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球也分14個等級,你在哪一層?-乒乓國球匯
隨著弧圈球技術的發展,利用搓球作為過渡進行搓中搶拉、搶沖的打法非常普遍。搓球其實也是大有學問,下面為大家介紹搓球的14種等級——
1.只會托球,初學階段
手拿著板子往球的下方墊,剛開始學球,只會托球,即會打「和平球」。
2.略懂摩擦,有點經驗的初學
知道上下旋,略懂摩擦,接觸球的時候磨擦一下,搓球知道板形向上,向前下搓出。
3.能搓出下旋球,有一定搓球經驗
接觸的時候手部會做一些動作,例如手腕甩動一下,這個球就轉多了。
4.講究進板的角度和摩擦軌跡,業餘好手
指由中下部吃球經底部向前摩擦的動作過程,已被合理性的掌握。
5.講究輕 轉,業餘高手
輕轉:指用薄摩擦控制落點;原意應指摩擦感覺好。強調擺短、搓短的基本原理。
6.講究撇,體校
撇:指搓撇;原意應指「搓撇」的熟練掌握、或「順轉」加摩擦。
7.講究用腳,縣隊
用腳是指步法到位、重心合理。用雙腳移位、右(左)腳定位、用重心輔助發力。
8.講究腳重手輕,市隊
指步法、手法統一併合理地用重心控球。強調移位步法的重要性,要身體先到位、腳入台下、重心跟上、上身入台控制自然放鬆的手臂而不是伸直手臂去「夠」球。
9.講究沉,省隊
準備充分,在來球的下降期、以借力為輔「吃」球、自發力為主加力摩擦製造強下旋、低孤線,並且落點盡量長至邊線,力求穩、准、狠、轉並存。
10.講究後背發力,國家二隊
指上步、後移、還原的重心轉移及步法合理。常說「上步容易撤步難」,難在重心的及時還原及調整,如果熟練「小碎步」的運用與有及時還原的好習慣和較準確的戰術予判,「撤步」就不會難;
頸椎與胸椎的連接處是重心這時的所在部位,合理地收腹含胸、控制重心的合理轉移應是用後背發力的主要內容。
11.講究手指努,國家一隊
努:先向前再向上之意。用手指、手腕發力由來球底部向前上繞球外圓的「圓弧式」發力摩擦,增加旋轉,控制落點。
12.講究腳尖奔,世界排名前50
奔:快、先之意。橫向移位時以足跟微虛的前掌為主,以保證移動的速度及重心的穩定;上步時足跟先行落地、重心跟上的同時足跟稍提使重心連續向前;擊球後、足跟立起蹬地,利於及時還原或後移。
13.講究拱,世界排名前30
用搓的拍形迎球並「吃住」球、隨後變為推擋來加速並控制落點,這是直拍特有的半搓半推技術;橫拍可用搓先吃住球、再將拍頭逐漸立起、轉用橫向摩擦製造側旋將球送出。
這兩種回球的旋轉及速度雖然相對不強,但迷惑性和節奏性的變化往往會使對手自亂陣腳。
14,講究內摩擦,世界排名前10
內摩擦:搓球時克服旋轉、利用旋轉、製造旋轉,是搓球的高級意識境界。
推薦閱讀:
※文昌位在哪裡
※我在京娘湖遠離凡塵,你又在哪裡?
※解析「國禮」汗血馬養在哪兒
※李琰對裁判態度發生巨大變化!質疑平昌短道判罰的一致性在哪
※南懷瑾老師講述:回頭是岸!岸在哪裡?
TAG: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