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都是如何養老的
網籌金融|讓你躺著都能賺錢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其它國家
如何養老?
網小籌的母親大人經常會陷入一種『老年式感傷』。
比如常常感慨以前的同事朋友突然駕鶴西去,唏噓一下生命倏忽急逝;比如開始越來越願意抱著年輕時期甚至是小時候的照片追憶似水年華。
更重要的轉變是,老人們開始越來越依戀孩子了。從幾年前小籌上大學的時候,天天盼著小籌暑假結束趕緊上學離開的元氣老媽,變成了如今日日夜夜盼著小籌回家的守望老人。
每個周五,老媽都會微信留言問句「回家么」,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老媽會再跟一句:「周末快樂」。
有點傷感,但這確實是現在很多在異地工作的獨生子女家庭的常態。有時候小籌也在想,隨著結婚生育越來越高齡化,甚至越來越多人選擇丁克,未來我們這一代人到了晚年,會不會也要為自己年輕時的自由付出代價。就像老媽老說的,以後年紀太大了,子女都挺辛苦的,老人進養老院才是最好的選擇。
老齡化如今已經是一個社會普遍的現象了,不僅僅是中國獨生子女政策下的一個衍生品,全球都在進入老齡化。繼法國成為第一個老齡化國家之後,很多國家也緊跟其後,超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相繼出現。美國、英國、日本等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較早,為解決養老問題,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和文化傳統,制定了不同的養老保障體系,形成不同的養老模式。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其它國家的老人們都是如何養老的呢?
1
美國401(k)計劃
1974年,美國國會頒布美國《僱員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為僱主出資的退休金計劃制訂了一整套管理標準,發起建立合格計劃的企業和參加該合格計劃的員工都可以享受優惠的稅收待遇,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401(k)計劃和個人退休金賬戶(IRA)。按該計劃,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401(k)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按一定的比例往這一賬戶存入相應資金。與此同時,企業向員工提供3到4種不同的證券組合投資計劃,員工可任選一種進行投資。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多種方式領取使用賬戶資金。401K計劃和我們的企業年金計劃有相似之處,但並不等同。
實施初期在401(k)計劃中,終身持有100%倉位股票和持有0%倉位股票的參保人比例都很高。前者因為太激進賬戶資金積累效果極度不穩定,嚴重依賴於積累末期的股票市場表現;後者因為太保守容易出現資金積累不足,無法實現較高的養老效果。
2006年,美國勞工部出台《養老金保護法案》,將目標日期基金(TDF)納入養老金合格默認投資選擇(QDIA),並強調僱主提供QDIA可對其投資損失免於承擔受託責任。QDIA的推出,使目標日期基金迎來了爆發,如果僱員個人不做選擇,與其年齡對應的目標日期基金就成為了「默認選擇」,投資者只需知道自己的年齡和退休日期,選擇相應的產品即可,實現一站式養老投資。目前目標日期基金已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品種。
2
日本:居家養老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進入老齡化社會,日本政府出版的2015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顯示, 65歲以上老年人目前已有3300萬人,佔總人口的26%,也就是4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
如何應對這一個「超老齡化社會」,這讓歷屆日本政府都非常頭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國民平均壽命高達83歲,位居世界第一,也顯示了日本在養老保障上做的成功。
因此,美國《新聞周刊》將日本選為全球最適宜養老的國家。
從1961年開始,日本政府制定了《國民年金法案》,根據這一部法律,日本建立國家養老金制度,國家承擔年金(養老金)總費用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由企業與個人負擔。法律規定凡是居住在日本國內年滿20歲至60歲的人都必須強制加入。年滿60歲後,便可定期領取養老金。
1963年,日本又頒布實施了第一部關於老年人福利的專門法律——叫《老年人福利法》。
這部法律連同後來制定的《生活保護法》、《老年人保健法》等法案,建立起了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共同養老與醫療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日本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催生了日本的養老產業的迅猛發展,養老院如春筍般地湧現。
但是,由於養老院一般建在郊外,親人探望不方便,老人也有一種「被社會遺忘」的感覺。
因此,進入21世紀,日本養老的重心逐漸從養老院轉向居家養老。
2000年,日本開始實施護理保險制度,這一制度的主要的內容就是提供居家養老和病癱者的上門服務,包括上門護理、上門幫助洗浴、日托護理等多種項目。但是你本人必須在40歲之後繳納護理保險費。
那麼在日本,當一個人進入65歲的大關後,他能夠享受政府的哪一些養老服務呢?
首先,日本政府會給他20萬日元,用於其個人住宅的改造,以創造一個適合於老年人生活的環境。
其次,老年人購買輪椅、手杖、護理床等,90%的費用由政府承擔,個人只需要承擔10%。政府還每年給老人10萬日元,用於購買尿不濕等老人護理用品。
第三,日本政府將根據你的身體健康狀況,對你作出護理等級的評定,然後根據不同的等級,支付給你不同金額的護理保險費,每個月最低的是5萬日元,最高的有10幾萬日元。這筆錢就是用來請專業護理人員來家裡幫你洗澡、打掃衛生、做飯等。
所以在日本,老年生活是以國民年金(養老金)、醫療保險、介護保險這「三道關」來全面實施保障的。
3
荷蘭:高稅收背後的社會福利
荷蘭的養老金主要分為三個組成部分:政府養老補貼、僱員退休金和私人儲蓄。
荷蘭個人所得稅的最低稅率是36.55%,最高達到52%。換句話說,哪怕收入很低,超過1/3的收入要交稅,而超過67072歐元的收入一半是政府的。
高稅收的背後是較好的社會福利,其中也包括養老保險。
荷蘭的政府養老補貼最低是每月1200歐元,能夠基本保證居民在荷蘭的溫飽和正常生活。同時每月的工資中也會自動扣除一部分作為養老保險的儲備。如果以25歲開始工作65歲退休計算,累積下來也會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除此之外,荷蘭人的保險意識很強,很多中年人都會定期拿出一部分收入進行養老保險投資。因此這三部分的累積決定了荷蘭人不用太擔心退休以後的生活。
雖然理論上來說,荷蘭的養老制度已經比較完善,然而並非盡善盡美。
由於要確保養老金的回報率並且規避風險,荷蘭的很多養老金投入到了風險市場和主權債券。然而,前些年的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著實讓荷蘭養老保險受到重創。
同時因為醫療和生活環境的提升,荷蘭居民的人均壽命也在不斷增加。為了避免錢不夠的問題,荷蘭政府也採取了和國內類似的延緩退休的方案,目前的退休年齡已經從之前的65歲增加到67歲3個月。也就是說,只有到了那個年齡才能完整地享受到納稅這麼多年累積出的成果。很多荷蘭人也對這項決定表示不滿。
荷蘭的養老保險背後是老年人獨立的生活。
荷蘭人向來有獨立生活的性格,老了也一樣。養兒防老這樣的事情在荷蘭人眼中好似天方夜譚。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在荷蘭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事情,反而國內那樣把老人接回家裡安享晚年的生活模式在荷蘭非常少見。
4
英國:社區照顧
英國在193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比美國早10年,1991~2005年英國50歲以上的男性死亡率下降30%,女性死亡率下降20%,進一步加劇英國老齡化問題。英國推行以社區照顧為主的養老模式,即整合全部社會資源,運用正規照顧和非正規照顧網路,為需要照顧的老人在家庭或社區中提供全面照顧,促使其過正常人的生活。
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居家照顧,老年人不用離開家庭和社區,由家人、朋友、鄰居、社區志願者為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務,老人在家安享老年生活。政府發給在家照顧、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親屬相應補貼;另一種是社區照顧,即利用社區資源包括服務設施、托老所、老年人公寓等,由專業工作人員對老年人特別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進行開放式的院舍照顧,使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供養和服務。
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服務有社區服務中心、家庭照顧、暫托處、老人公寓、居家服務和養老院等多種形式,並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醫療護理及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此外,英國政府在長期照護系統投入了大量的資金,2007年約佔全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4.7%,並會逐漸上升到2032年的6.2%。
英國具有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和養老保險制度以保障養老服務的實施。英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由3部分組成:①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包括每個退休人員獲得由國家支付的相等數額的基礎年金和根據個人實際繳費年限及基數確定的不等額的養老金,其支付水平每年隨物價指數進行調整;②職業養老金,由企業等單位負責,是養老保險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新的「退休金法案」規定所有僱員都必須主動加入公司的退休金計劃。法案規定企業需要為員工支付其工資的3%作為退休金,另外3%由僱員個人支付,政府再補貼1%;③自願儲蓄性的私人養老金。英國養老制度的改革,主要體現在延遲退休年齡、推行養老儲蓄和國家養老金與個人收入掛鉤。
此外,《英國的社區照顧白皮書》為社區照顧提供法律基礎。同時英國政府和社會還呼籲國民參與照顧老年人的志願活動。據數據顯示,全國10%的人口參與了照顧老人的無償志願服務。
本文來自網籌金融,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推薦閱讀:
※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立場 11
※【國家地理攝影比賽獲獎作品精選】
※眼看要被滅國,這個國家趕緊獻上一個大美女,老大立馬發話:撤軍
※中青報: 向構成國家根基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