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戰:決定中國命運的巔峰對決

一場決定了中國命運的戰爭,一場在中國戰爭史上從規模上、慘烈程度上講空前絕後的一場戰爭:長平-邯鄲之戰。

這場戰爭爆發於公元前260年,結束於公元前257年。戰爭分為兩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的雙方是秦國和趙國,作戰的地點是在長平,所以歷史上稱之為長平之戰。戰爭的第二個階段,作戰的一方仍然是秦國,而另一方則除了趙國以外還加入了魏國和楚國,作戰的地點在趙國首都邯鄲,所以被稱之為邯鄲之戰。這場戰爭的規模是空前的,雙方前後總共投入了一百多萬軍隊,特別是秦趙兩國,都是傾全國之兵來打這場戰爭的。雙方為什麼要打這樣一場戰爭呢?這場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一個問題。

一、戰爭的起因

這場戰爭的起因應該說是比較偶然。怎麼回事呢?公元前262年,秦國大將武安君白起進攻韓,攻陷了韓國的野王,將韓國一分為二,把屬於韓國的上黨地區和韓國其他地方割裂開來。這樣一來,上黨成了一塊沒有後援的孤島,守軍也成了一支孤軍。所以,在秦國方面看來,上黨可以說是唾手可得。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他們的意料。上黨沒有輕而易舉地落入秦軍的手中,相反倒是旁邊的趙國撿了個大便宜。上黨歸附趙國了。秦國方面對於這一情況,當然感到憤怒。於是,就於兩年後的前260年大舉進攻已經屬於趙國上黨,從而引發了這場大戰。

這個當中就有兩個問題。第一,上黨為什麼會投降,或者說得好聽點,歸附趙國呢?第二,趙國應不應該接受上黨?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上黨為什麼會歸附趙國?從歷史的記載來看,在當時就有多種解釋。第一個解釋來自當事人之一上黨太守馮亭。馮亭當時與手下策劃這個事的時候,說:「退路已被截斷,秦兵日日進逼,韓國無力救援,不如歸附趙國。趙若接受,秦必攻之;趙被秦所攻,必與韓結盟。韓、趙結盟,則可以擋秦矣。」也就是說,馮亭對自己的行為的解釋是:只有這樣做,才能對抗秦國。第二種解釋來自於上黨的使者向趙國方面的彙報:「韓國不能守衛上黨,上黨勢必被秦所吞併。上黨官民皆願歸附趙國,不願被秦國吞併。上黨現有大小城鎮十七座,願獻於大王。」核心意思是:在當時的形勢下,歸附趙國是民心所向。第三個解釋來自趙國方面,趙國平陽君趙豹建議趙王拒絕上黨的歸降,他說:「韓氏所以不降於秦者,欲嫁禍於趙也。」也就是說,這是韓國政府把禍水引向趙國的詭計。

戰國後期形勢圖

這三種解釋,各有道理。我們現在也沒有任何證據否定其中任何一個解釋。在我看來,這三種解釋其實並不矛盾,完全可以共存。這些說法分別反映了韓國三個不同階層的人對當時上黨問題的意見或者期望。第一,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歸附趙國比歸附秦國好。為什麼呢?首先,從感情上講,秦國與韓國連年交戰,韓國老百姓有很多人都死於秦軍之手,所以對秦國是仇視的態度;反觀韓趙關係,大家知道,這兩個國家原來就是一個國家,在三家分晉以後才變成兩個國家的,相互間淵源比較深,長期以來並沒有太大的敵意。其次,從文化氛圍上講,秦國文化在戰國時期是比較獨特的,與其他幾個國家差別很大,當時山東六國是看不起秦國文化的,認為他們很野蠻。相反,韓趙兩國文化都脫胎於原來晉國的文化,文化相通。最後,從法律制度上講,秦國法律是出了名的嚴厲,一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山東六國基本上不太習慣秦國這種嚴酷的法律,這也是最終反秦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的原因之一。所以,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他們真有可能像使者所說的那樣,寧可當趙國人,也不願意當秦國人。第二,從上黨統治者(守衛上黨的韓國官員)的角度來看,他們也更願意歸附趙國。從他們個人的利益上講,投降秦國他們有被殺的可能。兩國交戰,戰敗一方的命運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反過來,投降趙國,對於趙國那是大功一件。他們不但沒有性命之憂而且還有升官發財的可能,最終的事實也是馮亭被封為華陽君,縣令也被封侯,其他官員也都加爵三級。從感情上講,他們和老百姓一樣,與秦軍作戰多年,不說仇深似海,至少對秦國有敵對情緒或者說不甘心被秦國打敗。所以,他們有可能希望借趙國的力量來對抗秦國,也就是馮亭所說的:「趙被秦所攻,必與韓結盟。韓、趙結盟,則可以擋秦矣。」第三,從韓國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上黨投降趙國是現實的最好的結果。以韓國當時的實力,抵擋秦國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韓國的地理位置就恰好在秦國的大門口,秦國東進最先打的肯定是它。韓國要不被秦國滅掉,唯一的可能是秦國將進攻的方向選在別的國家。當時,和上黨反正是守不住了,把它讓給旁邊的趙國正好可以將秦軍的注意力引向趙國,從而解除本國的軍事壓力,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說,上黨想歸附趙國,那是理所當然的。而從後來的結果來看,老百姓的願望――作趙國的臣民,落空了;地方官員的願望――升官發財和抵抗秦軍,實現了一半;韓國中央政府的願望――把秦國的攻擊方向引向趙國,實現了。

我們剛才分析了韓國方面的想法,從他們那邊看,上黨歸附趙國是最佳策略。那麼趙國方面接受上黨是最佳策略嗎?也就是我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趙國應不應該接受上黨?很多人認為不應該。不是後來趙國長平戰敗了,才說不應該,而在當時就有人提出不能接受上黨。這個人就是平陽君趙豹。他說:「聖人甚禍無故之利。」又說:「秦蠶食韓地,中絕,不令相通,固自以為坐而受上黨也。韓氏所以不入於秦者,欲嫁其禍於趙也。秦服其勞而趙受其利,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弱小,弱小固能得之於強大乎!豈得謂之非無故哉?不如勿受」大致意思是:聖人以無故得利為禍。秦國自以為上黨可不戰而得也。秦辛勞於前而趙受利於後。雖強大不能奪之於弱小之國,以趙國之弱小怎能奪之於強秦?豈不是無故受利?不如不接受。

後來,大家看到趙國因為接受上黨而遭受長平之戰的失敗,說不應該接受上黨的人就更多了。例如,司馬遷就說:「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國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柏楊也說:「上黨不但是個燙手的山芋,簡直是個點燃了引信的炸彈,拋出去都來不及,趙王國卻緊摟入懷,認為天縱奇福。趙豹的分析,入骨三分。而趙勝卻像一個白痴,這個以『江湖義氣』自豪的貴族,不過一個普通的浮誇之徒,眼睛只看到蟬,沒有看到黃雀;只看到土地,沒看到秦王國大軍。弱小國家,有弱小國家的立國之道,萬萬不可橫挑強鄰。違犯這個原則,一定挫敗,甚至覆亡。接受上黨,是一項錯誤的決策。可憐的戰士和人民――多達四十五萬之眾,為高級官員這項錯誤的決策,付出生命。」

平原君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次趙國接受上黨就是一次如柏楊先生所言的「錯誤的決策」呢?我想我們還不能簡單的下結論。不錯,接受上黨就意味著接受戰爭,但是有兩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其一,秦趙之戰,趙必敗嗎?其二,不接受上黨就不會有秦趙之戰嗎?

先看第一個問題。在長平之戰前,誰又能肯定秦必勝趙必敗呢?秦國固然強大,但趙國也並不弱小。當時趙國是山東六國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從秦趙兩國在此之前十年內的交戰史上來看,雙方是互有勝負,趙國兩勝一敗還稍佔上風。(前270年,閼與之戰,趙勝;前269年,閼與再戰,趙國再勝;公元前265年,秦攻趙,秦勝。)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平之戰趙國實力大損之後,李牧仍然率領趙軍幾度大破秦軍。可見,秦趙之戰,趙軍並非沒有勝的機會。而史實也告訴我們,趙軍在廉頗為統帥時,雖然處於劣勢,但並未戰敗而是將戰爭拖向持久戰。這是秦國所不願看到的。可見,秦趙之戰並非趙必敗、秦必勝,秦趙之間是有一打的。

再看第二個問題。從秦趙兩國關係上看,秦趙兩國之間戰爭頻繁,根本是兩個敵對國家。換言之,不管趙國對秦國挑釁不挑釁,秦國都可能對趙國發動攻擊。秦國打趙國,不需要借口。所以根本不存在柏楊先生所說的「橫挑強鄰」的問題,你不挑他,他一樣要打你。從秦國的戰略來講,柏楊先生也承認是遠交近攻。現在魏韓楚三國都已經臣服於秦國,攻擊的矛頭當然直指趙國,趙國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從趙國的地位來講,趙國是山東六國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也是合縱抗秦的主力,秦國要統一或者稱霸天下,必須給予趙國足夠沉重的打擊,不搬掉趙國這個絆腳石,秦國就不能稱雄中原。所以,即使趙國不接受上黨,也不意味著秦趙之間會保持和平,秦趙必有一場大戰。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秦趙必有一戰,戰爭的結局也並非秦必勝、趙必敗。那麼,接不接受上黨,其實所能改變的只是秦趙之戰的時間,是馬上就打,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那麼,我們要問,是馬上打對趙國有利,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對趙國有利呢?

我個人認為,馬上打對趙國有利。為什麼呢?僅就兩國本國實力而言,隨著時間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存在,但是不確定。也許,過幾年時間秦國會更強大,也許秦國會因為一些事情實力被削弱。對趙國而言,也是一樣。實力有可能增強,也有可能削弱。所以,我們可以把秦趙兩國本國實力的變化放在一邊,暫時不管它。這樣一來,上黨就成為這個國家實力的天平上一個重要的砝碼了。馬上打,趙國加上黨對秦國;過一段時間再打,秦國加上黨對趙國。我們再看上黨是什麼地方?大概包含今天山西東南部長治市和晉城市這一帶,正好位於趙國首都邯鄲的西南方向。兩者間直線距離大約250華里。可以說,上黨是趙國的一道屏障,可謂唇齒相依。如果秦國佔領上黨,完全可以以此為基地從東陽關、涉縣一帶越過太行山,向趙國發動進攻。這樣的戰略要地,能夠輕易放棄嗎?如果,趙國沒有接受上黨,而秦軍在數年之後以上黨為跳板進攻趙國,那麼趙國所受到的威脅就會更大。到時候,歷史評論家們是不是會罵趙國的決策者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呢?

所以,我認為趙國接受上黨,是有理由的。從他們所作出的這個決策本身來講,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趙國統治者作出這個決策的理由是錯誤的。他們只考慮到了無故獲得一郡的好處,而並沒有考慮到秦趙之間這場一觸即發的大戰。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考慮像我剛才所說的,秦趙之間必有一戰,現在打比失掉上黨後打要更加有利。有證據嗎?有。整個長平之戰的進行過程,就是證據。

二、戰爭的進程

公元前260年,也就是趙國接受上黨的兩年之後,秦軍大舉進攻上黨,攻陷了上黨城。趙國大將廉頗,率趙國軍隊進入上黨地區,駐守上黨城南邊的長平。秦軍繼而對趙軍發動了進攻。雙方交戰數次,趙軍失利,一名裨將和四名校尉陣亡。

初戰失利之後,趙國國王趙孝成王心裡發慌了,與大臣樓昌、虞卿商議對策,想求和。你看,趙國一開戰,就想求和。可見,他們接受上黨時根本沒有考慮秦趙之間的大戰。對於求和這個提議,趙國君臣都沒有意見,但對於如何求和,是有分歧的。大臣樓昌請求派重臣出使秦國求和。另一大臣虞卿不同意,他說:「今和與不和,主動權在秦國。目前秦王已決心打敗我軍,雖往請和,秦王定不接受。不如派使者以重金贈予楚、魏,楚、魏若接受,則秦王必然懷疑天下又要合縱,再求和才能成功。」這個意見,說得很好。求和,你得有本錢,聯合了魏、楚就有了本錢。講和,就容易了。結果,趙王不聽,命大臣鄭硃入秦求和。秦國同意接見。趙王很高興,認為求和有希望了,對虞卿說:「秦國接見鄭硃了。」虞卿一聽,一點也沒高興,說:「肯定不能成功議和而我軍必將遭受更加沉重的打擊。為什麼呢?天下前往祝賀秦軍戰勝的那些使臣都在咸陽。鄭硃是天下有名的人,秦王、范雎必尊重他以示天下。天下見大王求和於秦,必不救大王。秦知天下不救大王,則議和不可成矣。」後來,秦國果然隆重接見鄭硃而卻不與趙和談。

廉頗

既然和談不成,那就得接著打。結果,趙軍一敗再敗。廉頗知道,這麼打下去,肯定不行。於是,堅壁不出。秦國因為是在敵國作戰,遠離本土,後勤補給這方面的壓力很大,而且時間拖得越長,趙國贏得其他國家幫助的可能性也越大。於是,秦國宰相范雎派人到趙國實施反間計,買通趙孝成王身邊的親信,讓他們跟趙王說:「秦國所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不行,眼看就要投降了!」趙王,聽信讒言,不顧藺相如和趙括之母等人的勸告,下令趙括取代廉頗領兵抗秦。

我們經常聽人說這麼一句話,叫作:「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那麼,換將是不是趙國兵敗的直接原因呢?不能簡單地這麼說。因為,秦國這邊也換了主帥,白起取代了王齕。如果說換帥是兵家大忌,那麼秦國不也犯了兵家大忌嗎?所以,我說換不換帥不重要,關鍵是換成誰。用趙括換廉頗,是以弱換強;用白起換王齕,是以強換弱。結果,在雙方均完成換帥之後,趙國削弱了,而秦國加強了,形勢完全倒向秦國一邊。

由於趙括曾經說過,除了白起,他誰也不在乎。因此,為了進一步麻痹趙括,白起上任的消息被當作機密,下令:「有敢泄露武安君為將者,斬!」而趙國這邊,趙括本來就目空一切,又不知道對手就是他最在乎的白起,一到軍中,將廉頗的作戰方案全盤否定,悉數撤銷堅守陣地的約束,更換軍吏,出兵攻擊秦軍。這下子,正中白起的計謀。白起佯裝戰敗而走,同時派奇兵從左右兩路包抄趙軍。趙括乘勝追擊,進攻秦軍營壘。秦軍防守嚴密,趙軍久攻不下。而同時,秦軍奇兵二萬五千人切斷趙軍後路,又以五千騎兵隔絕趙軍營壘。趙軍被一分而為二,糧道斷絕。白起派輕兵攻擊趙軍,趙戰不利,只得在原地築起營壘堅守以待救兵。同時,秦王聽說趙軍糧道已被切斷,親臨河內,徵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悉數增援長平,徹底隔絕趙國救兵及糧道。到這一年的九月,趙軍已絕糧四十六日,內部開始互相殺食。趙軍分為四隊,強攻秦軍營壘,意欲突圍。連續攻擊四五次,不能突圍。趙括親自率銳卒搏戰,秦軍將其射殺。趙軍大敗,最終四十萬大軍皆降。面對這四十萬降卒,白起恐其作亂,將他們盡數坑殺,只留其中幼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大為震恐。

白起(遊戲中的形象,影視形象太挫配不上戰神之名)

這個時候,放在秦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繼續趁勝追擊,滅掉趙國;二是停止進攻,結束戰爭。應該說,這兩個方案對於秦國而言都是有利的。但是,秦國高層在這個時候卻在是否繼續進攻這個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主戰派,以武安君白起為代表,主張進一步進攻趙國首都邯鄲。主和派,以應侯范雎為代表,主張就此休戰,允許趙國割地求和。一開始主戰派是佔優勢的,因為軍權在白起手裡。於是十月,武安君白起將軍隊一分為三,部將王齕率軍攻陷趙國武安、皮牢;部將司馬梗率軍北定太原,完全控制上黨地區,主力部隊則繼續向趙國推進,準備一舉滅趙。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形勢發生了逆轉,以范雎為代表的主和派佔了上風。這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很簡單,雖然軍隊在白起手裡,但後勤補給是掌控在范雎手裡的。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補給被人卡了脖子,軍隊當然就無法前進。白起派人,也可能是他自己親自回咸陽(這個時間他自己也回到了咸陽,原因沒有記載)要求運送糧草到前方,但是沒有成功。秦昭王下令,停止進攻,於是秦軍退守上黨。而由於這件事,秦國高層將相失和,君臣失和,最終在幾年後的公元前257年,一代戰神白起被迫自殺,秦國損失了最令敵國膽寒的將領。

那麼,我們就要提出問題了。第一雙方為什麼會在是否繼續進攻上發生分歧呢?第二,即使有分歧,為什麼會最後鬧得水火不容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從原來兩個人的關係上講,白起和范雎就不是很好。因為,白起是秦國前任宰相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而范雎則是通過挑撥秦昭王和魏冉的關係,把魏冉擠下台而登上宰相寶座的。可以想像,白起和范雎兩人在對方心目里的地位肯定不屬於「自己人」這個範疇。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這個分歧的產生,並不是因為兩方看法不同,而是因為兩方的根本利益發生了衝突。換句話說,雙方之所以會產生分歧,並不是出於公心,而是出於私心。準確地說,范雎阻止秦軍攻趙,不是為了秦國的利益,而是為了他自己的私慾。

這是怎麼回事呢?在秦軍取得長平大捷之後,趙國固然是舉國震驚,旁邊比趙國弱小的韓、魏兩國也是大為恐懼,於是就命蘇代攜厚禮前往遊說應侯范雎,說:「武安君將圍攻邯鄲乎?」范雎答道:「不錯。」蘇代說:「趙國一亡則秦王就可以稱王了。武安君必然位居三公,侯爺能甘心位居其下嗎?雖然侯爺不想位居其下,但恐怕不得不如此吧。不如趁機接受割地,不要讓武安君建功。」這話打動了范雎,向秦王進言道:「秦兵疲憊,請准許韓、趙割地求和,以便讓士卒休息。」由於范雎是秦昭王的寵臣,秦昭王對他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於是答應讓韓、趙兩國割地求和。對白起而言,為國建功,為己揚名的機會就這麼沒了,你說,這白起能不生氣嗎?

范雎

這場戰爭到此為止應該是畫上一個句號了。如果戰爭真的以此結束,那麼秦國仍然是大佔便宜,基本上實現了自己佔領上黨的這一戰略目標。但是,這戰爭卻並沒有就此結束。雙方在談判割地的時候,談崩了。

怎麼回事?趙國有位能臣看出了秦軍根本就不會繼續進攻。這個人,就是虞卿。前面講到了,范雎向秦昭王提議,准許韓趙兩國割地求和。割多少地呢?韓國割讓垣雍、趙國割讓六座城市也就是六個縣。於是趙孝成王就準備派趙郝出使秦國割讓六縣。這個時候,虞卿對趙王道:「秦軍進攻我國,是因為疲憊而撤軍?還是其力尚能進攻,卻因愛大王而撤軍呢?」趙王一聽,不假思索地道:「秦軍進攻向來不遺餘力,定是因疲憊而撤軍。」虞卿曰:「秦軍因其力所不能取而撤軍,大王卻送其力所不能取之地。這不是幫助助秦攻擊我們自己嗎?來年秦國再次進攻,咱們趙國就完蛋了。」趙王一聽,覺得有道理,正猶豫不決,當時著名的社會名流樓緩到了趙國,趙王與其商議。樓緩說:「虞卿只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趙開戰而天下都高興,為什麼?大家都說:『我們可以依附強國而瓜分弱國。』現在趙不如儘快割地為和,使天下疑心趙秦和好,以安撫秦國。不然,天下將借秦之怒,乘趙之危,群起瓜分,趙國馬上滅亡,何談與秦再戰?」虞卿聽說之後,再次求見趙王,道:「樓緩之計太可怕了!若按他所言而行,則天下諸侯皆疑趙,不肯援助我國。更何況,割地怎能安撫秦國的貪心?樓緩獨不言此乃示弱於天下嗎?臣所謂不割地,並非僅是不割地而已。秦國向大王索要六城,而大王則聲稱要以六城賄賂齊國。秦國與齊國有深仇大恨,怎會袖手旁觀?如此,則大王失之於齊而取償於秦,同時,大王的才能也將昭示天下。只要大王傳出話去,齊軍未到邊境,秦國使者必已帶著重禮到趙國而反求和於大王。這時,與秦結盟,韓、魏聞之,必看重大王。如此,大王一舉而結三國之親而不必按完全秦國說的做了。」趙王聽了大喜,說:「甚好。」於是命虞卿出使齊國,與之謀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到了趙國。

秦趙雙方談來談去,最終趙國沒有割地給秦國。這就激怒了秦國。於是,在距長平之戰結束整整一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259年9月,秦國派大將王陵率兵再度伐趙。為什麼不用白起?原因是白起病了。我估計是氣的。結果,王陵沒能取勝。於是秦王增派軍隊支援王陵,仍不能取勝,而且損失了五名高級軍官。這個時候,白起病癒,秦昭王想讓他取代王陵統兵。白起拒不從命。秦王見白起不從命,又命范雎親自前往請他,但白起最終稱病推辭,不肯帶兵。秦王無奈,只得以王齕取代王陵。

這個時候,有人可能會問,白起不是主戰的嗎?怎麼不願進攻趙國呢?白起自己的說法是:「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之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在我看來,白起之言,當然一方面帶有點情緒,但另一方面也說出了一個出色軍事家的專業判斷,即戰機已失。從秦軍的方面看,長平之戰剛一結束的時候,秦軍固然疲乏,但巨大的勝利卻足以激起更強烈的鬥志,接著大舉進攻,是所謂一鼓作氣;而時隔僅一年,是連年作戰,修整的時間不夠充分,疲乏依舊,而鬥志已衰,是所謂再而衰。反觀趙國及各諸侯國的情況,長平之戰剛一結束的時候,整個趙國一定是處於恐慌狀態甚至是崩潰的邊緣(他們不會想到長平之戰敗得那麼慘),秦軍一旦兵臨城下,很難組織有效的防禦,趙王甚至可能立即投降或選擇逃亡;同時,其他諸侯國不是與趙國一樣處於驚恐之中,就是懷疑趙國還有沒有實力抵抗秦軍,必然不敢也不會輕易出兵相救,韓、魏兩國的反應即是一例,即使有諸侯願意出兵,也未必來得及,因為長平距邯鄲的直線距離僅約250華里且秦軍已是作戰狀態,而其他諸侯的軍隊一則沒有集結,二則距離很遠(以後來出兵救援的楚國為例,楚國當時的首都陳丘距邯鄲直線距離約650華里)。而一年之後,情況就有了變化。從趙國方面說,從心理上,趙國會逐漸從恐慌中清醒過來,取代恐慌的將是憤怒,面對滅國的危機,必然選擇同仇敵愾,而殺降的負面作用也會日益顯現,既然投降是死,那就殊死一搏。從實力上講,相信趙國軍隊不可能全部投入到長平之戰中,總要留點看家護院的部隊吧,況且趙軍還要防禦北方的游牧民族,那麼一年的時間足夠趙國進行重新部署,包括徵兵,加強邯鄲的防守。同時,一年的時間也足夠趙國在邯鄲周圍修築更加鞏固的防禦工事。從外交上講,一年的時間,足夠趙國派出大量的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從各諸侯國的方面說,一是通過與趙國互能使節,對趙國的實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二是從一味恐慌轉而想到唇亡齒寒的道理;三是有了充分的時間集結救援部隊。所以,雖僅時隔一年,但戰機已失,白起的判斷是有道理的。

事實也正如白起判斷那樣。趙國在加強自身防禦措施的同時,派出大量的使臣,向各國求救。而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生了一個中國老百姓婦孺皆知的故事,就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在這裡我就不講了。要說的是,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活動,趙國得到了當時山東六國中實力最強的楚國和與趙國關係最密切的魏國的軍事支援。楚國春申君黃歇率領楚國大軍(人數不詳),加上魏國大將晉鄙的十萬大軍,再加上趙國守軍,對秦軍是有人數上的優勢的。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情況。秦王命人告訴魏王說:「我大秦攻趙,旦暮且下,諸侯敢救之者,滅趙之後,必移兵先擊之!」魏王大為恐懼,於是命使者阻止晉鄙,命其屯兵鄴城,堅守不出,名為救趙,實際上是觀望。魏國在觀望,楚國可想而知也不會儘力。因為,楚國和趙國的關係本來就沒有魏國和趙國的關係密切,而且楚王原本也不想出兵,只是因為被毛遂逼住了,不得不同意出兵。如果這樣的話,那麼趙國真的就危險了。在這個關鍵時刻,趙國的平原君想到了一個人,誰呢?他自己的小舅子,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命使者接連赴魏,傳話給公子說:「平原君所以與公子連姻者,是因為公子高義,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國救兵不至,縱然公子輕視我趙勝而願棄我不救,難道也不憐惜公子的姐姐嗎?」其實信陵君也著急得很,數次請求魏王命晉鄙救趙,手下賓客辯士亦遊說萬端,然而魏王始終不聽。最後,沒辦法,信陵君設法偷了虎符,到鄴城魏軍大營,擊殺晉鄙,親自率大軍直撲邯鄲,救援趙國。

信陵君

結果,秦軍被趙、魏、楚三國聯軍圍攻,腹背受敵,屢戰不利。秦王再次要求白起複出,到前線帶兵。白起還是不答應。秦昭王大怒,罷免白起,貶為士兵。又於公元前257年陰曆的十二月,再次派兵增援王齕。這回白起仍然稱病不去。戰局也仍然沒有改觀。秦昭王這時火就更大了,命人強迫白起出發,不得逗留於咸陽。白起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范雎等人就趁機進言,說:「白起對所受處罰,心中不平,仍有怨言。」於是秦王命使者賜白起自殺。而在邯鄲前線,經過一番激戰,信陵君大破秦軍於邯鄲城下,王齕解邯鄲之圍而走。秦將鄭安平為趙軍所困,率部下二萬人降趙。邯鄲之戰,以秦軍大敗而結束。

三、戰爭的結果和影響

長平-邯鄲之戰,最終以秦趙兩國各勝一場的結果而結束。在這場戰爭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以說是兩敗俱傷。趙國方面,損失了四十五萬軍隊,同時也損失了四十五萬勞動力。秦國方面,白起所言的「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可能有誇張之處,但可以猜測,加上在邯鄲的大敗,損失的軍隊數量大概也有二十萬人以上,而且他們還損失了白起這員戰無不勝的猛將。

這場戰爭對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影響是巨大的。由於山東六國中軍事實力最強的趙國實力的極大削弱,使得山東六國中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對抗秦國,秦國統一中國只是時間問題。另一方面,由於秦國實力的削弱,使得秦國統一中國的時間向後大大推遲了。根據子順(也就是孔斌,孔子的六世孫)在長平之戰前的推斷:不出二十年,天下將盡為秦所並。而事實上,秦始皇統一中國,距長平之戰39年。柏楊先生也說這場戰爭使秦國「國力大減,之後二十年間,使秦王國無力發動類似這次滅國性的大規模攻擊。」


推薦閱讀:

你最適合留多長的頭髮?身高來決定!
獨家專訪諾獎評委:花了幾年才決定頒獎給鮑勃·迪倫
脾氣決定命運!
血型不僅僅決定輸血規則

TAG:中國 | 命運 | 千古 | 一戰 | 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