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讓他變成社交小達人?

除了智商高外,每個家長還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較高的情商,尤其是在人際交往方面。的確,情商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很好地適應社會,並能夠「恰如其分」地與人交往的一個關鍵因素。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讓他變成「社交小達人」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在培養孩子人際交往方面,如何從社交技巧和情緒管理這兩個方面提高孩子的情商。

一、社交技能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社交技巧能讓我們的孩子在今後獲得良好的社會關係,而社會關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發展。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有效提高孩子社交技能呢?

大家來看這個案例:

我的孩子經常惡作劇。有一次聽音樂會,前面有一個小姐姐,中場休息的時候,他特別希望和那個小姐姐玩,但是他不會大大方方走過去和人家一起玩,而是去撩人家的辮子,然後趕緊拋開,這讓人家很討厭,也弄得我很尷尬。我該怎麼辦?

在這個案例中,表面上看看起來這個孩子是十分淘氣的,但實際上,他其實只是想獲得這個小姐姐的關注,並和她一起玩耍。但是這個孩子缺少一些社交技巧。為了引起小姐姐的關注,他撩了人家辮子,但又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於是只好選擇跑開。

顯然,這個行為是不合適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將正確的社交方法傳授給孩子呢?

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明白什麼才是正確的社交方法,你只需要做到以下五個步驟:

1. 換位思考

沒有孩子是天生的「熊孩子」。我們的孩子並不是想存心打擾別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讓對方有什麼感受。

例如,在上文的案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這樣與孩子溝通:

「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小凱忽然撩一個叫婷婷的小姐姐的辮子,他總是撩一下,就跑掉。你在旁邊看著,你覺得婷婷會是什麼感受?是沮喪?生氣?還是開心呢?」

2. 告知結果

孩子的行為背後總會有動機,但如果我們讓孩子知道他們想要得到的不會通過這個不良行為得到,孩子們自然會選取更明智的行為了。

例如,你可以問孩子:「你覺得小凱那樣做,婷婷會喜歡和他一起玩嗎?」

3. 社會評價

人是受道德支配的,如果孩子知道了周圍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行為不好,可能孩子下次再想做這個行為的時候也會有所顧慮了。

你可以說:「你怎麼看小凱這個人呢?你覺得他是有禮貌呢?還是沒禮貌呢?」

4. 接納孩子的感受

當我們感受到被理解時,我們會更願意相信對方說的話。所以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尤其是要給孩子提意見的時候,首先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理解他們,孩子們才會更願意聽我們的。

你可以說:「媽媽知道小凱一定是想跟婷婷一起玩的,對么?」

5. 放眼未來

為了要讓孩子更好的記住與家長溝通後得到的新的行為建議,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思考下一次遇到同樣場景的時候具體的每一步應該怎麼做,孩子就會更有動力去改變了。

你可以問孩子:「那如果你是小凱,你覺得怎麼樣做會比較好呢?」

二、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識別情緒的能力,一方面是控制情緒行為的能力。

(一)情緒識別

人不是天生就能夠識別出別人所有的情緒反應,所以我們需要主動教會我們的孩子,在別人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產生時,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表現。

這樣才不至於在別人的這些情緒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對方在幹嘛。

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負面情緒,同時也領悟到「負面情緒」存在的合理性。

當自己有負面情緒時,坦誠告訴孩子。

日常家庭生活,家長之間吵架、對著孩子生氣等等情緒,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我們都希望在孩子面前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很多時候,負面情緒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我們都是凡人,不可能完全壓制住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孩子面前產生了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坦誠地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

舉個例子,孩子有一次考試考的很差,媽媽沒有因此生氣,而是靜下心來幫助孩子一起分析試卷,但是在分析試卷的時候孩子卻心不在焉。於是媽媽生氣了,甩門而去。這時候可能孩子會誤解為媽媽還是因為自己考試沒考好而生氣的。所以我們需要在彼此都安靜的情況下,跟孩子平和的溝通,告訴孩子自己是因為什麼而生氣,表達自己對孩子的訴求,下一次孩子應該怎麼做自己就不生氣了。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小遊戲的方式,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學會識別不同的情緒表現。

情緒識別小遊戲:

1. 給孩子講解各種情緒的含義和動作

比如,我們可以買一些不同情緒的卡通圖片,當看到一張生氣的臉蛋的時候,我們跟孩子解釋生氣的含義,然後告訴孩子生氣時人們會緊握雙拳,緊閉雙眼,全身緊張用力,將怒氣用這種方式發泄出去。而當開心的時候,人們會拍手和歡笑。用這種講解告訴孩子不同情緒產生的時候應該表現的恰當的行為是什麼樣子。

2. 開始遊戲

可以爸爸來做,媽媽和孩子來猜。比如爸爸做生氣的行為,看媽媽和孩子誰最先猜出來這是什麼情緒。然後讓孩子來做,爸爸媽媽比賽。

(二)情緒行為控制

這裡我說的是「情緒行為控制」,而不是「情緒控制」,因為情緒來了,我們基本上控制不住的。如果我們一味壓抑自己的情緒,早晚有一天,都會換來更嚴重的爆發。所以我們要控制的並不是情緒本身,我們可以生氣,我們可以難過,我們也可以沮喪。我們要做的,是要控制這些情緒發生時的行為,尤其是負面情緒發生時。

讓孩子學會行為控制,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接納孩子的情緒,並表達自己的理解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也很難過」;「我知道你也很不舒服」等等。這句話雖然很簡短,但是說出來了就表示自己對孩子的理解,孩子才會更接納我們接下來的話。

2、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做什麼

我們家長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做了不好的行為才會對孩子生氣,而當上面這個步驟做完之後,我們還是要言歸正傳,告訴孩子下次不可以做什麼,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3、告訴孩子現在可以做什麼

這一步是很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忘記做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只意識到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但是很少會明確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的侄子來我家做客,他非常興奮,在我客廳的真皮沙發上跳來跳去。我內心在滴血啊~~~~孩子他媽看到了之後就叫他立刻停下來,不要跳了!於是孩子很聽話,停在那裡站在沙發上不動了。但是沒過一會,又跳了起來。

於是我給媽媽支招,讓她溫柔的到孩子面前,抓住孩子的肩膀,嚴肅但是溫柔的告訴孩子:「不要跳這個沙發了。」然後,給孩子另外的選項:「你現在可以幫媽媽去廚房洗一下青菜,或者安靜的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你喜歡哪個?」孩子就這樣,很開心的跟媽媽去廚房洗菜了,一晚上都沒有再去跳沙發。

此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小遊戲來訓練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

情緒控制小遊戲:

通過情緒識別中的小遊戲,讓孩子明白了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之後,可以再教給孩子,對於自己來說,在當某一特定情緒產生的時候,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最恰當的。

比如,當孩子生氣時,應該學會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憤怒,而非一味地大哭大鬧,或是亂扔東西。

然後,在平時可以時不時地問一下孩子:「假設你現在很生氣!該怎麼做?」如果孩子可以立刻反應並能做出正確的行為,就可以給孩子在專門做的計分板上加一分,一周加夠一定分數後可以給孩子一個獎勵。

用上面的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形成一種恰當行為和相應情緒的條件反射,逐漸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

爸爸媽媽們,快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吧。

推薦閱讀:

BBC《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教學》全三集在線看
媽媽的缺點,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生完孩子,她就自殺了
白宮給孩子們的特殊國宴(組圖)
孩子不合群您如何看待這件事?

TAG:孩子 | 情商 | 提高 | 達人 | 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