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各大家文論

一、《毛詩序》的文學觀

1、 情志融合說——文學創作的本質

「情志」伴隨情感的理性認識,第一次提出詩歌具有抒情特徵。

《毛詩序》融合了先秦以來的「情志說」提出:「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詩序》倡導情理兼容。情激活了志,使原先積澱在作者心中的、帶有必然性的「志」,變成偶然性的、個體性的情,志入於情,情蘊含著志,這樣的詩歌既能傳達政教內容,又能打動人心,從而使政教內容為天下人所接受。

2、 教化說——文學的社會功能

作者認為從詩與樂中可以看出政治得失與社會心理走向:「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毛詩序》看到了詩歌與音樂由於以情為動力,故而其感動人心、教化百姓最具價值,它強調從調協父子、夫婦等人際關係出發,進行移風易俗,美化社會,實行儒家理想中的王道之治。這樣,文藝之美就與政治教化緊密結合在一起了。

3、 美刺說——文學的社會功能

《毛詩序》在解說「六義」時提出了美刺的觀點,釋頌為「美盛德之形容」;釋風為「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依據《毛詩》及注釋者的理解,美與刺有許多是通過比興手法而得到展現的。但諷諫必須掌握好尺度,不能過分。 「溫柔敦厚,詩教也。」形成溫和含蓄的抒情特徵。

二、司馬遷文論

1、發憤著書說

①闡述了社會生活、個人經歷是文學創作的原動力。司馬遷在《報任安書》和《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強調個體寫作的決定因素,可以說是開魏晉文論自覺意識的先河。

②苦難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悲憤痛苦的情感往往使作者能夠體會到生活與宇宙中最深刻的意蘊,這種建立在體驗之上的思索,往往構成了作品情理交融的魅力,也是藝術特有的魅力。

③揭示出創作的意義——社會意義與個人意義相統一。司馬遷通過闡述古代聖人的寫作動機,指出古代的聖賢所以發憤著書,「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認為,歷史上許多文人的創作都是想「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這就將文章寫作的動力歸結為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不僅是為了承擔社會責任,也是為了抒發心中的鬱憤,使個人的生命意志得以延續。

2、對屈原的肯定性評價

肯定屈原的「怨」與「直諫」。司馬遷將屈原創作《離騷》與人的天性相聯繫,認為人之疾痛慘怛必然呼天喊地。《離騷》中的怨憤是符合人性的,無可厚非的。屈原正道直行而受到小人的饞悔發而為《離騷》,具有最美的價值,是產生深摯感人藝術魅力的前提。

三、王充文論

1、對文學功能的深化認識——勸善懲惡說

「夫文人文章,豈徒調異筆墨,為美麗之觀哉?載人之行,傳人之名也。善人願載,思勉為善,邪人惡載,力自禁哉,然則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文學懲惡勸善的教化作用的實現必須建立在真誠無偽的基礎上。

2、「真美」論——對文學內容的要求

①述實事,論貴是而不務華,事尚然而不高合。②辨真理,解釋世俗之疑,辯照是非之理,使後進曉見然否之分。③抒真情,文學誇張,一概否定。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實,著文垂辭,辭出溢其真,稱美過其善,進惡沒其罪。

3、 文學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關係。——文質並重

有根株於下,有榮葉於上,有實核於內,有皮殼於外,文墨辭說,士之榮葉皮殼也。

四、魏晉玄學文論——王弼: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說

王弼認為只有遺棄外在的物象與語言,才能直擊本體。「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在存意,得意而忘象。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然則言者象之蹄也,象者言之筌也。」引用莊子用魚和筌,兔和蹄的關係說明言與象、象與意的關係猶如捕捉魚和兔時用的工具一般。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之盡言,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這裡更加辯證地提出,只有忘象才能得意。

王弼的思想對魏晉人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方式,產生了變革的意義,「言意之辨」被引入審美領域,對文學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啟迪作用。

五、曹丕文論

1、審己度人的批評標準

他強調批評要反對「各以所長,相輕所短」的現象,提出「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既要審查自己的才能,更要全面了解別人,平心靜氣地交換意見,這樣才能避免文人相輕的通病。「審己以度人」體現了建安時代曹魏集團知人善任的人物品評精神,是對入學文學批評觀念的修正。

2「文氣」說——氣:天然稟賦,才情氣質,文以氣為主,風格由氣決定。

曹丕的「文以氣為主」主要指作家的個性氣質,而不是指性行範疇,它體現在作品中形成不同的氣調風格,他所說的氣兼有內外合一的蘊涵。

3、文體論

曹丕《典論·論文》首次對漢魏六朝的文體論,做出了新的闡釋。他提出: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曹丕並非反對文學的教化,但是他認為要分清不同文體承擔的功用,它們各有所思與所重,不能一概而論。就發揮政教而言,奏議、書論與銘誄也許作用更大,詩賦則適合於情性所發,吟詠所至。曹丕把文體分為四科八類,基本劃清了當時和後世通行的廣義的文學體裁和兩漢所說的諸子、六藝類的界限。

4、 文章「不朽」說

曹丕《典論·論文》中還對傳統的文學價值作了重大的突破,對文學地位給予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他提出: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文章的生命可以世代延續,文學創作是延續個人生命的寄託。

曹丕認為1)自覺為文,是因為感到生死問題的嚴峻,希冀通過文學創作使自己的生命意識延續不絕2)他所說的「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乃是為了將自己的獨立人格熔鑄在文學作品中,他感嘆「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強調文章可以傳載人的生命精神,超軼時間而流布後世。

六、陸機文論

1、 文學創作論(文思的來源、構思想像的特點)

文思來源於觀察萬物、品德學問修養、學習先人的文章

構思:創作前要保持良好的虛靜心態,學習先聖的經典。創作開始時表現出緣物起情的特點。「其始也,皆收視返聽,耽思旁訊」。在構思的第二階段,作者藉助於想像「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使形象和情感清晰化,「其致也,情瞳曨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在想像展開的過程中,語言的定位與表現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它使情感受到定位意象獲得生成。

2、 文體論——詩緣情而綺靡

陸機把文體分為十體。即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與曹丕相比,陸機更強調文體的情感性與形式美。曹丕提出「詩賦欲麗」,陸機則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把形式的美麗與情感的表達融合起來。曹丕說「銘誄尚實」,陸機卻主張「誄纏綿而凄愴」,認為誄的特點是情感的哀怨纏綿,突出了誄這種文體的抒情特徵。

3、 論創作靈感——應感之會

陸機對靈感心理總結了這樣幾個特點1)它在湧來時呈現一種情感騰躍、思路清晰的心理。「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2)這種靈感的開塞是沒有規則可循的,表現為一種突發性的心理「藏若景滅,行猶響起」3)「雖茲物之在我,非餘力之所戮」雖然靈感在自己身上表現出來,但是本人卻是無能為力的。陸機認為這種靈感的產生與運行是天機的表現,可見,對靈感心理的開塞應當順其自然,不能強行為之。

七、劉勰文論《文心雕龍》

1、 文體論

劉勰接受了當時重視文學形式美的思想,用有韻之文和無韻之筆來劃分文體。自《明詩》到《雜文》為有韻之文,自《史傳》到《書記》各篇各篇所論為無韻之筆。劉勰將詩、樂府、賦、史傳、諸子都立專篇論述,其他各篇兼論兩體。在論文學發展、演變的《時序》《才略》《通變》諸篇中,內容也都以詩賦為主,這說明劉勰心目中的文學主要還是指詩賦等文學樣式。《文心雕龍》集前人文體論之大成,既吸取了曹丕、陸機等人論文體風格的觀點,又廣泛借鑒了摯虞《文章流別論》研討各類文體源流、評述作家作品和釋名定義的觀點,即「原始以表末(討論各種文體的產生與演變過程),釋名以章義(對各種文體的名稱加以說明),選文以定篇(選擇文章加以定評,做出相關的優劣評價),敷理以舉統(總結各種文體的寫作要點與風格特點)」。

劉勰的文體辨析思想與六朝時其他人相比,更加縝密細緻,代表了魏晉南北朝文體論的最高理論成就。魏晉南北朝的文體辨析,推動了當時人們對文學特徵的認識,使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學體裁與實用文體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緣情性和形式美。

2、 創作論

1)《神思》論藝術構思,無時空限制,想像與具體形象相結合。在劉勰看來,文學創作最根本的乃是神用象通、心以理應的問題,即用精神感通世界,以心靈去融合神理的運思過程。強調「神」是作文的基本動力,有「神」才能盡文章之妙。

2)《體性》論藝術風格成因:才、氣、學、習。才、氣來自先天的稟賦,所以叫做「情性所鑠」,學、習來自後天的熏陶,故稱之「陶染所凝」劉勰十分重視後天的學和習,從這一點來說,劉勰比曹丕、葛洪等人單純從先天稟賦出發討論文學風格的觀點要辯證一些,但在才、氣、學、習四者中,劉勰更強調的是前兩種要素在創作中的作用。 要求作家首先根據自己的才性來學習、鍛煉自己的才華,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然後轉到掌握具體的表現手法。

3)「風骨說」:是劉勰在當時標舉的一種繼承漢末建安風骨,融合魏晉南北朝文學風格論中的精華而創建的理論學說。風就是一種「意氣駿爽」的教化與感動人的文學感染力,骨是一種凝練有力的語辭風格。劉勰認為只有風骨氣力和辭采相結合才能夠達到最高的審美境界。劉勰倡導的「風骨說」是對各類作品的一個總體要求,體現了他的審美理想,也是為了糾正當時文壇上的浮濫之風,實現他所推崇的風教理想。

4)《情采》「情者文之徑」「文附質」「質待文」他認為聖賢的文章文質彬彬,互相配合,可以成為文人寫作的規範,從而將儒家的教化與自然之道融合在一起,彰顯了自然之道在當時文學活動中的意義。

5)《時序》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時序(社會生活決定文學的變化)

3、鑒賞論

知音說是劉勰關於文學鑒賞的主要觀點,他系統地歸納出三種不良傾向:貴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造成作品不能得到公正的賞評。

提出六條鑒賞標準:「一觀位體」就是觀察作品的內容與文體形式是否切合。「二觀置辭」是指作品對文辭的運用如何。「三觀通變」是指作品在繼承與創新上如何。「四觀奇正」是指作品的表現技巧上如何處理奇與正,即守正與創變的關係。「五觀事義」是指作品用典如何。「六觀宮商」是指作品的音韻運用如何。

八、 鍾嶸詩論

1、「物感說——詩歌情感論」

「氣之動物,物之感人。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創作角度:物之感人。效果角度:動天地,感鬼神。

鍾嶸對詩歌產生的原因以及詩歌的功能作了精闢的闡述。首先,鍾嶸繼承了《禮記·樂記》中的「物感說」,提出詩人詩思的萌發乃是自然天地之「氣」催發的產物。其次,他強調社會人事對詩人創作動的刺激作用。魏晉以來,人們注重從社會人事方面去尋找創作的動因。2:「自然英旨」說——評詩的標準。鍾嶸面對當時文風的華靡與綺麗,標舉自然之道的審美標準。不過分使用文學技巧。

1)直尋說:直接抒情,反對抒情詩歌用大量典故。2)反對過分講究聲律。從詩歌與音樂的關係論證:「古曰詩頌,皆被之金竹,故非調五音,無以諧會」

鍾嶸將自然英旨與真美作為審美的最高範疇,與劉勰「標自然以為宗」均具有高屋建瓴的意義,可以說切中時弊。

3、詩有三義說

鍾嶸提出五言詩的審美標準,故詩有三義說: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鍾嶸認為五言詩在「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方面有著強大的功能,拓展了傳統的賦比興手法。鍾嶸認為通過賦比興的完美運用,再加上風力與辭採的融入,「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4、善於概括詩歌風、指出詩風源流

1)論興、比、賦 2)風骨、詩采3)詩味 4)選出佳句

(這個自己找一下吧,鄙人真心沒有找出來。。。。。)

九、 陳子昂詩論

1、「道弊說」——批評「晉宋齊梁文風」

道:原則、原理,「文章道弊五百年矣」(對漢魏以來文學發展與衰變的總的概括),文章寫作原則敗壞已久, 倡導:漢魏風骨興寄風雅 確定崇尚漢魏風骨的美學標準。

陳子昂指責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興寄都絕」,是對於齊梁間缺少人文蘊涵的不滿與指摘,在表面的復古情結中,包含著文學變革的時代要求,實際上也是對文學價值的重新認定。

2「風骨說」——倡導漢魏風骨,開一代詩文革新之風氣。

風1)文學體裁《國風》2)教育作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骨:骨相

風骨:風度、品格的外在表現,品評人物,評論詩歌

陳子昂對文學作品的要求:端莊雅正、情致高昂、音韻抒情、抑揚起伏、辭采華美、表達流利。(這是筆記本上的,書上基本沒有講到風骨的問題。。。。。)

3、「興寄」說

興:1)形象化開頭 2)托物於事 以具體形象寄託作者的思想情感

興寄說從理論結構來說,是將個人的深沉體驗與社會人生意蘊凝為一體,將建安與正始年代興拖深遠、情兼雅怨的文學精神發揚光大,以適應初唐年代中特定社會歷史環境中的人生感喟與文學表達。再次,陳子昂的興寄說與兩漢比興說重在微言大義不同,它是建立在文學特有的審美規律之上的。

十、 《河嶽英靈集》詩論

1、「興象」說

天人合一,意蘊深長

殷璠的興象論不傍古人,依據當時人的詩作提出了具有時代特徵的審美精神。結合殷璠對盛唐詩人的批評用語,我們可以肯定,興象大約是一種「神來、氣來、情來」,即情感高昂、風力振舉、精神充沛的審美格調,也是一種特定的詩歌形象。殷璠除了用興象說明總體的風格形象之外,還注意到用「興」來說明不同的風格特點,因為每個人在緣情起興方面,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點。

2、聲律風骨兼備——盛唐詩歌創作審美規範的確立

「既嫻新聲,復曉古體,文質半取,風騷兩挾;言氣骨,則建安為儔,漢宮商則太康不逮《河嶽英靈集·集論》」(書上木有。。。。)

十一、白居易詩論

1、為時而著、為事而作

文學為「時事」——封建政治服務,「救濟人病,俾補時闕」「唯歌去民病,願得天子知」

只強調刺: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

他認為詩歌的當務之急不是歌功頌德,也不是吟詠情性,而是恢復詩歌的諷刺諫諍精神,使詩歌的教化作用建立在這種諫諍精神之上。

2、提倡辭質、言直、事實、體順

新樂府創作形式的具體要求:倡自由古體詩;句式流暢,便於入歌。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強調詩歌內容符合生活真實(書上也木有。。。。)

十二、韓愈文論

1、「修辭明道」說——為文目的

道:儒道 明道:宣揚儒家道德 表現中唐人對日漸衰微的儒家之道在文學領域重振的願望。韓愈大聲疾呼的儒家之道既有維護封建王權與專制制度的一面,同時也有維護國家統一,施行仁政的一面,也包含著尊崇封建綱常,宣傳封建道德的成分在內。

2、意需師古與詞必己出

韓愈所主張的學古不是指模仿,而是有所繼承與創新,即「師其意,不師其辭」,從內容到形式都要有一定的創新,「唯古於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賊」

3「閎中肆外、氣盛言宜」

強調內在修養 1)儒學修養 2)藝術修養

他認為古文寫作首先必須綱舉目張,進行道德上的修養,為此,他提出「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韓愈強調:「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也。」這說明韓愈重視古文寫作中最根本的人文蘊涵,將人格修養與道德涵養視為文章寫作的本體。

4、不平則鳴與窮言易好

文學創作的動因 文學創作的歷史規律

韓愈繼承了孔子「詩可以怨」與司馬遷「發憤著書」以及六朝時鐘嶸、劉勰等人的「吟詠情性」的文學觀念,認為真正的文學作品都是不平則鳴的產物,這樣,所謂古文,就不僅僅是傳道的工具,也是鳴不平、寫現實的工具。韓愈認為,歷史上作家的優秀作品大都是遭受不幸之後發憤而作的。

十三、柳宗元文論、

1、文以明道說——為文目的,反對駢文,倡導先秦兩漢散文 道:不限於儒道,以儒道為主

他強調由道及文,將道作為文章寫作特別是古文創作的宗旨所在。柳宗元的這些思想,不僅是適用中唐時代復興儒學,加強道統的需要,而且有著從荀子到劉勰文學思想的脈統。在創作古文時,柳宗元主張充分吸取各家思想,使道趨於開放與靈動。柳宗元提出,學習古文,著文明道,應是一個旁推交通、不拘一格的學習與充實的過程。明道不是一個封閉的過程,而是一個自我開放、善於汲取的過程。超越了韓愈的文道觀中仄陋的一面。

2、古文寫作的心態與表達方式——平心靜氣、含蓄深沉地表現

柳宗元吸取了宗教信念中的戒懼心理,突出了寫作中的責任意識與守中節律,要求自己文氣的滋養與提煉,倡導對文心的內省。從風格來說,柳宗元喜好冷峻深沉之美,不追求外露,為文須把握理脈,輾轉趨明,不宜一瀉如注。

十四、歐陽修文論

1、先道而後文,充道以為文——批判溺於文,而輕於道的現實

歐陽修文道論的可貴之處在於特別突出道的實踐品位,反對將道變成性理講章。歐陽修表現出宋代文人熱愛生活、關注民生的優點與一般文士沉溺文章,百事不關心的做派判然有異文學之道如若不與實際的人生相結合,不與國計民生相聯繫,則必然會流於空泛,喪失其精神蘊涵。

2、「窮而後工」說

1)窮且自放與自然形成純粹的審美關係 2)「鬱積」狀態易使作品宥於情感。

歐陽修提出,向自然傾訴中,人們的心理獲得舒解,情感得到宣洩,這時產生的詩是最好的作品。並不是詩歌創作導致人的精神窮戚,而是人的身心窮厄促成了文學作品的升華與成功。窮而後工,突出了詩窮與後工的必然關聯,實際上是將傳統的「詩可以怨」「發憤著書」「不平則鳴」提升了一步,並且與中國文化的內在審美規律相結合,在中國古代文論史上有著進步的意義。

3、詩歌理論

最高詩歌評價標準: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1)描寫景象應真切生動 2)抒寫情志要深微高遠,富有回味。

體現宋代文藝沖淡平和的時代風尚,給詩歌鑒賞者留白,提供想像創造理解的空間。

歐陽修推崇意在象外、蘊涵深致的作品 (就這麼多吧。。。。)

十五、蘇軾文論

1、提倡創作自由

與凡耳目之所接者,雜然有觸於中而發於詠嘆。 文學創作的目的在於抒發作家的生活感受。 形式上反對拘守法度。蘇軾的行文如他的人格追求一樣呈現出一種「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的境界,是一種情性自得的創造活動,蘇軾倡舉藝術家天馬行空般的創作。

2、突出藝術特徵(傳神論——神:獨具之神態。傳神:典型化的形傳達出客體的精神實質/身與物化,神與物交,主客觀的統一/創作靈感來時,須臾而成)

1)蘇軾認為藝術的最根本特徵,在於它來無蹤影、去無痕迹的神妙之處,表現在創作與鑒賞的各個環節中。認為真正的藝術境界不可言說,是創作者「官之止而神欲行」,「以神遇不以目視」的創造產物。

2)迅速把握靈感,適時展開創作。

3、以「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實美」為藝術極境。大凡為文當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蘇軾認為平淡是外表枯槁而內里豐腴。

4、詞論——詞體解放,以詩為詞 內容:男歡女愛,春愁秋恨

蘇軾的詞學思想主要是「以詩為詞」和倡導豪放詞風,由此大大拓寬了詞的意境,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提高了詞的地位。蘇軾把詞當成「古人長短句詩也」,「以詩為詞」的思想已很明確,而「奇」「雄」「警拔」等詞風的提法,與傳統的婉約風格大相徑庭,屬於豪放的風格。

十六、李清照《論詞》

1、「別是一家詞」說

力主詩詞分界線,要求詞創作嚴格,符合詞律要求。李清照認為,合乎聲律標準的詞應該具備分五聲與六律的條件。她認為柳永的詞雖然「詞語塵下」,不夠文雅,但能「變舊聲作新聲」、「協音律」。而晏殊、歐陽修、蘇軾等人雖「學際天人」,但所作歌詞「往往不協音律」,流為「句讀不葺之詩爾」即變成句子長短不齊的詩,喪失了詞的特點

2、對詞創作的其他一些審美要求

李清照詞論的另一重要特點關涉詞的內容與情調她提出一是要雅。她不滿於中晚唐品格低下之詞,肯定南唐君臣之詞「尚文雅」,又批評柳永詞「詞語塵下」。李清照是北宋後期致力於詞雅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二是要講情致,嚴聲律加上重情致,才能構成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達到感人的藝術效果。三是要講故實,故實當與典故的運用及學養相關,要尚氣格,而要尚氣格,學養必相應高,只有在傳統思想文化的繼承和陶冶中,氣格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就李清照本人的詞講,情致與氣格是結合在一起的,這得益於她早年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故她的詞既情致婉約,又雍容大氣。四是要鋪敘,這主要是指慢詞,慢詞篇幅較長,為把情、事敘寫和勾勒清楚,善鋪敘是少不了的,詞是「愈勾勒愈渾厚」五是要渾成,這是就整個詞境而言的。詩、詞至於渾成,方達到最高境界,要渾然一體,就是內容與形式各要素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十七、嚴羽詩論

1、別材別趣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嚴羽認為作詩者需要有不同於做學問者的獨特的才學與能力,而且要將才與理融會在詩人獨特的審美感性之中。詩歌創作必須具備形象思維,反對議論化、散文化。別趣就是特殊的旨趣,是詩歌自有的審美規律與趣味,這是一種不同於理性思維的趣味。提倡尚意興而理在其中,擺正詩歌中理與意興的關係,是使詩歌創作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2)妙悟說,如何獲取形象思維能力? 直覺領悟/頓悟 藝術規律難以言喻 「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從一知半解之悟到透徹之悟

嚴羽認為,漢魏詩渾然無跡,藝術形式還不精美,對藝術形式的追求是自然而非自覺,到了謝靈運與盛唐諸公,則藝術自覺意識日臻成熟,五七言詩形式精美,內容有味,審美境界到了渾然一體的地步。這便是透徹之悟。

3)識論,以盛唐為法,入門須正,立志須高。


推薦閱讀:

【古玉天地】古代制玉工具——管具
在《二桃殺三士》這個典故中,晏嬰為什麼要用二個桃子?一個不行嗎??
冷兵器時代的古代戰爭,名將手中的絕世武器盤點
古代山水畫賞析
古代工筆人物畫家巡禮28-----趙麟

TAG:古代 | 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