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研究簡述
道教研究簡述上一篇下一篇 | |||
發布者:劉偉明|瀏覽(2502) 評論(1)|發布時間:2008-06-28 00:29:25最後更新時間:2008-06-28 01:36:44 |
道教研究簡述2007年道教五個學術問題的研究簡述劉偉明摘 要:中國道教,這個從中國本土文化土壤中發展起來的宗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些年來不斷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學者的研究,但作為一種宗教意識形態,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更談不上對世界社會精神文明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新時期,諸多學者不斷的理論研究,產生新的理論成果,應得到我們充分的認識和學習,在不斷對道教進行合理剖析和揚棄的基礎繼續繼承我們古老的道教思想,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體系。關鍵詞:道教 產生條件 文化地位 精髓 養生 教義 道教信仰 引言 在中國的封建歷史長河中,處於東漢末年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貧富差距加劇,人災天禍不斷,社會矛盾日漸尖銳。東漢封建統治者為源驅魚,為叢驅雀,使民心遊離於對政權的擁護而去尋求其它釋放能量的渠道。而在當時,張陵、張衡、張角、張魯等人有著較高的宗教素質,豐富的教義來源,雄厚的群眾基礎,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穩定的經濟來源,使得民心歸附於對教主的崇拜而使得道教得以創立和發展。總結和反思道教的產生及其衍生的各種思想理論,對於今天的人們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認識本土道教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道教產生條件新探 魯迅先生曾經説過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從古代至今仍對我們的社會生活尤其是思想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那麼這樣一種宗教是怎樣醞釀和發展的呢?總結和反思這個問題對當今更好的認識道教,更深入的研究道教有著積極的意義,下面就從道教產生和發展的主客觀兩方面條件做簡要論述:1.1道教產生的客觀條件 首先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所決定。雖然在東漢時期,社會生產力水平有所提高,但當時的豪強地主控制著大量的土地和依附農民,使得百姓沒有土地,沒有居所,貧富差距加劇,廣大人民由經濟上的窘迫轉而造成心理上的創傷感,從而為他們就接受道教信仰提供了前提;次者是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的惡化直接導致了人們的遊離失所,社會矛盾激增,武裝鬥爭此起彼伏,整個社會動蕩不安,這時候的張魯,張修利用政局的混亂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控制了相當大的土地和人口,這為後來五斗米道的形成創造了有力的政治條件;再者是當時科技文化條件。受奴役的人們對統治者在思想上的專政越發不滿和叛逆,而鑒於當時自身力量的薄弱,這種不滿和叛逆往往需要穿上偽裝的外衣,宗教;此外,醫學的發展也成為促成道教產生的文化條件的一部分; 最後是地理活動空間。因為一個大的空間場所能夠把宗教的信仰者,神職人員和各種宗教禮儀活動容納和凝聚在一個特定的宗教意念中,所以活動場所是宗教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實體性要素。而當時的道教選擇風景秀麗的山區作為自己立足和發展的空間正是處於這方面的考慮,一是可以讓人們靜心休養,找到出世的樂趣,二是名山的遊客較多,可以接觸較多的外來人,擴大宗教的知名度,募集弘教所需要的資金,道教正是處於蜀中的名山之中,這樣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空間。1.2道教產生的主觀條件 一是創始人的素質。一個組織的成立,其創始人非常重要的,道教也是如此,其創始人的素質直接決定著道教的文化素質。道教創始人張角是一名太學生,學識淵博,具有較高的宗教素養,其素質直接影響了五斗米教的宗教素質;另一方面,創始人的素質也直接影響著宗教對於其信眾的凝聚力; 二是豐富的教義來源。原始道教教義的來源歸納起來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來自當時固有流行的有神論思想。另一個來源是創始人親自創編和撰寫的教義教理,道教創始人都具有較高的宗教素養和淵博的學識,能夠創作出符合本教的一些教義教理,比如《天宮章本》,《黃書》,《老子想爾注》等等,這些書籍用以勸説民眾奉道守戒,修繕積德,又教人修習長生之道,保養精神等等,這些思想是道家思想中原本所沒有的; 三是廣泛的群眾基礎。東漢後期,疾疫流行,死者無數,而當時的五斗米教能夠為人治病,且許言治癒只要五斗米,深得百姓尊敬,其次,除了治病五斗米教還教人修習長生之術,無病還能強身,又其次五斗米教又提倡互助互濟,給處在天下大亂中的人們點燃了一盞能找到救命稻草的希望之燈,最後是張角還教人們驅鬼殺鬼的法術,消除信徒對流行鬼神思想的恐懼,他還自覺不自覺的擔當起凈化人心的道德責任,種種的這些思想和行動都使得五斗米教深得人心,贏得了比較廣泛的群眾基礎,也爭取到了人們的支持。 四是有效的組織管理方法。五斗米教的創始人張角,創立了二十四治的教區制度,把全國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於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師統領其事,這樣嚴密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保證了宗教本身的正常發展和活動。 五是經濟源泉的開闢。宗教組織一般不從事直接的生產勞動,故經濟收入的挖掘便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張角在這個問題上採取的是宗教與入教、信徒及病人三者掛鉤的方式,首先把群眾入教與繳納一定的財物掛鉤,規定一個入道者需繳納五斗米,其次是規定信徒必須輪流繳納固定的一些財物供集體之用,最後是為人治病,要求治癒著給予五斗米作為答謝,這樣張角就開闢三條經濟源泉,為道教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從上面的簡要概述中我們可以發現,道教的形成和發展並不是一個單純偶然的歷史現象,而是偶然中包含著很多的必然性,當時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空間條件,創始人的素質,廣泛的群眾基礎,有效管理,充足的經濟來源等等,無不為道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通過對其產生髮展的研究也讓當今的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道教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宗教,及對當今道家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 二.粗論道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及其思想精髓 在當今中國的傳統文化觀中,一直強調著儒家文化的歷史地位,這完全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在學術界存在的熱儒冷道甚至貶道的做法則是不可取的。翻開中國歷史的長卷,我們可以發現,道教的生命力並不是不在政治上維護封建統治,而是在文化上具有中華民族的深厚基礎,雖然道教文化在封建時代有逐步衰弱的趨勢,但其仍頑強的存在,並成為中華民族文化體系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蘊涵著許多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2.1道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道教起源於漢朝末期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當時只是地區性的宗教。到唐朝時,葛洪建立了道教的系統理論,又因唐初的統治者與老子同姓李,故唐初將道教奉為國教和家教,至此,道教才得到統治者和社會的認可,成為在全國流行的一種宗教,其前期發展較好。在後來的一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潮流中,道教的發展卻受到很大的挑戰。在社會思想中存在著佛,儒,道三種重要學說,其中道教明顯落後於儒佛,且不斷受到排擠。究其原因有,一是道家學說相比於儒法在歷代王朝維護其封建統治中的實際作用不大,不能受到封建統治者的重視;二是追究到道教的起源,封建統治者考慮到道教的產生與農民起義相聯,一直心存戒心,不敢重用道教的思想理論;三是佛教等採取了相當多的競爭策略排擠道教,以及道教本身暴露的弱點,上述三個原因造成了道教在封建時代的地位逐漸下降並走向衰弱的趨勢。 雖然道教在封建時代逐步衰弱,但其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仍保持著堅強的生命力,頑強的存在著,並在非官方的平民知識分子和民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本身就闡明了,道教的生命力不在政治上的維護封建統治,而是在文化上具有中華民族的深厚基礎,其深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這種文化的精髓是「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它就膨脹得愈大」。在現時代,道教文化絕不是在衰退和滅亡,而是將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繼續擔當著重要的組成部分,且將更加的發揚光大。2.2道教中蘊涵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 道教中蘊涵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呢?簡略概括地表述,主要有尊重自然、關愛生命與和諧寬容。 一是尊重自然:道教文化中最基本的思想。道教繼承了前人的道家學說,亦十分推崇自然,將「自然」看作「道」的特性或天道運行的原則,認為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自然是無目的性,但無目的地運動的自然卻能創造出秩序井然的世界。因此,在古人眼裡,人在自然面前,只能一味的順應自然、利用自然,不能以自己的主觀意志隨意地改變自然萬物的本性,強求自然與自身一致。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封建時代,科學技術極不發達,人們基本上還是自然的「奴隸」,根本談不上隨意地改變自然萬物的本性。由於人為地造成人和自然的衝突遠未凸顯出來,因而這一思想在古代還不具有現實意義。 到了現時代,這一尊重自然本性的思想的現實意義就越發明顯了。道教的「無為」即無目的的自然,且順其自然「無不為」地創造出秩序井然的世界。用現代的學術語言來說,就是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變化形成了生態平衡。因而尊重自然,保持自然的生態平衡,正是現代全人類共同關心的時代主題。 二是關愛生命:道教文化中的深沉情懷。在先人老子的哲學中,其在論述人、地、天、道這世間「四大」時,特別突出強調「人居其一」的思想,認為道或自然是基點,人則是中心。也就是説,老子所説的「道」或「自然」並不是一個空洞的哲學概念,它必須通過人的生命才能體現出來。這就表現為對人的個體生命和社會生命的雙重關懷。 在道教學説中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闡述。相比於不少宗教把人世比作苦海的觀點,道教則認為人能生活在現實世界是一件樂事,能長壽更為大樂,能不死成仙則為極樂。對於人來說,死亡才是最大的痛苦,而非生。故道教極力主張樂生,重生,積極爭取長生不老或得道成仙,而不應屈服於天命,要修鍊習氣,爭取延年益壽。在現實中,對於人生短暫的憂患意識一直困擾著人們,使人們不斷的產生死的恐懼,特別是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因此,道教不遺餘力的想方設法使人能夠長生不老,採取了多種養生的道功道術,發展了一整套健身長壽的養生術,且不斷的與當時的醫學相結合,使道教的養生術被加以科學的改造,其影響日益擴大。但由於後來的道教養生專為封建統治者服務,對於下層的絕大多數人來説是可望而不可即,故下層民眾為求生,往往只能以「不畏死」去反抗。在古代這種生死對抗的階級社會中,談及關愛生命儘管是人的情懷,但卻不能成為時代的一個主題。而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質水平的提高及社會人文關懷情緒的增長,關愛生命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情懷。 三是和諧寬容:道教中積極健康的文化心態。世界上有的宗教,其具有強烈的排他性,不僅與其他宗教難以相容,同一宗教中的不同派別也不相容,有甚著還引發了宗教戰爭。在中國的歷史中,雖亦發生過宗教的爭論,衝突,但總的來看,自唐朝以來一直奉行著「三教」並重的策略,各教一向寬容共處。但細細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儒教和佛教雖不排他,亦不主動融他,而惟其道教在宗教寬容上表現得特別明顯。道教原本就一直奉行多神崇拜,不僅教內諸神是互補的,而且和異教的諸神也是相容的。在有的道教觀宮中,道教的神和孔子、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穌等是一起供奉的,這充分體現了道教的寬容原則及其積極健康的文化心態。不僅如此,道教還重視身體力行,以和諧寬容的精神信仰要求自己的信徒在實踐中貫徹,也要求信徒學習道家的主張「無欲」、「不爭」、「不逞強」、「以百姓之心為心」。認為無欲才能不貪,不貪也就不爭,無逞強爭奪之心,社會就不致動亂,國家才能穩定。和諧寬容,以己以人以國都是最為有利的。做到和諧寬容,也就順應了自然之道。 道教的這種和諧寬容的文化理念在過去階級對抗和階級鬥爭激烈的歷史時期中並未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這當然有許多原因,但毋庸置疑的是,這種和諧寬容的文化理念確實的存在於道教的文化體系中,並使其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一部分。如今,歷史的車輪已經駛進了一個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和諧寬容正在成為時代的要求。 三.探討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原則 道教養生學是道教徒在實現以道為最高信仰,以成仙為最終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鑒傳統醫學的經驗、知識、理論,並結合道教的煉養法術,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宗教醫藥養生體系。這種傳統醫學和宗教煉養高度結合的知識體系,儘管其本質是宗教的,但其內容卻科學性和宗教神秘性兼而有之。尤其是那些看起來似乎神秘玄奧的東西,有可能就最具特色、最富魅力。道教的這種養生學不僅是區別於其他宗教或文化的根本特徵,而且在現今注重健康養生的時代仍是值得人們深入挖掘和科學整理的寶貴思想理論。3.1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 任何有意識的行為,都是思想驅動的結果。道教的養生學至產生之時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在這段歷史時期中其不斷發展且從未間斷,並且有源源不斷的方士、道士前仆後繼,甚至如痴如醉地積極研究,究其內在動力就在於信道體真的宗教精神、重人貴生的價值取向和我命在我的主體意識。正是由於這些精神思想作為指導,才使得道教能夠不斷發展且在整個歷史時期富有意義和價值。一是信道體真 對「道」的最高信仰和成仙的目標追求,一直是道教養生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道教一方面認為,「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者,又是自然、社會的最高法則;另一方面,道教還認為「道」廣大無邊,亘古不變,無所不包,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既不僅存在於自然、社會中,還存在於人體之中。認為人體是載道之軀,又是道的歸宿,整個人生就是一個悟道體道進而履道的過程。在這種宗教情懷的影響下,道教發揮了老子的思想,認定只要認識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和本性而不違背它,就可以達到與天地合其德的地步,進而實現生命與道的統一。後來道教繼續發展了這種思想,認為修道者應重視生命的調養,而養生者不能忽視道的主宰,從此,道教養生便成為一種履行道教信仰的行為方式。 道教學說認為,道教修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使信徒最終成為妙合自然的真人、至人、仙人。為實現此目標,道教信徒在修鍊的過程中,不僅把煉養的行為作為實現宗教信仰的神聖任務,而且更加有意識地感知領悟生命的奧妙。隨著道教養生學的不斷發展,其由成仙不死的虛幻目標中逐漸回到幫助人們延年益壽的現實中來,使道教養生日趨理性的發展。二是重人貴生 與世界上的其他宗教相比,道教是最重視現世生命的宗教。珍視生命,追求人生快樂自由的價值取向,始終是道教養生永不更改的燈塔。並由此構建起了以享受生命和養護生命為核心思想的道教生命倫理學。首先,道教認為天地造化,萬類競爭,而人為萬物之靈,最為寶貴;其次,道教認為人是萬物之靈的人,且人最寶貴的就是人的生命。從上面的思想理論我們可以發現,道教生命哲學的突出特點就是「重人貴生」,即十分重視人的生命。正是這種貴生的思想與神仙信仰的結合,才孕育出了道教一系列的養生理論、原則和方法,並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道教養生學。三是我命在我 雖然長期受到神仙信仰的支配,但道教並不甘於自然的束縛,而是大膽的向生命挑戰,並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命題「我命在我不在天」。其突出強調了對生命的自我支配、調節,充分發揮生命原理的主體意識,並由此產生了道教養生永不消蝕的信心基礎。3.2道教養生的主要原則 道教養生不僅有其支持驅動的指導思想,還存在著普遍可遵循的原則。這些原則簡述如下:一是道法自然,清靜無為 「道法自然」是老子一個重要的思想主張。在這裡「道」指的是規律、原則的意思,即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和人類社會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自然」就是本來如此、本來這樣,即事物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清靜無為」是老子為達到「自然」、實現「自然」而提出的態度和方法論原則。「清」指的是心境清明純潔;「靜」是指心有守持不受外物的干擾。「清靜」就精神修養而言,既是精神修養的大發,又是精神修養的境界。 「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為,而是順從事物之自然,不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道教養生全面繼承了老子的哲學思想,凡事從尊重生命的自然規律出發,雖然大部分人是懷著長生不老的願望,但養生的具體實施操作過程中還是在於理性把握生命現象之自然呈現,實際達到的效果也只是健康強身、延年益壽,並不是真正的成仙不死。二是趨利避害,頤年盡數 養護生命,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發揮有利因素,祛除有害影響。人應順應天地陰陽、四時變化等有利條件,避免飲食、情緒或四時氣候等有害因素; 頤養天年,活到應有的壽限,這是道教養生最平實可行的目標。道教關於天年的概念和壽限的規定是古人幾千年經驗的積累概括,有相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對其深入研究,仍具有可借鑒的現實意義。三是陰陽平秘,臟腑協調 陰陽平秘是健康的基本條件。道教養生認為,「人之生本於陰陽之氣」,只有陰陽兩氣平和穩定,既不抗盛,也不衰少,始終處於平衡安靜的狀態,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精神旺盛;道教養生認為,臟腑堅固,精氣藏守,氣血平和,精神飽滿,情志舒暢,全身達到最佳的協調狀態,人便能長壽。四是形神兼養,眾術合修 「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形體是精神意識的載體,而精神是形體生命的展現。形神關係不僅是古代哲學的論辯主題,也是道教養生需要闡明的問題。只有明白形神的辨證統一關係,才能形神不二,彼此兼顧,才能更好的達到養生的目的; 道教養生,倡導多種方法綜合運用,以期達到全面調理身心的作用。故眾術兼修的觀點,便得到了道教的普遍贊同,在形神兼養、內外並行、性命雙修的基礎上,創造發展出各種養生方法,並彼此函攝,互相交映,取長補短,兼收並蓄,使道教養生術大為繁榮。五是先天後天,天人和諧 道教養生認為,人的先天稟賦與後天調養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先天不足者,可以通過後天調養來達到健康長壽;先天稟賦不錯,如果後天失調,也難保健康無虞,故後天調養是維護健康長壽的關鍵。在天人相應觀念的影響下,道教養生追求的最佳狀態便是希望天人和諧,甚至達到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強調與宇宙萬類萬物一起在生命的過程中升降出入,彼此相安,共同繁榮昌盛。 四.對道教教義的簡要闡釋思考 道教是中國本土所固有的宗教,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道教文化中,道教教義思想居於基礎和核心的地位。自天師創立道教以來,道教的教義思想經歷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幾個階段。但是無論是在哪個歷史時期,道教教義都有兩個不變的主題:一是以「道」為根本的信仰;二是注重天道與人事的相通。千百年來,道教教義只所以能不斷的得到繼承和發展,正是由於歷代弘道闡教之祖師始終圍繞著道教教義的核心信仰和教義的思想中心,且使教義思想深深紮根於文化和社會之中,適應了民眾的需要,滿足了信仰引領信仰的需要。新時期,道教教義的發展需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迫切需要加強對道教思想的研究和闡釋,以梳理出一整套符合新時期道教發展需要的、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交易思想體系,從而建構起一種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民眾信仰需要的新的教義思想體系,促進道教在新的歷史時期更好的發展和弘揚。現下面就道教教義的三個方面做簡要的闡釋,一是道神一元論,重在梳理道教教義中的尊道與敬神即道教信仰的問題;二是道物依成論,重在梳理本體之道與萬殊各異的個體之間的關係問題,重點討論道性與人性之間的關係;三是生道合一論,重在梳理和論述關於道教生命價值觀的問題,為道教重人貴生的教義思想尋求理論的支撐。4.1道神一元論 在討論道教的核心信仰時,是認為以「神仙」為核心還是認為以「道」,在一般民眾信徒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模糊認識。就道教本身而言,道教的信仰體系自成體系,道教的教義體系也是自稱體系,這兩個體系是一致的。然而由於在歷史上,道教的信仰起源於秦以前的鬼神與方仙信仰,道教的教義主要來源於先秦道家思想,所以難免會使人因歷史「二源」之故,變生出義理的「二元」之見。 然而透過歷代道教的重要經典,我們可以看出,尊道和敬神並不是決然的二元分開,反而「道神一元」的思想受到比較普遍的認識。道教既有「修身成道」的教義,也有「道成神身」的教義,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是尊道與敬神的一致性。道有神性,可以感應眾生之心靈;神有道性,依道而賞善罰惡,濟世度人。修行可以證道,敬神可以祈福。強調「道神一元」,一方面使虛無之道有了對象性,起眾生之敬信;另一方面又彰顯了神本道而行。《道德經》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神意即體現著天道,故敬神之人,應該做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以臻於「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境界為目標。4.2道物依成論 在闡釋道教教義時,還需要梳理一個重要問題: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本體與個體之見的關係究竟如何?把這個問題分成兩個子問題,一是作為個體之一的我與道是什麼樣的關係;二是世界萬物與道是什麼樣的關係? 首先,我們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來看,《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認為,「道生一」即道首先化生出元氣,以元氣來說明道生萬物的具體過程。然而在「道」以「元氣」化生萬物的過程中,「道」並不自居是天地萬物和人的主宰,天地萬物和人不過是元氣之自然生化的結果罷了。由於萬物的生成離不開元氣,故道教就用元氣的普遍性來解釋萬物的統一性問題,同時,元氣生生不息的特徵,也為道教的長生成仙說奠定了基礎。 其次,從宇宙本體論的角度來看,道是萬物得以存在的內在根據,而萬物則是道的具體顯現。當道生成萬物之後,道即內在於萬物之中,這時想要保有此道,乃至到達與道合一的境界,就必須進行修行。同時,道就在人身中,故人修道,並不是要修成一個外在於自己的客體,而是對自己已有道性的完善和擴充。再次,道教還進一步從「道」與「心」的關係,論述了普遍的道與個體的人的關係。道教教義認為人心與道具有共同的存在本性,道與人心可以相通;人修己之心,達己之性,就可以通於道之性。人性與道性通,故人性可以和道性一樣,神妙莫測,神通廣大。道教教義還把「道」與「心」的關係從四個方面加以界定:一是認為人心與「道」存在的包融關係;二是認為人心與「道」存在的互生關係;三是認為人心與「道」存在明悟關係;四是認為人心因得「道」而成性。在此對這四方面就不做詳盡闡述。 簡而言之,「道」貫通天地人,是宇宙的本原與本體,屬道教教義中最高實體的範疇。道先天地而生,但道又處於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道逐漸具體化,因而有了天地和萬事萬物。道是一個展開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是道由潛在向現實的過渡,亦是由現實向道自身的回歸。道就存在於大化流行中。人作為萬物之靈,能夠自覺體認到自身中所蘊藏的道性,通過身心煉養,能夠完善和擴充此道性,至於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4.3生道合一論 在道神一元的信仰與道與人通的教義的指引下,道教非常重視人的生命價值,主張重人貴生,以生為樂,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內在精神實質則是生生不息。道教認為,「道」是「生」的基因,生命、生存、生長都是「道」的功能表現形式,《老子想爾注》中說:「生,道之別體也。」故,道教教義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生道合一」的思想。 道教歷代宗師都倡導「貴生」、「重人」和「生道合一」的思想。陶弘景認為天地間所有稟氣含靈的一切生命存在形式中,以人為貴。人之所以貴於其他稟氣含靈,在於人的生命形式。人的生命形式本身就體現了神之屬性,神是道的載體,故人的生命形式的存在也體現了道的存在;《太上老君內觀經》認為,人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生命之所以可貴乃在於它是道的體現。人與道的關係,就好比魚與水的關係,魚離水則死,人失道亦不能生。所以,道教特別重視養生、攝生,而養生、攝生的最重要目的乃在於體道,養生者不能失道,失道則不可能養生;體道者要重視養生、攝生,因為道與生相守,道不離於生。生命的存在是道的體現,生與道可以相保。道教「重人、「貴生」、「生道合一」的思想與道的精神並不相悖,因為「生」與「道」是合一的。道教還認為,人的生命並不取決於天命,而是可以掌握在人自己手中的。道教思想認為人的生命是否長久,與自己的行為有關,也就是說人之行為有善、有惡,故命有窮、有通,如果人能為善去惡,在此基礎上,再存之以道,納之以氣,因氣續而命不絕,因道存而壽長久,在這個意義上而言,人的生命當然不屬於天地,而可以由自己來做主了。正是由於這樣的思想,在關於如何養生方面,道教徒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進而逐步建立起了道教的養生學體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窺見,道教的「重人」、「貴生」、「生道合一」的思想對於當代社會來說,亦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就是說,道教不僅可以繼續為社會人群提供有益於他們身心健康思想與方法,道教自身也能在服務社會、服務人群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 以上三方面雖然看似各自獨立,實則又相互聯繫。道神一元論是核心和根本,道物依成與生道合一是依據和津梁。本章節旨在通過這三方面的簡要論述,梳理出道教教義的核心和基本精神並作出新的闡釋,為道教教義思想的現代建構作出探索,這不僅需要繼承道教教義中的優良傳統,又要結合當今時代和社會的精神,亘古而常新。面對現代社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當代道教應在繼承和發揚上下功夫,高度重視道教教義的思想闡釋,重視當代教義思想體系的建構,滿足與引領民眾的信仰需要,積極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五.試論道教信仰中的管理哲學內涵 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其產生、演變與傳播的過程中與普通民眾的生活世界息息相關,並且其教義思想和宗教信仰深深的影響著廣大民眾。有位外國學者曾對道教的教義信仰做過系統研究,認為道教信仰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了中國的落後和錯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我想這樣的觀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並非在嚴格意義上對道教的價值取向作了全面的分析,而應該辯證的看待道教信仰在中國歷史上曾發揮的作用。 道教作為一種思想來源複雜多元的社會文化體系,如果是簡單的就其中的若干觀念抽出來進行解析,大概不同的學者都能找出相反的論據來否定彼此的結論,我想這樣的研究是不盡合理和缺乏嚴謹性的。因此,認為對道教的信仰進行一些簡要的哲學分析,闡釋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的一面是非常有必要的。5.1「道」信仰:神秘主義的管理哲學內涵 「道」信仰,是道教的核心信仰。然而有學者認為道教的「道」信仰,本質上是一種非理性的神秘主義,在其神秘主義中,其認為道教是以一種以冥想的方式獲得終極解脫,並且主張在世俗中,人只能適應世俗的秩序,而採取一種混跡塵世的「宗教隱匿方式」。但事實就真的如此嗎?道教的信仰就真的不可能具有積極的管理哲學意義嗎?通過研究,事實並非如此。 從道教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些歷史事實:如北魏北天師道首領寇謙之,積极參与了北魏政權許多軍政大事的決策。寇謙之在北魏統一北方和鞏固政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南朝道教領袖陶弘景與南齊荊州刺史蕭衍素有舊交,及蕭衍稱帝,陶弘景援引圖讖以「梁」為應運之符,為蕭衍採納,定為國號。蕭衍對陶弘景禮遇甚厚,「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在其後的中國封建歷史中,統治者問政於著名道士或道教領袖的事例屢見不鮮。這些事例亦能表明,道教曾在中國歷史上事實上發揮了某種「佐時理化、助國扶命」的治道功能。用現代管理學的術語來說,即宏觀戰略管理和決策諮詢的功能。進一步挖掘問題:這樣的「戰略管理」、「決策諮詢」的功能又是如何得以發揮的呢?現大致概括如下: 首先,從「道」信仰本身的性質來看,道教信仰者普遍認可「道」是一種本源性的真實存在,它是現象世界得以存在和展現其意義的根源。同時,由於道是整體性的「真相」或「真理」,它超越並統攝社會職業領域、專業知識的分途,這使得基於道信仰的戰略管理、決策諮詢功能得以可能。其次,從被諮詢者的權威性來看,被諮詢者與諮詢者之間構成一種對話關係,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種說服與被說服的關係,這就要求被諮詢者具有「說服力」,這種「說服力」必須建立在可信性或權威性的基礎上。對於充當被諮詢者的道士而言,其權威性的來源不是具體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決策技能,而主要依賴於宗教的信仰。這就是說,道教修鍊者與「道」玄合的宗教體驗,使得他具有了一種宗教「品質」和話語權,這種與「道」玄合的宗教體驗並非任何人都能夠達到,由此道教修鍊者在諮詢對話中便具有了權威性。不難看出,這種權威性的最終來源在於諮詢者作為「道」的信仰者對於「道」的信念。再次,從諮詢者的角色心理來看,他在制定管理戰略或決策時需要獲得心理「支持」,以克服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略管理本質上就是對「未來」的管理;而所謂「決策」,則是一種對有關事物未來狀態的描述,同時又是選定一種未來狀態作為最佳點和應當採取的行為方案,未來的「不確定性」是決策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當統治者懼怕未知的、不能直接看到的「未來」,然而客觀情勢又要求他不得不對「未來」作出判斷與謀劃時,其求助於道士的「道術」便成為一種難以抗拒的選擇。換個角度看,披上了風水、占卜、禁咒等巫術外殼的「道」信仰,便通過個體心理補償(滿足「不確定性規避」的心理需求)的途徑發揮出戰略管理、決策諮詢的功能。5.2「神仙」信仰:「祈福消災」背後的管理哲學內涵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結構中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神靈仙真的存在與「學以致仙」是其中兩個重要的支撐觀念。道教的神仙信仰並不像有的學者所說的,道教缺乏西方清教徒那種受宗教的制約、理性的生活方法論。反而在事實上,通過對道教神仙信仰的研究,我們能夠發現其不可忽視的管理哲學內涵:首先,道教神仙譜系的構成,具有明確的道德象徵意義; 其次,道教的戒律體系具有(道德)行為塑造的功能。許多戒律性質的道經,以神的諭令形式出現。然而道教戒律也制定了相應的道德規定,認為行仁積善乃是成仙「得道」的必要條件; 第三,道教「職能神」或「行業神」信仰所發揮的治道功能。由於道教對於民間宗教中的神靈持寬容的態度,這使得道教的神靈譜系中,出現了許多「職能神」或「行業神」,如財神、文曲星君、媽祖、關聖帝君等。5.3生命崇拜:「利生」原則的管理哲學內涵 生命崇拜是道教基本信仰結構中的另一基本要素。道教的「生道合一」論又將生命的內在本質說成是「道」,把生命視作無限而永恆存在的本根之「道」的固有屬性和呈現形式,生道相守,則生命形式的絕對性便獲得了本體論的支撐。 在道教看來,生命的存在具有神聖的或曰絕對的終極意義和價值。葛洪《抱朴子·勤求》篇認為生命存在本身,乃是一種終極價值;而一切外在之物對於人而言,僅具有次生性的價值,即其價值必須通過生命才得以呈現。失去了生命,一切聲名權勢就毫無價值可言,雖貴為帝王,死不及生鼠。因此道教常把「利生」作為評判人的行為和理論學說的基本價值標準。這一思想的確立,對於治道的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道教生命信仰觀念所確立的「利生原則」,不僅意味著「生命」本身即有神聖的終極價值,不能作為其他價值的「成本」而被任意支付;還意味著某種管理制度、管理行為所涉及的生命能否幸福的呈現,也應當是管理活動與管理方法謀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維度。 道教信仰中的管理哲學內涵,尚不止於此。上文就只對三個方面作簡要的論述。通過對道教信仰的管理哲學意義的簡要分析,剖析其合理科學的一面,對於當今人們認識道教、研究道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管理學意義。 結論:中國道教,這個從中國本土文化土壤中發展起來的宗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些年來不斷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學者的研究,但作為一種宗教意識形態,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更談不上對世界社會精神文明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縱觀中國道教的歷史,它似乎已經經歷了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從產生、發展、興盛到逐步走向衰落。而與之相反,我們卻看到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世界範圍的廣泛傳播與興盛。我們在反思道教為什麼沒能衝出國門成長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甚至,在其產生的本土,它為何不可避免地逐步走向衰落?其中緣由,是很值得國人去探尋的。但又反過來說,翻開中國道教的歷史,我們也不難發現它的歷史軌跡和社會貢獻,其有價值的思想理論和宗教信仰仍是值得我們後人深入學習和研究的。其寶貴的思想資源有待國人進步一步的挖掘。新時期,諸多學者不斷的理論研究,產生新的理論成果,應得到我們充分的認識和學習,在不斷對道教進行合理剖析和揚棄的基礎繼續繼承我們古老的道教思想,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體系。 參考文獻:著作:作者、書名、出版社單位、出版時間;[l]謝路軍. 中國道教源流[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2]胡孚深. 道學通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3]卿希泰. 中國道教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4]張尚仁. 道家、道教的文化地位及其精髓[J].廣東:《嶺南學刊》,2007年第2期;[5]蔣力生. 試論道教醫學的形成基礎[J].江西: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6]章德林、蔣力生. 《千金方》精神養生方法探析[J].江西: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7]蔣力生. 中醫養生學釋義[J].江西: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8]張繼禹. 道教思想四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2007;[8] [德]馬克斯·韋伯. 儒教與道教[M].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5;[9]程宇宏. 析魏晉南北朝道教基本信仰結構的構成[J].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0]道藏[M].上海: 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1]程宇宏. 試論「治道」與中國管理哲學[J].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校區圖書館
推薦閱讀:
※華藏世界的構造與存在形式研究
※預備中止可罰性研究
※研究發量調整(三)
※儒教研究及其意義
※曹福敬:談《易經》若干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