆,使得陽明經熱得解,腑實得瀉,肺閉得開,津液得復,陰陽氣血得調,病情迅速好轉。

例2

張某,女,2歲

四日來高熱40℃以上;弛張不解,身熱無汗,咳嗽多涕,痰稠黃,咳聲不暢,曾用青、金、合、紅、鏈黴素等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一日來病情加劇,昏沉嗜睡,喘急面青,兩目紅腫,厭食嘔吐,體溫持續在40℃以上,3日來大便未解,小溲短赤。託兒所同班有腺病毒肺炎患兒。

入院時體溫39.6℃,昏睡狀,呼吸困難,面色?白無澤,鼻翼煽動,咳聲不暢,兩肺可聞啰音,心腹未見異常,胸片有肺炎改變,咽培養陰性,白細胞8300/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63%,淋巴球36%,單粒細胞1%,舌苔薄白,指紋隱伏,兩脈沉數,診為肺炎(腺病毒肺炎)。

證屬風寒襲表,有入里化熱之勢。

立法:解表宣肺,佐以導滯。

方葯:蘇葉6克 芥穗5克 淡豆豉10克 蔥白2寸 山梔6克 金銀花12克 連翹10克 焦軍6克 生草3克 杏仁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3次。

並配以四環素治療1周,出院前2天停服。

第2日體溫稍降至38℃,大便3次多粘滯,舌苔中心黃薄,指紋紫長過氣關,脈數有力,

為表邪未罷,里熱灼肺之象,給於表裡雙解。

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大青葉6克 芥穗5克 薄荷2.4克 花粉10克 生石膏18克 鮮生地12克 黃芩6克 知母5克 鮮蘆根?0克 生草3克

紫雪丹1克及甲壬金散0.4克,日服3次。

服藥1劑,體溫降至正常,精神食慾好,輕咳有淚,肺內啰音減少,舌無苔垢,脈緩,指紋淡紫。

餘熱未凈,繼以清余邪,肅肺止嗽之劑。

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鮮生地12克 麥冬10克 川貝5克 焦麥芽6克 杷葉6克 炒杏仁5克 黃芩5克 生草3克

甲壬金散0.3克,日服3次

服藥2劑,偶有輕咳,痰少,余症悉無,肺內少許啰音,乃予桑杏湯加減調治,住院8日,痊癒出院。

按:表裡雙解,是兒科常用的一法,趙老在診治小兒熱性病時,非常注意辨清表裡陰陽盛衰,且經常少佐甘寒潤肺之品,乃因熱病易耗陰津,肺為嬌臟之理。

治療本病,初以解表宣肺,佐以導滯瀉下,因之一劑而效,便通熱減。說明治療重症患兒當機立斷,實屬重要。繼之採用表裡兩解,化余邪而滋潤陰津,因而似此重症患兒,治療八天,即得痊癒出院。

中醫中藥發表攻里雖為千古不易之大法,但不汗強汗,可傷陰津,應汗不汗,竅閉悶絕;不下強下,洞瀉難禁,當下不下,脹悶腑實。

凡此種種,皆屬兒科臨床要點,業兒醫者,應細心分析。

例3

丁某,女,3個月

3日來高熱不退,壯熱大汗,喘促鼻煽,陣咳不止,痰壅夜卧不寧,時有驚惕,小溲短。

體溫40.1℃,兩頰微赤,雙肺可聞啰音,胸透有肺炎改變,白細胞18 400/立方毫米,舌苔白薄,脈浮數,指紋赤紫,診為支氣管肺炎。

證屬風寒束表,里熱閉肺。

立法:解表清里,化痰定喘。

方葯:炙麻黃3克 杏仁3克 生石膏24克 甘草5克 金銀花18克 桑白皮10克 牛蒡予10克 川貝6克 藿香10克 蘇葉6克 青蒿10克 杷葉10克

服藥16小時後,體溫降至36.3℃,夜寐安寧,呼吸平穩,咳輕痰少,次晨舌苔薄黃,脈略數。表證已罷,里熱未凈,

原方去蘇葉,繼服1劑後,改服麻杏合劑,6日後病癒出院。

麻杏合劑:解表清里,止咳化痰

麻黃30克 炒杏仁60克 生石膏210克 甘草45克 浙貝90克 蘇葉90克 陳皮90克 麥冬90克 炒神曲90克 白茅根90克

上方煎兩次,共得4000毫升,加白糖、蜂蜜各120克,濃縮至1000毫升。

半歲以內每服5毫升,2歲以內每服5~10毫升,5歲以內每服10~15毫升,5歲以上每服20毫升,每日服3~4次。

按:本案壯熱無汗,喘促痰壅,為表邪不解,熱灼肺絡所致,使用麻杏石甘湯加味,效頗顯著。麻黃開通肺竅;杏仁宣肺寧喘生石膏入肺大清氣熱;甘草和中;同時加用川貝、桑白皮、金銀花、杷葉以寧嗽平喘;牛蒡、藿香、蘇葉、青蒿以解表驅寒、此乃表邪未解,熱蒸肺絡,迫肺作喘之正治法,而與單純散寒或瀉熱之專用處方不同。

例4

李某,男,6歲

高熱10餘日,無汗,頻咳無痰,左側胸痛,一日來加重,大便溏,曾經中西藥(青、金黴素等)治療,無好轉。

住院時體溫38℃,急性重病容,面色萎黃不澤,氣息急促,咳痰不暢。左胸肋間隆起,叩診濁音,呼吸音減低,縱隔向右側移位,心無雜音,腹無異常。胸透左側大葉性肺炎,胸腔積液及胸膜肥厚。兩次咽培養均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對青、鏈及金黴素耐葯,對氯黴素低度敏感,白細胞24900/立方毫米,中性86%,淋巴球12%,單核細胞2%,

舌根部薄黃苔,兩脈數急,為表邪初起,失於宜散,人里化熱,邪毒稽留不解,郁阻胸中所致。

立法:表裡兩解,寬胸舒絡。

方葯:瓜萎12克 麻黃2.4克 生石膏24克 浙貝10克 桃杏仁各5克 炙桑皮10克 南沙參10克 金銀花10克 焦三仙各10克 焦軍5克 生草3克

紫雪丹2.4克,日服3次。

配以金黴素治療。共服用10天。

服藥2劑,呼吸困難消失,喘急已止,尚有低熱,咳嗽尤重,舌尖赤、根部薄黃苔,脈滑,諸症稍減,

繼進清燥救肺,寬胸化郁之劑。

南沙參6克 生草5克 火麻仁10克 生石膏24克 阿膠珠6克 杷葉10克 麥冬10克 麻黃1.5克 瓜蔞10克 炒梔衣5克 焦軍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3次。

次日體溫正常,精神飲食好轉,輕咳不喘,胸疼大減,叩診濁音範圍減少,呼吸音增強,原方再進三劑後,僅輕咳有痰,余症悉無,

為餘熱未盡,陰津受損,繼投清肺養陰之劑:

南沙參10克 鮮生地12克 川貝5克 桃杏仁各5克 炙桑皮6克 木通6克 焦楂榔各10克 玄參6克 連翹10克 金銀花10克

住院10日,諸症無,乃出院調養。

按:本案發病初期,失於宣散,表邪未從肌表透達,反陷胸中,以致氣機不暢,氣血郁阻,趙老治以表裡兩解,直折手太陰之熱,清瀉肺金之火,佐以寬胸舒絡,生津導滯之品,重點突出,兼顧其它,以達扶正驅邪之目的。假設風寒盛者則當加以宣散,屬於風溫犯肺者則當治以辛涼。其有表證未罷而里熱又熾者如腑實便秘,或傷陰劫液,甚或熱極動風,此時既應解表也需和里。本案壯熱胸痛,無汗喘急,乃表邪未從肌表透達,致使胸中氣海郁阻,治以前方,因之得以速效。

例5

陳某,男,7歲

7日來高熱不退,咳嗽胸疼,頭痛不食,腹部不適,一日來惡寒高熱,日晡尤甚,口乾思飲,大便干,小溲赤。

來院時體溫39.6℃,重病容,右肺中部有實變徵及啰音,心腹正常,胸透為大葉肺炎,白細胞10200/立方毫米。

舌質赤,苔薄黃,脈洪數,為表邪入里,熱灼太陰。

立法:辛涼解表,清肺化痰。

方葯: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桑葉6克 菊花6克 炒杏仁5克 薄荷2.4克 生石膏24克 桔梗6克 黃芩6克 浙貝6克 鮮生地12克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3次。

服藥1劑,體溫下降,兩劑後體溫正常,兩顴尚赤,咳嗽痰濁,粘稠難出,精神食慾均好,舌苔黃厚,脈數有力

表證已罷,里熱未清,繼予原方加減

金銀花10克 連翹10克 菊花6克 炒杏仁5克 生石膏24克 桔梗5克 鮮生地12克 山梔衣5克 大麥冬10克 浙貝10克 焦軍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3次。

又服2劑,熱凈身涼,午後咳嗽尚重,余症悉無,舌根尚有厚苔,脈緩,肺熱未凈,繼予清熱肅肺之劑。

又3日後肺內炎症大部吸收,僅輕咳有痰,乃出院療養

按:壯熱無汗惡寒,似為風寒束表,當予辛溫之劑,但咳嗽不暢,痰涎稠濁,口乾思飲,便秘溲赤,均為一派熱象,表裡俱熱,邪熱閉肺,以銀翹、桑菊化裁。而效。同時邪在肺經氣分,日晡熱度增高,皆可證明熱灼肺絡之象,所以加用羚羊、壬金散等,直折內外之熱勢,使疾病迅速獲愈。

例6

胡某,男,6個月

3月前因肺炎住某醫院50餘日,經西藥輸血等積極治療,好轉出院。

其後仍頻咳不止,痰壅喉鳴,時有嘔逆,日達10餘次。近日更有喘憋、煩急不安,乳食難進,大便燥,小溲赤。

入院檢查:慢性重病容,重度營養不良,面色蒼白,唇紫,兩肺啰音,心腹無明顯異常,咽培養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白細胞14900/立方毫米,舌質淡,苔白薄,指紋沉紫,診為①遷延性肺炎①;營養不良Ⅱ°③佝僂病。

證屬脾虛乳滯,久而生熱,蘊郁肺胃。

立法:清熱肅肺,消導和胃。

方葯:陳皮5克 法夏3克 黃芩5克 焦麥芽6克 川貝6克 麥冬10克 炒雞內金10克 桃杏仁各3克 焦軍2.4克 甘草3克

並配以金黴素等治療。

上方連服6劑,諸症大減,咳輕痰少,體溫正常,兩肺啰音消失,體力尚弱,自汗出,飲食尚差,

至第9日諸症進一步好轉,繼予養陰清熱之劑:

南沙參6克 生草3克 陳皮3克 麥冬6克 青蒿6克 炙鱉甲6克 川貝5克 焦麥芽6克 炒雞金10克 蒼耳子6克

連服4劑,僅偶咳一兩聲,無痰。肺無啰音。病癒出院。

按:「治病務求其本」,患兒患肺炎3月,纏綿難愈,脾肺俱虛。小兒患病,有易虛易實的特點,本例正虛又挾邪實,若單純從補脾土生肺金而言,則使脾土化壅滯,更加阻礙氣機,故趙老以導滯和胃以達補脾土之目的,清虛熱生津液而肅降肺氣,使纏綿難愈之疾獲效。這就是趙老治療小兒易虛易實的特徵。

小結

趙心波認為,在兒科疾病的治療調護方面,要抓一個「准」字。小兒肺炎「熱毒盛」和「氣陰傷」是正邪鬥爭的兩個方面。在熱盛氣陰不衰的情況下,可以重用清熱解毒;在熱盛氣陰已傷的情況下,應清熱解毒、益氣養陰並用;在熱盛氣陰將竭的情況下,應首先補氣回陽,待病情穩定後再清熱解毒。有一分熱邪就清解一分,使之不留後患;如果熱退正虛,則主要以扶正養陰為主。這是肺炎


推薦閱讀:

一位翡翠玉行家的經驗之談
論八字里的官殺附加經驗斷語
利費莫爾的經驗與教訓
分享睡渣寶寶哄睡路上的7個要點和11個訣竅,吐血經驗之談
裝修廚房的12條經驗教訓,趕快學起來吧!

TAG:經驗 | 治癒 | 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