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夏漫漫,不懼濕熱——濕熱體質的調體大法

小編導讀

最近,有朋友對小編我抱怨說,隨著氣溫的升高及空氣濕度的增大,臉上出油越來越厲害,妝容易花不說,還長了很多痘痘。對於這些「戰痘一族」,小編想說,你們的痘痘可能不完全是空氣濕熱導致的,也許「濕熱」就在你們體內!今天的內容,小編為大家送上除去體內濕熱的妙招。祝大家長夏身輕爽利!

濕熱體質的表現

我們先看幾個病例。

病例一

有個高考剛結束的男孩,痘長得很厲害,臉上被摳得都留下疤痕了。西藥、中藥吃了不少,外用、內服試了很多,可就是不太見效。除了長痘以外,還脾氣暴躁,經常發火。家裡的人原以為是高考壓力大造成的,所以也沒管,可是現在考完試了火氣還是那麼大。再一看舌苔,很黃也很膩。

病例二

陳某,28歲,是來北京打工的一個東北女孩。她很苦惱,因為早已是該談婚論嫁的她,男朋友卻談一個分一個。為什麼?就是因為口氣大、口臭。覺得只要她待過的地方都有臭味。我再一看,臉很油,拿一張白紙貼在她臉上一擦,白紙上都透著油印。平時還會口乾口苦,可又不太喜歡喝水。她還告訴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北京的夏天,又熱又濕,霧很大。

以上兩個病例都是標準的、非常典型的濕熱體質偏於濕熱內蘊的。病例三

有位老大爺,已過六旬,說自己性慾亢奮、陽強,陰莖很容易勃起,弄得老伴也很難堪。再問有沒有其他癥狀或不舒服的地方,他說老覺得自己陰囊濕漉漉的,老在出汗,每天都要換短褲才覺得舒服。早上起來還老口乾口苦,脾氣很大,動不動就發火,老伴、兒子都受不了。老大爺也說自己不是故意生氣,而是莫名其妙地就發火了,剋制不住。

病例四:陳某,26歲,是部隊的一個女幹部。帶下很稠,顏色發黃,有時還有些異味,每天都要洗澡、換短褲才覺得舒服。原先以為是得了什麼婦科病,結果到醫院檢查,沒什麼問題,指標都是正常的。我仔細問問,那位女軍官就說平時經常頭暈,就像有東西裹著一樣。身體有時候會覺得浮腫,在外集訓時間長了,下肢一按就是一個坑。再看她的舌頭,舌紅苔黃微膩,脈滑數。

以上這兩例是典型的濕熱體質偏於濕熱下注的。

總結以上可以看出,濕熱體質的表現主要有:平素麵垢油光,易口苦口乾,身重睏倦,易生痤瘡粉刺,舌質偏紅,苔黃膩。體偏胖或蒼瘦,心煩懈怠,眼睛紅赤,大便短赤,男易陰囊潮濕,女易帶下增多,脈象多見滑數。性格多急躁易怒。易患瘡癤、黃疸等病證。對濕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濕熱交蒸氣候較難適應。

除此之外,濕熱體質的人還容易患濕疹、口腔潰瘍和膽囊炎。

濕熱從何而來

「濕」可以來自於外界,如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形成;也可以來自於身體內部,多數是由於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不能正常 「運化」,使「水濕內停」而產生的。

熱也是一種致病邪氣,很容易伴隨著濕膠結在一起,就像用油和面一樣。

大家應該注意到,我們平時在長夏濕熱季節的時候有一個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胃口不好了,這是為什麼?《素問·臟氣法時論》說過「脾主長夏」,就是說,脾容易被長夏的濕邪所困。脾的特性就是喜燥惡濕,所以如果經常飲酒過量、過食生冷食物,影響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時間久了,必然是濕熱混雜,纏綿難解。

在生活中,有很多容易導致濕熱體質的「推手」,首當其衝的就是酒。酒是米、麥、玉米、高粱等和酒麴釀成的一種飲品,就是水做的,本身也是濕的,是發酵而成的,會產熱。所以,酒是濕熱互釀而成的,長期飲酒或者飲酒過量都會釀生濕熱。所以,勸君莫貪杯中物,限酒戒酒防濕熱。

濕熱體質的調體法

首先,要學會轉移情緒。在煩惱和苦悶的時候應該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去。這樣有助於濕熱體質的人緩解急躁的情緒,心境平和了,在精神上自然就有助於調節濕熱這種偏頗的體質狀態。

其次,濕熱體質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多食赤小豆、綠豆、芹菜、黃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還適宜吃些清利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蠶豆、鯉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馬齒莧、白菜、捲心菜、空心菜等。

盡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等;對於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品和飲品,以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食物,應該少食和少飲;濕熱體質的人不宜吃飴糖、石榴、大棗、柚子,且最忌暴飲暴食或進食速度過快;限制食鹽的攝入,否則會加重濕熱。

在生活中,應該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濕的地方,宜居住於環境乾燥和通風之處,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過於勞累。出汗後,衣服要勤洗勤換。中國有句老話, 「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出汗可幫助排濕,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

濕熱體質的人,也不要穿化纖的內褲和緊身牛仔褲。因濕熱引起瘙癢的,需禁絕熱水、肥皂燙洗及刺激性藥物塗擦,並注意個人衛生,切忌搔抓皮膚。

在運動方式上,最適合濕熱體質的人進行的運動是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比如力量訓練、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排泄多餘的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濕熱體質的人在運動時應當避開暑熱環境。

濕熱體質的穴位按摩法

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肺俞、八髎。

濕熱體質偏於濕熱內蘊,表現為痤瘡、口臭者,可以選用肺俞穴。肺俞穴位於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肺俞這個穴位對於清肺經的濕熱療效顯著。操作時,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30~50次。

八髎穴在骶椎上,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八髎穴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鐘,對於濕熱體質偏於濕熱下注的人比較適合。

祛除濕熱小藥方

茵陳藥茶

這道藥茶用料為茵陳30克,生大黃6克,綠茶10克,泡水當茶飲,每天適量頻服,對於濕熱體質表現為膽囊炎的人最為適用,因為它能清熱利濕,通腑退黃。

三仁湯

三仁湯為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創製,載於《溫病條辨》一書。藥物組成為: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葉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0克。方中起主要作用者為杏仁、白蔻仁與生苡仁,故名曰「三仁湯」。三仁湯主要功效是清利三焦濕熱,宣暢三焦氣機。但由於半夏有毒,三仁湯需在中醫師指導下應用。

小編溫馨提示

祛濕熱在很多情況下用藥都是苦寒的,但是濕熱體質卻不可過用寒涼。因為苦寒的葯容易傷及脾陽,阻礙脾運化水濕,這樣反而會加重濕的情況。我們在調整體質的用藥過程中,應在清泄之中佐以辛溫之品,目的在於溫脾行氣,脾溫則流通,氣行血行,而無留滯之弊。

END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我的新年願望是再長高10cm,你的呢?
蓋錯被子也會引發疾病!冬季選被子也需看體質
[轉載]陽虛體質養生指南!
陰虛體質的特徵與養生和調理

TAG:體質 | 濕熱 |